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地带题目:《孤雁》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整理 标题:《孤雁》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
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一、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二、注释
1、孤雁:失群的大雁。大雁喜群居,飞时一般排列成行。
2、饮啄:鸟类饮水啄食。
3、意绪:心绪,念头。
4、自:一作“亦”。
三、译文
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
四、诗歌赏析
1、“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两句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2、 既然是在写孤雁,为什么全诗最后两句会出现野鸭呢?
参考答案:尾联以野鸭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样浓烈,心中是那样悲痛,追求是那样的迫切,但一群野鸭全然不懂,纷纷然鸣噪不停。诗人既以“孤雁”自比,那么“野鸭”则是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3、赏析首联
参考答案:首联道破所咏之物,开篇即唤出“孤雁”,说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这一联写出了“孤雁”执着的精神。
4、赏析颔联
参考答案: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以“谁怜”二字设问:昔日的同伴都在云端里飞得很远了,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落群的伤感。
5、赏析颈联
参考答案: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意思是"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6、赏析尾联
参考答案:尾联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样浓烈,心中是那样悲痛,追求是那样的迫切,但一群野鸦全然不懂,纷纷然鸣噪不停。这里诗人以“孤雁”自比,那么“野鸦”则是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7、小结: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四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孤雁,孤单困苦却飞走哀号,处境险恶却苦苦追寻,卑微渺小却心比天高,这是一首孤雁念群,悲中有壮的赞歌,这是一曲披露心曲,挑战人生的赞歌。小小一只孤雁写尽了诗人感时伤怀的离乱之苦。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7、 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答:颔联用反衬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突出了孤雁的执着和勇敢。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鸭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9、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还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李菊芬
编辑:作文地带整理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