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指导英语写作服务
专业批改、翻译英语作文
站内搜索
作文地带QQ群:81784028
课件资源网 我分享,我快乐!尽在作文地带-课件资源频道!

重读老子《道德经》第二篇

时间:2012-05-14来源:liuxuepaper栏目:语文课件资源作者:作文地带 课件资源收藏:收藏本文
重读老子《道德经》第二篇
语文课件,课件资源
作文地带题目:重读老子《道德经》第二篇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 标题:重读老子《道德经》第二篇


◎读老子《道德经》之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翻译:要实现抽象的研究,使之达到高层境界,就得从事物的静态方面去探讨。我总是通过观察万物的过去,来总结出生长繁衍规律,纷繁万物各自的生长规律,均可以追索到它的最初阶段。而这一研究本源的过程,则是用静态方法研究的过程。回复到当初的静,也就是回到对万物生长运势的研究,回到对万物生长运势的研究,则是一种常理(自然界的总法则) 的研究,懂得了常理,也就使人明智了。若不明常理,愚蠢蛮干,就会自尝恶果。一旦明白了常理,就可将常理容纳于各类事物之中,而这一过程又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演过程。这种普遍的法则又正是治天下的王道法则,而这些王道法则又是自然界的法则,这种自然界的法则就是道。道的理论是永恒的,即便人的躯体不复存在,所总结出的道理是会流传于世的,它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认识:静由动生,动由静化,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之一,也是立足系统的思维方法。静是对事物的抽象认识,将时间划分为月日时分,是静态的研究方法,将分子用化合价表现出来,也是静态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万物的共性和个性,来把握事物带普遍性的规律,我们今天称之为哲学, 老子称之为道德经或道德学,宋朝起又称之为理学。 老子认可的“德”还包括万物的悟性,这里的“悟” 是指通天地之道的“灵气”。其实,真正能通天地之道的,只有人类。 由于各类事物的结构特性不同,虽然能从中找到一些共同的规律 ,但并不能找到某一事物具体的发展变化规律。正式由于这样,西方人注重事物的个性规律研究,而中国历代注重共性的研究。

◎读老子《道德经》之十七章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不足焉,有不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翻译:形成天道的“太上” ,最高的境界是不要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它只过是一种抽象的理论罢了。其次是对它顶礼膜拜,再其次是畏惧它,第四类是不相他,甚至侮辱它。还有的是相这一说法,但依据又不足,有的人则是完全不那一套。有的人认为这里面藴含着深奥的、极有价值的理论。总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一个人事业上有所成就时,总不会将其成就归于太上之类,连一般百姓略有成绩 ,总认为这是我自然而然的奋斗结果 。

  认识:这一章反映了世人对形成天道的“太上”理论的不同的认识层次和态度。一是表明理论要深入人心的艰难性,一是表明曲解理论就会引出一些迷观念。几千年前是如此,现在还是如此。老子笔下的“太上”,是一种虚拟的、凌驾于道之上的最高境界,其实,应该是抽象的理论升华。

◎读老子《道德经》之十八章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能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翻译:有失必有得也是自然界的对立法则:废弃了对立的“道”的研究,就会有融合的仁义的产生;一旦弘扬了人类的智能,虚伪狡诈也会随之产生;正由于存在六亲之间关系不融洽的现象,才产生了尊老爱幼的孝道,才崇尚其慈悲心; 正是因为有国家的混乱,才产生了忠贞守节之臣。

  认识:这一段的观点,显然不能被正常人所接受 。关键是老子只认识到“道”的对抗性,没有理解“道”在运动中表现为四种联系方式,即对抗性,融合性,排斥性和同一性,它们构成一种整体关系。“仁”是融合的反映,是自然法则之“道”的表现形式之一。伪与诚也是对立的表现形式,是社会法则的反映,因而出现“伪”并不是一件坏事。老子的论述,问题就出在没有立足相对的整体来认识,只认可一点,将一切对立关系视为排斥关系。

◎读老子《道德经》之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翻译:灭绝了圣人抛却了智能,对于民众而言则大有裨益,在老子看来,这是因为由圣人所出的对策都是为君主之治服务的;圣人灭绝了仁义,百姓自然会恢复仁慈之心,这是因为管理得越死,民众中就不敢有尔虞我诈的现象;禁绝了机巧制作,抛弃了贪图思念,就不会出现盗窃现象。仅仅有这三个方面 制度条文还不行,还得要有以下条件:要让民众所触及的现实是原始的,让他们固守一种朴实心理,削弱他们的贪欲之心,禁止他们求学,避免他们因不能满足欲望而带来的忧虑。

  认识:老子纯粹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来认识治国道理的。今天看来,该观点总觉得幼稚可笑。那么,这一观点的问题出在哪呢?关键是将君主与百姓视为一组不可调和的对抗关系和排斥关系,是一点论哲学翻版。如前所述,一个国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既要顾及国家的管理,更要顾及社会的进步,老百姓生活改善,这样才遵循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是第一位的,管理是为发展服务的,管理是以发展为基础、为前提的管理,离开社会的发展谈政治,只能使国家变为一潭死水。若从发展的合理性分析,管理是笫一位的,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无从谈及发展,它们是整体指导下互为前提的关系。但这种科学管理决不是以政治替代自然法则。我们谈哲学中的一点论,首先得符合该事物的本质属性,若违背了这一属性,其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说,他总是将管理放在首位,如何适度扼制管理首位的现象,还得需要相互间的制约。缺乏相互牵制的社会体制,要么是混乱不堪,要么是不利发展。老子没有站在与之相背反的角度来认识,没有抓住社会的本质属性,自然导出了荒谬的观点。由此想到研究历史发展规律时,我们也是犯了这个错误:要么是英雄创造历史,要么只承认群众才是推动历史的根本动力,孰是孰非,纠缠不清。研究历史,关键是得抓住进步性这一本质来认识。这种进步就表现为体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这一切均依赖于各领域具有杰出智慧的人才。我们一些人,深受西方某些哲学家思想的影响,缺乏起码的独立思维,以致在这些极其简单的社会学理论面前左右徘徊,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争不赢了,就只好说英雄也是群众中的一员。眼下研究某些哲学家、名人的机构多得惊人,若缺乏起码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缺乏独创,就是研究这些人几百年,也不会有多大进展,反而是劳民伤财(笔者不认为集中兵力研究某一名人某一部书有多大价值)。 在某些领域,认识问题的一些方法,一些方面还远远落后于中国古代的先贤,真值得今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反思。当然,我并非厚古薄今,中国眼下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不能因为进步就掩饰自己的不足。

◎读老子《道德经》之二十章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翻译:一味顺从与相互抵触,其间的差距又有多大呢?美好与丑恶又相差多大的距离呢?只要众人回避的,你也就不得不惧怕。大千世界这种现象总不会终止。纷繁复杂的芸芸众生中,有的一生像蹲在牢圈中的畜生一样,不想一些问题,还自鸣得意,有的则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而我呢,还是孤独地等待未来的运气,这种好运我还非常茫然,就像婴儿尚未成长为孩童一样。现在研究自然法则已经使我精疲力竭,尽管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但似乎没有君王来器重我,让我找到一个好归宿。一般人总是心满意足,而我却茫然若失。我真是太蠢了!太糊涂了!一般人都明智,我却围绕着这些学术不能自拔,一般人能看破红尘,我却为此而闷闷不乐。一般人都有所依靠,我却像顽石一般,好象还显几份鄙俗之气。其实,我的心灵就像大海一样辽阔、明净、沸腾,任凭多大的风浪,我也决不退缩。我就是有别于他人,将研究天地之道作为我最佳的精神食粮。

  认识:这一章主要抒发了老子怀才不遇的郁闷心理,表明了他与一般人不同之处,在于自己有高尚的追求,尽管不被常人所理解,但奋斗目标始终不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虽然宣扬要百姓无为,但又希望自己大有作为。其实,研究学问的人,只有在甘于寂寞的前提下才有所作为。这是因为:寂寞中可以沉下气来深入思考一下问题;即便是颠扑不破理论,要被别人认可,还得有一个过程,甚至是相当漫长的过程;一种理论要得到众人承认,还得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俱备。老子的愚民理论,也不能被略有头脑的君主所接受,不是历代君王都奉爱民如子的治国方略吗?你违背自然法,缺乏基本的理性考虑,当然不能让一般人接受,更不能让君王接受。

◎读老子《道德经》之二十一章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翻译:表现为灵气的“德”是依附“道”这一自然规律的。它们产生万物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在这种恍惚之中就形成了由阴阳构成的大象,同时产生有质的表现形式。深奥莫测的变化中产生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这一物质基础又包含着实在与规律。从古到今,尽管存在不同认识的若干学说,但“道”这一名称始终未变。我正是凭借这诸多资料来分辨先师们的理论。我为什么能了解先师们的理论谁是谁非呢?就凭他们留传下来的学说和我前面所提到的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

  认识:从这一章可以看出,老子对道的理解还尚未成熟。首先得明确的是, 老子所说的“道”,是客观物体的系统结构与共性的基本规律完全呼应下,出现的最高形式的自然规律。只有可能出现最高级的物质形式(生命) 的星体,才有可能存在最高形式的自然规律——道。它是星系中客观的运动结构、相对静止结动与理性(共性) 结构的完美统一下的结果。这种完美统一就直接表现在我们所处的星体系统中。从地月系的组成看,它是以地球为中心组成的地月唯一的二分运动结构,以地球为椭圆的实焦和虚焦结合月亮组成三位一体的相对静止结构,因而是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统一。从地球所处的大环境分析,太阳系包括太阳在内与九大行星组成系统的10个星球,而“10”是建立在相对静止上的系统运动反映,也是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另外,地球处于太阳系的第四位,又符合运动系统的理论数。正是这种全方位的呼应关系,正由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才形成了地球上最高级的自然规律——道。正是由于道的存在,才孕育了地球上的具有精神的人类和自由运动的其它生命形式,当然也包括水在内的丰富的物质形式。这些丰富的物质形式是其它星体无法比拟的。而人类又是各种生命形式中最完的结构形式。从外部特征分折,构成了运动的二分系统,双手与双脚实现了明确的分功,且手脚分别由十指构成;从内部特征分折,人类具备形象与抽象思维的对立关系,由此形成了制造工具的能力。这些客观的特征与理性又实现了完美的统一,因而是诸类生命形式中最高级、最具理性的动物。这种道的高级性,与地球一道,不仅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而且还能表现万物,从这一意义认识,万物形成的本质就是道。然而,由于万物的结构形式不一,未能同最理性的结构相统一,它的形成虽然受道支配,但形成之后,又以特有的个性规律呈现在自然界中,不再受道(天体运行总规律)的支配。西方的研究之“道”,正是万物的个性之“道”。老子企望通过研究万物的共同之道,达到把握万物的规律,那是不可能的。

◎读老子《道德经》之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翻译:有弯曲就会有圆满(委曲求全),有歪斜就会有端正,有凹陷就会有充盈,有陈旧就会有崭新替代,某方面获得少,另一方面就会有所得,某方面获得多, 就会使你困惑。因此,圣人总是执着地追求一个方面,为天下人思考最普遍的理论准则。不老是光顾自己,因而明智,不自以为是,因而开明,不妄自菲薄,因而能取得成功,不骄傲自大,因而有长进。只要你不同别人争权夺利,天下人自然不会同你较劲。古训所谓委曲求全,难道是一句虚托之语吗?正是这种诚意的委曲,才获得了全的效果。

  认识:这一章主要表明老子的处世态度:要懂得委曲求全的道理。这种处世哲学在特定的环境下,无疑是正确的。当你的影响力、实力不如对方时,为了求得暂时安宁,用以蓄精养锐,则是一个极佳的方略。同时,若将“全”理解为人类的理性的话,扼制某一方面的过分膨胀,显然是理性的表现。就能力而言,由于一个人的才华总是突出在某一领域,越能专业化,就在该领域越有所获,从而实现了专业领域的“求全” 。就治学品德而言,懂得谦虚,明白自身的不足,才会不断上进,从而达到高层次的“求全” 。可见,能求全,实则是个性化的求全。但是,当你具备一定实力时,不大打出手,反而犹豫不决,左顾右盼, 势必会坐失良机,其结果是受人摆弄——成全了对手,丧失了自我。因此,若从失意者的委曲求全而言,又是典型的阿q精神,这就好像一个丢了钱包的人在自嘲:“反正小偷也需要钱!”从这一意义认识,争权夺利是实现我“全” 的表现形式,体现的是自我价值之“全” ,而不是顾及对手得失之全 。除了立足个性的“全”外,还存在人类理性支配下的“全” 。比如说,天下万物均是受人类支配的,为了长远(求全),人类不得不暂时扼制一下(委屈) 自身的贪婪行为,注重环保,重视生态平衡,节约有限资源,适度调节自身的需求量。这种“全” 表面上是整体之全,不是局部之“全” ,其实是为了人类自身的长远发展,实质是自我 。在论及大公与自私时,笔者已认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整体思维的全是在中心调节下的全,也是立足中心的全,缺乏中心的调节就无法全,它将对立二者视为一个整体,注意对立双方的协调,在调节中,总是一方失,一方得,对各自而言,不是兼得。 比如说,人在自我调节工作与休息时间时,将工作时间拉长,必然要影响休息时间,双方不可能兼得,但这种合理的调节,对整体的人却有益处。老子在文中还谈到了其它对立关系,它们均应是四种关系的综合,如果不理清这些结构形式,就无法深入把握其规律。

  老子的“不自见,故明” 的求全思想,即是对立统一的思想,由此笔者想到哲学中对“度” 的把握问题。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恰当维持对立关系,而不是将对立者宰光杀绝,这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社会赖以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建设是如此,政治领域也无不是这样。就经济领域而言,得有竞争,那种金融寡头式的经济结构之所以不利于社会发展,就在于减少了对抗,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就政治领域而言,同样得有对手,缺乏对手就会不思进取,关键是如何设立对手机制问题,即如何把握对立关系的适度问题,它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标准,全依靠人类灵活把握。几年一次的竞选和法律、舆论监控下行使职权,是建立对手机制的有效措施。要实现舆论监控功能,若缺乏相应的自由,或者仅仅成为执政者的附属工具,就不可能实现监控,至少不能对执政者实行监控。什么是舆论自由?概言之,凡是有利于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健全社会体制,有利于新思维活跃的言论,都应本着“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将舆论界视为政府的“喉舌” 之类,是不尽恰当的。民众缺乏言论的相对自由,统得过度,势必将其棱角磨平,使思想僵化,缺乏创新意识,行为胆怯,国家就缺乏生机活力。监控也表现为权力部门内部的相互监督上,这种相互监督是为了该部门的相应稳定与发展。要把握好这些体制关系,还得在四重关系上多做文章

◎读老子《道德经》之二十三章

  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不足焉,有不焉。

  翻译:人生无可置疑的是要顺其自然 。这是因为狂风不可能刮一个早晨,暴雨也不可能下一整天,谁能做到永远属于你这一方面呢? 天地间的自然现象尚且不能持久,何况是人类呢?因此,从事自然规律之道研究的人专门与道的研究捆在一起,从事悟性和理性研究的人就专门研究悟性和理性,而在某一领域有所失的人,他在此领域的智慧也是缺乏的。总之,他们能顺其自然,正是由于他们明白这些道理,取己之长,舍己之短, 才可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所成就。对这些道理,有人相,有人模棱两可,有人则完全不

  认识:这一章中,谈到两方面的顺应自然。一是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谋求发展,不是自身天份所具备的素质,不要勉强;二是事物总是呈阶段性发展,当这一阶段结束,就要识时务,莫强求。这两个观点确实有其道理。 但人们总是不知道什么行为才是顺应自然的,这就给人们提出一个难题,以至使人们无所适从。如果真正懂得顺应自然,就不会出现一些倒霉事情,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读老子《道德经》之二十四章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

  翻译:踮起脚虽然能高一些,但不可久立;跨大步虽然走得快些,但不可远行;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虽然能增强自,但并不是开明的表现;自以为是,不愿接受别人意见,虽然显得有主见,但不能接纳雅言,易固步自封;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虽然有自知之明,是谦逊的表现,但不能取得大的成就;过分谨慎,缺乏判断力,虽然能防患未然,但事业难以有长进、提高。那些行为符合自然法则的人,他们认为多余的粮食都是一种累赘,个别人甚至厌恶这些多余的身外之物。因此,了解自然法则的有道之士,从不注重这些财物,只关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认识:这一段首先说明,办事不要急于求成,应按其实际能力,而后重点论述了任何事情不可兼而得之,顾此即失彼。这是从事物的自身特性而言的。不可兼而得之的观点,老子在前面的章节中已有论述,不过角度略有不同。但愿我们的为官者、各届名人,多将这一理论深入思索一下,尤其是我们的教育界。一个人的智慧总是表现在某一相应的领域,而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全才,俗语中所谓“技多不养身” ,说的就是这一道理。这里仅仅谈谈语言记忆力与抽象思维问题。语言能力较强的人,抽象思维能力往往较弱,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人,语言记忆力又往往较弱。所谓“大智若愚” 指的就是后一种人。二者是不可兼得的。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教育,本是培养某一领域高尖人才的教育,强调其专业性,若某些专业强调的是非凡的抽象思维,那么,此人的语言天赋就必然会差,甚至不如一般人。同时,学习语言,重在一个环境,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要学好语言也难。但眼下的研究生考试,则一律要外语过六级,这就势必将某些领域具有非凡天赋的人才排斥在研究生院的大门之外。据说,现在的研究生考试,不是难在专业上,而是难在外语上,这是极不正常的。当然,这种想兼而得之的想法是好的,直接能阅读外文资料,多么省事。不过我想,假若一个人能成为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名杰出的经济学家,更是一名杰出的思想家多好啊!但这“求全” 的想法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这些自然规律如若教育部门不理解,影响的不仅仅是教育,而是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对大学的外语教学,笔者也有一些看法。目前,有的大学实行了全外语教学,美其言曰与国际接轨。笔者认为这种举措是极不妥的。首先,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主要目的是中国文化,丢掉中国的语言来谈中国文化,显然不能达到其作用。其次,中国的文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它所识记的文字量小,而组织的词汇量大。其三,可通过字面的基本义来理解该词的意义。在理智地认识到我国语言的优势时,就应重视这种文化的继承。现在,大学读四年,学生的绝大部分精力居然放在外语上,这应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由教育问题自然联想到我们的思想教育。今天,我们的教育中,强调思想教育,实质就是贯输道理的教育。只要人们明白什么情况下该运用什么自然法则,不但对社会管理有益,而且给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哲学依据。但由于我们对自然法则的认识还极其模糊,在思想教育中总是只认可一种法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然规律,失去了思想教育的应有作用,甚至还僵化了人们的思维。在这里,我想提出“感性哲学”这一名词。所谓感性哲学,是通过身边的自然现象以及所学基本知识,初步得出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就基本知识而言,数学中的正数、负数与0,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美术中的光面与暗面,语文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物理中的正极和负极,生物中的雄性与雌性。通过有意识地灌输这些对立法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由自然过渡到人性的教育,较之空洞的说教更有效果。由对立法则还可深入到二者相统一的法则。比如美术课中就不防加入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除了光面和暗面外,还要一个灰面的过度?灰面在明与暗之间起了什么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又如数学课中,也可渗透一些对立统一的内容:为什么坐标之中要一个“0” ?它在正数与负数之间充当了什么功能?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凡此等等。除了认识这些对立现象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握对立中的四种关系 。若通过这些知识,引导学生初步得出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来,并联系到生活中去,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种训练,其实从小学就可以开始,但并非灌输一些哲学名词,更不是让学生死记一些条文。然而,一旦论及哲学,给人的感觉总是深奥莫测,如果我们能排开一些深奥的哲学和定义之类,化复杂为简单,其实并非是那样神圣。这样看来,中小学的思想教育课完全可以渗透在各个科目之中,对人的理性教育则完全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达到此目的,未必要一个专门的思想政治老师。要使各科思想教育落到实处,首先得体现在教材编写中,其次,得体现在各级各类的考试中。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教育的应有作用。

◎读老子《道德经》之二十五章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翻译:我们所处的天地在形成万物之前,构成的物质是模糊不清的——它没有如此众多的物质形式。那时是寂寥的——没有大地上的众多生命形式,这些物质是相对独立的,也是永恒的。它们始终作一些周期性的循环运动,凭借这一推测可以认为,它们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天地的本源。我不知道这种原始天体该如何称呼,干脆将这一形成过程叫做“道”,勉强将其名称取作“大”。所谓“大” ,就是指已消逝的过去,所谓“逝” ,是指在时空上离我们相当遥远,而遥远的事物总是会一反原有的形态,产生新的物质形式。因此,整个宇宙中有“四大” :道大——道这种自然规律无处不遵循;地大——它形成了无数门类的物质形式;天大——它的阳光雨露滋养了万物;人亦大——人类又能认识自然规律,是其它生命形式无法企及的。我们所处的区域中有“四大”,而人类就是其中之一。人类的形成要以大地为法则,大地上万物又要以天上的阳光雨露为法则,而天上的阳光雨露的形成又要以道为法则,道又是以自然界的基本法则为准绳。

  认识:这一章阐述了老子的天文观,或者说阐述了人类所处地球的演变规律。首先,老子认可了万物的形成由大地演变而来,而没有将万物的形成归结于上帝之类的神,这是很不简单的(注:他有时又认为,万物仅是道的化身)。其次,他认为物质具有永恒性,这与物理学中的物质不灭定律不谋而合,足见其先见之明。其三,他认为大地是作循环运动的,“周行而不殆” ,这与我们一直认为古人认可的是“天圆地方” 背道而驰。仅从这一意义分析,老子还是不愧为中国古代的一大圣贤之一。这里想谈谈古人所谓“天圆地方” 的理论由来。古代圣贤早以明白对立认识的方法论,即认识运动规律得从静止着手,而静止的划分理论中存在九宫之说(静止为三维空间,三个角度认识则成九数) ,因而出现了划分为九州的理论。而九宫的划分是方形的,目的是为了寻找认识自然规律,因而出现了“地方” 的理论。但由于人们对这种划分为方形的理论不理解,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一些文人就只好据此编一些神话,导致以讹传讹。这种九宫划分空间的理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由于当时对地球的形状没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制约了先哲们的思维。当然,在一章中,老子也存在认识不足的地方,他没有将太阳、月亮、大地视为一个相对整体系统来考察,更没有从数理上阐述地球上出现诸多生命形式的根本原因,只是笼统的将这种特有的天体结构形成的规律称之为道。在他看来,天体形成于道之后, 不从宇宙的客观性考察,强化了这种神乎其神的道,使人看了云里雾里,摸不着边际。如前所述,道是一种自然法则的体现。而自然法则是根据物质系统的特有个性得出的规律,或者说,是客观现象决定了该事物的规律,而通过该规律又能认识该事物的演变发展。由于客观结构不同,表现出的自然规律也不同,它自然规律随着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但宇宙中存在最为理想的结构,那就是万事万物的共性结构与某一物质的个性结构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其中,运动结构数是最关键的。它包括两个数:一个是构成运动的基本关系数“二” ,也就是对立的一分为二;一个是建立在相对静止三(两个角度认识则为五) 基础上结合基本运动数十(5×2=10) 。只要某一天体系统符合这一结构关系,就会最终出现高级的生命形式。老子在这一方面的认识显然是不足的。

  那么,宇宙的初期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宇宙是从绝对整体认识的,是一个集合概念,只能从共性上认识,诸如一二三之类,再没有其它绝对的共同规律。老外硬是想找出绝对的规律,那只是徒劳。我是研究系统哲学的,但这种系统是相对系统,不存在绝对系统,或者说,宇宙是由无数互不联系的系统组成的,我们要考察的是每一个系统的形成问题,而不是笼统地谈宇宙的演变。任何一个星系,自然存在一个生成和消亡的过程。而宇宙是不存在的。为什么星系会消亡呢?我认为,它与释放能量有关。能量释放多了,中心的体积就会逐渐变小。一旦自身的质量不足以吸引周边的星体,那些星体就会游离于太空中,又与其它星体组成新的星系。研究宇宙, 还得从该系统最初的天体来谈。先得认识某一系统最初的天体是个什么状态。物质是相对静止的结构反映,从共性分析,它既是三维空间的反映,又是三位一体的稳定体现,而三角形是圆的对立形式(三角之和为180°) ,因此,圆的本质即是稳定;一个球形亦由无数个三维空间组成,可见,球的本质也是稳定。而天体的个性则体现在大小的差异上,对形成了运动系统的天体而言,这种个性又表现为性质的差异。因此,某一星系形成之前,就存在这些球体。就其单个体而言,球状天体的大小总体上是稳定的,存在物质的永恒,就存在球状的永恒不变。由于宇宙无限大,在整个宇宙中,这些星体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飘浮下的速度相当缓慢而无序。当一些天体偶然遇到另一天体时,会构成相应的运动系统。但整体上并未形成相互控制的运动,这是一种零乱运动。这是因为天体形成的小运动系统只存在一个中心控制,它的卫星就会出现象电子运动一样无规则的运动,致使这些卫星上下奔突,中心天体就不可能稳定。在奔突中,当遇上比自身更大的星体时,自身所带周边的卫星又会与这一大星体构成系统运动关系。但这时的系统,还是一个极小的系统,相互之间还无法控制,仍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下的自由运动。因受其它星系引力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星系的集结,非得要各自遇到相当庞大的天体,最终构成与银河系相仿的大小不同的若干星系,产生了相互间的控制,从而形成了银河系各恒星系相对稳定的运动系统。然而,人类观测到大部分星系是红移的,似乎是离银河系而去,并未集结到银河系来,该如何理解呢?其实,这正反映了小星系向大星系的集结现象,因离银河系过于遥远,不受其引力影响。按此推理,最原始的太阳应是一个没有行星的自由运动天体,但质量与今天相同。之所以是自由的,就在于周边略大或略小星体的引力影响构成了运动。在混乱运动中一些小天体被它吸引过来,在其它周边天体的影响下,这些天体成为围绕太阳运动的卫星。最终形成九个卫星。当然,在银河系以外的各河外星系中,肯定还有一些尚未成熟的星系,但它们最终会集结成稳定的系统。也就是说,整个宇宙中的星体是由混乱趋向稳定的过程。这些推论有什么依据呢?关键是要理解混乱和稳定的关系。在没有中心天体,没有外围的相互控制,就会导致混乱;有了中心(要以三层次的中心为最终目标),有了外围的(横向的)相互控制,就会达到稳定。那么,宇宙存不存在由无序到有序再到无序的互为前提关系呢?一个循环的运动体系,必定是一个具备中心天体的运动体系,或者说,互为前提关系是在稳定的具备中心运动系统中出现的对立统一规律,且这种逆向的运行仅仅是一种相参照的运行,它不是一种客观的运动。混乱是缺乏中心天体的控制,因此,二者不可能互为前提,由混乱趋向有序具有不可逆性。但是,当一个大星系达到四层以上的相对中心天体,这一系统不可能是完美的,也不可能稳定,星体之间形成碰撞是必然的,但整体上该星系不会毁灭。

  宇宙的空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也是历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有限是针对中心天体支配下的空间而言的,对某一星系而言,空间是有限的。如果宇宙存在一个中心天体,宇宙显然是有限的。中心的基本数是“3”,只可能存在客观的三层中心天体,对银河系而言,即是银心、恒星和行星。因此,从数理上就足以否定空间有限论。时间是事物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对事物运动阶段性的记录,从限段性而言,它是有限的,从整体分析,自然是无限的。

  地球上为什么产生生命形式?同样离不开一个哲学问题。生命形式是星系中客观的运动结构、相对静止结动与理性(共性) 结构的完美统一下的结果。从地月系的组成看,它是以地球为中心组成的地月唯一的二分运动结构,以地球为椭圆的实焦和虚焦结合月亮组成三位一体的相对静止结构,因而是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统一。从地球所处的大环境分析,太阳系包括太阳在内与九大行星组成系统的10个星球,而“10”是建立在相对静止上的系统运动反映,也是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另外,地球处于太阳系的第四位,又附合运动系统的理论数。正是这种全方位的呼应关系,才孕育了地球上的具有精神的能自由运动的生命形式,当然也包括水在内的丰富的物质形式。正由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对地球上的万物的总规律、一些自然现象的总法则,还得运用对立统一理论去指导、去研究。那么,人类是否最终会消失呢?由于地月系特有的二位运动结构成为地球出现生命的必要条件,只要月亮被另一大殒星撞击分裂,也就意味着地球生命的终止。当然,由于月亮体积大,要被殒星撞击分裂几乎是不可能的。从火星的两颗卫星照片可看出,它原是一个星球,故形成了山脉和水。也许受到了月球的撞击,而分裂成两颗卫星,水也就变成另一种物质形式。

  西方人将物理中的原子分裂、原子聚变来附会天体演变,我是不赞同的。原子分裂、原子聚变仅仅是事物的个性反映,不存在共性。西方的天体物理学家就犯了将个性视为共性,将个别视为一般的错误,得出什么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星球是多种元素的集合体,不是由某一种能够引发爆炸的元素组成的。因而不可能存在星球的爆炸。 “大吸引”仅仅是天体物理学家的一种假设,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依据之一,也就是说,宇宙大爆炸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而这种“大吸引”又是以“黑洞”的假设理论为依据的。那么,纯粹的“黑洞”是否存在呢?这就牵涉到引力理论了。引力是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上的,而引力本身是抽象的表现形式,而抽象必须以具象为基础,不存在纯粹的抽象。可见,黑洞理论是一种错误的理论,自然,宇宙爆炸理论也是错误的理论。

◎读老子《道德经》之二十六章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翻译:重得以轻为基础, 奋斗不息的精神要以相应的稳定为根据。正是由于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故圣人们终生不离开对自然道理这一伟大事业的追求,他们就是以静的态度来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即便有荣华富贵的引诱,他们也毫不动心,过着超然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为什么开明的君主在天下人面前以卑微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用谦逊的名称来称谓自己,用较节俭的生活方式来控制自己,以“无为” 的观念来约束自己?这是因为他们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若轻视民众,就会失去当国君的基础,过分追求个人的辉煌——金钱的、政治的,就会失去君位。

  认识:这一段的认识是较为深刻的,就在于根据自然法则阐述了人生的道理:要想在这一方面有所“得”,必然要以另一方面的“失”为基础。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你要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甘于寂寞,少抛头露面,免得耽误你的研究工作;你是一名政治家,要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明智的长官,先要懂得平易近人,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还要懂得贪心不足是从政者的大敌,一旦贪字当头,就表明你已失去了理性,你的政治地位就缺少了根基。作为一名政界要人,你的工作是行政管理,在其它领域你也许是一窍不通,是无所作为的,插手太多,家长作风太重,势必会影响其它领域的工作。但“静为躁君” 之说,又欠妥当。这句话从社会角度分析,则可引申为稳定直接左右着发展。将稳定看作是第一位。如果我们将经济、政治、科学文化视为三位一体的话,那么,其中两个因素是第三个因素的基础。可见,政治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它并不能支配经济的发展。政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保障社会安全、公民安全,缺乏最基本的社会秩序,就无法进行经济活动,但并非有了这一保障,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整体思维中,永远只有必要条件,而不存在绝对向的因果关系。当然,在一些非常时期,将政治摆在首位也是存在的,这属于调节范畴,这种暂时的首位,不属于最基本的理论问题。由政治问题,笔者又联想到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思想道德教育,目的是让公民懂得一个“理” 字,而不是为某一个政权服务,通过道理灌输,使公民能有意识地、自觉地把握一些行为分寸。

◎读老子《道德经》之二十七章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神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翻译:善于走路的人,走起路来总是不声不响;擅长言辞的人,说起话来无懈可击;善于算术的人,计算起来,用不着算盘之类的工具;擅长做锁的人,没有哪一把锁不能打开。人总是以特有的本领呈现出来,社会也需要各类贤才,缺一不可。正是这样,圣人常常只能拯救人的灵魂,所以他们的理论对任何人都有价值,他们常常能拯救物质,所以对万物都有保护作用。这就是所谓依照自己的特长行事。由于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太善良的人,对学生不会严格,因而不利于当老师,而对别人要求严格的人,就具备为人之师的必要素质。我们不要过分看重具有为师的能力的人,也不要过分喜爱具有某一资质的人,各自的特长,对社会各有其用。即便是一名智商极高的人,在其它领域他也存在大惑不解的地方。这一认识是极为关键的。

  认识:社会要发展,不是光靠哪一类行业人能做到的。一个社会由若干领域组成,只要一个领域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体的发展。因此,老子反对将某一社会群体过分吹嘘。 过分强调某一领域的地位 ,均是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不明智之处。科技的本质是什么?是人类智慧的不断升华。而人类的智慧是表现在诸多领域的,科技仅仅是诸多领域中的一个方面。社会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拔尖人才,不是光靠哪类人才就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当然,随着主要矛盾的出现,工作中有所偏重,属调节的一种方式,是完全符合自然法则的,但不能因此而出现理论上的认识错误。就中国眼下而言,如何在科技领域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是经济领域中的主要矛盾。在调节中,至关重要的是落到实处,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对于地位较低的群体,也不是通过建立几个什么“节” 能解决问题的。

◎读老子《道德经》之二十八章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翻译:能明白雄与雌这一相互依存的对立关系,就为掌握天下规律提供了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具备寻常的悟性和理性,就能化复杂为简单。能明白黑与白这一对立关系,也就明白天地运动的基本模式,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有足够的理性。明白了荣和辱这一对立关系,也就能明白人类社会生活中基本规律,就能常常保持理性,就能达到知足常乐的境界,自然能使自己心地纯朴,不想入非非。如若人类的纯朴消失,就会永不满足现状,就会有新的发明创造;圣人的纯朴消失,就会增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就可以当官。可见,一种完善的社会体制,两种完全背离的对立观都需要。

  认识:在这一章中,老子肯定了对立是自然规律的核心内容,从而抓住了一切自然规律的实质。但他将两种完全背离的认识并未将其分门别类,在认识上带有极大的模糊性,只是笼统地提“大制无割 ” ,是研究尚未深入的表现,故我将他的哲学称之为模糊哲学。

  《道德经》一书,无论是谈及自然,还是社会,无不贯穿着“对立”二字,且相当大的篇幅是论述政治的。由此,笔者联想到仰与党派问题。在社会领域,持不同观点、不同仰、不同政见,也是一种对立表现。是仰产生了宗教派别,继而形成党派之争,势力之争。仰的实质是对自然规律的不同认识,这种不同认识的根源与西方奉的一点论哲学密切相关。而中国历代传承下来的是整体思维,是两点论,因而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因仰不同而爆发战争的事件。一般人认为,人要有仰。这种说法不太恰当,若某一理论符合该领域的自然规律,这无疑是正确的。若将该理论放之四海,或以偏概全,那么,这种仰就成为迷了。由于党派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仰的客观表现形式,因此,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加深,这种党派也会退出历史舞台。至于一些国家利用党派竞争来加强民主建设,强化监督体系的做法,已将仰之争演变为势力之争,似乎有利于健全社会制度,其实,带来的是政体的混乱。一些执政党为了赢得所谓的民意,不惜违背国家的根本利益、违背国家的客观实际来迎合民众,或一反前任党派的发展构想,企图否定一切。一些在野党,对执政党出现的无关痛痒的小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运作。肯定对立双方,是从整体利益认识的,既然不符合整体利益,不符合相互联系的四种关系式,自然是非理性的产物。因此,从根本上分析,党派竞争弊多利少。但是,国家要发展,主要领导地位的竞争机制又不可缺少,并非只有党派才可形成竞争,这已用事实予以了证明。同时,解决民主建设的有效办法,还是应在权力的分布上多做文章,在监督机制上多动脑筋,在竞选方式上多花功夫,形成一种相互并存、相互牵制而又能反映一定竞争关系的有效机制。

  那么,如何来体现国家主要领导位置的竞争关系呢?首先得解决人选的来源问题。在国外,领导人都是靠党派来推选,没有了党派,自然只能由所在地区的人大代表推选。为了强化国有企业的地位,领导人选(除主管军队的领导人外)必须是管理过国家大型企业的。并不是说这种人最有能力,而是有利于将有领导才能、有经营才能的人集中到国企中来。你若有驾驭国家的雄心壮志,就得放弃你所从事的其它领域的工作,放弃自己的私营企业,就能强化国有企业在经济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既然你在其它部门、其它领域有辉煌的业绩,为何不到国企去施展一下功夫呢?同时,只顾自身发家致富的人,绝对不能做到以国家利益为重,自然不能委以重任。国有企业较其它领域比较,管理的人数更集中,工作更具体,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领导素质。省市主要领导的人选,如果没有参予过国企的领导工作,同样不能具备竞选资格。解决了人选问题,再谈竞选问题。中国的代表大会制总体上是一种较理想的机制(当然得解决以往的内定、考察问题),对这种机制的益处论述很多,无须多言。但是,代表对后选人的业绩和综合素质掌握太少,了解的时间太短,从而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让各自在传媒中展示自己的业绩,发表施政演说,让原同级人大介绍后选人的相关情况,这是非常必要的。在竞选人数过多的情况下,让人大代表以件形式投票,初步确定后选人,最后集中选举。

◎读老子《道德经》之二十九章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翻译:当伟人们想夺取政权而担当起如此重大的责任,我看来他们是受到使命感的驱使而不得已而为之。天下的神灵和供奉神灵的器物本是最为神圣的,但这些伟人不会去利用它们来成就伟业,若去相神买灵之类,就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反而导致伟业的失败,若拿着那些神器,以为它法力无边,同样会丧失功亏一篑 。天下之物有时可助你行动,有时又会成为一个累赘;有时可鼓气,有时可泄气;有时可使你强悍,有时可使你消沉;有时可以协助你,有时可以摧毁你。在这一场合有用,在另一场合就无用。因此,圣人总是尽力避兔过度,尽力避免奢侈,尽力避免安泰。

  认识:前面的观点说明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自然法则研究中也是如此,某一法则本适用于此领域,但你滥用于其它领域,就会导致失败。人类追求功名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显赫,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追求过安泰的日子,是理所当然的,但作为已经成为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就得在这些方面有所收敛,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众人的关注,过分特殊,就会背离民众,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一个国家也是一样,你强大了,就不要老想着称霸世界,否则,人家总会给你制造一些麻烦,整天如坐针毡,不得安宁。同时,一旦成为世界的“老大”,就得维护全世界各国的利益,而不是自身国家的利益,因为中心的本质就是整体。这样一来,势必成为累赘。总之,得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这一章的论述中,老子运用虚妄的神灵作例论据,缺乏论证力度,自然不恰当,但并不影响他的主要论点。

◎读老子《道德经》之三十章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翻译:凭借所掌握的道来协助一国之君的人,不会倚仗军队来称霸天下,只会同邻邦建立友好的交往。由于军费开支宠大,整日又只关注战事,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战争之后,必然会出现饿殍遍野的凶灾之年。最恰当的建军原则是:只有具备防御效果就可以了,决不能凭借军队来显示自身的强大。具备防御能力就没有必要去炫耀武力,也用不着去侵略他国,更不要骄傲自大,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具备防御能力就不要搞军事扩张。事物发展一旦达到旺盛的极限,就会加速自己的死亡,这即是所谓“不道”的体现。事物的消亡本是必然规律,这里所说的“不道”是指恶性结果提前到达 。

  认识:这一章,老子专门论述了军队,所持观点,对今日的军队建设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汉民族不喜崇尚武力,这与中国的仁道文化不无关系,与老子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那么,如何来看待战争呢?这就得分析爆发战争的原因,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要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第一类战争是推翻旧势力的战争。当一个政权代表的是落后、守旧,而不通过战争不足以动摇政权时,运用战争手段能加快旧势力的瓦解,这类战争自然代表了新生与正义。笫二类战争是侵略战争。这类战争,目的是为了扩充势力范围,实现资源控制。这类战争为大多数人所不齿。若不加强世界范围内的协调,一些资源富裕的军事弱小国,被军事强大国所控制,甚至被吞并就势在必然。当然,这类战争同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是迫使落后国家加速建设,使体制日趋完善,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广泛吸收外国资本,最终构成一种相互钳制的关系。 其次,侵略战争也是统治者自我价值膨胀的体现,从人的本性角度分析,也无可非议。这类战争之所以遭到坚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谴责,就因为:它给双方国家增加了动荡因素,致使国无宁日,民无宁日;领土霸占太广,势必给管理带来麻烦,重新滋生不安宁因素;现代战争是一种带毁灭性的战争,它可以摧毁有限的自然资源,可以摧毁一切建设设施,甚至可以破坏全球的生态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无穷后患。随着人们的认识加深,时下已经将领土的扩张,转化为经济的渗透,这即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经济的滲透不是单方面,是相互渗透,有可能实现双赢。这是人类最为理性的选择。之所以说是最为理性的选择,是因为通过相互渗透,可以促进体制的完善,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双赢。因此,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然,太落后的国家还是不宜加入) ,而不是给一些国家制造障碍,将会极大地减少侵略战争的可能性。第三类战争是反侵略战争。这类战争是得到全世界坚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情的战争。总之,小规模的战争不可避免,大规模毁灭性战争爆发的概率将越来越小。

编辑:作文地带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作文网

“重读老子《道德经》第二篇”一文包含以下关键字,请点击获取相关文章
------分隔线----------------------------
今日最新更新文章
------分隔线----------------------------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