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地带题目:李白咏月诗意长(三)(网友来稿)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李白咏月诗意长(三)(网友来稿)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一)月是绝美人间的留恋
李白向来有求仙访道、飘举高飞之想,但是清风明月、白云碧波这些人间美景却又让他留恋不已,他的代表作《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就是这种心情的直观反映。“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遇赦返回的李白,谪居岳州的中书舍人贾至同游洞庭湖,李白作七绝一组记其事,这是其中第二首,写洞庭夜泛,发清狂之思。
首句写洞庭夜景,侧面绘月。洞庭胜状万千,四时之景各异,诗云“秋水”,明点节秋,实乃暗示湖水之清澈澄明。“无烟”二字则进一步写出湖上夜空的清朗——因为秋高气爽,月白风清,故觉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满目生辉,分外光明。全句从水清写到天清,令人感到湖光天色一片空明,水天相接之景如在目前。次句是诗人的奇异幻想,在这水天一色,空明生辉的天地里,诗人从泛舟湖上联想到乘流上天。舟行水上、任意东西的自由,乘流上升、飘飘洒洒的梦幻,折射出李白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幻想。然而,青天高不可上,月色美好绝伦,还是欣赏人间的赏心乐事吧:暂且借着洞庭的大好月色,移船向白云边的酒家去买酒取乐吧。“赊月色”,妙手偶得,千古奇绝。大自然的“清风明月”,本来是“不用一钱买”(《襄阳歌》)的,苏轼的《赤壁赋》有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川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苏子诗文正可为李白“不用一钱买”作注。那么,既然“不用一钱买”,为什么又说要赊取呢?我的体会是,这是用来突出“清风明月”是大自然的无价宝藏,说“不用一钱买”,是表达人人都能无偿地欣赏;说要赊取,则表达欣赏者对此自然宝藏应该有所酬谢,有所报答之意,所以说,二者都是为了突出大自然不可估价的美。欧阳公诗云“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两”虽明标价码,但“可惜”又表露出皓月无价、清风无此的惊赞欢喜之情,正是这种幕天席地、友月交风的自由自在,使诗人搁置上天之举,沉醉赏月之乐。洞庭秋夜的皓月银光,满湖清辉,洞庭秋夜的习习清风,鳞鳞清波,含蓄地表现出诗人对人间美景,对片刻自由的眷恋向往。喜欢上天的李白,不上天原因就在于对于人间秋月的不舍思念!
(二)月是拳拳思乡的触媒
《静夜思》抒写诗人月夜思乡的拳拳之情,脍炙人口,千古传诵。诗歌是这样写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客中静夜,乡情万千,诗人只是抓住一个错觉,即景生情便赋面千古绝调。全诗无一语不明白,又无一语无深意。月光入室,可见夜深人静;点明“床前”,可知彻夜难眠:落笔已寓辗转思乡之情。疑“光”为“霜”,见光之白且寒,白是月明之故,寒是秋深所生。“疑”字则画出了诗人神思恍惚之状,以“霜”喻月光,形神酷肖,一者见出深秋寒凉,客居不适之感,二者烘托乡情困扰,凄神寒心之慨。举头望月,“疑”消而“思”生,情极自然,转折亦极自然。月既曰“明”,非圆月而何?月圆人离,情苦而何堪?诗人触景伤情,万里乡思油然而生,故末句归结到“思故乡”。未曰“思乡”而先曰“低头”,盖月色恼人,撩人情思,而不忍再看也。全诗就在这一低头沉思当中戛然而止,留下悠悠余味让读者去联想,去品味。通篇主旨是“思乡”,却以三句写月,虽然写月,乡情早蕴其中。写月照床前,银华满地,烘托诗人万里思乡,彻夜难眠;写月华如霜,如梦似幻,映衬诗人乡思愁肠,神情恍惚;写举首望月,银辉满空,凸显诗人思乡无限,意绪万千。三句描月,摹色绘态,形神兼备,巧妙地传达出凄清冷落而又无限悠长的思乡之情。俞樾《湖楼笔谈》有“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之语正可评价李白笔法,情真意切的思家念亲之情全在一轮皓皓秋月当中展露无遗。月是殷殷乡情的触媒,月是拳拳心志的写照。
李白的另一首思乡名作是《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咏月诗作于李白初次离蜀出游途中,白为蜀人,又在峨眉山读书生活过,因此,对峨眉山月的思念,其实就是对故乡的思念。诗歌一、二两句写蜀中月色之美:峨眉山奇峰巍巍,平羌江碧波粼粼,秋天的夜空纤云四卷,一碧如洗。在这样的背景映衬之下,那高悬山巅的半轮秋月自然是分外明净,那倒映入江的娟娟月影自然也分外秀丽。三、四两句写蜀中山峡之险:诗人沐浴月光,放舟东下,从清溪出发,过渝州,向三峡,愈行江面愈狭,两岸峭壁层峦,插天万仞,天只乘一线,月更不复可见,故曰“思君不见”。视月为君,依依惜别,月华相逐,一路护送,如此相随相伴,情意绵绵,难怪诗人相思想望,不忍离别。半轮秋月,高悬蓝天,普照山河,目送着故乡的游子渐渐远去。可是志存高远的李白,走得再快,再远,又怎么能够走得出月光的视野呢?无处不在的月,空明生辉的月,见证了李白游走他乡,思念故园的赤子之心!
(三)月是幽思怀古的凭借
《夜泊牛渚怀古》是李白登临揽胜,咏月怀古的名篇。诗歌是这样写的:“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首二句呈现的是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水天相连,空明浩渺,很容易使人忘却有形无形的限制,而与万化冥合,甚至于忘却了时空的存在,而视通万里,思接万千载。诗人登舟望月,缅怀古人,当年袁宏牛渚咏史之事让李白感慨万千。据《晋书•文苑传》记载:袁宏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名声大著。此诗题中“怀古”即指此事。诗歌的后四句展现诗人因怀古而兴发的联想与感触。“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是此时此刻映照眼前之景的实体,也是当年镇西将军守护西渚泛舟江上闻袁宏咏诗的见证人。李白作为一个和当年袁宏一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再也遇不上惜才重才的谢将军了,顿生凄怆之感。他多么希望昔日曾见证谢尚无视贵践,看重才情的皎皎明月,也能见到李白有类似的知遇之恩啊,无奈“斯人不可闻”;想象着自己明朝失望地离开时,纷纷飘落的枫叶或许就是为我送行的眼泪,伤悲我天生有才却不遇知音的寂寞。诗人满腹惆怅,感慨万千。月的永恒是人世历史变迁的见证,寄寓了诗人的思古幽情和现实感愤。李白的另一首诗《苏台览古》有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同样以月为照今怀旧的凭借,抒发了昔盛今衰,繁华不再的沧桑感慨。(未完待续)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410007邮箱:xccwxx1967liuxuepaper.com)
作者邮箱: xccwxx1967liuxuepaper.com
编辑:liuxuepaper.com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