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个性特征(教师中心稿)

论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个性特征(教师中心稿)

课件资源
作文地带题目:论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个性特征(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liuxuepaper 标题:论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个性特征(教师中心稿)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的一些基本特征,诸如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等,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人们也已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或分类,不能把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而要自始至终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这样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一个课题切切实实地摆在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面前,那就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体贯彻素质教育的种种原则? “对于物资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毛泽东:《矛盾论》)中学语文课是最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文化课,中学语文教学应是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教育、提高,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拟对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个性特征进行探索与描述。
个性特征一:语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实践的养成型的教育
中学生的素质是通过教育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这几个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素质属于较知识、能力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很复杂,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要求注重渗透性的教育,养成型的教育,要求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内化过程。为此素质教育就更加注重实践,注重在实践中养成素质,仅仅是表层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技能培养,或是空洞的素质教育的说教,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朱棣文在“谈研究方法和个人经历”时,曾这样谈到实践对他后来取得成就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如果你将许多时间花在实验室里,那么你的实验技巧就会越来越娴熟。过去需要我花上好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实验,我现在只需几天至多几个星期便能完成。因而你便有了更多的办法和更多的知识。这样,当你在实验中遇到新情况时,就能及时想出恰当的解决办法。实验技巧来自于经验和实践。”是实践使朱棣文“实验技巧就会越来越娴熟”“遇到新情况时,就能及时想出恰当的解决办法”,这正是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就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融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我们在认识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个性特征时应首先明确与把握的。
中学语文课是一门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一体的工具课。中学语文课的工具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实践品格──凡工具只有在运用和实践中才能很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化为学生的血肉,语文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提高,语文素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因此,可以说语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实践能力的教育。可是检察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实践严重地被忽视,比较普遍地存在 “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倾向。在一些语文教师的思想中,似乎他们只管教,不管其它:该讲的我都讲了,学生会不会,能不能运用,素质有没有提高,那不是我的责任了。当然,在一般的语文教学中也有作文、作业,但这还不完全是语文素质教育意义上的实践,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一个重要的基本点通过实践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更何况对于许多语文教师,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只是一个“搭头”,语文作业只是用来检查知识的学习情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提出过一个有名的“三主”教学思想,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他是这样认识与处理“三主”的关系呢?钱梦龙曾说:“‘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教师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系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 ‘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不论是‘善学’还是‘善导’,都是为汲取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钱梦龙认为这一切只有进入“训练”过程“才能实现”,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以这种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主线”,这是对于语文素质教学性质的极深刻的认识。
怎样改变中学语文教学“重讲课轻实践”的弊端,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素质呢?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好的创造。例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在阅读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实践贯串教学过程:“文章要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要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 ;规律要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掌握”,由此他提出了“通读──质疑──理解──概括──实践”的五步阅读程序教学法。再例如作文课的教学,高原、刘月出 月出  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作文教学模式,这些立足于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与作文的能力,也能促进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素质。
个性特征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语文素质教育的灵魂
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点。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仅不重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忽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不意之中抑制了教育机能的创造因素和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恩格斯曾指出:“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造。”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先生认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创造教育的过程,就是启发、诱导、激励学生去探索、开拓、发现、创造,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个性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与特长,用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习知识与认知世界。利用中学语文教学阵地,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每位中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有一种糊涂的认识,认为语文是一门知识课,不是创造课,更何况创造是“教”不出来的。这种糊涂的认识不意之中,抑制了语文教育机能的创造因素和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不能把知识的学习与创造对立起来,创造不仅是一切知识和技能所开出的鲜艳花朵,而且是一切“教”与“学”所结出的最终果实。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所创造,并且只有通过创造,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产生社会效益。现在的人们已较普遍地接受了这样一种认识:在知识经济时代,胜败不是靠拼知识,谁懂得用工具、用方法、能创造,谁就是赢家。创造也不是架空的东西,早在四十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发表了《创造宣言》,大声疾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创造的确不是“教”出来的,但却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也从没有不接受教育而能够创造的。语文做为一门中学基础教育学科,借助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可以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开发学生创造力,造就他们的创造精神、创造品格,这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那就是增强创造意识,加强创造教育,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天才,切切实实通过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逐步使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成为学生的灵魂,为培养造就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提供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思维方式、认识方法和精神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要抓 “思、疑、悟、创”,以 “质疑求答”贯串整个教学活动。“思”,是指通过思维去认识世界;“疑”,是指提出认识世界中存在的问题;“悟”,是指在辩证分析中认识问题的实质及其内在联系;“创”,是指以前所未有的方法或成果解决问题。“思、疑、悟、创”的过程是创造教育的实现过程;“质疑求答”的过程,也就是教人发现真理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质疑求答”、教人发现真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启发、诱导、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探索、开拓、发现、创造,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个性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与特长,用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去求知。这样的具有创造学内涵和创造新精神的教育,不仅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而且也是实现教育效益的最佳境界和培养顶尖人才的最佳手段。因此我们也要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要努力创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求异创新的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乌克兰科学院院士格涅坚科指出:“如果我们想下一代超过我们,我们就应该改造我们的教育,要改得不是灌输知识,而是使得学会思考。”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质疑求答”主要有两种方式:①问题教学法。教师用问题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问题教学法的实质和基本作用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亦即创造力。例如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六步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问题教学法。②自然引导教学法。教师不是迫使学生接受既定的现成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去揭露矛盾,并为矛盾的自然运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想方设法和学生一道去探索未知的东西。自然引导教学法的实质和基本作用就在于充分发展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进而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创造者。例如语文特级教师欧阳黛娜的“布置自读任务、精心设计导读提纲、及时点拨解难、总结深化”的 “四步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自然引导教学法。实施问题教学法与自然引导教学法,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巧妙地揭示教材中的语言文学现象与知识的矛盾,循序渐进地启发诱思,力求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是富有探索性的,以便激发学生探索语文规律的愿望和热情。
个性特征三: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较普遍地存在着 “重读、轻写、无听说”的现象,忽视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一些语文教师的思想中,似乎讲完了一篇篇的语文课文,就算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他们把教学的注意力只放在了阅读上,而且这种阅读也仅仅简单地接受课本与老师传递的知识。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略谈学习语文》)对于语文教学,课文的学习与知识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但语文教学要提高的学生的素质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阅读与知识,而是全面包括“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离开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根本就谈不上语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这是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1、“说”的能力及其培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看来,“说”是教师的事。叶圣陶曾精辟地说明语文学习的任务:“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认真学习语文》)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学生说,不能只是理解为在课堂上简单地回答问题,素质教育意义上的“说”,是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之际的思想的技能技巧训练。“说”的能力,在初中生,是要求能说普通话,回答交谈,讲述见闻,介绍事物,发表意见,能作3分钟演讲;在高中生,是要求能作有准备的演讲,能作5 分钟的即兴发言,初步学会社会调查。培养“说”的能力,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课堂内的朗读、复述、答问、讨论,这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主要园地,教师要尽量把课堂的活动空间让给学生,用以发展学生的能力。另外,举行课前3分钟演讲,开文学作品朗诵会,故事会、辩论赛,课外布置学生与家长交流、谈心等,都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写”的能力及其培养。传统语文教学的写,往往只是一种被动的应试训练。叶圣陶曾深刻地说明作文的实质:“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1982年9月13日《在“外空探索”征文发奖会上的讲话》)从素质教育去认识中学语文的作文,它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过程。贴近生活,这是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对作文的基本要求。要让学生能自觉地去寻找作文在生活中的位置,要让学生自己感觉到作文在生活中发生的效应。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产生写好作文的动力。“写”的能力,对于中学生,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能文从字顺地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作文训练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要有分阶段、分层次的系统的训练计划,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要有有效的指导与总结。作文要提倡多写,没有一定的“量”是不会有一定的“质”的,但又不能过大地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可以把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结合起来,把语文课的作文与生活中的作文结合起来。
3、“读”的能力及其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读”拘泥于课文本身,咀章嚼句,把阅读引向了“钻牛角尖”与文字游戏──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名教授、名作家做不来高考语文试题的原因。叶圣陶对“读”有很精辟的见解:“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来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略谈学习国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认真学习语文》)阅读教学最主要的就是养成好的“读”的习惯。 这好的“读”的习惯是什么呢?这首先是会消化与简化所读的文章、书籍。所谓消化,就是理解所读的文章、书籍;所谓简化,就是能抓住文章、书籍的知识要点。其次是能序化和网络化。所谓序化,就是理清文章、书籍中知识的条理,将零乱的知识条理化;所谓网络化,就是能把文章、书籍中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中,将分散的知识,相互之间逻辑化。再次是深化和创造。所谓深化,就是加深与发展所读文章、书籍中的知识;所谓创造,即在所读文章、书籍中知识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成果。阅读教学的目的就主要在于此。读要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教读与自读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自己阅读中获得提高。
4、“听”的能力及其培养。在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听从来就是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课。素质教育的听是指学生能主动地以良好的态度与习惯,通过听科学地有效地获得信息。中学语文听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听读深浅适度的文章、听新闻广播、听一般性发言,能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对听的基本内容进行复述,说出重点和中心;参加讨论,能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快速地总结、评价所听到的内容。听,不仅是听教师的,还要听同学的、家长的、社会周围人的,听的形式和手段有听朗读课文,听演讲、论辩、故事、小品等,在听中养成主动接受信息的好习惯。
个性特征四:语文素质教育提倡发现性学习以造就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教学本身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但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只注重“教”,而忽视“学”,忽视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忽视造就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造就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培养的实则是一种带根本性的素质,离开了这种带根本性的素质,语文素质教育的其它方面都谈不上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实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生命线。过去人们曾在语文教学的“教”上想过许多办法,来提高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然而都收效甚微,原因就在学生没有“动”起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不仅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学生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后劲,
对于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既使是“学”,也只是一种接受性学习。所谓接受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传授者的传授,不需要自己任何方式的独立发现,而将别人的知识与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学生只不过将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加以内化和组织,以便在必要时给予再现和利用。这种传统教育所施行的接受性学习,只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单纯积累、储存知识和信息,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和唯一肯定的标准答案。由于接受性学习是以接受与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与经验为目标,这种学习又是被动的,因而带来的效益是很有限的。与这种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是传授型教学。现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提倡的是创造型教学,这种创造型教学要求的是发现性学习。所谓发现性学习是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发现性学习注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自觉加强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发现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为目标,这种学习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学会了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带来的效益是无限的。中学语文的素质教育要求这种主动的发现性学习:这不论是从语文的工具性质来看,还是从语文本身具有创造的品格来看,或是从语文学习充满着探索来看 ,只有这种主动的发现性学习才有利于学生增长能力与培养创新精神。
发现性学习的根本是造就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造就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要树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更多是强调教师的教,强调学生的接受。而发现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和认知活动的主体,它把学生视为教育目的的体现者,确认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是通过在学习活动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反思而获得提高。造就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还要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把教师提到了“天地君亲师”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师道尊严强迫学生“唯教师是从”,完全丧失了学习上的独立人格,成了知识的奴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学生绝不可能照搬老师教的知识而适应变化的一切。未来靠学生自己独立地进行选择。因此有人提出,教育的关键是教学生学会选择。发现性学习的独立性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地学习。它要求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要求教师淡化教书意识,强化教学意识,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上;要求最大限度地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追求学生的成功。当然,在造就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上有一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梁启超曾强调指出:“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善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的方法。”(《教授法》)学法的指导应成为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如何实施语文素质教育,造就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上,美国的素质教育能给我们许多启发。有一本《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书,介绍美国二年级的小学生就在教师的要求下,开始搞“研究”,写“论文”了。有的作蓝鲸的研究,有的写“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样看人类文化”的论文。学生饶有兴趣地自己收集材料,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做研究,自己写论文。而我们的初、中等教育,强调的是所谓智力开发,是所谓的死记硬背的打基础,错过了开发学生创造利最佳时期,扼杀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在美国的小学,搞“研究”,写“论文”侧重于对孩子收集材料、独立提问的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在中学,则侧重在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计划的能力的培养。对于这“研究”、“论文”,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它强调的不是灌输书本知识,读“死书”;而是强调的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在这样一种很好的创造教育中,贯串的是非常可贵的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个性特征五:以“心”为目的、“道”为根本、“文”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全方位有机地渗透成才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有一则哈佛大学招考学生的材料,说有几个曾经在原校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学生出乎意外地落选了。考官解释说高考分不是他们挑选学生的唯一条件。哈佛面试考查的内容是:考生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采取什么态度?考生是否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去?遇到的个人机遇能否抓住?……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全面素质。从中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中学生素质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 语文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全面成才出发,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的实际,确定“心、道、文”的目标,进行一点一滴、长期不懈的努力。
 “心”即心理素质。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不重视情感、意志、兴趣等良好心理素质的开发与培养。科技部长朱丽兰在关于“要努力塑造创新的氛围”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整个学术界塑造这样一种创新的氛围和创新的文化,即‘自信──创新的前提、怀疑──创新的基础、不怕失败──创新的条件、锲而不舍──创新的保证‘,以使创新成为我们全民族的追求。”(《大众科技报》)她提出的四条中竟然有三条(“自信──创新的前提”“不怕失败──创新的条件”“锲而不舍──创新的保证”)就属于创新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可见其重要性。
 “道”即思想素质。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文道合一”“传道授业解惑并重”,这本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好传统,但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偏颇,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江泽民2000年2月1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强调指出:“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江泽民同志的指示。
“文”即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文化素质,何炳棣、杨振宁有一篇振聋发聩的文章:《忽略人文,中国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关于“人文与科技”的对话》,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指出:“人的生活不只在于专长,其他方面也很重要。而在当今科技空前发展的大好局面下,更需要有过去的传统文化,也须与人文有更好的沟通。” 史学大家何炳棣的结论是:“忽略人文,中国势将付出极大的代价”,“他呼吁加强通识教育,尤其加强人文精神的培植”。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为学生学好业务打好文化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次推动专业教育。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单一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而忽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大语文教学观”,强调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令人高兴的是,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针对过去语文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弊端,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使课本着眼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念,锻炼心理意志,扩大知识视野,相信新课本能对从“心、道、文”全方位进行成才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编辑:liuxuepaper

下一篇:

我要评论

站内搜索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