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地带题目:鲁迅《影的告别》导读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 标题:鲁迅《影的告别》导读
《影的告别》写于1924年9月24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12月8日《语丝》周刊第四期,后收入《野草》。
影子,人的影子,依附于人形,存在于明暗之间。人的影子,在完全黑暗(黑夜)与完全光明(正午12点)的情况下,都要消灭,它只能存在于半明半暗之中。鲁迅抓住这样的自然现象,用来象征象他这样的人的生存困境。身处“黑暗”与“光明”两个世界的的交接点,反抗黑暗,自然为黑暗所不容(“黑暗会吞并我”);而光明真正到来之时,又是其消亡之日(“光明又会使我消失”)。两面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成了一个“彷徨于无地”的无所依托的存在。
面对两难的生活困境,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影子,做为一个孤独者,一个善于独立思考,有不懈追求的人,他不愿意徘徊于明与暗、生与死亡之间,茫茫然不知是黄昏还是黎明。他要保持自己的完整,不依附他人。他要与形告别,独自远行,宁愿“被黑暗沉没”,彻底消亡,使人和别的影都不在黑暗里,而有光明的前途。
宁愿被黑暗沉没,也不愿苟活于明暗之间,这是影子的精神,也是这一篇的中心思想。
引述鲁迅其他文章的几段文字,以为佐证: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坟•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我的反抗,却不过是偏与黑暗捣乱。——《两地书• 二十四》
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所以我想,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亦自卫。——《两地书• 四》
《影的告别》构思奇特而巧妙,既写了影的种种自然特征,并且终于被黑暗沉没,又有所隐喻象征,寄托了作者深刻的内心感受和自我审视,表现了作者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就是借影向形的告别,来解剖自己思想上的苦闷和彷徨,最后摆脱了苦闷和彷徨,积极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影的告别》中关键词语的运用值得注意:仅文章的第一部分,就连续用11个“我不”,表达了一种无条件,无讨论余地的拒斥态度,影拒斥天堂、地狱和将来的黄金世界,下决心要告别,态度决绝,宁愿无地可以彷徨,意思就是消亡。接着连续用了5个“然而”,表示他的犹豫和反复。文章后半,连续用3个“我愿意”,则表示了他的追求和决心。这些词语的重复,使作品达到了一种迂缓的节奏,这节奏有益于读者对较抽象的富于哲理意味的内容的思索和感悟,对鲁迅的风格也是有所丰富的。
另外,在一篇400字的短文里,“彷徨”、“无地”、“黑暗”、“吞并”、“消失”、“黄昏”、“黑夜”、“虚空”这一类词共用了26次,其中“黑暗”就用了8次之多,遂加重了本文灰暗的气氛。这是作者对社会重压的感受,更是作者反抗重压,不愿苟活与屈服的写真
编辑:作文地带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