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指导英语写作服务
专业批改、翻译英语作文
站内搜索
作文地带QQ群:81784028
课件资源网 我分享,我快乐!尽在作文地带-课件资源频道!

对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新解

时间:2012-05-14来源:作文地带整理栏目:语文课件资源作者:liuxuepaper.com 课件资源收藏:收藏本文
对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新解
课件资源
作文地带题目:对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新解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对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新解


原帖地址:http://bbs.liuxuepaper.com/thread-35297-1-1.html

云狮

提起张若虚,必说《春花夜》;一诗成大家,古来唯一人!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解读却谬误多多,遗漏多多,实在对不住他老人家。这里,且对原诗作些新解,虽一家之言,也或聊补少许遗憾,以谢同好。
全诗共十八行,学者们大多分做若干小节(或部分)来解读。其实,这首诗应分两段(各九行),十小节。理由是:前一段侧重写景与理,后一段则侧重抒情,两者泾渭分明;每段五小节,多为二行,段尾为一行。理由是:第五小节承上启下是转接的作用,最后一行则是全诗的最高峰,圆满高昂的结尾,让人有种意忧未尽的感觉,犹如刚听完那感人至深名曲,余音绕梁。
别外,一个“新大陆”——这首诗其实还暗述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下面就请随我来逐句地品味、欣赏:
原诗第一小节: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春江何处无月明!
对于这四句诗,请先来看中学教材上的解读(下同):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所有具备潮汐常识的人都知道:江潮的主要内容是潮头涛声之类,而这里为什么只是“水势浩荡”呢?况且,原句中“连海平”的“平”字又上哪里去了?应做何解释?第二句又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
如此解读,真不知何以为: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李(白)杜(甫)李(清照)苏(东坡)焉能心服?
常言道:诗要做得好,功夫在诗外!其实,诗要读得好,功夫又何尝不在诗外?!
由于古人并不知道海潮是月亮的引力的结果,而认为是大地如(棋)盘,浮在大海上的证据,因此认为潮水长多高,与之相连的大海的海平面也就应该有多高了。有人说,这里的“海”应该是虚指,而我认为更准确的说讲,这个“连海”应该是一个形容词,也就是“连天接海”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这句诗并不是对春江潮水的概括,而是专指春江潮水的一个特定阶段。
第一句的参考意思应该是:
春江的潮水已长(zhang)平了(大江的)堤岸(即与堤岸相平,但还没有漫堤。同时,也暗示着这样的大潮也是一年中很难见到的;因为它一开始就确定了是“春”天的江潮,换言之,如果不是春天,潮水就未必能够涨平了堤岸;后文中的孤月“轮”还进一步证明是月中。因此,远远望去,“水势浩荡”)连天接海(无边无际)…;
或者:春江的潮水已连天接海地长(zhang)平了堤岸…;
顺便说一下,这个“堤岸”的依据又是什么?撇开环境不说,水面本身总是平的,是没有必要特别指出它平了还是没平的,只有将它连同大堤一起看才会有平与不平。比如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试想,非八月的湖水怎么就不平了呢?这里就是说八月里的秋汛使洞庭湖水涨或长到了与堤岸相平。 再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就有的版本为“潮平两岸失”,也就是说,阔得已看不到堤岸了。这里且不说阔失之争,有一点是一致的,说明是潮水长平了堤岸。回到本案上来,就因为这一句指明了,此时已是江潮长到了与堤岸相平的这个阶段,而并非是大潮初来之时,所以才不是潮头涛声等等,显然,那已经成为过去了。同时,这个“平”也暗示着:此时的潮水已趋于平缓了——已没有多大的浪头与声响了,与后文的“江流宛转”相照应。也正因为有了这个很巧妙的伏笔,当读者读到“江流宛转”句时就会觉得很自然;相反,如果前面是写浪头与涛声的话,“江流宛转”一句就会显得很突兀,不伦不类了。至于诗作者又为什么不从江潮初来时落笔,却一定要从潮水已平了堤岸落笔呢?其实不用说的,江潮不是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他要写的就是春江花月夜,第一句写“潮平”,与下一句写“月生”不是最自然不过的开头吗?
原诗第二句,古人认为月亮就是从大海里“生”出来的,特别是当它离开水面的时候还有一个一跃而跳到天空中的瞬间,就象鸡生蛋的初期很慢,很难,后来扑一下掉出来一样。比如,巴金的《海上日出》里就有类似的描写:“...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似乎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再如同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其实,这个“此时”也就是指那一瞬间。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之前,由于光射角的关系,人们所见到的只是月亮的余辉,光线强度很弱,海浪与海雾又挡住了部分,因此在月亮跳上天空之前,由于太阳的远去,大地是越来越暗的(那时地广人稀,没有电灯,油灯是照不出屋外的),而当月亮跳上天空的一瞬间,天地间顿时充满了清辉。比如《海上日出》就这样接着写道:“...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发痛,同时附近的云也添了光彩。”当然,月光是不会让人的眼睛发痛的。但也很显然,当月亮的发出光辉的瞬间,不论是原来在黑暗中走路的还行船的,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抬头或回头去看一看天上的月亮。正象偏远的山村里在黑暗等了很久的人们一下看到来电了灯火齐明一样,不由得要欢呼起来。同时,也因为古人不知道地是球形的,而认为是一个平面,因此就认为那一瞬间,月光一定照明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人类都同时看到了月光,所以说“天涯共此时”。
其实,原诗第二句也是对首句的一个注解,说明是在一个什么前提下看到的那样一个水势浩淼的景象。同时也是第三第四两句的导引。
因此,原诗第二句应该这来理解:
在大海那个方向,与潮水一同出现的,已在浪涛与海雾中争扎了多时的一轮明月(此时,或此刻)一跃而跳上了天空...
其实,张若虚的这四句诗与张九龄一样,所描写的都是那一瞬间的情景。 正因为在那之前天色是趋暗的,就好象被魔术师慢慢拉上了一个巨大的黑幔,人们视线逐渐被拦住了,只能看见最近处江堤下潮水慢慢长上来,潮水声也渐渐地小了下去...而就在月亮跳上天空那一瞬间,那一块巨大的黑布被抽走了,眼前顿时展现出一个新的世界:忽然间:清辉满世界,铺天盖地,充彻寰宇,也充彻眼帘,远处(对岸)的江堤不见了,眼前是一片烟波浩淼的水面,无边无际;一轮初升的明月正斜照在这个“水势浩荡”水面上…
于是,原诗的第三第四句就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了——
这里,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教材是如何解读的吧: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
试问,究竟什么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是月光还是月光照耀下的春江?整个春江显然说不通,而月光呢,如果是指月亮发出的光,它也不需要随着波浪才能照到千万里外去,如果是指经过波浪反射的月光,那哪儿又能好过直接就说波光呢?细究起来,波光也是不能称之为月光的,正如从来就没人把月光叫做日光一样。
本来,诗人在这里仅连用两个“滟”字,一个令人目不暇接波光鳞鳞的宏大场面就跃然纸上了:无数的浪涌水波正象银鳞一般,千点万点,不断地闪烁、跳跃,交相辉映... 很显然,这个“滟滟”就是“滟滟波光”的意思,是这句诗的精华所在,教材却偏偏把它省掉了,把本来很自然流畅诗句解读得如此生涩。
我们知道,人是看不到千万里之外的,此地的月景千里之外的人也是看不到的,因为地球是圆的。但对古人来说,大地是平的,因此不论大江的上流有多远,几千里还是几万里,那一瞬的月光都应该能照到(古人自然没有光速的概念)。因此很显然,“滟滟随波千万里”只是诗人推想,并非实景,第四句“春江何处无月明!”就是对第三句的反证。用现代话说,整条春江(不论它有多长),何处照不到?!
然而,教材对这句的解读却是:“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也就是被解读为“何处春江”了,也不知张若虚老人能否愿意?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忘记了:古人是没有地球这个概念的。
其实我们也不难感受到,只是往往说不出来,诗人的这两句诗正是他在看到那样壮阔的美景那一瞬间,发自心底的欢呼!

编辑:liuxuepaper.com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作文网

“对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新解”一文包含以下关键字,请点击获取相关文章
------分隔线----------------------------
今日最新更新文章
------分隔线----------------------------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