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地带题目: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训练(五)(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训练(五)(教师中心稿)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训练(五)
甘肃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 张辅良
【阅读资料】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阅读训练】
1、本诗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简述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写出了少妇怎么样的心理变化过程?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点拨】
1、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2、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3、 第一题设问题在表现手法上,也就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诗使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抑扬关系是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先抑后扬又叫欲扬先抑,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先扬后抑又叫欲抑先扬,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参考答案】
1、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2、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时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编辑:liuxuepaper.COM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