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地带题目:《一面》第一课时 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一面》第一课时 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
年级:七年级 课型:精读课 课时:2课时 执笔:韩云生
审核:备课组 时间:2012-2-18 学生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1、扫清字词障碍。
2、学习本文记叙的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形式。
3、体会本文破折号的作用。
4、认真体会作者思念和崇敬鲁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鲁迅的愿望。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探究与讨论相结合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记叙文基本知识梳理:
(1)、要素:
(2)、顺序: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摩挲( ) 地jiào( ) hè( )然 踱步( )
颓唐( ) 镶qiàn( ) zì( )情 陡然( )
抖擞( ) 揩油( ) 捻( ) 不能自yi( )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弄清本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全文以空行隔开,分两部分。
2.第一部分共38段,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三层:“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根据上述概括将第一部分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层次,请指出正确的一种。 ( )
(A)(1)│(2)-(17)│(18)-(38)
(B)(1)(2)│(3)-(18)│(19)-(38)
(C)(1)(2)│(3)-(17)│(18)-(38)
(D)(1)-(4)│(5)-(17)│(18)-(38)
2. 有人认为删去第二部分,文章会更精练、更集中、更符合回忆录的写法。你觉得这种意见对不对?为什么?
三、合作探究
1、从整篇文章看,本文是记一件事呢,还是写一个人?
2、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伏笔和照应。
文中鲁迅的出场和描写、“我”对鲁迅的逐步辨认,都不是一次完成的,有一个过程,作者行文中必先有一些暗示,你能不能这些伏笔?
拓展学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1、《一面》中涉及到的文学作品有《毁灭》《铁流》,《毁灭》的作者是( )(国籍)的( ),译者是( );《铁流》的作者是( )(国籍)的( ),译者是(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不能自己 镶嵌 憎恶 虐待
B.鞠躬尽瘁 赫然 徒然 踌躇
C.无比憎恶 窘相 磨挲 打眼
3、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不同的是( )
A.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
B.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D.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韩云生
编辑:liuxuepaper.COM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