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指导英语写作服务
专业批改、翻译英语作文
站内搜索
作文地带QQ群:81784028
课件资源网 我分享,我快乐!尽在作文地带-课件资源频道!

高考古诗词鉴赏教案 (人教版高三)

时间:2012-05-24来源:liuxuepaper.com栏目:语文课件资源作者:liuxuepaper.com 课件资源收藏:收藏本文
高考古诗词鉴赏教案 (人教版高三)
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高考古诗词鉴赏教案 (人教版高三)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高考古诗词鉴赏教案 (人教版高三)


 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同学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峰,望而生畏,望而却步,以至做题时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走,很遗憾的丢掉了应该得到的分数。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同学们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方面广泛的积累,尽可能多的掌握古诗词。见多识广肯定会对解题有帮助的!另一方面,就是要研究鉴赏技巧,它是应对考试的重要手段。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积累+技巧”的策略。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
关于古代诗人的情况,你能说几个?
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 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
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诗经》:现实主义的源头
《楚辞》:浪漫主义的源头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苍凉雄健
王维:含蓄生动
边塞(岑参、高适):雄浑奇拔
李贺:奇诡变幻
李商隐:清丽俊逸
杜牧:含蓄绰约
李煜: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
晏殊:明朗疏淡
苏轼:雄健豪放
柳永:缠绵悱恻
李清照:婉约凄切
……
有一点需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些初步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大家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二、注意诗词提示性息(题目、背景提示、注释)
请看下边一首诗:
       近试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运用了什么提示息?

  再看2010年全国高考卷Ⅱ: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赖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为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个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此诗根据注释一可以知道这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而被贬的原因是支持范仲淹的新政。因此其感情基调可以初步理解为仕途失意以及无奈的思乡之情。注释二可以看出诗的第三句运用了一个典故。
运用了什么提示息?
因此在诗词赏析的过程中要结合给定的注释,充分利用有效息。
三、借助各种知识和息,分析诗歌的情与景。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我们鉴赏诗歌就是要品味出诗歌中所抒发的情。因为诗歌中的情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目的性很明确得去从各个角度剖析诗歌的各种技巧
  例如1998年全国考题诗歌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里作者写了草径、荒园、鸟宿树、僧敲门、分野色、动云根等物象,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优美静谧的李凝幽居图。作者把这些景物描写的这样优美,其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自然是喜爱了。“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我今天暂且离开,以后还会再来,决不负我们共同约定的归隐的日期),这最后的两居室恰恰印证了作者在前六行中表达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分析出来的。

  再看一下2001年全国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是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自古诗人伤离别,作者在表达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你看,在微雨里、在暮钟里,帆显得重,鸟飞得慢,“海门深不见”,前景不明朗,“浦树远含滋”,连远远的江边的树都浸在深情的雨水中,更何况是送别的人呢?人自然是“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了。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两个关键之处:“帆来重”、“远含滋”既是写自然景物,又是写人的感情。由以上几首诗的分析可知,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分析意境、分析手法、把握感情,都要重视联系相关的知识和息,如:题目、作者、背景材料、末联和尾句、诗行中的关键字词等。

再来看一首词的赏析
【2010年高考湖北卷】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凉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此词第一题主要考察情感比较鉴赏(与“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比较),那么就要求我们将两首词的情感都必须有个大体的掌握,抓住两首词不同的侧重点。范词的侧重点在于强调离别的旧愁与新愁,而秦词的侧重点在于强调感情的长久与坚贞。
第二题考察表现手法,要求举例分析。既然要求举例分析,那么就要求我们在原文中去寻找关键字词,找出具有对比衬托性的地方,比如:“群仙相妒”反衬“双星良夜”;“旧愁多”与“新愁”少;“重搅别离心绪”反衬归去时所添的“新愁”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与深沉。
四、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
古诗常用典故,用典故可受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复习要力求避免艰深难懂,但在平时接触过的和常识性的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掌握
例如,阅读下边这首宋词,回答后边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我们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表达了作者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
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

在2002年的高考题中便涉及了这方面的知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在做这个题时,如果平时知道“折柳”这个意象的积累,就容易多了。折柳--惜别、怀远(此处怀远)
五、注意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回答古诗鉴赏题,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答题的内容也如一篇议论文一样,要有论点,有论据,重点明确,顺序合理,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如果语无伦次,用语模糊,即使理解对了,也可能丢分。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主旨)意境深远(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烘托: 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侧面描写: 
对比:两个或者以上的物象、情感的描写来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文章结构: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学以致用
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
提示:1、胸怀淡泊,精神舒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世人。诗人以“云自我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总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体现的思想情趣:
如何体现的:
提示: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3、阅读下面一首唐代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提示: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在结构上起何作用?
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提示:1、首句要表述的是,举目远望,我们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所能收入眼底的就只有北固亭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 

李淋淋


编辑:liuxuepaper.com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作文网

“高考古诗词鉴赏教案 (人教版高三)”一文包含以下关键字,请点击获取相关文章
------分隔线----------------------------
今日最新更新文章
------分隔线----------------------------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