首先声明一下,我这里叙述是我的真实经验,总结出的理论也有我个人的偏见,无意引起过多的流派之间的争端;每一个人的学习方法更多是他个人的性格、环境和际遇造就的。
一次性地听懂英语影视节目一直是国人学英语的最大难点之一,那么如果我们每天坐在电视机前面象看母语一样看下去,到底能不能最终一次性听懂?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经验。
一次偶然的机会之下,我开始了每天晚上看香港的英文电视,和看中文电视一样坐在电视机前,各种各样的原版电视剧、电影、真人秀、脱口秀、舞台选秀、新闻科普、社会节目等等就一直当娱乐看下去,不用耳机,一次性听下去。开始的时候几乎什么都听不懂,速度都跟不上,也根本没想过什么时候会听懂;就这样慢慢听下去发现很多发声和音调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入耳”,有的词句莫名其妙的也听懂了,后来渐渐地总结出了一些方法,思维开始超越声音融入画面,最后大部分节目都能听懂了,常用的句子心不在焉也能听懂;去外国出差酒店里的英语电影也好,去电影院看大片也好,绝大多数都能轻松欣赏,当然总有个别字不懂,但能感觉到大概的意思,对整体剧情的欣赏影响不大。
先说一下我得出的观点,再回头说我的经历是如何得出这样观点的:
一次性听懂不能认真地听声音(要泛听),思维必须超越声音融入剧情,这是一种特别的超然的状态,和脱口而出的口语有点类似;还有就是听力的瓶颈有很大一定程度是个人的口语能力和音调(intonation)。
先说一下看英语电视之前的状况,我学英语是从大量泛读原版报刊开始的,尽量不查字典以避免先入为主,从上下文磨练出来语感,这是我一贯的学习的motto。看多了就自然语感很强,单词量也很大;在口语上我得益于高二买的扶忠汉的《双向式英语》,其它就是敢说,和什么人都能用英语聊,一般的口语也比较熟悉,所以尽管我很少练过听力,但听力还可以,无论是和外国客户交谈,还是出国旅游听力都没太大问题;但是一说到英语电影,就完全不行了,简直是灾难,完全跟不上速度。
每当我一打开香港的英文电视,琳琅满目的节目令我充满向往,我很希望可以想听母语那样一次性地听懂;但是这个目标在当时看起来是遥不可及,不要说听,速度根本完全跟不上,哪怕是少儿节目。
直到04年的时候我头脑发热,决定去考人事部的二级口译,其实口译本身和看英语电影没什么关系(因为内容完全不同),但值得一提的是,决定参加考试的那一天,我做了一个现在看起来伟大的决定:为了表现自己的决心和培养气氛,在自己的房间里买一个小电视机,从此只看香港的英文电视,就算是当背景音乐也好,有事没事就开着,让英语充满了我的房间。
之后的两年我都把英语电视当成娱乐和背景音乐,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想看字幕也看,偶尔练练听力,完全没有压力和目标;时间长了很多音越来越熟悉(即使不懂意思也觉得很熟悉),慢慢地听懂了个别字句,而且更加有意思的是:这些听懂的字句中,多数是心不在焉(不刻意)下听懂的;我认真去听的反而贡献不大,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是不是我的听力模式有问题?为什么我认真听的时候完全跟不上速度,心不在焉的时候反而会听懂几句?这个现象不断出现,贯穿了这个看电视的过程,后来启发了我“英语电影要潜意思去听”。
到考完口译之后(这时候除了简单的疯狂主妇之外其它的绝大部分节目尚不能看懂),我开始正式向英语电视发起进攻,力求不看字幕地听懂(破釜沉舟),从此展开了一段曲折而妙趣横生的道路,不想长篇大论地阐述,这里归纳成几个关键事件:
1)精练音调 Friends不战而胜
刚开始“破釜沉舟”的时候,大脑听的很累很惨烈,每次都是高速运转,听懂的部分听的很辛苦,听不懂的部分完全抓不住,而且越想听懂越听不懂,疲惫不堪。后来有一个事件令我改变了对“听电视”的看法。liuxuepap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