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地带题目:寻找提高综合素质和培养应试能力的结合点(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 标题:寻找提高综合素质和培养应试能力的结合点(教师中心稿)
寻找提高综合素质和培养应试能力的结合点
武汉市江夏一中 程良焱(430200/13707120716)
2004年7月,《中国青年报》的一篇《高考刺痛南京》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南京市近几年在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做了很多工作,在全国都有影响。可是他们的高考成绩在江苏省却并不领先。近十年来,南京取得最好的高考成绩是全省第九(江苏共有19个省辖市);今年,江苏省本科录取平均比例为35﹪,而南京高考本科上线率仅为18﹪。推行素质教育,却以牺牲高考为代价,这是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于是人们开出了一系列“处方”:重操旧法,加强全市统考的力度;呼吁南京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单独命题,单独招生;建议加快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放手让高校拥有招生自主权,实行宽进严出,等等。其实,此类问题不惟南京有。去年就见过多篇报道,说某学校或某教师因为推行素质教育,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结果学生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成绩下降,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向家长“谢罪”,甚至“泣下沾襟”。在教育界,早就有“素质教育不能应考”、“新课程不能应考”的舆论。究竟怎样才能使学生既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又有良好的应试能力?答案可能见仁见智。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供专家和同行指正。
一个讨论的基点
从理论上讲,综合素质应该包括应试能力,学生有了较高的素质,就能够应对考试;但教学实践中远不是这么回事,名作家、名学者做高考语文试题不能得高分,已是全社会都知道的事实。这里的原因很复杂,可能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高考命题、录取方式都有关,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本文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笔者想指出的是,放弃素质教育,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是不应该的;幻想高考出现重大变化,能马上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同步,也是不切实际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几十年来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不太理想,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远不能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这不仅严重制约着学生本人的终身发展,也影响了全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和利益,说起诺贝尔奖,国人无不痛心疾首,就是一例。因此,在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继续实施新课程,势在必行。既然如此,高考有无可能很快实现与素质教育接轨呢?不可能。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从社会情况看,如果高考录取像西方国家那样,把学生在中学里的学习情况(即综合素质状况)带进来计入总分,(如美国很多高校录取时,考生在中学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能力占到60﹪的权重)那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不知道要承受多大的压力,而且谁也不能保证高考这块目前相对干净的“绿洲”不会收到污染。从高考测试看,无论怎样改革,一场考试,不大可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即使放手让高校自主招生,高校自主命题的一纸试卷是不是就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呢?也很难。比如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情感态度、学习潜力等等,就难以通过书面形式考查;如果像研究生考试那样采用面试,那么一所大学一年招收数以万计的学生,如何面试得过来?因此,高考的改革只能是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言之,我们讨论“南京高考现象”,应该立足这样一个基点:既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又要面对目前高考的实际,任何偏废,都是不适当的,甚至是有害的。
一个认识的误区
素质教育、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笔者认为,正是在这一根本问题上,存在着认识的误区。不错,传统教学的一大弊端就是教师包揽,满堂灌输,学生处在被动状态,不能最大限度地焕发生命体内的学习热情,学习的潜力缺乏开掘,创造的火花难以点燃,因此,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笼统地提“学生是主体”就不一定恰当了。什么是“教学”?笔者认为,“教学”应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就“教”这个方面来讲,教师应该是主体。新课程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当然,教师毕竟不能代替学生,因此,从“学”的方面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因为,任何学习内容,都有待学习主体的内化,无论是概念的同化还是类属学习,没有学习者行为上的参与,认知上的思考,心理上的激情,是不可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的。接受学习是如此,发现学习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传统教学较为忽视,这就是为什么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原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学应是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的行进过程。所谓“互动”,既指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和发展;又指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不同的学习情景中,师生的主体地位不断转化,即有时候教师是主体,学生和学习内容是客体;有时候,学生是主体,学习内容是客体,(有时甚至教师也成为客体)——教学情景自始至终起着中介作用。如果误以为教学的各阶段、各环节学生都是主体,那么教师的地位何在?作用何在?这在逻辑上讲不通,在教学实践中也无法操作。正是由于存在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所谓“素质教育”教学中就出现了一系列放任自流现象:课堂上学生信口开河、随意解读也是对的,随心所欲、各行其是也成了自主学习,七嘴八舌、漫无目的也成了合作学习;课外,没有作业,没有拓展性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还美其名曰给学生以自由和自主。结果是很多学生不会进行课内学习,也不会安排课外学习,时间白白浪费。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造成教学不落实,学习效率低,当然不能应考。
一个课堂的盲点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比起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确增加了几分生气。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讨论、计算,通过多种媒体视听,很多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据笔者听课了解,目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个盲点,或者说关注不够的方面,即学生“动手”机会不多,特别是文科类学科的课堂,“手头”训练严重不足。有些课堂,学生如同坐茶馆:有兴趣,听一听;动听的,笑一笑;高兴了,说几句。这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课堂教学,只能培养一批批纸上谈兵的赵括先生,甚至形成学生怠于动手的懒惰恶习。它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不快,尤其是不能应对目前考试的十分重要的原因。
学生课堂“动手”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里不谈实验课,只谈一般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学习,首先要自主,要有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但在自主阅读中形成的见解,明于心不一定能明于口,明于口不一定能“明”于手,这里有一个由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语言和思维由模糊到清晰、由零乱到连贯再到规范“定型”的过程,如果不对阅读的心得及时记录,一则难免稍纵即逝,二则很难确切规范。而且自主解读的心得往往要与同学“资源共享”,留下阅读的“痕迹”,有利于口头和笔头交流。同时,学生的课堂学习,还需要倾听和表达。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见解,都是自己学习的内容,听过之后,要及时记录下来,便于课下理解比照;为了让口头表达更加准确、清晰、流畅,往往要写出发言的要点、提纲或者提示语,哪怕只有几个字,能使自己讲起话来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可见,养成动手习惯,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且终身收益。从应试的角度看,目前的考试,主要是笔试,仅以语文为例,学生完成一份高考语文试题,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仅书写的文字和符号就超过1200个,按一般学生的抄写速度(不包括思考)即需要一个小时,没有平日形成的准确、快速、流畅地将思维的结果转化为书面文字的能力,是不可能答好试卷,获得高分的。
因此,笔者建议,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和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教科书的“天头”、“地头”、“旁眉”去“动手”,多在草稿纸上去“动手”,养成动手习惯,培养动手能力,从而使听、说、读、写、算(思维在其中)几种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长此以往,可望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提高应试能力。
一个重要的原理
搞好教学工作,需要贯彻一个很重要的原理:共识-合力原理。一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安排、教学方法,都必须教师学生“心知肚明”。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落到实处?只有师生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到位。否则,师生“两张皮”,何来“战斗力”?
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师生之间是授受关系,教师强迫学生学习,学生被动学习,盲目学习。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高学科素养,培养综合素质,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清醒的。但是,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毕竟是陌生的,学什么?怎么学?往往需要教师帮助计划和安排。这里就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即教师与学生是否需要沟通?如何沟通?处理这些问题,教师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教师应该经常就教学的有关问题,宣传学生,鼓动学生,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去学习。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说,他每提出一项教学举措,都要经过“三期”:宣传期——试行期——实行期。宣传学生不能获得认同,或者试行过程中多数学生做不到,即改善甚至取消该项举措;只有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有决心去做,才去推行该项举措。例如学生写“阅读札记”,每天阅读500字,写500字的提要或概要、感想或评价,是一项很好的语文学习活动,但如果学生没有正确认识或没有良好习惯,往往难以坚持,这位老师由于讲清了道理,让学生跟教师形成了共识,学生都自觉去做,坚持去做,一年下来,学生的阅读札记一般都达到15万字以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现在都在谈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主体地位”固然重要,“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有时候更为重要。《法门寺》里的贾桂在别人叫他坐下时,他不是说自己站惯了,不想坐吗?不少的学生,也有“贾桂思想”,他们在学习中并不是以主体的身份去思考问题,处理学习任务,而是处处依赖老师,迫于严格要求和强大压力而学习,南京市的教师们不是说,各校的课外时间、寒暑假时间,更多的是“交给学生自由支配”,而很多学生“自己抓得不紧,时间就过去了”吗?我们教师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明白学习首先是他们自己的事,就是要指导他们在学习上去自己选择,自己负责。
素质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事。如果像有些地方,教师实施了“素质教育”,学生却误解了“素质教育”,这怎么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实施素质教育,决不是让学生“无事一身轻”,而是让学生自主规划、自主学习,去做更多的他们感兴趣的学习上的事。长此以往,是不是有可能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又提高了学习能力,从而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呢?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一个重要前提是,学生在素质教育的意义、任务、要求、方法等方面与教师形成共识,产生合力。
一个必需的策略
应试教育的一个特点是把学生当作一种“对象物”,“管”得过死,从思想到行为给了学生太多的束缚,学生进行着被动的、应付性学习,缺乏学习自由。素质教育针锋相对,主张解放学生的思想,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由“管”到“放”体现着教育思想的变革。
然而,如何“解放”学生?这里却大有学问。放任自流、信马由缰,不是素质教育主张的“放”;放而有控、放而能收才是科学的教学策略。
放而有控,是说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管理要有辩证态度,既要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又要进行适当的监控。这是因为,教师不放开手脚,学生就不能真正获得主体地位,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去进行切合实际的生动活泼的学习;而教师一旦完全撒手,学生又难免走上弯路甚至放弃学习。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十七八岁,他们年龄尚小,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很多人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学习意志,再加上学习本来是件十分艰苦的事,困难很多,竞争激烈,而现代社会对学生产生诱惑的东西又太多,学生很难正确地、一贯地自我把握,教师既然是“教”的主体,就应该负责任地对学生有放有控。比如学生的课外学习,就不能笼统地说你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而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包括学习任务和达到的目标,还要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通过作业检查、学生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去检查学习效果,以促进学生学习。再比如研究性学习中的社会调查、资料查询、论文撰写等环节,都不能让学生轻易滑过去,走过场,监控他们做落实了,就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于考试是十分有利的。
放而能收。高中三年,教师的教学策略应该是不断变化的。简单说,从高一到高三,是一个由放到收的过程。所谓“放”,是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去阅读,去写作,去计算,去实验,去积累,去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为“薄发”作好“厚积”的准备;所谓“收”,就是要适当向高考靠拢,要帮助学生研究高考的内容和形式,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只“放”不“收”,决不能应考;只“收”不“放”,不会有较高的素质,高考也不一定考得好。下面是一位语文教师高中三年的教学构想。一、学生关注:高一不要太在意分数,高二不要太不在意分数,高三不要不在意分数。二、阅读:高一宇览,无范围,有要求;高二海览,有范围,有要求;高三苑览,小范围,严要求。三、写作:高一写自由文,追求脑活、才丰、手顺;高二写规范文,追求入格、入时、入眼;高三写特色文,针对高考作文评分的发展等级,追求内容特色、体裁特色和表达特色。这样去“放”与“收”,是不是既有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又有了应试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教师不能太保守,整天死盯分数,死做题目,不仅无从培养高素质,反而往往欲速不达,高考出不了好成绩。同样,教师也不能太书生气,以为坚持了“素质教育”,学生就一定能考好,以致完全不顾及高考的实际情况。还是以语文为例,即使你再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学生在课外也会很少阅读文言文作品,而高考每年都考文言文阅读题,只有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一批古代人物传记,(近几年高考都是考查古代人物传记阅读)帮助学生从心理准备、排除(术语)干扰、理清层次(借助内容选择题)、推敲词语、对译直译几方面去进行强化训练,形成经验(包括很多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如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就有字形推断、联系现代汉语词语推断、联系句意推断、联系语法功能推断、通假字推断等等),才有可能应对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考查。
放而有控、放而能收是不是科学的教学策略,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以上所述,是否可以说是在寻找提高综合素质和培养应试能力的结合点,笔者不敢把己见强加于人,祈请读者诸君赐教。
编辑:作文地带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