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地带题目:五人墓碑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 标题:五人墓碑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总体学习目标】
1.学习全文,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用法和意思;
2.积累如下重要实词:去、声、相、发、按、逮、矫、视、私、徒;
3.理解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以及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4.学习并能够运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几个长句的停顿;
2.几个疑难句子的翻译;
3.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
4.积累重要实词
【学法指导】
了解一些背景知识;用好课本注释及工具书,读懂全文,准确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知识链接】
1.五义士:颜佩韦(商人,为人慷慨,喜打抱不平)、杨念如(阊门外鬻衣)、沈扬(牙侩)、马杰(练武玩棒)、周文元(周顺昌的轿夫)。颜佩韦等人过去互不相识,而且除周文元外,其它四人同周顺昌也毫无交往,在周顺昌被捕时,他们完全出于义愤自发参加斗争。五人被捕后,对自己的作为,理直气壮,毫不隐讳。天启六年七月中,苏州城布满警卫,戒备森严,就在阊门外吊桥上,五义士大骂魏忠贤和毛一鹭,从容就义。临刑时,几万市民含泪同五人诀别。
2.周顺昌:(1584~1626),字景文,号蓼洲,苏州吴县人。万历进士,任福州推官,后升吏部文选员外郎。为人正直、清廉,疾恶如仇,对民间疾苦多所关注,后辞官还乡。原应天巡抚周起元被罢官时,周顺昌 指斥魏阉 并 为之送行。天启五年,被迫害的“六君子”之一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周顺昌又与他“周旋累日”,还把女儿许配魏大中的孙子。魏忠贤获悉此事后指使东厂特务罗织罪名,借机陷害。天启六年三月,周顺昌被逮到北京,在狱中受尽酷刑,同年六月十七日被拷死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得以昭雪,赠太常卿,谥忠介。
3.张溥与复社: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江苏省太仓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复社成立于熹宗天启末年,是和阉党斗争的东林党的继续,他们自认为东林党的继起者。复社是文社,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与政治斗争相结合,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现象。
4.魏忠贤:明朝宦官。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熹宗即位,被任为司礼秉笔太监,后又兼掌东厂。他勾结熹宗乳母客氏,专断国政,自称九千岁。掌握厂卫特务机构,爪牙遍布各地,对上书弹劾他的东林党人则大肆捕杀。崇祯帝即位后,被放逐到凤阳,途中畏罪自杀。
5.文体介绍: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琊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有山川碑、宫室碑、桥道碑、寺庙碑著称。而专以纪念死者、刻于坟前墓道的碑记称墓碑或墓志。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记只是记叙。后来的作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碑记遂演变为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蓼洲 废祠 旌其所为 十有一月 湮没
皦皦 丁卯三月 赀财 缇骑 抶而仆之
溷藩 傫然 詈之 五人之脰 缙绅
矫诏 逡巡 猝发 投缳 暴于朝廷
赠谥褒美 户牖 冏卿 颜色不少变
2.用“/”给下列句子作正确停顿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③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⑤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蓼洲周公之被逮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旌其所为
去今之墓而葬焉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慷慨得志之徒
疾病而死
湮没不足道
亦已众矣
五人之皦皦
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为之声义
敛赀财以送其行
众不能堪
抶而仆之
以大中丞抚吴者
匿于溷藩以免
公之逮所由使也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按诛五人
傫然在墓者
卒与尸合
全乎为五人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生于编伍之间
素不闻诗书之训
且矫诏纷出
钩党之捕
发愤一击
不敢复有株治
一旦抵罪
或脱身以逃
不能容于远近
剪发杜门
不知所之者
其辱人贱行
轻重固何如哉
忠义暴于朝廷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斯固百世之遇也
老于户牖之下
尽其天年
扼腕墓道
徒有其石
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厉声以呵,噪而相逐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慷慨得志之徒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吴之民方痛心焉
意气扬扬
颜色不少变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一旦抵罪
其辱人贱行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作解释
去今之墓而葬焉
其疾病而死
缇骑按剑而前
抶而仆之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人皆得以隶使之
安能屈豪杰之流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不能容于远近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五人者,盖当——,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公之逮所由使也
激昂大义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不能容于远近
断头置城上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活动四 巩固与补漏
7.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②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③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④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⑤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发其志士之悲哉 ?
⑥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二、应用与拓展
8.解释下列多义词
【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而又有剪发杜门
发其志士之悲哉
使人发书至赵王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主人忘归客不发
野芳发而幽香
【按】
缇骑按剑而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兵而不动
【逮】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力有未逮
【视】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瞋目视项王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声】
为之声义
哭声震动天地
声闻邻国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相】
则噪而相逐
杂然相许
不耻相师
【矫】
且矫诏纷出
矫首昂视
三、文章研读
1.给课文拟一个简要的提纲。
2.课文是如何高度赞扬五位义士的斗争精神和高尚价格的?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3.通读全文,作者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4.第二段作者特别交代时间“十有一月”,有什么作用?
5.对于“素不闻诗书之训”的平民,作者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6.课文中几处对比有什么作用?
7.全文叙、议、抒如何紧密结合,事、理、情怎样交融并茂的?
【课课练】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士民素德顺昌,闻其逮,不胜( )冤愤。吴令陈文瑞,顺昌所拔士也。夜半叩户求见,抚床为恸。公曰:“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只不过)意中事尔。毋效楚囚对泣!”颜色( )不变。语良久,令请顺昌入治装,举( )家号恸。顺昌笑曰:“无事乱人怀也!”顾( )案上有素牓①,徐曰:“此龙树庵僧属我书者,我向许之,今日不了,亦一负心事。”乃题“小云栖”三字,后识年月,投( )笔而起,改囚服出门。士民拥送者不下数千人。顺昌出赴使署开读,巡抚毛一鹭至署,诸生五六百人,王节、杨廷枢、刘羽仪、文震亭等遮中丞,恳( )其疏救,一鹭流汗不能出一语。缇骑见议久不决,手掷锒铛于地,厉声曰:“东厂逮人,鼠辈何敢置喙( )!”于是市人颜佩韦等前( )问曰:“旨出朝廷,乃东厂耶?”缇骑曰:“旨不出东厂,将谁出?”众怒,閧②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 )顾。 《明史•魏忠贤乱政》
(①牓,bǎng,匾额。 ②閧,hōng,同"哄"。)
顺昌为人刚方贞介( ),疾( )恶如仇。……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 )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 )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亭、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旂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 )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 )。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 )拥大呼,势如山崩。旂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吉不能语。知府寇慎、知县陈文瑞素得民,曲为解谕,众始散。顺昌乃自诣吏。又三日北行,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 )缇骑不出国门矣。”
《明史•周顺昌传》
1、 解释上文中划方框的词语。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固知诏使必至,此特意中事尔。毋效楚囚对泣!
②众怒,閧然而登,丛殴缇骑,立毙一人,诸司不复相顾。
③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王彦东
编辑:作文地带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