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享年考——兼及周文王等人的年龄问题(鲁周公世家)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姜太公享年考——兼及周文王等人的年龄问题(鲁周公世家)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姜太公享年考——兼及周文王等人的年龄问题(鲁周公世家)
姜太公是殷周交替时的一个关键人物。以往,有关他的享年,从八九十岁到一百三四十岁⑴,什么说法都有。究其原因,除了文献记载的有限,更重要的还是缺少一个可资参照的年表。另外,有关周文王等人的年龄问题,也有类似的情况,且与太公享年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好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找回了一个“失落的年表”⑵,我们正可据以进行新的探索。同时,由于我们的研究,只能算作断代工程的“拾余”,所以,也可从一个侧面对“新年表”的正确性和适用程度,起到一定的检验作用。
一、太公享年的大体范围
春秋以前的史料,如《尚书》、《易经》、《诗经》、甲骨文、金文等,没有明确涉及太公年龄的内容。战国至两汉的著述,多把初见周文王时的姜太公,说成是一位老者,尽管在形容老的程度上各有不同。如《荀子》和《韩诗外传》里就说:初见文王时的太公是“夫人行年七十有二,浑然而齿堕矣。”《尉缭子》里说:“太公望”年过七十“及遇文王”。《孟子》说:太公和叔齐“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楚辞》说:“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史记》说:“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淮南子》说:“吕尚使老者奋,项托使婴儿衿。以类相慕。”《说苑》里有太公望“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齐”等等。
然而,近日见到网上有一篇名为《姜太公之高寿》的文章(见新乡历史文化专栏),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见,文中说:
顾颉刚先生的《太公望年寿》认为,古文献中记载的姜太公年寿数,都是战国时代齐国游士的妄谈。“太公”原意为“老太爷”,但后人误以为太公是长寿之意,正好像彭祖名字中有“祖”,老子姓名中有“老”,就误以为彭祖、老子是年逾八百岁(似应为八十岁)的老人。而且从《诗·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原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中所描写的战争场面和搏击的迅勇情况看,九十岁的老人是做不到的。所以顾颉刚推测,姜太公在牧野之战时,年约三十,终于八十岁左右。
我们认为,要想深入研究太公的具体享年,首先也需要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并且觉得,说“姜太公在牧野之战时,年约三十,终于八十岁左右”,是很难让人信从的,明显的理由至少有以下四点:
首先,说太公高寿“都是战国时代齐国游士的妄谈”不妥。正如我们前面所举,荀子、尉缭子、孟子和屈原,都是战国时人,又都说过太公高寿,但却无一人是“齐国游士”者。
其次,仅据《诗经·大雅·大明》里的诗句“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的描写,就认为“姜太公在牧野之战时,年约三十”,显然是想象的成分过多了。历史上老当益壮征战沙场的人不胜枚举。况且,“鹰扬”一词,恐怕关键还要落实在一个“率”字上;太公本人,未必一定是要“身先戟斧”的。
第三,说“姜太公在牧野之战时,年约三十”,实际上也就是说,姜太公在遇文王之时是二十岁左右。这不但和其它典籍不能相容,也不合情理。比如,太公的阅历和韬略从何而来?“吕牙在殷”和“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⑶该怎么解释?尤其是太公的女儿邑姜为“周王妃”(详后),也都没了着落。
第四,《史记·齐太公世家》里说,“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比起荀子、屈原等人的说法还要长些,当另有所据,比如齐国的“史记”--《齐乘》之类。因为,司马迁是没有可能看到《汲冢书·竹书纪年》里所说,齐太公卒于周康王六年的。
总之,把“渭水垂钓”⑷时得遇周文王的姜太公定位成一位老者,并把他的享年初步定位于百年以上,无论是从情理上推想,还是从史料上参照,都要更妥当些。
二、关于文王的在位时限
为了进一步研究姜太公的享年,需要先确定一个“参照系”,就是周文王的在位时间。因为,就目前所知,惟独周文王的在位状况,与姜太公的生平有比较明确的“系年”关系。
有关周文王的在位情况,《尚书无逸》说:“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吕氏春秋制乐》说:“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动,已动之后四十三年,凡文王立国五十一年而终。”这是说执政时间长短的。《古本竹书纪年》说:文丁(即殷纣王的祖父)十一年“王杀季历(文王的父亲)”,这是和文王即位有关的记载。有了这两项史料,再参照“断代工程”的新年表--文丁在位为十一年,即公元前1112--1102年,公元前1101年其子帝乙(即帝纣的父亲)即位,我们就可以把文王的在位期限,也定在公元前1101--1050年了。另外,对于文王的卒年,也可以直接采用倪德卫先生的研究成果。倪先生依据《逸周书第二十三小开解》、刘歆《世经》等当中的有关天象,所得研究结论也说:“文王五十年,是公元前1050年。”⑸
把文王在位的第五十年定于公元前1050年,可使许多事件获得明确而合理的解释。首先是文王改元的时间。以往,有关牧野大战之“十一年”(或十三年),是文王十一年,还是武王即位后改元的十一年,一直悬而未决。现在,把文王终年定位于公元前1050年,就等于排除了武王即位改元“十一年”的可能性。因为,从公元前1101文王即位到公元前1046武王克商,中间也就五十五年,是容不下文王执政五十年再加上武王改元“十一年”,共六十一年的。
其次,是从文王改元称王直到武王克商,一系列事件的系年问题。《史记周本纪》说:
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七年而崩……九年,武王上祭与毕,东观兵至于孟津……居二年(即十一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比照上面所拟定的文王在位期限可知,文王改元(或称王)在其执政的四十四年,即公元前1056年,盟津观兵为公元前1048年,武王克商为公元前1046年,可使司马迁所论与新年表密合。
第三,是关于武王的生年和享年问题。《古本竹书纪年》说:“帝乙二年,周人征伐商朝。”原因应是文王姬昌为父报仇;结果是帝乙采取“归妹”的办法,即把女儿(一说妹妹)嫁给了姬昌,缓和了两家的矛盾。我们可以合理的设想,“归妹”若是在帝乙的二年或次年,并在随后的两三年生下武王,到新年表说的武王卒年--公元前1043年,武王应正是五十三四的光景,和《竹书纪年》说的“武王(享)年五十四”正好合榫。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是它和文王享年及太公享年的关系,不过,这留待下面专题讨论。这里特别要说的是,我们所论定的“文王五十年为公元前1050年”,并非是简单地从武王克纣之年,即公元前的1046年直接倒推,而是首尾各有专论。因此,已经有了初步的,对新年表核验的价值。
三、文王享年刍议
有关周文王的享年,以往多以为是97岁,来源是《礼记·文王世子第八》篇里的一个故事:
“文王谓武王曰:‘汝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汝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另外,间接说到文王年龄的史料,是《大戴礼记》的“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而生武王”(据《诗经》和《尚书》正义转引),和《淮南子·汜论训》里的“文王十五而生武王”。我们知道,武王的享年54岁是学者们所认同的,把54加上15等于69,也就是说,倘若武王死时文王还活着,年龄该是69岁。现又据《史记》等知道,文王死后二年“孟津观兵”,再二年牧野大战,再三年武王驾崩,一共是七年。由69减去7年,文王的享年,该是62岁。据此,文王的享年,结合他在位的最后一年,即公元前1050年一算,应是公元前的1112年--1050年。
一个97岁,一个62岁,那一个更符合史料并近乎情理呢?我们以为是62岁。因为,在剖析文王的年龄时,还有两项更为“原始”的材料,及其所牵涉的亲情,是不能忽略的。一是《易经·归妹》卦里的“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若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一是《诗经·大明》里的“文王初载,天作之和……大邦有子,见天之妹”。其意思是说,帝乙确曾把女儿大姒嫁给了文王,或者说,“文王所娶‘见天之妹’、‘大邦有子’正是帝乙所嫁之女”⑹。现分别讨论如下。
为了简明起见,我们可以参照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先给62岁的文王简单地排一个年谱:公元前1112年,文王姬昌出生;公元前1102年,文王十岁,这年,父亲季历被害;公元前1101年,文王十一岁,这一年文王即位(这年也是殷帝乙即位之年);公元前1100年,文王十二岁,这年周人伐商(据《古本竹书纪年》),可以设想,帝乙以“归妹”的办法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公元前1099年,文王十三岁,此年生伯邑考,符合婚生的常例;公元前1097年,文王十五岁,此年生武王姬发,到武王卒年的公元前1043年,享年54岁正与《古本竹书纪年》密合;公元前1056年,文王五十六岁,此年若受殷纣“戟、斧和专征之命”,也正符合《尚书·无逸》里说的“文王受命唯中身”。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再转向97岁,也是同样的方法,简单地排一个年谱:公元前1147年,文王姬昌出生;公元前1101年,文王46岁即位,勉强点说,“受命唯中身”不作纣王授予“专征之权”解,而是以“即位”混充,也可成为一说。但是若按前例,接下来就更不行了,即“帝乙归妹”时,文王已经48岁,再过三年生武王,文王的年龄就远离一十五岁,而是它的倒数--五十一岁了。对此谁都难免会问:这是可能的吗?另外,我们还知道,《史记·管蔡世家》、《烈女传》⑺里均有“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大姒,文王正妃也”的说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有“管、蔡、成、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丰、郇,文之昭也”,杜预注:“十六国,皆文王子也。”退一步说,即使“十六国”中的文王8子(因十六子中没包括伯邑考和武王),可以设想是在文王46岁以前,别的“太子妃”所生,人们难免仍然会问:“8个六七十岁甚或八九十岁的姬姓老头,参加了周初的大分封,会有那么回事儿吗?”我们的答复是:大概不会有!因为道理很简单,靠“做春梦”或是“恩赐牙齿”所得到的年龄,是经不起推敲的。
c四、太公享年考略
要想确定姜太公的享年,我们以为须待讨论的关键问题,实际上主要是三个:一是太公前往西歧投靠文王时的那一年,年龄是多大?二是那一年是公元前的哪一年?三是太公卒于何年?先谈第一个问题,《荀子君道篇》里说:
夫文王非无贵戚也,非无子弟也,非无便嬖也,倜然乃举太公于州人而用之,岂私之也哉!以为亲邪?则周姬姓也,而彼姜姓也。以为故耶?则未尝相识也。以为好丽耶?则夫人行年七十有二,浑然而齿堕矣。
接下来,在《韩诗外传》里,亦有“以为娇好耶,则太公年七十二,浑然齿堕矣”等几乎完全相同的文字,不同的仅是把“州人”改成了“舟人”。再稍晚,《史记滑稽列传》里,也有类似的说法: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文王,得行其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学、行道,不敢止也。
由三宗史料可以看到,在荀况、韩婴和司马迁的心目中,太公见文王时的年龄,都是七十二岁。尤其是荀况,虽为赵人,但曾三作“稷下领袖”,其言必定源自齐人或齐典。那么,这一“认定”,能和其它有关的典籍相容吗?我们说,可以的。比如,《说苑》里有“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⑻的话。《说苑尊贤》里有:“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年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齐。”这里“年七十钓于渭渚”、“年七十而相周”中的七十,因系整数,故可视其为约数。又如《尉缭子武议篇》里有:“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过七十余而主不听,人人谓之狂夫也。及遇文王,则提三万之众,一战而天下定,非‘武议’安能此合也?”这里所说的“过七十余而主不听”后“及遇文王”,也是支持太公投靠文王时是七十二岁的。当然,不同的说法也有,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太公八十而遇文王”,我们以为这种说法比较晚近,其中多有文学夸张的性质。如李白的《梁甫吟》里,就有“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的句子,有论者也把其当着史料信从⑼,或是把“姜太公时年八十有三”当作史料应用⑽,就不足取了。二是有人主张“‘七十’、‘七十二’、‘七十余’均非具体数字,乃我国古代表示‘至大无极’的一种神秘数字”⑾。落实到年龄上,如前所述,认为是古人用以表示年长的意思,并不能代表姜太公的年龄,太公当时的年龄应更小许多。我们以为,把七十二岁减少十岁,或者二三十岁,也许并不影响太公老骥伏枥的形象,甚至从生理上说,还更加合乎常情,比如牧野大战之时他可以更年轻些。然而,仅凭想象得到一个数字,既无新发现的史料支持,又和现有文献记载相抵触,恐怕也是不足取的。
第二,是太公投靠文王的具体年分。据前面“文王在位时间”的讨论可知,机动的范围并不大,也就是文王被从羑里放归到其卒年,即公元前1056--1050共七个年头的初年或次年。因为,即使排除神话性质的“同梦说”⑿不论,参照《尚书大传》的“羑里营救说”、《楚辞天问》的“屠市偶识说”以及《鬼谷子忤合第六》的“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等史料,都不难想象得到,太公和文王的相识,并非始于渭水之阳的鱼钓。《太公六韬》和《史记周本纪》里说的,太公和文王的初遇,是因文王做了一个梦,又经卜师占卜,结果果然在荒山野岸遇到了“坐茅以渔”的太公,是我们今天的人难以信从的。比较之下,还是宁可相信《史记齐太公世家》里的话:
n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周西伯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须密、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另外,在《说苑指武》篇里,还有细节的记载:“文王曰:‘吾欲用兵,谁可伐?密须氏疑于我,可先往伐?’管叔曰:‘不可,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义。’太公望曰:‘臣闻之,先王伐枉不伐顺,伐险不伐易,伐过不伐及。’文王曰:‘善!’遂伐密须氏,灭之也。”讨论到此,初步的结论已经有了:即太公投靠文王之年,最大的可能应是文王从羑里回归的初年,即公元前1056年。这年他是72岁;72加上1056,姜太公应生于公元前的1128年。
b3l 第三,是太公的卒年,相关的史料主要也是两种。一是《史记齐太公世家》里说:“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一是《古本竹书纪年》记有“周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今本竹书纪年》记有“周康王六年,齐太公薨”。不难看到,司马迁的说法是“盖”字当头,无从追索;而《竹书纪年》的记载却是定位明确,毫不含糊。问题是,《竹书纪年》的这一记载,可信程度又如何呢?须得作进一步的考证。
众所周知,出土于西晋汲郡(今卫辉市)古冢的《竹书纪年》,宋代时已经亡佚。今天所流行的本子,无论是“今本”还是“古本”,都是后人依据西晋以后的各种史籍汇集而成,难免真伪互见,参差不齐。不过,所幸的是,有关太公卒年的记载,却是实证仍在,而且来路明确的。所谓实证,就是著名的“齐太公吕望表”碑文,碑文中有:“(晋)太康二年,县之西偏有盗发冢而得竹策之书,藏书之年,当秦坑儒之前八十六岁……其《纪年》曰:‘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参考年数,盖寿百一十余岁。”文中的“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正是今、古二本汇集之源。原碑虽已丢失,但“下真迹一等”的拓片,各大博物馆均有收藏。所谓来路明确,又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该碑的落款清晰--“太康十年三月丙寅朔十九日甲申造”。太康十年是公元289年,距汲冢被盗的太康二年(一说太康元年或咸宁五年),中间只有八年。另据《晋书》束皙、荀勖、卫恒等人的列传,《汲冢书》原为“蝌蚪文”竹简,随即被转运收藏到了朝廷秘府,翻译过程有相当的时间。立碑人卢无忌,应是在京都洛阳的秘府,亲自目验了那支(或为两支)“四十字”⒀的牍简。碑文中有“太公之裔孙范阳卢无忌,自太子洗马来为汲令”的文字,可为佐证。二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为公元前213年,“秦坑儒之前八十六岁”是在公元前299年,也就是说,《汲冢书》确是在地下埋了近六百年的战国真迹;周“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至少确是战国时期,约略与荀子同时的魏国人的看法。
查核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周康王六年是公元前1015年,太公的享年应为公元前1128年--1015年,即113岁。它和“齐太公吕望表”中所说的,“盖寿百一十余岁”也是相应而不悖的。此外,还可以参照《吕氏家谱》、太公故里(今卫辉市太公泉镇)人对始祖太公的祭祀,续加说明:太公的诞辰是农历八月初三,冥诞是农历十月二十。一生经历了商武乙、文丁、帝乙,帝纣和周武王、成王、康王等七代王朝,服务了包括殷帝乙、纣王和周文王在内的五位帝君。可以说,不但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五、关于邑姜等人的年龄问题
j姜太公的享年等问题搞清了,另外三个人物的年龄问题,讨论时也就有了力证。他们是邑姜、成王和唐叔虞。三人的身份和关系,史籍有载:“武王妃,太公之女,曰邑姜。修教于内,生太子诵。”⒁时人有论:“今太原晋祠是为奉祀西周时唐国侯叔虞而建。其圣母殿之圣母,是姜太公之女儿,周武王之妻,叔虞母姜淑祥,即邑姜。”⒂无须细说。此外,在西周早期的铜器铭文中,有一个被称为“王姜”的人,周法高先生认为即邑姜,正好涉及到了年龄问题:
诸家有认为王姜是康王之后的,我却认为是武王之后,成王之母,姜太公之女邑姜……有人认为王姜是邑姜,但“十九年”是康王十九年,(杜正胜说),我觉得也不大可能;因为《论语》称“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有妇人焉,九人而已。”在武王时,王姜已经立有大功,年龄至少在三十开外。经过了成王二十四年到了康王十九年,年已将近八十,还要带兵遣将,未免太老了吧!⒃
主张王姜不是武王后,但也直接论及到了邑姜年龄问题的,是杜勇、沈长云二位先生⒄:
由于‘王在邘’诸器只能置于康王时代,便证明王姜不会是武王之后。因为武王死时‘年五十四’,则王姜的年龄应相仿佛……另据《史记·周本纪》说‘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则成康二世不会低于四十年,到康王十九年王姜至少也有八、九十岁了,外出活动的可能不是太大,所以王姜也不会是武王之后。
显而易见,周先生的误区在于“年龄至少在三十开外”;杜、沈二位先生在于“年龄应相仿佛”。然而,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太公投靠文王之年--公元前1056年,武王是四十一岁。假定邑姜的妙龄为十七岁(甚或更小),到康王十九年(即公元前1002年)是七十一岁,还不及乃父出山的年龄,随着孙子“伐楚”,应该是很正常的。
邑姜的年龄有了清晰范围,成王的年龄悬案也就迎刃而解了。以往,对于武王死后,成王何以才十三岁,要由周公摄政七年,到成王二十岁时方正式登基,常常迷惑不解。现在已经很清楚了,邑姜若是在太公投靠文王的当年或次年适嫁武王,并随即有了成王,在文王改元称王的第十五年武王死的时候,成王的年龄正该是十二三岁。很难设想,如果不是邑姜晚嫁武王为后,而是武王另有“年龄相仿佛”的后妃(而且未必就只有一位),怎么到了武王年过四十岁时,才生出了王子成王姬诵呢?
唐叔虞是成王的同胞幼弟。《左传昭公元年》说:“唐叔虞。当武王、邑姜方震太叔,梦帝谓己:‘余命尔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史记晋世家》说:“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唐叔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封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尔。’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我们姑且不论故事中的“神话”部分,是当时的人编造或是其后不久的人附会。还是同样的理由,若说唐叔也系和武王年龄相仿佛的后妃所生,就更不易解释:何以武王和该王后结婚二十年内(时间或许还更长)一直未曾生育王子,而是过了四十岁却一生再生?现在,若是把王后定位于晚嫁的邑姜,就简单多了。邑姜正当青春年少,先生了成王,隔年又生唐叔虞,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
小 结
夏商周断代工程在决断武王伐纣时间和相关各王年表时,尽管充分考虑了文献学方面的因素,但未必能把姜太公的享年问题作为重点溶入其中。我们另辟蹊径,着重引入大姒和邑姜两个人物,推断出的太公享年,能和一些重大事件以及王年协调,既能说明自己的结论接近史实,也能从一个小的侧面说明新年表的可信。
归纳以上探讨可以小结以下三点:一是文王的享年为六十二岁(公元前1112--1050年),即位之年为公元前1101年,两年后“帝乙归妹”,再过三年生武王,武王的享年合于五十四岁;受命之年(公元前1056年)为五十六岁,合于“文王受命为中身”的记载。二是考定了太公的生辰为公元前1128年,即殷武乙二十年农历八月初三,卒于公元前1015年,即周康王六年农历十月二十日,享年113岁,排除了诸如“生于殷庚丁年间”等种种不实的说法。三是连带探讨了邑姜适嫁武王之年,不但为金文断代中的“王姜”问题提供了新的左证,也为流传了三千年的“桐叶封弟”故事开辟了思路。当然,这里仅仅是一些比较粗浅的认识,真正的结论,还有待于专家们更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焦安南、李建义的《姜太公传》(泰山出版社 1998年)拟订的太公享年是“约公元前1155--1045年”,即110岁;郭庆良等六人合著的《军事家、政治家姜太公》(姜太公故里实业开发公司印赠本)拟订的是公元前1160--1021年,即139岁。前书的作者为山东日照人,后书的作者为河南卫辉人,均言其家乡为太公故里。另据卢美松编著《中华姓氏谱·卢姓卷》(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2002年)称:“据《古本竹书纪年》载:‘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73年),齐太公望卒。’故有人推算,姜太公出生约在殷王庚丁六年或七年(公元前1212年)。”由此, 对太公享年的认识,可见一斑。
编辑:liuxuepaper.COM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