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并不平凡——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世界并不平凡——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世界并不平凡——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整理 标题:世界并不平凡——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蔡中恒

“一本优秀的通俗小说能让人一口气读完,而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却使人在读完之后开始思考。”

——题记

我一向不喜欢读现当代小说,固执地认为他们的价值需要时间的考验。但这一次我读了《平凡的世界》,心里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

小说从侧面开始,首先是引出了孙少平——小说的主人公,然后再通过孙少平的视角,将一幅广阔的社会图景在我们面前逐步展开,让我们似乎又回到了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个十年!

孙少平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他的个人经历有一种现实的代表性。因为文革的耽误,他没能考上大学。但他并没灰心,不断地探索着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方法。为此他干过小工,当过煤矿工人。他在劳动,也在思考,思考着他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最后,他选择了他钟爱的煤矿工人的事业,重新回到了煤矿上。

而他的爱情呢?高中时代和郝红梅的交往应该属于青春期的萌动,而他和田晓霞的爱情是令人羡慕的,也是令人惋惜不已的。我觉得促使这两颗年轻的心结合到一起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着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倒和思修书上说的差不多)。尽管形式不同,但他们都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田晓霞在抗洪斗争中牺牲了,使得这段宝贵的青春之恋没有划上圆满的句号。但我非常怀疑这是作家痛苦而无奈的安排。写到这儿,如同福娄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一样,田晓霞恐怕已经不能不死了。试想一下,如果田晓霞不死,情节一如既往地发展下去,他们或许会结婚,然而婚后的生活呢?文中已经多次暗示到孙少平心系煤矿,不会往其它地方调。而田晓霞也有自己的事业,她是记者,不可能屈居在一个煤矿里。要想婚姻幸福美满,至少得有一个人作出牺牲。但我相信,无论牺牲哪个人的事业,作家都是不愿意的,因此他只好这样安排。否则,当青春的激情一过,留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一大堆现实的问题。从这点上来说,金秀似乎更适合孙少平。但此时孙少平还沉浸在失去田晓霞的痛苦中,加之他特别不愿意耽误金秀的前程——和爱情,所以他选择了退出。在经历了这么多变故后(尤其是田晓霞的死),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血性方刚的少年了。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当年孙少平是渴望摆脱现实的桎梏而出来——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理想,但现在他又从理想回归到现实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转而眷恋起了家庭的温馨。或许惠英嫂才是他的最后的归宿,这一点,作家已经暗示到了。

对于孙少平最后回到煤矿的决定,我们没有任何资格来指责他。从理想回归到现实是每个人必经的历程,或早或迟而已。当我们在信念的支持下冲锋陷阵,攻城掠地时,我们的心也会受伤,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变得伤痕累累,这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成为我们最渴望的世界。无可奈何地激流勇退,只能对自己的理想说一声辛酸的抱歉。

从《平凡的世界》中,我们也可以读到不少的人情世故。人生在世,免不了要做一些不得已的事,不管我们情不情愿。徐国强向田润叶陈述了厉害关系之后,田润叶迫不得已地嫁给了李向前。她的婚姻就葬送在这里,后来李向前失去了双腿,她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承担了起来,夫妻之间好像出现了新的转机。两口子的确是相敬如宾,但思情远远多于爱情。她的婚姻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本来她和孙少安是青梅竹马,但中国几千年来的门户之见在他们中间划下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本来田福堂心理也盘算过他们两个人。但是,田润叶是小学教师,“吃公家饭的”;孙少安呢,只不过是一个农民,两人地位太悬殊,田福堂是不会把女儿嫁给他的。孙少安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传统的力量太强大了,他只能选择逃避与屈服。丢下田润叶,他是不负责任,但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孙少安是个厚道人,但在这方面缺乏挑战世俗的勇气。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这里表现出来了。还有孙兰香对吴仲平一开始也抱有这种观念,不愿去他家里做客。这些都是社会观念造成的压力。还有田福堂从村支书的位置退下来时,提出条件让他儿媳妇郝红梅当村里的小学教师。村里的人们就给他这个人情。田福军对张有智始终抹不开面子,狠不下心来撤换他。事实上,有很多决定都是噶中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没办法,中国人重视这个,儒家的中庸和仁已经根深蒂固。这一方面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又会给社会的前进带来不小的阻力。即使现在,人情世故仍然是影响我们作出决定的重要因素,短时间恐怕难以改变。

如果再继续纠缠于书中的爱情故事和人情世故,那可就是对作者的大大不敬了。作者力图展现的是那个十年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地方。文革末期,看似轰轰烈烈的阶级斗争已经是外强中干,通过疯子田二的口:“世事要变了”,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暗示着一场暴风雨的到来。果然,四人帮倒台,文化大革命结束,但问题是否就完结呢?绝对不是!我们需要的思想的解放!作者在这方面有着同样出色的描述。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整个中国大地,也使人们的思想产生分化,以孙少安为代表的一批农民仅仅抓住时代的机遇,发展了自己的事业,成为新一代乡镇企业家的典型。而像田福堂这样因循守旧的人看不惯新生事物的发展,最终他也无法阻挡社会前进而淘汰-------从村支书的位置退下来。当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有不少人乘机浑水摸鱼,干一些不法的勾当,如神汉刘玉升,小偷金富,游手好闲的王满银。他们不是靠勤劳来致富,而是妄图不劳而获。文中孙少安说过:“这年头,干小偷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多了。”“林子一大,什么鸟都有。”失去了集体生产制的庇护,他们再也无法滥竽充数了,只好干起这些勾当。作家对这些人都安排了他们应有的下场:刘玉升修庙的企图没有得逞,金富一家获罪判刑,王满银最终良心发现……作家是公正的,抑或说社会是公正的。

但作家并非对每一种新的现象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例如杜丽丽和古风铃的关系。作家只是对古风铃的自高自大表现出了厌恶,而在写到他与杜丽丽的关系上,采用的是极为平实的语言,不动声色的描述。或许作者自己也隐喻的感觉到,判断权应该交给读者,留给时间去裁决。作者是对的,关于婚外恋的讨论,其实是关于道德标准的讨论。杜丽丽不是王彩娥,她有自己的特殊性。作者只提了这么一句:“他们对家庭和两性的看法都属于全新一代。”是的,直到现在,这个讨论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掐指一算,从那个十年到现在,也快近二十年了。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社会又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有的作家在作品里暗示到了,有的作家没有。二十年来,根据党中央先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的原则,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飞速发展,而另外一部分地区却发展缓慢(相对来说)。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源源不断的涌现。在农村,封建思想又沉渣泛起,门户家庭间的隔阂依然存在。而新的问题呢?改革开放造就了一种很不正常的“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我们不在羡慕别人的阶级成分,转而眼红别人存折上的数目。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社会风气指导出了一种急功近利的状态。大家都渴望一夜暴富,有的人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如傍大款。社会有一种普遍的暴躁不安。现在的学生在报考大学时,都喜欢往热门专业挤,哪怕自己不喜欢。在孙兰香读大学的年代,天体物理是很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专业。而现在呢,报考物理系的人寥寥无几。基础学科因其实用性不强而受人冷落,或许这一点作者没有想到吧?

现在的大学生不如那时的大学生。我们过多的关注自我,整天讨论的就是找女朋友,考研或是找工作,努力的在为自己的前途奔波。相比之下,真正关心国计民生的大学生却是凤毛麟角。而那时的大学生比我们淳朴,比我们更富有青春的朝气,比我们更心忧天下,比我们更怀有满腔的热情。或许他们那时侯是万里挑一的天之骄子,而现在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多如牛毛,就业的压力使我们没法不为自己的前程拼命。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由于国家的控制,农副产品的价格几乎多年未变,就在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的时候,我们最勤劳最伟大的兄弟还是在一如既往地作着无私的奉献,还得忍受世人的目光。而工人呢?作家已经暗示过“公家的铁饭碗”将来也会打破,事实的确是这样。像孙少平那样的煤炭工人,如果到现在,不客气地说,他的职业是受歧视的。煤炭工人现在的生活并不好,他们的工资和奖金,全是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挣来的。他们的生活状态现在却很难引起我们的关注。社会过多地强调竞争而忽视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这一点作家借孙少安之口已经说出来了。

而现在教育产业化使得学费一涨一再涨,房价仍然是居高不下,高昂的医药费也让老百姓望而却步。其实老百姓的愿望很简单,住得起房子,看得起病,孩子们能上得起学。可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不少年轻人不敢结婚因为没钱卖房,房价或许能抵上他们毕生的积蓄;不少学生因为交不起高昂的学费而被迫辍学;不少医院忘记了救死扶伤的使命,见不到钱就不会治疗。如果连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那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将何谈起,从何做起?

根源在贫富不均,所以党中央才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汉唐盛世,谁不向往?我们的民族压抑得太久了,在大踏步向前迈进的同时,也要力戒急功近利的思想。

现在的文艺作品可谓是百花齐放,但是关注自我的作品很多,关注社会(特别是关注当今农民生活状态)的作品太少。《平凡的世界》是对那个十年的全景式概括,文风朴实,就对社会的表现程度来说,我个人认为它甚至可以超过《子夜》。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呢?有没有另外一个路遥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平凡的世界》呢?

我期待着。

编辑:作文地带整理

下一篇:

我要评论

站内搜索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