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汉《半棵树》赏析
课件资源
作文地带题目:牛汉《半棵树》赏析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牛汉《半棵树》赏析
【赏析】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全诗以半棵树作为一个核心意象(或者说典型的形象)。以“半棵树”为题目,给读者的视觉造成一种残缺,一种与其通常生活经验中的作为完整形象的“一棵树”相背离的陌生感,一种视觉的冲击力。是什么力量使它变成“半棵树”?标题中预设了一个悬念。
第一节,篇首扣题,直接将半棵树的形象推到读者的视野,并且简笔勾勒出半棵树的恶劣的生存环境。“真的”,意在突出虚拟形象的真实感,“荒凉的山丘”,渲染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愤,使人想见半棵树生命之艰难。
第二节,则由上一节的物理空间向心理空间推进,“像一个人”,架通了“象”与“意”的桥梁,引领读者去捕捉本诗的言内之意。如果说上一节是对半棵树的远景式拍摄,那么这一节则是全景了:“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侧着身子挺立着”,这两句塑造了作为一个“类人”的“半棵树”的倔强挺立的形象,同时也交代了他对抗风暴的斗争策略———“避开”“侧着身”。这种沉默挺立的斗争方式有没有效果?
风暴可能躲过,而“雷电”呢!第三节,接着叙述半棵树的命运遭际,交代了被摧残至半棵的原因。“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这幅画面尤其触目惊心。“从树尖到树跟”这个介宾短语,将这棵树遭受戕害之深重作了形象的概括;“齐楂楂”这个富有画外音效果的叠音形容词状语,以及“劈”这个冲击力极强的动词,都突出地表现了外在的恶的势力的强横凶残。
第四节,承上节,交代树遭摧残、迫害的结果。“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这幅画面,采用了特写的镜头来诗意地表现半棵树坚韧的斗志与顽强的生命力。“仍然”这个副词强调它的执著,“直直”、“青青”这两个叠音词细化了半棵树的战斗的姿态与饱满的自信,一个“满”字,透露出多么乐观、昂扬的精神。
如果说第四节是重在用描写的手法来充实“半棵树”的形象内涵的话,那么第五节则是重在以议论的方式来升华半棵树的人格化魅力。通过与一整棵树的比照,进一步凸现其崇高而伟岸的精神风采。两个“还是”句式的复沓运用,把诗人对“半棵树”的景仰与礼赞的感情提升到一个高潮。
第六节是一个尾声,请注意“人们说”这三个字,“人们”相对于“半棵树”而言,是与其共时存在的“他者”(可能这“他者”一样也遭受着侮辱与损害),“他者”传布的信息,传者制造的舆论,是另一种力量的威协。能够抵御得住如此强大的恶的势力的威压与逼迫吗?“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这就形象地表现了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的尖锐的冲突,反衬出树的钢铁般的不屈的力量。“还要”意味着战斗永无穷尽时。末尾一句余味悠远,“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这个生动的拟人句活画出迫害者的狡黠与阴险。一个“盯”字令人想象那种居心叵测的狠毒。这一句似乎与前面几节淋漓纸面的凌厉张扬的刚健之气不甚协调,或者说是有点消退了那种强悍的战斗的雄心;其实,这种不甚协调就真实地反映出处在一个高压恐怖的时代之中的抗争者对自己的逼仄艰难的处境,对自己的抗争的脆弱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牛汉一直认为:“任何一首真正的诗,都是从生活情境中孕育出来的,离开产生诗的特定的生活情境是无法理解诗的。”这里有必要联系到诗人当时的处境。 他曾说:“‘文革’期间我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写的那些诗,如果把它们从生活情境剥离开来,把它们看作是一般性的自然诗,就很难理解那些诗的意象的暗示性与针对性,很难理解到产生那些情绪的生活境遇。”这首诗结尾的转折,似乎告诉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们不要盲目地乐观,要提高警惕。纵然“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值得肯定,但也不能作无谓的牺牲。
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是极其鲜明的。它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坚持秉守正道与自觉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全诗语句看似平静,实则沉郁顿挫,如急湍冲撞涧石,似猛浪怒拍礁岩,又象悬瀑飞击峭崖,气势雄浑,激荡人心。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xuanxiu/ShowArticle.asp?ArticleID=82298
编辑:liuxuepaper.COM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