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地带题目:中学语文人文性新论(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整理 标题:中学语文人文性新论(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人文性新论
摘要:本文通过纵横交加的方法论述语文的人文性。从纵向来看,我们把人文性作为语文的基本性质之一是有历史发展原因的,在我国古代、现代以及未来都在强调语文的人文性,也包括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史;从横向来看,在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环境下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文性的内涵,我将人文性的外延定为“人、社会、自然”,以此来体现教育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人文性 人 社会 自然
语文这一学科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处于“文史哲”不分家的情况,很长时间与其它学科相融,直到近代才单独作为一门学科化分出来,但与其他学科还是有“藕断丝連”的关系,因此,有一段时期将语文的定义定为“语言”,以示语文的独特性,这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道路越走越窄,甚至到了危境。现在,许多人对语文性质又重新定义,其实它的定义是有“历史背景”的。
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先生说“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人区别其它动物的一个特点就是人会主动地学习,与之相应的就是“教育”,我们查阅我国的教育史发现,在氏族公社时期就有生产劳动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等。在舜时期强调礼乐之教,用“天神、地祇、人鬼”来解释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乐”培养诗歌舞蹈的知识技能,更重要在于道德品行的培养,培养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毋傲”。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教育是西周的六艺教育,“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① 西周的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很久远。中国教育之始如此,那么西方教育如何呢?我们以古希腊教育为例来看一下。古希腊有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氏多德,他们的教育观点为后来欧洲各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苏格拉底认为公民是国家的,受国家的教育 ,应当具有高贵的品质,事事听从国家,效忠国家;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他老师的教育与政治观点,把教育 看作国家正义与否的决定因素,认为“实现国家的正义,建立理想之国”是教育工作的总目标,总之,他们都高度评价了教育的政治作用。
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教育,一开始便与国家政治、思想道德等紧密相连,而语文在这里扮演什么角色呢?我们提过,在语文产还没有分化出来时,是“文史哲”不分家的情况,它一直以“宽大的胸怀”承受着政治学、伦理学、宗教学、哲学等各科的“寄居”,“生活”在一起,自古到近代。可是“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政治学、伦理学等从寄居的情况下解脱出来,成立了自己的“家”,语文现在也是单独一家。但由于长期和各科居住,在人们看来,语文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她的“性格”中由于熏染似乎有了政治的“派头”可以宣扬什么,有了伦理的“规范”可以禁止什么,宗教的“神秘”可以信仰什么,哲学的“深奥”可以追溯什么,但她自己的独特之处好像没有了。人们开始寻找它的独特性,否定其被“熏染”的事实。
那么语文究竟是怎样的学科呢?我认为就好像每个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民族性格一样,对于语文我们不可以完全抛开历史的影响,但也不能总受其干扰而无法找到自己的“本质”。有一观点认为,“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下面谈一下“人文性”。
首先,我认为人文应该包括“人、社会、自然”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论述语文教学内容分别在此三方面的表现。而教学内容又是由客观的教材和主观的活动主体构成,我们先看一下教材是如何体现人文性的。
要想使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首先教师和学生拥有的教材必须具有人文性。我们先阅读一下今天所用的高中语文课本的“说明”部分:“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高二),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三阶段(高三),学习文化内涵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高中三个年级。这样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训练序列。”“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拟编写下列任意选修课教材:汉字和书法,实用语法修辞,逻辑,影视欣赏和评论,实用美学,民俗文化,中外文学名著选读,中外文化史话,常用语文工具书使用等,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修。”与之对比的是以往的高中课本“说明”:“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认认真真地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重视思想和国情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国情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我们通过以上这一段文字的对比,可以深深地感觉到教材的编写发生的变化,它开始真正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为编写的依据,而不会时时以“社会主义”来提醒学生保持政治头脑。
并且,我还注意到新教材的两个特点:㈠方言文的篇章增加,并且是以体系出现的,比如,入选了《论语》、《孟子》、《荀子》、《庄子》和《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可以使学生有体系地了解我国的文化精华,并且文章都是趣味性很强,学生有兴趣阅读,曾经有人提出“古文无用”说,认为现代人学习那些陈旧的文章是没有必要的,其实这种观点是对民族文化历史的遗弃,继承民族文化是一种社会责任。还有一点就是,诗词的入选,内容更加丰富,包罗更广,自古至今,包括《诗经》、《离骚》、汉魏五言诗、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所选诗词有表达个人情感的,有表达祖国情感的。㈡外国作品的增加。学生在高中时期就认识了茨威格、乔治•桑、清冈卓行、齐然尔曼、华兹华斯、斐多菲等,这对开拓学生的视野起了积极的作用,我认为,现在教材也在进行着“改革开放”时期。从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的“人性”,不仅关注个人的情感,也关注祖国情感;教材的“社会性”,这个社会是横向与纵向的结合,它重视民族的历史,也重视世界的文化;它也关注自然,入选的文章有《物种的起源》、《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将熵的观念引申到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对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表示深深的忧虑。
总之,教材的“人文性”是相当明显的。这里还有个小问题,在课文中我发现选有江泽民的《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年大会上的讲话》和邓小平的《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其中《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年大会上的讲话》的学习重点是这样描述的:“一 从分析篇章结构入手,理清全文思路 二 探究文章涉及的主要问题,把握全文内容”,对于这样的学习要求,可以选择更适合的作品。否则,第四代领导人的文章是不是也会入选?
刘祥先生说:“要实现主体实践性阅读条件下文本资源开发的最优化,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文本资源开发延伸的合理性,主体实践性阅读应该以文本资源为出发点,然后辅之以大量补充材料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自觉主动地生成对文本较为全面的认识。在这一过程
中,文本资源的拓展延伸必须符合认知规律,必须是文本资源的必然延伸,必须具有资源的相关性和价值性。二.文本资源开发的非预期性,学习主体的思维呈现出一种活跃的开放状态,教学流程中任何预设的可能性都会随时被打破,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有价值的观点。三.文本资源开发的人文性,关注学生读懂领悟了什么,着力于培养他们生成阅读文本的欲望,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须。”②
刘祥先生所说的就是下面我们要谈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人文性”的表现。教材的“人文性”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前提,而在活动中对教师的水平要求会更高,如何合理地处理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对教学效果很重要。
一、教学要以学生为本。㈠ 教师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应简单地只以“分数”取人,列宁的夫人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在谈到未来学校发展时说“分数――具有竞争的考试――它们总是引起妒忌和自负”“迫使每一个孩子只考虑个人的成功”③当今分数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都很大,因此,很多时候不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要目标,即不以人为本,钱理群先生说:“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它” ④学生在某篇文章中所受的触动也许不会对他的分数有多大的提高,但也许对他的人生观改变许多,我们的教育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人才,而是培养有思想的人,这一点西方认识的要比我国早,他们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提出以人为本,开创了教育现代性的先河,此后文艺启蒙运动的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是社会和教育的目的”,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阐述了他的教育观,在他看来,培养自然的人,就是要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以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为基础,让儿童自然地成长为懂得如何做人的自然人。他认为不应为儿童确立不可及的目的,不能迫使儿童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应当让儿童自由自在地生活,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想他喜欢做的事,因为自由是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权利。虽然,他的观点有些偏激,但却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这里我可以举个小小的例子,大多数学校在放寒假的时候,教师都会叮嘱学生禁止玩火,以防火灾,而很少告诉学生在出现火灾的时候如何自救,其实这就是一种很典型的以“规则”为本,教师是为学生着想,立足点不准确。 ㈡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作为主体所表达出的“个人观点”。中国的教育传统比较强调知识积累的系统教授,而西方强调思维发展的方法教育,这本身地对学生地位的不同理解造成的差异。现在我国语文教育出现了新局面,提倡创新思维,教师在对某个问题解答时也不采取“独裁”方法,不但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解决目前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的判断能力,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能力,从本质上说这就是一种自主精神。
二、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法国学者加斯东•米亚拉雷曾指出“学校的语言,首先地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母语教学中,社会学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的社会教育功能一直让语文工作者争论不休。我认为,语文的社会教育功能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不能说丢就丢掉。但是,语文是各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它和政治思想道德各有各的职责,如果把所有的精神教育都让语文承担是没有必要的,它要在一个适当的限度内进行,我国自古就有“文道合一”的说法,其实,对于这一功能,我们如果不是以政治的口号喊出来,而是在“一定的限度内”以语文特有的审美表达出来,使学生能愉快地接受,这要比政治课上对学生的影响要深刻,就像于漪认为的“语文教师和其他教师相比,在塑造学生心灵方面更负有特殊任务。这是因为教材本身就有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鞭辟入里的道理,丰富高尚的感情,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在学生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训练之中,不仅不会削弱语言因素的教学,反而会促进词句篇章的落实……文章的精髓离不开词句篇章的表达,教学中离开了词句篇章,文章精髓就会失去光泽,失去育人的威力;分析推敲词句篇章,如不充分阐发它们要表达的情和意,当然 也就显不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只有缘文释道,因道解文,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文道结合,才能实现育人目标。” ⑤于漪很准确地描述了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合一”,为语文教学做了典范。作为人,即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相等,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即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的口号由原来的“学会生存”变为“学会关心”。我们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事实是道德的滑坡,这种情况是作为人文学科“老大”的语文应勇力改变的。
三、最后,在语文的“人文性”中还应关注自然,这是一个新时代话题。也许在以前提出这个论点时会有人会提出疑问,认为对自然实行人文关怀是多么可笑,但是在这里我既然把语文的人文教育扩展到自然,是有自己的理由的。当今社会对环境的关注已经是历史发展所需的。以前我们总是关注人类,关注政治和经济,而忽视了自然,当今人类生存面临着危机,这是我们对自然缺乏“人文”关注的结果。举个例子,温室效应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以至于现在一些海岛国的居民不得不移居外国,放弃自己的家园,说的严重些,没有了自己的家园,没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还谈什么本民族的精神建设。事实上,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类自己的关怀,因此有人提出了“生态德育”,“所谓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的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⑥,我认为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把我们的语文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意义,它使我们的语文教育紧跟社会的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力。语文教材中选入《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就是很好的证明。我们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将自然教育引入课堂,把人文的概念拓展开来。以前语文教育主要针对人和社会世态,虽然这是一个新的话题,但却是重要的课题。
以上分别从教材和教学活动论述了语文的人文性内涵,下面略谈一下当今的一种新的教育现象,以此来说明定义语文人文性的重要。
现在有一个典型的词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教育消费者对知识的快速转换的需求,要求学校的知识传播必须满足学习者的消费需要,根据知识的快速转换而不断清理出有用的知识并以一种规模化的形式来传播,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要。
“新的教育消费观正在促使学校发生极大的功能转换,使教育活动开始具有一种商品的性质。因为一旦知识的传播实现规模化,学生能更轻易掌握之后,知识本身就会被解构,越来越被视同一种商品。当前的教育改革正在使学校更多地专注于那些具有商业价值和市场效应的教育目标,如学业成绩、升学率等,而忽视教育中极其重要的方面,即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基本价值┈┈时代的功利语境对教育构成了巨大的解构力和吞噬力,新的教育消费观所承载的商业性、产业性、复制性和平面性特征,冷落了教育原来应有的价值,给教育带来了严重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教育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功能 ,对商业文化的侵润做出及时回应,关注和坚持教育自身固有的意义。教育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于人性和道德的表意形式,应信守和发展强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之成为一处历史的助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⑦
因此,我认为定义语文的人文性,不仅是历史的需要,也是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① 引自《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25页
② 引自《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 2003年版
③ 引自《纵观语文教育观》 李杏保 陈钟梁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版 第242页
④ 引自《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58页
⑤ 引自《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第180页
⑥ 引自《教育研究》周谷平 朱绍英 2000年11月
⑦ 引自《教育研究》劳凯声 2005年第二期
作者:李云飞
地址:河北内丘中学
邮编: 054200
电话0319--6892110
编辑:作文地带整理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