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地带题目:激情是语文教师授课不可或缺的(人教版九年级)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整理 标题:激情是语文教师授课不可或缺的(人教版九年级)
湖北省黄梅县刘佐中学 李卫民
摘要:激情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是使讲课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激情来源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对教学内容的自信。激情培养的基本方法有:正视现实,调节情绪;平时或课前注意改变自己;养成站着讲课、大声讲课的习惯;掌握讲课艺术,放得开,不拘谨。
关键词:语文课;教师激情;感染力;培养方法
一、激情是使讲课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激情的本义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语文教师因具有特殊的教育内容,因而在教学中责无旁贷应富有激情。课堂中,老师的激情往往可以带动学生的情感。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好奇好动的特征,自然决定了他们会激情涌动。课堂上教师的激情会吸引、召唤学生、感染学生。学生的激情也是对教师的肯定、欣赏,教师的激情也会因此而升腾,这样师生共同升腾跌宕,一阵涌过一阵,一浪高过一浪,就会把课堂推向高潮 ,推向完美。所以说,教师会因激情而魅力四射,学生会因激情而生机盎然,课堂会因激情而流光溢彩。 没有激情的讲课淡而无味,无法吸引和征服学生,也就不能使学生信任你、欢迎你、敬佩你。众所周知,热情、真情、激情是演讲的生命,是朗诵能打动人心的法宝。同样,笔者认为,激情也是汉语言文学课教师讲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站稳讲台、提升教学力的重要一环。
前不久,时任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助理的彭思毛教授在给湖南省广播电视大学中文教师作题为《远程教学与教学管理摭谈》的专题讲座时很有感慨地说:“有的教师教了多年,授课气氛还是那样的沉闷。若教师讲课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其教学效果必然不佳。因为一切艺术都应倾注情感,讲课一定要激动,要制造高潮,这表明你对所讲的内容很信仰,很有感情,是有感而发,而非无病呻吟。
教师只有动真情,才能引导学生成才。彭教授的这番话启示我们:老师讲课最忌平淡乏味,一定要投入巨大的热情,认真对待,决不可糊弄学生,敷衍塞责,而要把课讲得生气勃勃、引人入胜,不能像一杯白开水,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味道。
我们在多次的教学检查与督导活动中发现一个极具共性的问题,那就是大多数语文教师讲课缺乏激情,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丝毫也得不到触动,更不用说被感染并产生共鸣了。有的老师上课,虽然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内容科学准确、条理明晰、板书规范,但学生却是“一双双冷漠的眼睛,一张张板着的面孔”,总觉得不感人,觉得教师缺少激情,因而也就不能被吸引和感染。须知,教师仅讲得清楚明白还远远不够,讲得动人,讲得绘声绘色,能深深地吸引、打动和影响学生,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如果教师只会“念教案”或“背教案”,没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声音的机械传送,它绝不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闻一多的弟子、著名演讲学家伍大希曾经说过,没有感情是上不好语文课的,因为语文课不像数学课中的x、y、z 不带任何感情,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是极其丰富、复杂的。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亲近的体验。人的情感活动左右着精神世界的全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罗杰斯认为,情感活动是心理整体机能的基础和动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1] 情到理方至,情阻则理难通。”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了只有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可见,教师的激情对学生的认知学习具有指导作用。
教学语言不同于日常口头语言或广播员的播音语言,它是一种艺术语言,应该具有感染力。教师应当用自己的语言,激情四溢地把课上起来,而不是始终用一种平淡的语调讲下去。
总之,教师讲课特别需要有感情投入,该释放激情时绝不可吝啬。一次精彩的讲授,除了要求内容的科学性之外,讲授的艺术性也是至关重要的。讲授者情绪是否饱满,精神是否振奋,感情是否诚挚、浓烈,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假定有两个教师知识水平和其他素养相当,讲课时一个感情淡薄,而另一个善于动用感情,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精神状态下去上课,效果显然有别。
在这方面,语文教师则体现得更加明显。激情是诗歌的生命,屈宋陶谢、李杜苏辛,他们诗中的感情因素无须多说。就是散文,传统的名篇中以情动人者也不在少数。司马迁《报任安书》、李陵《答苏武书》、诸葛亮《出师表》、李密《陈情表》、林觉民《绝笔书》
等,披肝沥胆,情见乎词。我们读后,便可看出作者的人格、胸襟及其高洁的灵魂。它们共同的特点就在于,所蕴涵的感情是纯真的、热烈的、美好的。讲课时,教师如果不能再现作品中的感情因子,不能把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情趣、理趣、象趣、谐趣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感到可恼、可恨、可鄙、可弃、可笑、可怜或啼笑皆非、悲喜交集,学生自然会觉得干瘪、刻板、枯燥、乏味,其教学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二、激情来源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对教学内容的自信。
教师讲课如果不激动不过瘾,学生就不被感染不满足。然而激情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有扎实的思想基础和形象内容的;它是教师抛弃了虚伪、浮夸、做作的感情之后而产生的真情的一种升华和凝练。
1. 激情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
(1)激情来自于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珍爱。教师的激情,源于对真理的热爱,源于对职业的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源于对工作的执著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爱憎态度。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三尺讲台是神圣的,是与真理同行的,是能出成就的,也是来之不易的。如果教师能体会到这些,就会体味到快慰与满足,就会爱岗敬业并倍加珍惜,就会全心全意、满腔热忱地倾注于教学工作。同时,还应热爱生活,否则,生活中懒懒散散的教师,授课时也会松松垮垮;生活中对外界冷漠的教师,授课时也会平平板板、毫无激情。
(2)激情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挚爱。须知,学生满腔热情地选择了教师所在的学校,又不惜交许多学费,目的是希望自己学业有成,成为可用之才,以便将来能报效祖国和人民。如果教师能够设身处地,认识到这一点,就绝不会辜负学生,不会让学生失望,而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学到真本领,为学生排忧解难,付出真爱。即使教师生活或工作遇挫或不如意,也不要把情绪带到课堂上,因为学生是无辜的。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t2. 激情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自信。
教师的激情还出自于对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自信。如果教师平常注意主动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讲究教学艺术,并且对自己准备的教学内容信心百倍,授课时也就自然能做到激情迸发、绘声绘色、生动抓人。因此,教师在讲课前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调研学生现有的水平、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写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案,并且将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做到脱稿讲述,信心也必然倍增。相反,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上课照本宣科,甚至对自己所要传授给学生的观点都没有把握,那必然闪烁其词、断断续续,也就不可能酣畅淋漓、激情洋溢。
三、激情的调节。教师应如何呢让自己在课堂上激情飞扬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A在走进教室前做好准备:
(一) 做好知识的储备。
现在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习了各方面的知识,有的甚至在某一方面比老师一点不逊色!要想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信心百倍,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了知识的储备,才能有信心,不急躁。事实上,也只有学识渊博的语文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与敬佩。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做一个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语文教师,应当从爱读书开始。
(二)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于漪曾说过:“教师心中要有一团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理想之火。”一个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一听到上课铃声,一拿起教案本,一推开教室门,就应当情绪饱满,精神焕发,全身心投入。所以不论你在上课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你都应装作没发生。不管你遭遇了什么,不管你心里是阴霾还是悲凉,只要站在了讲台上,必须是充满热情,面带微笑,甚至谈笑风生。什么阴霾什么悲凉,全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即使你刚刚因为什么事情正在生气,只要你走进教室,你就得面带笑容。在迈进教室的那一瞬间,心里面就只有学生、忘记一切的烦恼、忧愁,充满激情、把学生的学习激情点燃起来!只有课前准备好了,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在课堂上神采飞扬。
B课堂巧控情绪
自我调控要求个人实际行动和他所面对的情境之间多方面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处于自信而高度的自我控制状态,以更好地选择情境来展示自己的特性,并通过自己的特性来创设情境,从而使语文教学更能显示独特的个性,并形成独特的风格,使语文教学更具情感魅力。而语文教师要处于自信而高度的自我控制状态,就应从下两方面做起:
(一)课堂上应以鼓励为主,千万别生气、发火。
从前,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修鞋。晴天的时候,她为大儿子忧愁。下雨天她为小儿子忧愁。邻居看她如此痛苦,就对她说:“晴天的时候,你应当为小儿子高兴;下雨天,你就应当为你的大儿子高兴。从此,老太太每天都过着幸福的生活!我们也应该换个角度看学生,我们应该看到孩子的长处,不应只盯着孩子的短处。如果在课堂上学生稍有一点做的不好,就生气、甚至发火。这样做一次也许有点效果,但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越来越疏远你,甚至和你产生对立的情绪,课堂气氛沉闷,效率极低,而你呢,越来越生气,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反之,孩子有了一点的进步,就加以表扬,想法设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培养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课堂的气氛就会越来越活跃,你也会充满激情,课堂的效率也就会越来越高,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样,你的教学工作会事半功倍,所以课堂上千万别发火,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
(二) 教师应有教育的机智,处理问题不慌不忙。
在语文课上,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老师在板书的时候会出现错别字。这时候,学生也许会发现,发现后他们就会哈哈大笑。老师很纳闷,笑啥呢?学生纯属无意,这时候,有的老师也许认为学生有意为之,因此而大发雷霆,弄得学生对你是一肚子意见。如果这时候,我们灵活一点说道:“我知道大家笑啥,可又一位同学不知道,人家为啥笑,我们来问一问他”,当然提问可能知道的学生。这时候,你可以说:“我就是考考大家而已,大家很认真,值得表扬”。这样,学生就很佩服你!不同的处理方法,截然不同的效果。
有的时候还会遇到这样的场面,你高兴的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可教室里却乱的像一锅粥,这时你该怎么办呢?有一次在上《柳叶儿》时,我已经精心准备好了一段导入语,可没想到上一节是体育课,同学们刚刚进行完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预备铃早已响过,教室里还是闹哄哄的。此时,我那一段开场白绝对是没人欣赏了。这时候,如果大发雷霆一下,当然可以立竿见影,但这样做,未免冷漠生硬,而且也破坏了课堂气氛。我不愿这样做,我一声不吭地走到黑板前,大大地写下了“吃柳叶儿”,本来嘈杂的教室顿时静了下来,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黑板上。上课的气氛已经具备,于是我开始发问:“柳叶儿能吃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说:“能吃”。“你吃过吗?”“没有”,“可是,有一个人却吃过,你们知道是谁吗?”有几个反应快的同学马上说:“宋学孟”“对了,可是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吃柳叶儿吗?”同学们都用好奇、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我,我就说:“要想知道答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
就这样,我以“静”制“动”,排除了纷繁的干扰和各种心理余波,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到课文上,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避免了对学生的“大吼、大叫”,给自己和学生都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情景。
教师的教育机智实际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是成熟教师的共同特征之一,它可以化解不少的尴尬、也可以化不愉快为快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调控不仅能更好地发挥情感的功效,促进情感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避免不良影响,而且能使自己获得情感的均衡;弗洛伊德认为,学会控制情感是作为文明人个性发育的水准点。语文教学是受教材、学生制约的情感交流过程,语文教师更必须具有高超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
C课后多找学生谈话,做学生的知心人。
在课堂上是学生的良师,课后可充当学生的益友。比如,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可拿着相机给学生拍照并和学生合影留念,以增进师生的情谊。在清明节的时候,带着学生在食堂一起包饺子吃,就像一家人在一起团聚那样其乐融融!在考试的前后,多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多鼓励、多引导。当发现学生的思想有波动的时候,试着都进学生的心灵,面对面、心和心的交流,解开学生思想的疙瘩。这样一直坚持下去,自然就和学生成了朋友。
和学生成了朋友,自然就会相处的融洽,课堂上师生就会有很好的状态,见到了朋友能不高兴吗?学生能不接受你、配合你吗?你自然也就乐意上课,课堂上就会充满激情,学生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课堂的效率也就自然好起来。
D做一个乐观、豁达、博爱、宽容的人
课堂上要充满激情,生活中就必须做一个乐观豁达,宽容博爱的人。不论,你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也不论你遭遇了什么样的不幸,你都要相信,这一切都将过去。“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你要相信生活是阳光明媚的,人性的光辉总是胜过猥琐的,这世界好人总是多过坏人的,这个社会是发展进步着的,这个时代是伟大的……
教师心中要有爱,心中有爱,才能爱别人。有了爱,才能宽容和忍耐。有爱才有教育。教育需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爱,是一种道德,一种信任,一种鞭策,一种追求完美和超越自身的正大无私的爱。为师者应该学会宽容。
四、激情的培养。
1.正视现实,调节情绪。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不少学生显露出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清形势,积极组织、开展教学,严明上课纪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豁达大度,宽厚待人,笑对人生。须知,再好的电视或节目看久了观众也会分心,一台晚会所有观众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长久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具备了这种审时度势、笑对人生的平常心态,教师自然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不至于因学生开小差而大发雷霆、影响情绪。如果教师受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厌教,上课只是为了勉强完成任务,没精打采,给人一种带病授课的感觉,学生对你的课就更会产生厌倦情绪。这样的课,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无奈、一种负担,也就不可能达到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有机结合的效果了。教师该如何调节情绪呢?方法有很多,例如,暂时回避,学会宣泄,培养幽默感,善于从光明的一面看问题,冥想,练气功,等等。
2.平时或课前注意改变自己。
平时或课前,同事之间开些玩笑,亦可调节自己的情绪,消除孤独感,优化情绪。同时,运动可以解忧,调节情绪。适度的体育运动,如打打球、跑跑步等,可以使人精力充沛,增强应付现实生活中种种困难的能力,使人忘记不快,消除精神紧张、焦躁烦闷、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
避免夫妻争吵、单位矛盾,也可以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与松弛。此外,教师平时还要多读有益的书,不断地充实自己,避免生活空虚。
3.养成站着讲课、大声讲课的习惯。
教师应站着讲课,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因为坐着讲课,教师巍然不动,四平八稳,激情自然出不来。另外,站姿有利于交流,有利于反馈。大声讲课容易调动教师的情绪,学生也容易感受到教师魅力四射的激情,一节课也就能在师生双方兴奋、收获、欢乐中结束。
4.掌握讲课艺术,放得开,不拘谨。
灵活调控教学语言的节奏。假如一位老师的讲课,其音速像机器的运转一样,总是一个速度,总是一个节奏,那不仅不利于表情达意,而且还会令听者感到枯燥呆板、索然无味。当讲到热烈、兴奋、激动、愤怒、紧急、呼唤的内容时,速度就需急骤,滔滔汩汩;在讲述情感平静的内容时,速度就需舒缓。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需要声音上的夸张,有时则需要动作上的夸张。有情的地方抓住不放,苍白的地方一带而过;有时几个字、几句话一块儿讲,有时一个字就要拖上好几个拍节;有时抑制住感情如同生活中的耳语,有时又需大声疾呼声撕力竭也在所不惜。有时,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汉语言文学课上,需穿插一点口技,比如鸟兽声、马跑声、风声、雨声、摔倒声、枪炮声等。
总之,激情是文科类教师尤其是汉语言文学课教师必备的素质,是当好教师的先决条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而要让情感流泻,该笑则笑,该惊则惊……从而拨动学生思想感情的琴弦,课堂就不至于死水一潭。学生激动了,课堂才会生动活泼,老师才会被学生悦纳、欣赏。宁愿教学中有一次失误,也要把课讲得自然,不要为了不出错而把课讲得索然无味。因为教师的情绪与学生是互相流通的,教师情绪高涨,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而一旦学生感到兴奋,受到鼓舞,进入境界,听得入神,教师也会忘情,因为学生听课的状况也会影响教师情绪,双方是互动、交融的。一个有远大理想的教师,应重视“激情”的培养与绽放,决不可漫不经心,等闲视之。
要做一位充满激情的语文教师,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上述几个方面,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教师上课时进入“角色”,充满激情的投入语文教学,真正用情去讲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将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中去。学生的情绪也感染着老师,让老师更加充满激情与自信。师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教师教学生动活泼,思路流畅,充满激情;学生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便处在教师积极主动的情绪调控之中,课堂的效率就很高。让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充满激情吧!
参考文献:
[1] 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93.
[2] 马克思,恩格斯,列林,斯大林。列林全集(第二十七卷)[M].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55.
[3] 陈士持。讲课情绪三题[J]. 演讲与口才,1984(2):18.
李卫民
编辑:作文地带整理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