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阅读题2(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件,课件资源
作文地带题目:社科文阅读题2(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社科文阅读题2(教师中心稿)
(一)“热”了历史“冷”了现实李林荣
但凡对文化圈和传媒圈略有关注的人,都感觉得到,时下正当“讲史热”和“写史热”如火如荼之际。论社会影响,雄踞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制高点之上的“讲史热”的“热”度,显然远胜过局限在文学圈特别是散文圈内的“写史热”。但若论起最早发“热”的时间,至少可以把根儿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余秋雨“苦旅”散文那里的所谓“历史文化散文”,这得算是电视上“讲史热”的启蒙导师或开路先锋。
不过话虽如此.以一个熟读和追踪过秋雨散文及秋雨后的一路散文创作的普通读者旁观所得的感受而言,同样是围着历史“热”,在电视“讲史热”尚未出现的时候就渐呈模式化和潮流化的那种初始面目的散文版“讲史热”,跟如今有多媒体烘托和多方位包装可恃的电视版“讲史热”相比,在内容和风味上本来都有相当明显的区别。只是到了最近这一两年,也就是电视上的“讲史热”在传媒空间里跃升为压倒多数的舆论聚焦热点之后,散文版的“讲史热”才开始积极转型,使劲往电视版“讲史热”的路数上靠。发展到现在,终于已成合流之势:随便翻开一种文学期刊,都不难看见着意追随和延伸电视“讲史热”中某位当红主讲人的话语和思维特色的散文篇章。
经营笔墨文思的书面文学创作者,去电视节目里寻求一些学习或借鉴的资源,这本身并没什么不好。但是在当前随着电视“讲史热”而翻卷出来的许多专以“述史”和“论史”为务的散文作品中,这样的学习、借鉴,其实只是一种在文学和非文学的价值上都缺乏创意的形式模仿和思维抄袭。而就在这种模仿和抄袭中,在不断的争议和持续的关切下绵延、累积了十几年之久的散文写作领域原有的那种立足现实而面向历史的文化忧患意识和反思意识,却遭到了彻底的切断和遗弃。
回顾起来。曾几何时,文学评论圈里环绕余式文化散文。还一度“酷”评迭起,声浪滔滔,响彻南北,连篇累牍,多年不绝。与闻经见者,至今都还犹在耳畔。真不知道,当年为发现余式散文中笔锋最终只敢避实就虚、朝无人无事的文化苍茫中瞄准的模式而慷慨陈词、痛下针砭的那众多雄辩正义之士,面对今天散文界连余式忧患和余式反思都快要不能容留的新时尚,他们是否还能犀利如故地置辞批评?
可见,风气发生改变之处绝不仅是创作界,今天的评论界刀枪所向,也早已不是为在道理上较真,而是为在舆论场里造势。比如,为了从理论上给当前的“讲史热”张目撑腰,不少论者已经成功地歪曲利用了胡适和克罗齐——这两位因故世实在太久而早已没法给自己做主的中外名人,一个被硬按着说出“历史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的混话,一个被强扭着自打嘴巴、全盘否定自己的本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于是,倾力面向所谓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的大众趣味之所好,完全由着初中文化程度所允许的思想兴致和认识极限。来打扮和简化历史,好像就都成了跟中外前贤的圣明主张不谋而合的正当之举,再容不得任何人来批评,谁愣要批评就是谁活该在犯低级、庸俗的红眼病。
不信这个邪的人,当然还要批评。不过,批评并非是为了和谁对着干。也不是因为针对“讲史”和“写史”的具体某人某文产生了非说不可的恶感,更没妄想要把谁给当草拔掉。只是为了厘清事实和道理,让不愿意跟风跑的作者、读者和观众。也能有一份从思想认识上安顿住自己的充足理由。眼下这阵“讲史热”和“写史热”,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既是一场社会性的“热”,我们多数人都为宦们的形成和扩展,尽了程度不同的推波助澜之力,在这过程中,又有些什么因素在吸引着我们并引发了我们对它们的认同?
对以上所问,概其要害,答案可归结于一点,就是一“讲”一“写”之间,“历史”里泛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而且是较之我们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实际生活感触,又往现实人心深处的幽暗里狠扎了一层的那种表里俱现的生活状态。甭管是历史上的哪个片断、哪个人物或哪个事件,之所以一经“讲史”转述、渲染,或“写史”者的铺排阐发,就可以让我们了无障碍地心领神会,不必费丝毫心力,不需仰助旁的任何专门知识,就可以轻易地想见其状貌而把握其灵魂。“讲”史者和“写”史者都是三下五除二,熟练而刻意地把历史捏巴成了一团可与我们当前现实生活中的状况和色调一一对应的彩泥。如此摆布和利用“历史”,固然热闹非凡,但由此映衬出的,既不是所谓拨云见日方能得见的历史真相,也不是当今的社会和人性慎终追远、激浊扬清的向上提升态势,相反,倒是我们的世道和人心在大张旗鼓中自甘委顿乃至向下沉沦的一派精神荒寒。(选自2007年4月19日《文艺报》,有删节)
1.依据文意。下面说法不能作为“写史热”与“讲史热”有“合流之势”证据的两项是
A.模式化和潮流化。
B.在话语和思维特色上,“写史”者对“讲史”者的过度模仿与抄袭。
C.迎合大众的趣味,在初中文化程度所允许的思想兴致和认识极限内打扮和简化历史。
D.“讲史热”成为舆论聚焦热点之后,散文版的“讲史热”才开始积极转型。
E.创作界成功地歪曲利用了中外名人,为“讲史热”张目撑腰。
F.“写史”者彻底的切断和遗弃了立足现实面向历史的文化忧患意识和反思意识。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不属于“尽了程度不同的推波助澜之力一的一项是
A.一些“写史”者与之合流,一些论者为之张目。
B.各级各类媒体全方位烘托和多方位包装。
C.谁愣要批评就是谁活该在犯低级、庸俗的红眼病。
D.普通受众对能了无障碍地心领神会历史,轻易地想见历史状貌而把握历史灵魂的欢迎与自慰。
3.依据文章,作者认为“不信这个邪的”批评者。应秉持的原则是什么?批评的目的是什么?
答:原则:
目的:
4.结合文章。分析“‘热’了历史‘冷’了现实”的弊端。并简要说说应如何正确地对待历史和现实。
答:
(二)创新就是创造稀缺 李义平
经济学的要义,在于研究稀缺的资源如何配置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稀缺就没有经济学。步入市场经济以后,产权成了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经济学概念。事实上,产权本身就是对资源稀缺的反映。以土地产权为例,如果土地资源相当丰富,人们只要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使用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劳神费力去明确和保护产权,因为明确和保护产权也是需要成本的。而土地一旦稀缺,产权问题就立即凸显出来。换言之,当土地相当充裕时,随便占有土地、进行粗放经营是有效的;当土地日益稀缺时,土地产权得到明确和有效的保护,随便占有土地已不可能,于是就需要在给定的土地上精耕细作,进行集约经营。在这里,促使生产经营方式转换的是稀缺资源的变化:土地变得稀缺,资本和技术却相对充裕。资本和技术对稀缺土地的代替,就是集约经营。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借用一位无名氏的话说:只要学会供给和需求,鹦鹉都可以当经济学家。按照供给和需求的逻辑,谁在经济生活中拥有稀缺资源,谁就拥有谈判的力量。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曾分析过这样一个案例:在一个偏远小镇。由于移民甚少,荒地很多。相对于荒地数量,荒地承租人相对稀缺,荒地的地租就很难提上去,原因在于土地所有者没有居于优势的谈判地位。有还价能力的是稀缺的承租人。如果有一天移民蜂拥而至。承租土地的人大大增加,稀缺性发生了由土地承租人向土地所有者的转移,土地所有者就拥有了谈判的力量,租金就会大大提高。这就如同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土地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一样。交通不方便时,偏远地段的购房者因为稀缺而拥有谈判力量,房价便宜;一旦交通方便,购房者增加,稀缺性就会向房地产开发商转移,开发商的谈判力量一相对提高,房价随之上升。
从稀缺的角度观察创新,会使人们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稀缺的东西值钱,不稀缺的东西不值钱。企业之所以把创新作为一种自觉行动,就是要创造一种别人没有的暂时属于自己的稀缺。用马克思的话来讲就是,哪个企业率先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哪个企业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而一旦其他企业也采用同样的技术,这种技术不稀缺了,也就很难获得超额回报。然而,竞争中的企业总是想要获得超额回报的,于是就有了顽强的持续不断的创新。创新就是创造稀缺。这启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是创新而不是价格大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稀缺。
稀缺可以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当某种资源稀缺之时,人们会选择其他的替代方案。比如,汽油价格上涨,人们就会减少用油发电,增加用煤发电;就会制造耗油量低的汽车,开采更难开采的油田。同时,科学技术也向着能解决或替代瓶颈性资源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人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基本轨迹。
当前。我国各种资源相对于实际需求来说已经相对稀缺,但为什么转变增长方式、节能降耗的工作还没有发生让人欣喜的明显变化呢?问题的要害在于垄断或者人为的定价使得价格扭曲。价格不能正确而灵敏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稀缺程度是通过市场价格来反映的。产权约束硬化且以逐利为目的的企业会自觉地进行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如果浪费和污染的成本低、收益大,企业自然会选择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生产经营模式。因而,改变粗放经营和污染环境的制度性措施,一是使价格真正成为市场价格,能够灵敏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二是使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能够对价格信号作出灵敏反应。(选自2007年8月1日《人民日报》)
1.依据文意,下面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稀缺就是稀少缺乏,凡事一旦稀缺,它的价值便体现出来,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稀缺的程度。
B.稀缺是相对的,会因其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C.当土地相当充裕时,资本和技术便相对稀缺了,人们只能进行粗放式经营。
D.谁创造了稀缺,谁就拥有了谈判的优势地位。
E.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促使人们去创造稀缺;客观存在的稀缺又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F.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大战已失效,企业间进行竞争的主要方式是创造稀缺大战。
2.下面各项中不能作为“创新就是创造稀缺”论据的一项是
A.交通不方便时,偏远地段的房价便宜;一旦交通方便,购房者增加,稀缺性就会向房地产开发商转移。房价随之上升。
B.竞争中的企业总是想要获得超额回报的.于是就有了顽强的持续不断的创新。
C.率先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企业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而这种技术不稀缺了,也就很难获得超额回报。
D.稀缺的东西值钱.不稀缺的东西不值钱。企业之所以把创新作为一种自觉行动,就是要创造一种别人没有的暂时属于自己的稀缺。
3.本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都用了土地稀缺的这个案例,它们所要论述的角度有何区别?请简要分析。
答:
4.依据文章的最后两节,请指出我国目前经济生活的状况。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答:
练习17
(一)1.D F 2.C 3.原则:坚持立足现实而面向历史的文化忧患意识和反思意识3目的:为了厘清事实和道理,让不愿意跟风跑的作者、读者和观众,也能有一份从思想认识上安顿住自己的充足理由。4.(1)媚俗,倾力地打扮和简化历史.以满足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的大众趣味之所好;随意摆布和利用“历史”,对历史既不廓清真相,对现实也不警醒人性慎终追远、激浊扬清;容不得批评,切断和遗弃了优良的学术传统。(2)对历史要注重反思,对现实要强调忧患;允许批评,包容异见,讲史和写史要弃虚就实,有的放矢。
(二)1.BE 2.B 3.第一段用这个案例,是从稀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稀缺决定人们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这个角度来证明有了稀缺才有了经济学;第二段用这个案例,是从人们通过稀缺认识到了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证明谁学会了供给与需求,谁就可以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就可以成为经济学家。第一段旨在说明稀缺的客观存在性,第二段旨在说明人们对这一客观存在的利用。4.状况:①各种资源相对稀缺。②生产和生活方式没有发生可喜的变化。对策:①杜绝经济垄断,让市场价格真实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②健全产权制度,产权约束硬化。
编辑:liuxuepaper.COM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