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本研训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加强校本研训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加强校本研训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中心稿)
——个旧二中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则是其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学生;只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出高水平的学校。近年来,我校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初见成效。现将我校在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方面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校本研训背景
校本研训作为一种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教研、科研制度,其全面推行是大势所趋。因此,我校根据形势的发展,以睿智的眼光,以前瞻的教育发展思路,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把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作为学校发展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教师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拟定专题进行培训,构建理论学习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着力解决教师学习需求的差异,培养教师的内在要求,培养教师学会研究的能力,学习与反思相结合,以工作的实效来体现校本研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学校的发展。
从教育资源来看,我校具有一定的进行校本研训的优势。我校是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初、高中共有36个教学班,有1900余名学生,现有专任教师116人,本科以上学历10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7.07%;有中学高级教师35人,中学一级教师57人,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31%;全体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3.73岁,平均教龄11.54年。有市级骨干教师13名,8名教师参加过州级骨干教师培训,1名教师参加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二、校本研训理念
“校本研训”即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它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研究方式。推行校本研训,其目的在于让教师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质量,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进行课程建设的能力。事实证明:校本研训是实践新课程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更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构筑学习型学校的有效途径。
三、校本研训内容
1999年8月,我校正式启动教师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研训工程”,为将此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工程落在实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立足学校,以“三发展”(即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为目的,确立了科学化、现代化的研训理念,让师生和学校共同成长。
1、师德培训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紧紧围绕师德建设这一核心,始终贯穿“忠诚事业、爱岗敬业、实干兴业”的理念,不断强化把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这样一种认识,启动了“树形象、铸师魂”的师德培训工程。学校始终应坚持德育为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落到实处,努力建立一种人格平等、教学互动的教学环境,对教师师德提出了“三爱要求”(即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事业如生命)和“六高标准”(即:政治上高觉悟;思想上高修养;道德上高标准;业务上高水平;文化上高学历;身心上高素质的教师行为规范),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1)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教育作为教师成长规划的首要内容,坚持每周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加强方针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社会
稳定的教育;加强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教育;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2)以健全的制度规范人。为搞好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行为规范制度,并每月对教职员工进行一次师德评估,每学期进行2—3次由学生、家长参与的教师师德反馈评估;若有违反,学校在晋级、评比中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3)以先进的形象带动人。树典型,讲正气,倡导高尚的师德师风;以丰富的教育活动激励人,如演讲会、事迹报告、师德研讨等。
(4)以和谐的环境温暖人。学校大力弘扬 “团结拼搏,迎难而上,敢于争先,真抓实干”的锡都精神,大力倡导理解人、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的和谐气氛,营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新型人际关系。
2、继续教育培训
“继续教育培训”,是教师教育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师向专业化迈进的重要过程。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以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和终身发展为理念教育教师,努力使之成为教师教育观的基石和教育思想的精髓。学校先后组织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课程的反思与重建》、《走进新课程教育理论》等的培训学习与讨论;组织教师参加个旧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学校在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较高层次上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3、信息技术培训
现代教育,必须抢占信息技术培训的制高点,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们提出了“建网就是建学校”的新思维。学校加大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建设投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建设,以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等为内容开展师资培训。为使这项具有前瞻性的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学校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设备,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购置教学应用软件,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能力。学校已先后进行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初级培训、中级培训,电子白板操作培训,教材知识和学科知识整合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及上网查阅、电子邮件使用、常用工具软件使用、网页制作等网络技术培训,经过考核相当一部分教师都取得了计算机等级合格证书。
4、“课程改革”培训
“课改”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诸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完成这一艰巨和重要的任务,教师的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学校制定课改方案,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培训,用“以学定教”、“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者为中心”、“质疑——创新”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
——学校要求教师树立四个“转变”,即由教师的强行注入式教学转变为通过点拨、引导、启发为学生服务;由主宰课堂转变为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由极少数优生垄断课堂转变为引导全体学生学习的过程;由“教”的时间多于“学”的时间转变为“学”的时间多于“教”的时间。
——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八让八多”,即让学生多“尝试”;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让学生多“思考”;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多“讨论”;让学生多“质疑问题”;让学生多“观察”;让学生多“求异”。
——学校以“课改”为契机,做好校本研训工作。学校定期出版校内培训刊物《师培工程简报》,登载最新的课改信息、教研理论,人手一册发到各教研组,供教师们交流学习。
5、“教育科研”培训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以“课题研究”作为主要的载体和平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反作用于科研,二者相辅相成。近年来,我校教师《普通中学生和“学困生”心理特征及其干预措施效果评价》、《“愉快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索》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省、州内专家的赞许和较高的评价,并通过了省、州、市专家的鉴定验收。
校本培训以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为动力,重点开展教师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等培训,并提出达标量和达标期限,内容主要有:教育理论的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材、教法、学法、考试研究;集体备课、制定教研计划;听课、评课、说课、课例研究;教学状况调查与反馈、学业测试、测试质量分析、双向细目表;板书、教学简笔画、Word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制作;大楷、小楷练习。
6、“请进来,走出去”培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他山之石,筑己之根;博采众长,固己之本。“请进来,走出走”是提高办学水平的一大教育战略。学校先后聘请上海教育专家张光南、省州内专家******、个旧市******、个旧一中校长高级教师金志敏、红河州教科所所长周新民等到学校做专题讲座,行家们所作的《学会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教学论文的选题》、《怎样选“课题”》等专题报告给教师以较高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获益匪浅。学校根据校本研训确定主题,先后组织各年级教师近180人(次)赴上海、江苏姜堰、四川成都和本省的宣威、泸西等地考察学习,“走出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习借鉴优秀学校,尤其是文化教育水平发达的地区的优秀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师的素质、提升学校的品质大有裨益。考察学习结束,顾乡、张玮、王艾等教师的《一节语文课给我的……》、《成都行感》、《外出学习感悟》心得感悟,道出了学习所得;者旭、董春明等教师的《细节决定成败》、《突出毕业班工作重点、出实招、见实效》的所思所想,是学以致用的生动例子。
四、校本研训方法与途径
1、研训目标具体化
为了使学校的研训工作变为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将校本研训目标具体化:
(1)每三年为一个周期,对在职教师全部轮训一遍;普遍完成不少于150学时的培训;部分教师至少接受1次有组织的考核培训。
(2)全体教师普遍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使每位教师具备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能开展不同程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3)建设一支由高级教师、骨干教师、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师专业化队伍。
(4)学科教研日常化、经常化。学校要求各年级组、教研组将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转化为单一、集中的问题目标进行研究,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它不仅是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常用、最普遍的措施和手段,也成了培训教师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2、研训行动计划化
自1999年8月,学校正式启动教师培训工程以来,我们认真制定教师继续教育目标和规划。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提高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认识,指出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使教师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也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的人才。学校对各种研训教育的对象、内容、形式、目的以及管理措施做了具体规划:
(1)新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0-3年教龄的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其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快适应中学教育教学工作。
培训内容:主要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
对刚从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适应期(一年):主要在站稳讲台上下功夫,进行教师行为规范和教学常规培训。学校帮助他们结对子,签订师徒合同并开展评选优秀师徒对子活动;学校定期开设青年教师培训课,由学校领导和优秀教师讲课;新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当好助理班主任,选用一批素质好的青年教师直接当班主任。
第二阶段:训练青年教师站好讲台,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主要措施是请优秀教师或班主任进行传帮带,进行教学探讨,组织他们参加观摩课活动;组织外出听课、交流,博采众长;组织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
第三阶段成长期(1—3年):按学校工作需要,一部分新教师直接进入毕业班任教,一部分教师进入年级小循环教学。
总体要求:一年上路、二年成型、三年合格、六年后步入骨干教师,九年成名优教师的标准。
(2)教师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1年以上教龄的全体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教师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培训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培训以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为重点。
(3)骨干教师培训
学校依托州、市教育局、红河学院等单位开展了校级、市级、州级骨干教师的考评和培训,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梯队,积极推荐相关学科优秀教师参加骨干教师考评,用“压担子,架梯子,搭台子”的方法,在承担任务、外出学习等各种机会上向优秀教师倾斜,使他们尽快成长。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使其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力量、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专家。
培训内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等;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综述,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等;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教育研究专题。
(4)学历提高培训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提高受训教师的学历层次,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明显提高。
培训对象:应取得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教师。当教师们达到合格学历后学校鼓励教师们继续提高学历,目前有4名教师为在读研究生。
(5)计算机全员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教师们普遍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不同程度地掌握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培训内容: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常用办公处理软件的使用和上网查询资料,利用计算机平台制作教学软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科研和信息处理等。
培训采取专人指导与课余自学相结合,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每周利用两次课余时间进行技术指导,为强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意义和目的,要求所有的公开课都必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将优秀课件上报参加评比。在省、州课件制作比赛中,我校李晶老师的课件《制作我的电子报刊》获省级、州级二等奖。学校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绚丽的色彩、动感的画画、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生动的信息输出,抽象事物形象化,静态事物动态化,虚幻事物具象化,教材“活”起来了,课堂也“活”起来了。
(6)班主任培训
班主任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是班级的管理者,是学生的导师。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学校的肌体是否健全,要看每个班级是否健康,而搞好班级建设关键是班主任。学校加大了对班主任的培训和对班导工作的研究力度,定期(每学期开学)或不定期地对班主任进行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班主任。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在教师队伍中,要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班主任队伍。帮助班主任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教育理论素养;提高教育法律法规水平,增强依法治教意识;提高教育管理能力,掌握教育与管理的最佳结合点,提高班主任工作创新能力。
培训内容:主要为新世纪班主任素质,班级常规管理与教育,教育政策法规及问题研讨 ,班主任工作创新及问题研讨 ,班级管理实践与经验交流,外出参观学习等。
3、研训工作有保障
为了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工作落在实处,使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和有保障,学校明确管理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组织保障。经过几年努力,我校建立了校本培训和和校本教研的领导管理机构,落实管理措施,构建了“校长挂帅——分管校长主管——教科室主任组织——教研组长实施——备课组长执行——教师落实”和“校长挂帅——分管校长主管——政教主任组织——年级组长执行——班主任落实”的分层管理条块。职能明确,工作做到“五落实”(即计划、内容、时间、地点、检查的落实),保证正常工作的优质运行。
制度保障。规章制度不仅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分类制定了教研、师训等各类规章制度,工作有章可循;为了保证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落实,学校制定了《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校本培训方案》、《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教研论文奖励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质量考核与奖惩制度》、《教师理论学习制度》等管理条例。近几年,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得到了上级的肯定、社会的认可,我们觉得这与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因为它引领了学校的干部、教师和学生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管理、教研工作、课堂教学和学习环节上。
管理与评价机制保障。为保证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的效果,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以考核评价为手段,加强督促考核,考核结果与结构工资挂钩,与奖金等级挂钩,与晋级评优挂钩。
经费保障。在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方面,学校加大经济投入,确保研训工作的开展。近五年来,学校在购买软件、教材、光盘、支付讲课补助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聘请行家里手到校指导,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技能培训、通识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管理干部培训、教学大赛、课题研究等多方面投资20余万元,为校本研训工作提供了
较为有力的经济保障。
五、校本研训效果
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校本教研为指导,以校本研训为重点,结合实际搭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采取以“教师学习、实践、研究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研训工作呈现以下亮点:
(1)培训与教科研结合,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要求教师不再是过去的“教书匠”,而应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研究型教师,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在于岗前培训,也不仅仅在于过程中脱产培训,而更多地是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反思、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和专业素养得到丰富和发展应是源源不断的,因而我们的培训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努力在研训工作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通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提高了教师迎接教育教学改革的自觉性。首先,广大教师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其次,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第三,广大教师的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初步形成,教师们深切地认识到,接受终身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自身生存的需要。目前,我校初步构建了“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校本培训模式雏形”;“集中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与远程培训等有机结合”的校本研训运行机制初步形成,探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
(2)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提高骨干教师科研能力
学校为了进一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实际,积极组织他们开展教学科研与教改实验,在“十五”课题规划申报中,我校的《普通中学生和“学困生”心理特征及其干预措施效果评价》、《“愉快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索》、《班级民主化管理的途径和方法》等课题顺利通过州、市级审批正式立项,转入研究阶段后,学校视各课题情况给予了2000至5000元课题研究经费,促进了课题研究的优质运行,这批课题结题验收时获省内先进水平,《普通中学生和“学困生”心理特征及其干预措施效果评价》荣获红河州教育科研一等奖、个旧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愉快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改革教学方法,适应中学政治开卷考试》等课题被评定为红河州先进水平。2007年我校开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被批准为云南省研究课题。我校还立足本校教育教学实际,确立了一批校级研究课题。各层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了办学效益,壮大和优化了骨干教师队伍。
(3)全员参与教研工作,教师教育教学、教研技能迅速提升
问题就是“课题”,教研服务于教学,培训立足于学校发展。我校积极倡导教师从教学现象中找问题,定课题,教师们全员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并把教研成果纳入评优,晋级考核之中。激发了教师们参与教育研究的热情,不断地将课题研究内化为教学行为,通过教研促进教师再反思,在研究中得到发展。近五年来,先后有117人次的两百多篇教育科研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州级刊物发表或获各级奖。在学校的倡导、要求下,教师们全员参与教研,教师群体的教育科研意识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提高了教师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育、教学、教研基本功训练扎实稳步推进,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教研“三教”技能的全面、迅速提升;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激活教师的智慧、思想,提高了教师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三年来,我校教师相继获国家级、省级、州级、市级优秀课20余节。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教师们能及时从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开展研究,撰写了大量的教学随感、案例分析、科研论文,为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能力”基础。目前已经形成了“学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局面,有多名教师在省、州、市的教学大赛活动中获奖。
(4)加强“名师工程”建设,壮大名师队伍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校的良性发展必须依赖于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为激励教师的发展,给教师们提供成长、成功的平台。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学校努力为教师们创造良好学习、工作环境,鼓励支持他们参加各级学术交流,组织他们在校内外献课、讲学等,帮助更多的教师进入骨干教师或名师行列。由于学校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使名师队伍不断壮大发展。特别是学校自2002年承担课改实验任务以来,一批教师得到锻炼,迅速成长,白龙宴、李艳萍、杨敬等老师在全市、全州教师的新课程培训中,承担主要培训任务,所上的公开课、示范课得到观摩学习教师的好评和教育专家的认可,许多教师为个旧市、红河州的课改工作做出了贡献,白龙宴老师被评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先进个人。
(5)实施“青蓝工程”,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缩短成长周期
青年教师是我校未来发展的希望和重要基础,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等方面的素质,将决定我校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为使青年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成熟,学校启动了“青蓝工程”。我们认为:老教师是二中的财富,年轻教师是二中的希望;年轻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学习他们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实施“青蓝工程”3年来,有董春明——许有强、顾乡——张勇等16对新老教师结成对子,徒弟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得以迅速提升,快步进入合格、优秀教师的行列。2006年,青年教师陈瑞在个旧市和红河州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实践活动课比赛中获得两级比赛一等奖的成绩;青年教师杨涛获州级一等奖;在云南省教育学会举办“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竞赛活动中,青年教师魏静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数十位学生分获竞赛一、二、三等奖。在红河州教科所举办的“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和“初中语文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中,在李兴老师、马明老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杨红莉和王雪姣分别获得比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在个旧市教育局举办的“爱与责任”演讲比赛中,青年教师张勇取得好成绩。这些年轻教师的成长为学校挑起了重担,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6)抓教学技能提高,促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关注每一位教师成长,采取全员参与研训的方式促进教师的发展。为使教师打下牢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以适应现代化教育形势的发展,我们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电脑,同时建立“教师备课室”,方便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广大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学会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技术组织教学,学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学校分学期、分内容、分层次组织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强化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的训练,组织了汇报课、研究课、说课活动、教案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竞赛、板书比赛、普通话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各种教学技能成绩与晋职、奖励挂钩,促进全体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促进了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六、校本研训反思
随着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推进,我校的教研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是一些情况是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反思的。
1、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认识还不到位,研训的内容和学时还不能做到细化。
2、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研训效果未达到理想状态。
3、限于学校的人力、财力,校本教研和培训力量多数来自学校内部,许多专题工作由内部有特长或资深的教师担任,有“近亲繁殖”的现象。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上网学习、研究不够。教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不够。
几年来,我校以现代教育观念,加强校本研训,促进学校发展,努力使研训工作贴近时代,及时传递最新的教改信息,力求使研训内容抵达教学研究的最前沿,积极开展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训活动,使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今后,我校将在上级教育部门帮助下,加强与师训机构(教育集团)的合作,外聘专职教师,加大校本研训的力度。我们坚信,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的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工作将会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工作也将会有更大提高。
2007-5-10
编辑:liuxuepaper.COM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