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指导英语写作服务
专业批改、翻译英语作文
站内搜索
作文地带QQ群:81784028
课件资源网 我分享,我快乐!尽在作文地带-课件资源频道!

孔子师项橐(两小儿辩日)

时间:2012-05-14来源:liuxuepaper栏目:语文课件资源作者:作文地带整理 课件资源收藏:收藏本文
孔子师项橐(两小儿辩日)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孔子师项橐(两小儿辩日)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整理 标题:孔子师项橐(两小儿辩日)


  项橐(xiang tuo),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
  【圣公项橐的传说】
  (王均善搜集整理)
  一、山清水秀、神童降生
  在岚山区的南部,巨峰和碑廓交界处,有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绵亘起伏近廿华里。东头一座山,峰峦耸峙,名叫幽儿崮,山峰成北南走向,在山峰的西北角,离峰顶 50米 左右,岩石形成一个圆圈,约有半亩地,过去这里有座奶奶庙,站在庙天井,南可望见海洲湾,海水在阳光照耀下好似一泓水晶。西边一座山,叫圣公山。站在山前的碑廓镇向北望,像是一个大椅子圈。圈内有座庙,叫圣公庙,坐北朝南站在庙天井里近可看万亩湖、绣针河、岚坪铁路和岚兖公路上车来车往;远可望见连云港的云台山。幽儿崮和圣公山之间有座矮山叫火石顶,似一条压弯了的扁担挑两山。古时候有三条驿道从圣公山前经过。一是南北方向的,南经碑廓、青口、海州、下扬州,北经巨峰、沈町奔青州;另条东南西北向的,东经甫田庄、前合庄、安东卫到岚山,西北经山西头、朱芦、坟疃、莒州、沂水到泰安。还有一条是西南东北向的,向西南经东西辛兴、十字路,去沂州、徐州等地。东北经巨峰、涛雒、日照,奔胶、莱一带。这三条驿道都在圣公山前的袁家庄交会。此地周朝属纪国,后并于莒,到战国时代,莒国先被楚灭,后被齐吞,成为齐国的南大门。
  就在这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的袁家庄村后,住着一户姓项的人家,妻魏氏。此家男耕女织,待人诚恳,邻里和睦,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魏氏怀孕后,在家仍纺线织布,料理家务,出门拾草、捞柴、捡茹、挖药,样样都干。这年的 阴历四月初八日 ,与邻居姑嫂二人一块儿到幽儿崮挖药材。来到崮顶西北角,感到腹中阵阵坠痛,不一会儿,魏氏生了一个男孩,哇啦一声,响彻山谷。邻居姑嫂二人前来帮忙,想脱件上衣包孩子回家,但孩子脐带还未断,母婴仍相联,姑嫂二人就用随带的柴刀剁,铲子铲,忙活了一大会儿,汗流满面,脐带仍未截断。这时魏氏想起平时经常被茅草叶子划破手指,劙破脚脖,就让姑嫂二人用茅草劙试试,果然奏效,一劙两断,嫂子抱着孩子,村姑搀扶着魏氏,一同往回走。丈夫听说妻子在山上生了孩子,就跑去迎。接过孩子一看,小孩子长的天格方圆,地格饱满,脱口而出说,像个小橐(口袋)就叫他橐吧!魏氏同意,因姓项,以后大名就叫项橐。
  二、语出惊人,孔子拜师
  小项橐长得眉清目秀,水洗一般,无师自通,聪明过人。他自小就喜欢观察事物,遇事好砸破砂锅问(纹)到底。提出的问题使好多大人难以回答。夏天项橐见电闪雷鸣,瓢泼大雨随之而降,就问父亲:“天为啥打闪打雷?”父亲说:“是天老爷让打闪忍娘娘照明,他打雷轰劈坏人和妖怪。”项橐反问:“那坏人和妖怪只有夏天有,冬天没有吗?”父亲张口结舌说不出道理来。一天,舅舅来走亲,晚上在院里乘凉,天空晴朗,繁星满天,舅舅逗项橐说:“橐儿,你说天上有多少颗星?”项橐说:“跟地上的人一样多。”接着反问舅舅:“你头发有多少?”舅舅回答:“跟你的一样多,不你数数呀!”项橐说:“行,你把头发拔下来,我就数。”惹得在座的人哈哈大笑。
  一次项橐正在门口玩,忽听鸡群嘎嘎叫,只看见鸡乱窜,找埝躲藏。项橐抬头看,一只老雕翻上覆下的要抓那只带一群小鸡正在觅食的老母鸡。这时,项橐左手拢住老母鸡,右手扳倒一棵腊树条,一条腿蜷,一条腿跪,昂头看着有恃无恐的老雕,当老雕再次俯冲下来,项橐右手一松,只听扑哧一声,老雕挨了一腊条,返回蓝天,再也不敢回来了。
  项橐常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妈妈说,是你爸爸打鱼,从凉汪里打捞上来,用渔篓背回来的。项橐虽然不,但对凉汪却产生了兴趣,老想去看看。凉汪在湾沟河上,因水冬暖夏凉而得名,离袁家庄有五六里,发源于圣公山前,袁家庄东西两条小河便是湾沟河的上游。夏天的一个中午:项橐和几个小伙伴,顺流而下,来到凉汪,正遇着一个怪物张牙裂嘴的要吃老渔翁,那怪物像水牛,长着独角,两眼发光,还会说话。看到这种情况,几个小伙伴都有些打悚,便往后退。项橐想弄个明白,便问:“老大爷,怎么回事?”老渔翁说:“刚才我在打鱼,不想捞出一个小葫芦,上面系着黄绫符子。我便解开绫,拔出瓶塞,想看看里面装的啥东西,不料想钻出一个小东西,一打滚便长成这个冤家。二话不说,就要吃我。”那怪物阴阳怪气的说:“我被玉皇大帝关在这里上千年了,没捞着吃人,现在又饿又渴,不吃你吃谁!”项橐一眨眼高声对老渔翁说:“你偌大年纪,还骗我们小孩,它这么大个身驱,还能装进小葫芦里吗?”老渔翁急着说:“不你问它!”小项橐便对那怪物说:“你真能屈能伸,就再钻进这葫芦里做个样子我们看看,如果是真的,不但可以吃这老人,连我们这些小孩也可以吃!”那怪物听了很高兴,便越缩越小,最后变的像条小泥鳅,嘟的钻进葫芦里,项橐随即将塞子拧紧。高喊,快拿黄绫符子来。将黄绫扎在葫芦细腰上,又把它扔进凉汪,老渔翁这才恍然大悟,非常感激项橐救他的命。项橐告诉大伙,以后不要再碰这个孽种。从此怪物再也没有出现过。
  有一次,一个官差路过这里,他对项橐的聪明才智早有耳闻,就想亲自见识一番,便以人马皆饿为名,来到项橐家说明来意。项父母平时很好客,经常接济人。这次见是官差,二话没说便找了草料喂马,随后又问差爷想吃什么,官差便说:“米面饭都行,但要廿样菜”。这可把项父母难住了,拿什么拼这廿样菜呢?这时项橐从外面玩耍回来,见父母面有难色,就问父母是怎么回事。父母就把经过说了一遍。项橐略加思索,便对母亲说:“烙个大饼,用大蒜和酱拌生、熟两盘韭菜就行了。”母亲不解,项橐解释说:“生韭熟韭,二韭(九)一十八,再加上蒜和酱,正好廿样。”母亲虽然心里不踏实,但也只好如此照办了。等到饭菜上桌时,把那个官差惊得目瞪口呆,暗暗佩服项橐的聪明才智。
  俗话说,“话没腿走千里”,一个七岁的小孩儿这样聪明伶俐,很快传遍了四面八方,也传到了正在周游列国的孔老夫子耳朵里。孔子想借东游看海,来会会这位神童。一天中午饭后,父亲去锄地,项橐跟着玩儿。在地头的路上用小石头围了个圈,里面用薄板石盖了间小屋。正玩的高兴时,忽然从西南驿道上来了辆马车,上面坐着位长者,头挽髻,宽袖长袍。后面跟着一些弟子。驾车的便是那个人死冠不免的子路。他头戴盔,身披甲,手执长鞭,嘴里不断的喊,驾,驾!猛然看见一个小孩蹲在路中间玩,就大声吆喝:“闪开!闪开!”项橐若无其事,照样玩他的。子路满脸怒气,伸手要揍项橐,被孔子禁止。孔子下车问:“你这小孩子怎么不让路?”项橐说:“城躲马?还是马躲城?”孔子一时语塞,弟子们也哑口无言。只好绕“城”而过。子路气未消,走到地那头去麻烦了一会儿项父才走。项橐见他们走后,去问父亲,他们说什么来。父亲这般如此的说了一遍,项橐说他们再回来,你就这样告诉他们。再说孔子向北走了一会儿,看天色已晚,离驿站尚远。特别听说神童就在这一带,未很好交谈感到很惋惜。便决定原路返回,在此住宿。回来后,子路果然又去麻烦项父问:“你的锄一天到底锄多少下?”项父回答:“你的马蹄一天抬多少下,我的锄就锄多少下。”孔子听后很愕然,便问:“那会儿你说不知道,这会又这样讲,是谁教你的?”项父是个厚道人,不会说谎,便对孔子说了实话。孔子断定这个小孩就是他要见的神童。便吩咐弟子们找店住下。打算进一步找项橐交谈交谈。这地方无论是民宅还是店家,都种秋齐棘子当院墙。孔子进店没注意,袍子被棘子挂破了。一个弟子很恼火,便对围观的人有所指的说:“此地棘子甚多,自幼长刺,大了更恶,实乃无用之材。”项橐也在其中,一听便知弦外有音,就问:“先生们,什么是‘有用之材’?” 孔子说:“诸木之中,唯有四季长青的松柏最好。”项橐接着问:“松柏确实是有用之材,你能说出松柏为什么四季长青吗?”孔子说:“因为松柏木质硬,无孔、心红。”项橐接着又问:“那竹子可是心白有孔,为什么也四季长青?”孔子无言以对。当晚不欢而散,各自休息。第二天一早,孔子便遣弟子去找项橐交谈。去的人回来告诉孔子,项橐和几个小伙伴们到东边看日出去了。孔子便亲自到村东去找。不一会儿便发现了项橐和另一个小孩儿正在池塘边争执着什么。于是孔子便凑了过去,只见两个小孩儿争得面红耳赤。那个小孩儿指着太阳说:“你看!你看!早晨它像车轮子,中午就像个盘盂,这不是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吗?”项橐说:“离我们近必定晒人厉害,可早晨虽大,反而沧沧凉凉,但到了中午却像火盆烤人,开水烫人呢?”正当二人相持不下,见孔子来到,便请教孔子。孔子哼哼啊啊也没说出个所以然。这时,有群鹅在池塘哇哇叫着戏水。项橐就问孔子:“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大?”孔子说:“因为它的脖子长。”项橐说:“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声也不小。”孔子又吱吱呜呜了。项橐诚恳地说:“人们都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伦纲常,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怎么这些事不给俺讲清楚呢?”孔子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记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
  三、死后显灵、真诚为民
  人怕出名,猪怕壮。自孔子拜项橐为师,很快传遍鲁、吴、齐等国。那时正值天下大乱,各国都想拉拢人才,为自己服务。特别是齐国,由田氏篡了姜氏的政权,晏子为相仍提倡法制,与孔子的礼治针锋相对,担心项橐被孔子所用,为鲁国效命,更怕莒国出了能人,揭田氏篡权的老底,恢复莒国,后果将不堪设想,就采取了先礼后兵的两面手法,妄图拉项橐为齐国政权效劳。
  项橐十岁这年春天,齐国派来一员武将及随从带来一些礼物,来到项橐家。项橐父母见是官军,便扑通跪倒,连连磕头说:“不知军爷到俺家有何事?”一位随从见小项橐立而不跪说:“老爷到来,你为何不跪?”项橐说:“你们风尘仆仆,远道而来,就是为了要我一跪吗?”武将一惊,忙说:“免礼”。便说明来意,希望项橐到齐国,先学习后为官,享荣华富贵。项橐听后便说:“海龙岂能与江鲦为伍,我是莒国小民,哪有资格到齐国参政?”武将一听,便知不是同路人,及时回奏 齐 君。 齐 君决定趁早杀掉项橐,以免后患。再次派这员武将带领一干人马前来杀项橐,想一刀结果了项橐性命。哪知项橐刀枪不入。折腾了半天,项橐仍然不死。有个军师想出了一个鬼点子,去问项母,项橐生时用啥断的脐带。项母死活不说,武将下令将项母杀死,忿忿而去。等官兵走后,项橐将母亲头安到项母脖子上,吹了口气,母亲又活了,原来啥样还是啥样。这事传到齐国, 齐君更加恐慌,又派官兵来,不但把项母杀了,还大卸了八块,临走又把项母的心给带走了。等官兵走后,项橐还是按老办法把母亲尸体一块一块对接起来,最后一看,母亲少了心。项橐就到山中打死一只狼,挖出心来给母亲安上吹一口气,母亲又活了。 齐君第三次派官兵来,把项母杀死后,将肺捎走了。项橐见母亲少了肺,就把自己家狗打死,取肺给母亲安上……。官兵第四次来时,杀死项母后,把胆给提走了。项橐就外出打死一只兔子,取出胆给母亲安上。如此三番五次的折腾,项母变成了一个“狼心、狗肺、兔子胆”的另一个人了。官兵最后来逮着项母问脐带是如何断的时,项母这时胆小如兔,便哭着说:“刀枪不入,就怕茅草劙。”于是官兵找来茅草将项橐头劙下来,将尸体大卸了八块,扬长而去。项父、项母看见儿子死的这样残,嗷嚎一声,也昏死过去了,昏死中听见项橐说“父亲母亲不要哭了,别累坏了身子,快将我的尸体装到咱家缸里,盖严,过七七四十九日,我还是你们的儿子。”项橐父母醒后,一交谈是同样的梦,就照办了。由于父母盼儿心切,等呀等呀,待等到四十八天,母亲再也按捺不住了,想只差一天看看也无妨,就掀开缸盖一看,只听啊呀一声,眼看着项橐两眼一闭,从此离开人间。二老后悔莫及,随即也昏死过去。朦胧中又听项橐说:“二老不要哭了,世道不允许我成长,我命该如此,就在西北山前,向乡亲们借三尺山地,把我埋在那里。我道业浅,给乡亲们也中不了什么大用,只是咱这山根十年九旱,要是旱大了,就烧几炷香,一把稻草告诉我,我可到张天师那里借点云雨,湿个方圆十里八里的。”邻里们知道项橐死了,就前来相劝、安慰。项父母就把昏迷中听到的事和乡亲们讲了。由于官兵们的惊吓和失去儿子的痛苦,不久项橐父母也相继离开人世。从此,只要天旱了,乡亲们就烧上香和稻草祷告。还真灵,一连几年有求必应。乡亲们为了报答这位死后还惦记着大伙的神童,就在埋项橐的地方建了座小儿神庙,塑上小儿像,山从此叫小儿山。在生项橐幽崮顶上建了一座庙,把项母和邻居姑嫂二人的像也塑上,叫娘娘庙,山叫有儿崮,从此有儿崮、小儿山上的茅草变成红边、红尖儿,让人们记取茅草杀项橐的血的教训。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儿神演变成了圣公,又加上了老爷;像也成了白胡子老者。娘娘庙也成了奶奶庙。小儿山也变成了圣公山,有儿崮却被讹传成了幽儿崮。
  解放前,每年阴历四月初八 ──项橐生日这天,在幽儿崮唱大戏以示纪念。一些婚后无子的青年妇女这时也前来降香求子,生了儿子,又来讨长命百岁索。年年如此,几千年香火不断。逢旱天就在圣公庙前唱戏,求雨。去听戏的必须带着蓑衣、斗笠或者雨伞,否则就会淋湿衣服。据说在这一带下雷雨时,从来不带雹子,这是因圣公怕下雹子砸坏父老乡亲们的庄稼。
  圣公行云降雨,使碑廓、巨峰一带大收其利,隔着远的乡镇看着眼馋,就来搬圣公老爷前去降雨,因圣公塑像是泥胎,不好动,会长们就想了个办法,买来檀香木雕刻了圣公的上身,用黄杨木做了张小桌当下身,将龙袍一穿,就成了尊坐像,并配备了像县太爷一样的轿子和乐器,号称“丰朝銮驾”。有轿的地方来搬请就用八抬大轿,没轿的地方就用圣公的专轿,行走时前边旗牌,鸣锣开道,后边细吹细打。搬者只要诚心诚意,圣公也就有求必应,礼尚往来,及时降雨。如果无礼相待,圣公也将割袍断义。一年,有个地方旱的着火。就用八抬大轿搬圣公,走到一座城门前,抬轿的人突然感到肩上千斤重,要求歇歇。后再抬,却怎么也抬不起来。乡老们就说,讨个签吧,问问圣公是怎么回事,就摇了摇签桶,跳出一支签,上面写着:“我神灵虽小决不钻小老婆裤裆”。乡老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成门楼上是座娘娘庙。乡老们只好领着转路来到目的地,唱了几出大戏,果然降了一场巧雨。人们都抢着种黄豆,秧地瓜,把送圣公爷回府的事给忘了。幸好有个乡老惦记着此事,就找来一头毛驴,将圣公像绑在驴身上,叫一个小放牛的赶着毛驴将圣公像送回。因为路上颠颠簸簸,将圣公屁股磨破了皮。从此以后,那个地方再来搬请圣公,怎么也搬不动了。人们就把那里就叫“圣人不到的地方”。
  项橐智对孔夫子 
  一天,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
  那孩子眨了眨眼睛回答:“咱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答道:“我叫项橐。”
  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你的嘴很厉害,我想考考你——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门没有门闩?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短?什么天太长?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城里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别名?”
  问完,孔子盯着项橐露出微笑。
  项橐想了想说:“您听着——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无门扇的门没有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砍刀上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日里短,夏天白日里长,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小孩子没有别名。”
  孔子大惊,这孩子竟智慧过人!
  项橐这时不容孔子多想,反问他说:“现在轮到我考您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孔子答道:“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
  “不对!”项橐大声说,“龟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方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胡竹冬夏常青,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茎心坚实吗?”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拱拱手连声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驾着车绕道走了。
  另一说法的项橐之死
  相传:碑廓镇东北8公里处有一山,叫躲子山,也称想子山。山上奇石峭崖,石洞若干。传说项橐就在此山躲藏遇害,因而得山名。 春秋末期,周王朝日趋衰败,诸侯称雄争霸,互为用兵对峙,连年征伐残杀,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盛传之后,诸侯国君和周天子怕这小儿日后长大,一旦辅佐于哪家诸侯,定能一统霸业。这等国之栋梁,岂能为他国所用?于是,列国诸侯争相派出武士,打探项橐住处,以便劫持在自己国中,日后重用。
  为躲避战乱,项橐父母一边在山上住着,一边乘战乱空隙到田里播种锄草。后来就见有三五成群的武士、暗探打听他们的儿子,只觉得事情有些蹊跷。项母担心儿子口直心快,说不定会惹出什么事端来,就让项父把项橐藏在东边山上的石洞里,用石头把洞垒紧,早晚送饭来吃。哪知此事正被吴国、齐国武士暗中盯梢探知。两国武士同时围住洞口,各劝项橐投奔自己国中,被项橐严辞拒绝:“回去告诉你们的国君,项橐是纪国人,根在纪国,纪国虽亡但土犹在,无土之根则朽,项橐岂能离土!”
  两国武士劝说不成,各展手中兵刃,急相奔向洞中劫持项橐,便在洞口内外杀将起来,最后吴国武士杀退了齐国武士,把项橐劫持在手,正待往山下走,却见被杀退的齐国武士带着兵将在山下摆开阵势。吴国武士见硬闯不行,遂在山中隐藏,准备乘夜色走脱,这样一直相持了五天五夜,吴国人自带的干粮早已吃完,就派人寻找充饥之物。
  兵将围了山,项母几次都无法将饭菜送去。因而茶饭不进、泪湿衣襟,项父一旁不住地相劝:“咱吃点饭,顾顾自己,他们不会把橐儿怎么样的。”项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俺不担心他们能把橐儿怎么样,你忘了咱橐儿在竹河崖下生时,脐带铁石不入,用茅草叶子划断的?可这五天饿也饿死橐儿了!”
  夫妻俩的话正好被吴国人听到了,遂到竹河崖采了茅草,把项橐按倒在地,丧心病狂地用茅草割下了项橐的头颅。
  就这样,聪颖正直的项橐,为了自己的名节,誓与国家同在,在诸侯争霸战中遇害,年仅十二岁。
  【历史传闻】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五十七军万毅将军率六六七团驻防圣公庙东南角的费家湖村,当时连续三个月滴雨未下,眼看麦苗就要枯死。春季无法下种,人畜几乎无水可饮。万毅将军火了,就调来十几门大炮朝天轰,官兵一起明骂老天对老百姓太狠了,暗骂蒋介石不抗日,但仍无济于事。这时有个庙会会长找到万毅将军说:“这个地方先有刘黑七、徐小乾、郑大瘤子三帮土匪抢劫,现在又有小日本鬼子侵略咱中国,造成这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的天地。往年天旱大了,我们就祷告圣公降雨,要不再祷告圣公试试?就怕土匪来抢劫。”万毅将军听后说:“果真如此,只要对老百姓有利,我可保证庙会安全。”因而就许了三本大戏,唱完了第一本,天仍是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庙会会长也有点担心,就去讨签,讨出两支签,头支写着“电光闪闪、雷声轰轰”,第二支签上写着“天朗月晖”,会长们看头支签认为有雨可下,看第二支签就有些不解,天晴月明怎么能下雨呢!就去问和尚,和尚笑而不答。会长们更加忐忑不安,直到傍晚时刻,西边天空先是飘来一片白云,像领床席那样大,不久白云飞驰,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下的山前山后,沟满河平,连土搭的戏台都冲了一角去。几个时辰后,雨过天晴,明月当空。会长们才松了口气。这场雷雨,使碑廓、巨峰一带方园近百里解除了旱情。
  “圣公指路”也是人们常说的话题。靠近幽儿崮西边的几条沟叫五道河;再往西,靠近圣公山东边的几条沟叫大沟二沟;还有圣公庙西北角有个峡谷叫西北口子,这几个地方都是沟壑纵横,山高林密,住户稀少。晚间,风吹树响狼嚎狐叫,使人毛骨悚然。人行到此,往往迷路。这时,迷路的人只要祷告声:“圣公老爷爷,你发发慈悲,让我走吧!”这时,不是有老者指路,就是皓月露山,道路放光。人就如梦初醒,速奔前程、安然无恙,回头道谢时,却已不见老者。
  圣公对老百姓是这样,对坏人歹事,却是另一幅面孔,不时还给点颜色看看。据说,在此之前,惯匪徐小乾在山西头村杀了一百多口人,将该村洗劫一空,放火烧了半个村庄,然后窜到圣公庙示威,口吐狂言说:“都说圣公的轿子没敢坐的,今天我就试试,看他怎么着我!”接着就钻进了轿子,喝着他的喽啰抬着往东走,行不到一里路,就来了东北风大雨,直打轿门,无法前行,又喝令他的喽啰抬着往回走,又来了西南风和大雨,将他抬回庙内、落轿后又刮起了旋风,将他吓的出了一身冷汗,面如土色。不久,土匪之间为地盘狗咬狗,土匪朱斋伙同五十七军张步云以招安为名,将其骗至黄墩缴械,连同喽罗一百多人押解济南,被韩复榘下令全部枪毙。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圣公庙被砸,木像被一个姓马的忠厚人背回家,藏在自家的吊铺上。老伴知道后,也非常支持老头的菩萨心肠和行为。逢年过节就焚纸烧香磕头,偷看圣公像。自此,这家事事顺心如意,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老两口吃不愁、穿不愁,干干净净,活到改革开放的年代。九十多岁了,生活都能自理。儿孙一大群,个个都孝顺。上学的个个学习好,当干部的个个步步高升、经商的年年盈利。一天,马老头突然倒地不起,奄奄将息,人们正忙着给穿寿衣,站在一旁的老伴也突然倒地,一口长气送去,与世长辞。子女给两位老人一块办丧事,一声爹、一声娘的哭。全村的人都说好心得好报,这叫善终!
  再说说圣公像,在十年动乱初,“破四旧、立四新”时被搜出,弄到土地庙址上和土地爷一块批斗。一些到会的长者都沉默寡言,青年积极分子不管那一套,不但口诛笔伐,还动手动脚。一个青年跑到圣公像前说:“我当是圣公爷是个什么东西,这不是个木头刻的干巴老头吗?”说着,照木像就是一耳光,当他回头再想发言时,鼻子口里直淌鲜血。到会的人面面相觑,会也不欢而散。据说,当时不知哪级有个指示,收缴的迷品(多是旧书、家谱、神像)逐级上缴,由县公安局统一保管或销毁。会后,有个积极分子用两条绳子将圣公像和四个站班像分别捆起来,用步枪挑着送到乡公所。可是,这个人回来后,一头扎进屋里,从此不出门,连吃也不出来。听到外边有人,就往床底钻,家属送过饭来,也在床底吃,过了不长时间就死了,人们说什么的都有。
  庙宇随着时代的变革和掌权者的好恶,或毁或建,其文化或兴或敛,已成规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日照共产党在庙宇内开会,领导农民暴动,震惊了南京国民政府和山东的韩复榘。他们除了残酷地镇压了日照暴动外,还把看山住庙的统统看成通共,命令住山根的“迁户合村”推行“保甲”制度,借庙上常住土匪为名,当地国民党头面人物,一把火将幽儿崮上的奶奶庙化为灰烬。一九四五年七月间,日本鬼子侵占幽儿崮,安上据点,又将庙天井那棵五、六搂粗的银杏树齐胸以下用斧劈了烧火。日本鬼子垮台后,由人民政府接收,看其不能再活了,就杀倒解板做了公用。圣公庙是抗日战争前期,在农民树的菩萨由农民丢的引导下,由当地民兵拆除。“十年动乱”间两座庙上的几幢碑一同被粉身碎骨,荡然无存。圣公庙上只剩下一株刺柏和一株梭椤树。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庙文化及经济也悄然兴起,因而圣公庙的传说又有了新的内容:前年有个在东北做生意发了财的老板,不知出于什么动机,要投资重修圣公庙,得到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支持。
  原圣公庙址前墙根有棵柿树,施工碍事,施工人员将树刨倒,放在一边。这树根系发达,被一个根雕爱好者看中,出钱买去,先用手扶拖拉机运。将树搬上车后,没走多远,拖拉机一歪,树根从车厢滚到地上,买者认为车小了,又找来农用汽车,结果没走多远汽车又被压坏了。这下买者傻眼了。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前来观看的长者说话了:“这是圣公庙产有近百亩山场,是官山,原属日照县人民政府,现转岚山工委,交本地有关村看管。国家早有明文规定,凡属古树名木,兴在不兴坏。咱当地有个传说,凡对圣公山添彩、有益于人民的事,就大胆的干,自然安然无恙。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打张庄水库,开门办学,碑廓中学师生在此开山种茶都平安无事。这棵柿树虽不是古树也快七十岁了,有碍施工可往前挪呀!为啥要它一死?这不,圣公显灵了不让走,你们这些年幼的,只有烧纸香,放鞭炮,向圣公赔礼道歉才能将此树运走。”于是有关人员照办了,又找来重型车,才将此树运走。
  现在圣公庙已建成,站在圣公庙前的水库大坝上看,庙后山顶青松滴翠,庙东西两边苹果园、栗树园成片,山脚下有几百亩茶园像少女的裙子,点裰的圣公山也像尊弥勒佛,它身被巨峰,泽惠东港,怀抱碑廓,提携岚山。他近看岚坪铁路和岚兖公路、钢厂大路,远望同三高速公路,正张开笑口像在欢迎四面八方游客和施者的到来。
  【文献记载】
  《战国策·秦策五》:
  "甘罗曰:'夫项槖生七歳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歳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童。 据考,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战国策》。
  高士咏怀古·项橐
  吴筠 ·唐
  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泛然同万流,无迹世莫觏。
  《三字经》: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列子·汤问:
  话说孔子东游,路遇三个小儿,就跟其中的七岁孩童项橐聊了起来,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智斗”引发出“项橐为孔子师”的新闻故事,于是便出现了《孔子项托相问书》、《新编小儿难孔子》等一系列的书籍刊行流传。
  据古籍记载,颇有相貌的项橐在与同伴玩筑城墙。他们把路上的土堆起来,筑出了一个小小的方形城,项橐往里一坐,俨然一副“城里人”的派头,悠然自得。此时正巧孔子坐车路过此地,项橐他们筑起的“城”挡住了孔子的道。孔子见状,即问坐在城内的项橐:“小孩,你怎么不避让车子?”小项橐毫不惊慌,从容应对:“从昔至今,只听说车避城,哪里听说过城避车呀?”孔子闻之,无言而对,只好绕城而过。
  车子绕过“城”后,孔子下车返身走到“城”下,望着坐在“城”内的这位非同寻常的孩童,觉得蛮可爱,于是向项橐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孔子问:“你知道何山无石?何水无鱼?何门无关?何车无轮?何牛无犊?何马无驹?何刀无环?何火无烟?何人无妇?何女无夫?何日不足?何日有余?何雄无雌?何树无枝?何城无使?何人无字?”
  项橐不紧不忙地回答:“土山无石,井水无鱼,空门无关,舆车(轿子)无轮,泥牛无犊,木马无驹,斫刀无环,萤火无烟,仙人无妇,玉女无夫,冬日不足,夏日有余,孤雄无雌,枯树无枝,空城无使,小儿无字。”
  孔子一边听一边抚掌,口里念道:“善哉!善哉!”待项橐答毕,孔子说:“我车中有双陆局(一种古代博戏),和你一起玩玩怎么样?”谁知项橐却说:“吾不博戏也。夫子好博,风雨无期;诸侯好博,国事不治;吏人好博,文案稽迟;农人好博,耕种失时;学生好博,忘读书诗;小儿好博,答挞及之。此是无用之事,何用学之!”一番富有哲理的回答,令孔老夫子既难堪又佩服。
  接着,小项橐反问了孔老夫子3个问题,结果呢孔老夫子连一个字也没回答出来,闹了个大红脸,最后只好说了句“后生可畏”,遑遑而去。
  一个七岁之龄的孩童,面对一位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大学者和40多个提问,居然对答如流,滴水不漏,且能言善辩富有哲理,不愧是天下神童也。项橐以其非凡超众的智慧,难倒了孔圣人,被人们誉为“孔子师”。可惜他十岁就夭亡了,这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明《广博物志》称“项橐,鲁人,十岁而亡。时人尸而祝之,号‘小儿神’。”当时,各地还立有一些先圣大王祠和项橐庙,只是这种庙现在已很少见到了。但“小儿神”项橐没被人们忘记,他七岁为孔子师的故事迄今仍在流传着。
编辑:作文地带整理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作文网

“孔子师项橐(两小儿辩日)”一文包含以下关键字,请点击获取相关文章
------分隔线----------------------------
今日最新更新文章
------分隔线----------------------------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