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指导英语写作服务
专业批改、翻译英语作文
站内搜索
作文地带QQ群:81784028
课件资源网 我分享,我快乐!尽在作文地带-课件资源频道!

咋个学好语文 教师随笔

时间:2012-05-12来源:作文地带栏目:语文课件资源作者:liuxuepaper.com 课件资源收藏:收藏本文
咋个学好语文 教师随笔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咋个学好语文 教师随笔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咋个学好语文 教师随笔


 这是一个作答时极易流于空泛的问题,当有同学忽闪着求医问药的眼神向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还真是一愣一愣的。估计那忐忑,跟刘姥姥进大观园、陈奂生上小县城,没的好多区别!虽然老祖宗说“解惑”仅是为师者的第三大任务,但毕竟它还是任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解不了学生之惑,是不是也让为师者颜面尽失喃?所以,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处心积虑,来一番站着说话腰杆不痛的演绎。

为了赢得反应的时间,我选择了辩论时辩手们最好用的一招——反问:请问同学,还有哪个科目比语文更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吗?没有!语文课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团鱼。它还真的像一颗硕大的石榴,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它的每一颗果粒都品相各异、滋味不同。所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这么有意思的一门课程哩?

   回到正题,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喃?我们认为,有几点至少是有广泛共识的。

   一、多积累,聚沙成塔。

  跟其他学科很不一样的是,语文不需要那么多理性推演,它更多的是感性积累。语文语文,简单地说就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学,说起来四个字,但涵盖的内容实在难以穷尽。但只要我们不断积累,就不仅有量的聚合,还将有质的裂变。到了一定的程度,其能量那是相当比较非常的大!岂止蘑菇云啊,起码是“斗鸡菇”云团!到那时,诗歌鉴赏?小菜一碟嘛!现代文阅读?手到擒来嘛!800字作文?倚马可待嘛!

所以,从本学期开始,学校专门给全校应届同学配备了一个语文专用摘抄本,目的就是要大家不断往里面装东西。一个生词,一句名言,一段优美的描写,一篇精致的美文,一副饶有情趣的对联,一则令人喷饭的笑话,一首让人不知所云的朦胧诗……都可以摘抄下来,闲来无事时,走在田坝头,躺在小河边,歪在书桌旁,坐在马桶上,都可以随手翻阅。你会发现,它不仅给你带来知识,它还给你带来愉悦;它不仅给你带来回忆,它还给你带来憧憬。正如你们的偶像杰伦GG所言:你是我的“优乐美”,这样我就好把你捧在手心了!而更为直观的是,你的语文成绩就会像“天街小雨”滋润的荒坡,“草色遥看”了。

  二、多阅读,形成语感。

  语文的终极目标是形成语感,而语感的形成必须以广泛深入的语言接触为前提,举个每个人都有的经历作为例子来说明问题——小孩子一般两岁左右开始学说话,如果此时家长教他说话的方法说:“幺儿,我们中国人是这个样子说话滴,我们先说主语再说谓语最后说宾语,记到哈,来,说我要吃饭预备起!”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想想看,那个小孩子要到啥子时候才学得会啊?估计智商正常的话,十八九岁基本没的问题!而实际上,小孩子是怎么学说话的喃?是他在生活中反复不断地接触大人的说话进而形成语感从而脱口而出“我要吃饭”的,说不定他还会不经意地加一个定语说:“我要吃干饭。”

  这就是神奇而又简单地语感,遗憾的是我们有相当数量的同学没有明了这一点,导致我们学起语文来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比如高三复习语病辨析时,不是根据平常遣词造句的基本规则去发现句子的问题,而是依据生吞活剥的”典型例句”用“郑人买履”的方式去找毛病,结果是感觉句句都有毛病。而对于有较强语感的同学来说,就轻松多了:一读过去,就会发现毛病在哪里,正确的是哪句。

  那么,如何才能形成语感喃?说起来很简单,两个字:多读。我敢保证,如果同学们把每一篇课文都读得滚瓜烂熟,你的语感就一定会灵光,如果你还能广泛的涉猎课外的优秀读物,并经常练笔写作,你就一定能成为语文的“超级男(女)生”,最后,单是做起语病题来,就会达到扁鹊的境界:老远一看,唉哟,有病;走近一点,癌症的嘛;再近一点,哥哥,要不回家吃好点耍好点算咯!

所以,从上期开始,我们主张早自习全程集体朗读,提倡高一高二每节课有五分钟的集体朗读时间,没有朗朗书声的校园不是青春的校园。所以本学期我们给大家订阅了《语文周报》,目的就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积累的”采料场”,让大家有东西可往摘抄本里装,当然,这片采料场还不够开阔,同学们就八仙过海吧,总之是一年要摘抄满一本。

  三、多思考,做热爱生活和语文的有心人

  有名言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涉及逻辑学概念,太复杂,我的说法比较通俗(跟低俗是近义词但不是同义词):语文就是生活。所以我有个观点——热爱生活,热爱语文!这个观点太武断,但矫枉必须过正,所以就顾不了这么多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所谓语文,就是让学生跟语言进行亲切、亲密、亲爱的接触。说实在的,于老师这句话说得鄙人汗颜呐,因为我还没怎么带着我的学生跟语言进行那么多“亲”的接触。关键是,最鲜活的语言在哪里?就在我们的生活里!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问题。文学鉴赏题经常涉及到一些名词术语,特别是有关艺术手法的,比如对比、过渡、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等,我们好些同学也费了工夫记了这些名词术语,但就是不晓得把它们“请下圣坛”作生活化、常态化的理解运用。其实,这些术语没那么高深玄妙!“对比”就是摆摊摊儿的小贩经常用的手法:崴呀,你看我的西瓜好大嘛,他(旁边的小贩)的好小嘛!这就是对比。妈妈给你买了条裙子,你穿上后再在脖子上系根纱巾,这就是衬托!小时候看见隔壁家姐姐吃冰糕,你馋虫肆虐,恨不得咬上一口,但说出来的话却是:“姐姐,你吃的是啥子嘛?”难道你不晓得她吃的是啥子?晓得!不但晓得她吃的是啥子,你还晓得那是“味美香甜甜”!但你一个男子汉,好意思直说吗?这叫含蓄,同学们,我们三岁就能运用得滚瓜烂熟的艺术手法“含蓄”,读了十多年语文后却认不出,这是不是语文的悲哀呢?十几年前,四川有一个词因为足球走出了四川,走向了全国,就是 “下课”,慢慢体会一下,果然,说“谢亚龙,辞职!”就没有说“谢亚龙,下课!”有味道!08年也因为四川,有两个词成了国人的日常用语:“多难兴邦”、“感同身受”。更厉害的是因为汶川地震,“感同身受”这个成语的意思都发生了变化。

  生活中一句广告词,一句流行歌词,一句不经意说出的话,都有可能散发着清新醇厚的芬芳,历久弥新。而同学们要的就是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因为,老师相,你爱生活,你爱语文。

  我建议同学们“抬起头”来学语文,不仅向教材看齐,还要向生活致敬。向生活谦卑地学习,深入生活的内核,抽取诗意的琼浆,来温润我们的心灵。

   搞了半天,语文原来就是 “许(须)三多”。

   我听见了周华健的一首歌,歌词说:就请你给我多一点点时间,再多一点点问候,不要让你都带走……我怎么感觉是“语文”在我们的耳边浅吟低唱喃?
 

闵育森


编辑:liuxuepaper.com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作文网

“咋个学好语文 教师随笔”一文包含以下关键字,请点击获取相关文章
------分隔线----------------------------
今日最新更新文章
------分隔线----------------------------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