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件,课件资源
作文地带题目:如何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如何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教师中心稿)
在办公室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某某学生的素质真差”、“某某学生真不懂规矩,竟然想打老师”诸如此类的话。在评判学生不是的同时,我也产生了一种反思。可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的。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正是针对过去教师只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现象而提出的。而语文学科中有很强的人文因素。因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使这一代青少年成为既有真才实学,又有高尚人格的跨世纪人才。说到加强,到底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仁爱意识
爱是人格的基本内涵。一个缺乏爱心的,无异于一块冷冰冰的石头,麻木冷淡孤僻,毫无社会责任感。这种人多了,社会将会变得如一沟绝望的死水。我们在教学中贯穿爱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明白爱,学会爱,具有一颗博大深挚的爱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也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变成仁爱之士,这里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百善孝为先。说到“孝”,有人或许要说那是封建糟粕,其实不然。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伍巴甫洛夫中学任校长时,就在学校的校训碑上写着:“请爱你的妈妈。”有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呢?”苏霍姆林斯基反问道:“如果一个人连他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瞧,大教育家也这么说。因此,说到爱,首先要让他们爱他身边的人,进而推及培养他们具有更广博地仁爱心肠。在教史铁生《我与地坛》时,我让学生充分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并让他们回忆自己的母亲平时是怎么对自己的,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感受与回报母爱。在教李密的《陈情表》时,我让他们反复诵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体会长辈对晚辈的爱。能够继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优良的民族传统美德。在教过《白胡蝶之恋》后,我让他们回忆小时候曾经有过的善良的童心并把它写进作文里,引导他们关爱一切生命。在教过屈原的《离骚》之后,我让他们呤诵里面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并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怀,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让他们将小我之爱扩展到民族、国家、甚至是全人类的高度。
二、增强忧患意识
古语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因此,立志对一个人的成才有很重要的作用。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结果成了一位享誉中外的外交家。但是中国有句俗话叫“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容易,实现却很困难,尤其这一代的青少年多属独生子女,宠爱多于严教,享受多于挫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丝毫不懂得珍惜。因此,我经常带他们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明白社会的残酷和生存的艰难,并且在教学中增强这方面的教育。在教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时,我让他们明白“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在教《勾践灭吴》时,我让学生呤诵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要时时刻刻有忧患意识。在讲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时,我让学生体会他的执着与顽强,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言不假。晚自习,我给他们读西方富翁教育子女的故事和李泽楷的成长经历,让他们明白“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从而学会吃苦,敢于吃苦,做到“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三、确立健全的人格
有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还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更注重健康个性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要想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素质。除了拥有广博的知识以外,还要有宽容和自信的心理、竞争与协作的意识、诚信的处世原则。因此,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让学生体会廉蔺二人的谦虚坦诚,虚怀若谷的品德,学做坦荡荡的君子,不做常戚戚的小人。在教《岳阳楼记》时,我让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在学习《『宽容』序言》时,我让学生辩论、明确宽容的度,将人格教育融入教学中,以此来养成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
古人云“立人、立德、立言”者,我认为作为教师立学首先要“立人”,新教材所表现的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渗透人文教育。人格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形成人的健全人格,提高人的人文素养,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建议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在教学中贯串这一点,以此来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
编辑:liuxuepaper.COM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