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指导英语写作服务
专业批改、翻译英语作文
站内搜索
作文地带QQ群:81784028
课件资源网 我分享,我快乐!尽在作文地带-课件资源频道!

侯嬴,一位无与伦比的智者(网友来稿)

时间:2012-05-14来源:liuxuepaper栏目:语文课件资源作者:liuxuepaper.com 课件资源收藏:收藏本文
侯嬴,一位无与伦比的智者(网友来稿)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侯嬴,一位无与伦比的智者(网友来稿)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侯嬴,一位无与伦比的智者(网友来稿)


河北唐山一中 吴国梁

每次读《史记•魏公子列传》,都会为侯嬴这个无与伦比的智者深深折服。这位夷门监者,是司马迁倾心歌颂的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寄托着司马迁为人处世的一种道德观念,那就“士为知己者死”,他简直就是一位深藏不露——不,是深不可测的高人,可以说,在《史记•魏公子列传》出现的所有比较重要的人物,无一不在其算计之中,并且其算计之精准,计划之缜密,应对之完备,无不令人叹服。

他知己,知得清醒执着。他年七十,隐居市井,不慕名利,甚至陵君去拜访他,他都不肯见,当陵君欲“厚遗之”时,他不肯受,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财。”这时,侯嬴还并没有接受公子的诚意,直到公子置酒大会宾客,亲自来请他,他又用过访友人的方法对公子进行了试探之后,才最终把公子当成了知己。他与当时那种朝秦暮楚的食客不同,他不是那种只凭三寸不烂之舌依附于统治阶段,专为获取个人私利的人,他最终把陵君当作知已,就是要将自己全部的智慧,全部的能耐,全部献给陵君这样一位“仁而下士”的人,让自己的价值得到最高限度的实现。

他亦知人,知公子,知如姬,知魏王,知晋鄙,知得透彻入骨,纤毫入目。

秦大军压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王惧秦而不敢救,陵君无计可施,只能带一百多辆车去与秦军拼命。这时来与侯嬴告别,侯嬴只是冷冷地说:“公子勉之,老臣不能从。”惹得陵君相当不快。当陵君走出一段路,觉得不甘心,又回来向他请教时,他才欣慰地说:“吾固知公子之还也。”才具体地说明了这样去送死的失策。他算准了公子这样一位礼贤下士之人,遭受自己的冷遇后,一定会反思自身的,也一定会回来讨问的,这样才能把自己的计划明明白白说出来。

有人可能会说:他这样做太过分,万一公子一怒之下不回来呢,岂不枉送了性命?他为什么不直接将计谋说给公子听呢?

第一,如果陵君果真冲动之下一去不返了,他也就不过是个意气用事的鲁莽之徒了,侯嬴也不会将自己的才智与性命都托付给他了。陵君受到冷遇虽然不快,但依然能反省自己是不是有所失,这才是被司马迁推崇备至的公子,侯嬴如果连这一点都算计不到,他也难称个无与伦比了。第二,侯嬴给陵君出的是什么主意啊,盗其兄的兵符,夺其兄的军队,杀其兄的宿将,事关君臣骨肉关系,还有一位老将的性命,这是何等的大事,不到陵君无路可走之时怎么能轻易说出?

陵君的仁爱之心,他实不愿做出背兄弃魏杀国之宿将的事来;但以陵君的见识,他更不会判断不出,侯嬴的这条计策实在当时唯一的可行之路。侯嬴不但成功地说服了陵君采纳自己的计策,而且早已将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细节都算计好了。比如,如何盗出兵符,合了兵符晋鄙不肯交出兵权如何处理,由谁来处理,他都事先算计得精准异常,后来发生的事情完全证实了他的判断。这样一个小小的夷门监者,不但熟知当时的天下形势,连魏王在宫中存放兵符的地方,有机会接受兵符并可为公子所用的人,那人甘为公子所用的原因,老将晋鄙的性格特点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已不是深藏不露了,而是实实在在的深不可测。

按说,侯嬴凭借自己超绝的智慧,帮了陵君及赵国的大忙,可为什么在胜利在望时却选择了自杀呢?并且,为什么偏偏要在陵君到达晋鄙军中的时候自杀呢?

一般来来,不外乎以下几种意见:

畏罪说。即侯嬴知道自己给公子出盗兵符杀晋鄙的主意是对魏国的犯罪,所以,在事成之后即畏罪自杀。以侯嬴的智慧与性格,这种观点自然是很少有人支持的。

不辱说。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侯嬴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替陵君出的主意,魏王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与其落入狱吏手中受辱,不如自杀。这种说法显然极度低估了侯嬴,并且还无法解释为什么选择在公子到晋鄙军中才自杀,如果在公子到晋鄙军中之前事情败露了,那不还会在狱吏手中受辱吗?

谢罪说。还有人说,侯嬴给公子出主意杀死无辜的老将晋鄙,心中不安,于是选择晋鄙被杀的那一天来自杀,以向晋鄙谢罪。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也似乎解释了为什么他要在公子到达晋鄙军中才自杀。但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侯嬴是何等样人物?晋鄙又是何样人物?侯嬴值得为晋鄙而死吗?即使死,也应该是为公子而死,而绝对不可能为一个晋鄙而死。

为公子死说。显然,这种说法是比较符合“士为知己者死”这种道德观念的。但简单一个“士为知己者死”又无法具体解释侯嬴为什么要在即将成功之时自杀,并且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要在公子到晋鄙军中时才“北乡(向)自刭”。其实我们仔细读读《魏公子列传》我们会发现,其实侯嬴完全是为了以死来激励坚定公子的。当侯嬴一提矫诏杀晋鄙夺其军时,公子的反应是“泣”,不是怕死,而是“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这和公子“仁爱”的性格特点是分不开的。侯嬴对于这一点看得很清楚,公子的仁爱完全有可能导致“当断不断,反遭其乱”的后果,那样的话,不但公子的性命保不了,击秦救赵安魏的计划就全盘失败了。侯嬴决不允许自己苦心孤诣的大计因为公子的一时心软而失败,所以,他要用死来坚定公子的决心:到了晋鄙军中一定不要犹豫,要想到我这时已“北乡(向)自刭”了,千万不要让我毫无价值地白白死掉——这一点和《史记•刺客列传》中田光自杀以激励坚定荆轲非常相似。同时,为了保证夺军的顺利进行,他还专门安排朱亥亲自去执行击杀晋鄙的任务,从前面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朱亥虽为公子门客,但他显然更听命于侯嬴,这就意味着,到了晋鄙军的那天,无论公子是否再有犹豫,朱亥也是绝对会出手的,也就是说,侯嬴为了顺利实现夺军救赵的目的,其实是设了公子与朱亥的双保险的,这一下,无论公子的意向如何,晋鄙的死可以说是必定的结局了!

在上课时,有的学生就不理解:陵君听侯嬴说自己要自杀,为什么不了阻止他呢?这么一位无与伦比的智者,这么“一次性”用完,岂不太可惜了?

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期,士节是最被士人看重的,门客们向自己的主人竭忠尽智,但自己的私人生活,及维护自己尊严的行为并不受主人干涉,如果士人打定了主意去做某件事,而主人却横加干涉(那怕是善意的)的话,士人也会看作是一种侮辱,所以侯嬴说出要“北乡(向)自刭”的话时,陵君惊讶或许有,但却只能尊重他的选择,并且,他也绝对理解侯嬴以死来激励自己的用意,所以他所要做的就是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击秦存赵安魏的大事来,不辜负侯嬴的一片苦心。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陵君虽然对夺取军权充满心,但实际上他并有十足的把握打败秦军。秦军,向来被六国称作虎狼之师,强悍剽勇,在长平全歼四十五万精锐赵卒便是例子。陵君这次其实是以一种哀兵的姿态出征的,是抱着一种决死的念去救赵的,如果胜了,自然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侯嬴;如果败了,义不独生的公子也会悲壮地死于军中,力已尽而势仍不可挽回,也算以最后的壮烈,给赵国与侯嬴有个交待了,这样的话,又分什么先死后死呢?

由此可知,公子有幸,得到了侯嬴这位无与伦比的智者,于是以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侯嬴亦有幸,得到了公子这样一位真正礼士下士士用士之人,不至于终老于夷门之下,让自己无与伦比的智慧湮没于黄土之中。

贤哉公子,智哉侯嬴!









作者邮箱: wgl-ok@liuxuepaper.com

编辑:liuxuepaper.com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作文网

“侯嬴,一位无与伦比的智者(网友来稿)”一文包含以下关键字,请点击获取相关文章
------分隔线----------------------------
今日最新更新文章
------分隔线----------------------------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