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学生课堂注意集中的教学策略(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件,课件资源
作文地带题目:保持学生课堂注意集中的教学策略(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整理 标题:保持学生课堂注意集中的教学策略(教师中心稿)
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注意”的概念在心理学界有着不同的界定,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注意”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知觉的集中;二是指一般的警觉功能。[1]这个定义得到了教育心理学界许多人的认同。注意的特征有3个基本维度:一是注意的广度,二是注意的稳定性;三是注意的分配。注意的集中主要是对注意的稳定性而言的,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维持在相对同一对象上的时间。注意是学习活动赖以产生并完成的前提。注意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总是伴随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始终,外部的一切信息,只有在受到注意以后才能进入人的意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控制注意力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的而且是研究得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2]直至今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来保持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的问题,仍是教学论研究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认为,保持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形象直观教学手段的应用
形象直观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实物直观是指教学中的真实材料和实物;模象直观是指实际事物的模型与图象;语言直观是指用形象化的语言唤起和形成学生对有关事物的表象。[3]强调教学过程中用直观形象性原则来控制学生注意力,是基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而言的。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外加的表象有助于幼儿园和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注意的集中,原因是幼儿园和低年级儿童不能独立产生表象,但可以利用外部提供的现成表象。中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加强,但在学习活动的高级阶段———抽象概念、规则的学习中,仍需要直观性教学手段的辅助,其原因一则是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需要化抽象为具体;二则是直观性有助于对抽象性进行诠释和分解。加拿大心理学家佩维奥通过实验发现,抽象材料只能用言语加工的形式进行编码,而形象材料既有言语加工形式编码,又有表象形式编码,形成了“双重编码”效应,[4]从而提高了信息的存贮数量和质量。
总之,直观形象从吸引学生的外在知觉注意开始,而达到吸引学生内在思维注意之目的。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性根据它刺激思维过程的程度,起着促进注意力的发展和深入的作用。”[5]
二、认知结构中的“导火线”
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次生物课上,讲到了《蠕虫的机体构造》这一节。课前他精心安排学生“读了一些自然界、土壤等方面有趣的书”,在他们了解了有关蠕虫的一些基本情况之后,讲课才进入正轨。他发现这样学生课堂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学效果很理想。后来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如果在儿童的意识里事先没有跟教材挂起来的思想,那么你就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住他的注意力,在这里学生的注意力取决于他事先知道的一系列常识,有了这些常识,他就会把毫无趣味的教材看成很有趣味的教材。”[6]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导火线’也就是在所讲的学科中应当使学生有某些已知的东西”[7]。无独有偶,几乎在同时,美国的著名教学论专家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课堂学习材料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它在概念和包容水平上都高于课堂学习材料,从而构筑了与课堂学习内容之间的桥梁。对于用“思维导火线”或“先行组织者”促进学生注意集中、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和奥苏伯尔都不约而同地作出基本相似的分析,即:就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达到最终的教学合一而言,在从事新的学习之前,使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与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的认知内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部思维,提高其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进行科学的课堂设计
课堂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流程的科学、全面的把握。科学精心的课堂设计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之持久的重要方法。
1、重视课题的引入。
良好的开端往往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础,如果在开课之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对整堂课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将大有裨益。新课的引入途径很多,这里举“兴趣导入”的例子。“兴趣导入”就是应用各种手段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它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一般都不把问题讲透,设置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欲知不能、欲罢不甘的状态,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导入”要因课、因人、因地、因时而宜,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2、根据学生不同的注意规律掌握好课堂节奏。
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注意规律在注意的3个维度上都有差别,例如在注意的广度方面,在0、1秒内成人一般能认清八九个黑色园点,看清三四个没有联系的汉字,3至4个几何图形,但小学生就很难达到这个水平;注意的稳定性与年龄成正相关,8岁左右的小学生注意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而中学生的注意时间可以超过35分钟;在注意的分配上,中学生在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同时注意不同的对象,例如一面听课,一面记笔记,而小学生由于书写还不能自动化,达到这个程度就有相当的困难。中小学生不同的注意特点要求施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讲究科学方法,例如对小学生的最佳授课时间一般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适应小学生的注意特点,教师在讲授某个具体问题时要慢且细,而内容的转换又要快。教师还必须重视收集课堂反馈信息,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变换教学内容和方法,有紧有松,有张有驰,竭力克服教学中的单调感和模式化给学生注意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大程度地延长学生的课堂有效学习时间。
3、作好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是对一堂课所学知识的提炼、概括和升华,对这一环节的普遍忽视是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大误区。针对课堂结束前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比较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课堂总结要做到3点:一是内容要概括,不泛泛而论;二是语言要凝炼,不拉杂重复;三是重点要突出,不面面俱到。这样既可保持学生的注意集中,也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际上成为一种即时的强化复习。
四、提高教学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地应用语言的实践活动。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对吸引和集中学生注意力至关重要。我国古代的教育学著作《学记》就明确提出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标准:“其言也,约而达,微而不藏,罕譬而喻”。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8]。要使教学语言达到吸引保持学生的注意的效果,须做到:
1、语言要有逻辑性。语言的逻辑性要求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要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前后连贯呼应。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的逻辑性以教师思维的严密性、流畅性为基矗从教学过程的落脚点来看,教师必须关注课堂反馈,就是说要注意学生的思维节奏是否与教师的思维节奏合拍。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施教者有逻辑性的语言,严密流畅的思维,一旦失去了被教者思维的呼应,就不可能吸引和保持被教者的注意力,整个教学也将失去意义。
2、语言要有启发性。一方面有“启”,即教学语言要含有丰富的信息,能唤起学生的思维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动机;另一方面有“发”,教师“启”后让学生“发”,即能为学生思维留下时空上的回旋余地。
3、语言要生动。主要是用生动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从而使注意集中。
4、语言要幽默诙谐。以此调节课堂气氛,缓解思维紧张,使大脑皮层兴奋点转移,以更有利于注意的集中。
5、语言要有感情。语言离不开情感,缺乏情感的教学语言就象失去绿叶衬托的红花一样黯然失色,会严重影响学生注意集中的持久性,也不可能导致注意高潮的来临。因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知、情、意相互交流的过程,富有情感的语言一方面能唤起学生的思维注意,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注意,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非语言表达对学生注意集中的影响
教师进行教学时,除运用有声语言外,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非语言行为,如表情、眼神、体态等,它和语言表达构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和准确性,增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使学生课堂注意力更集中,更持久。
1、手势。手势分为象征性手势、描述性手势、强调性手势、指导性手势等,不过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要数强调性手势,它是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加强语言的气氛渲染。不同的手势表达不同的情感,但并不意味着教学中运用的手势越多越好;相反,为起到手势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应节制手势的活动频率,只有手势和所表达的内容真正统一协调起来,才能起到它的强调、润色和交流的作用。
2、面部表情。面部能表达非常丰富的情感,课堂上教师的面部表情无疑会参与到教学的全部过程,并且对学生的注意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教师上课“板着脸”,则会增加课堂的不安情绪,引起学生紧张和猜测,不利于学生注意的集中;而教师若无其事、满脸堆笑,又可能使学生过于松弛,走向注意集中的反面———分心。
3、眼神。眼睛是面部传递信息量最大的器官,课堂上教师的眼神对控制学生的注意起着重要作用,如教师亲切的目光会使整个课堂充满和谐气氛;教师对某个思维“开小差”学生的注视会使其马上产生“纠错意识”,把注意重新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扫视会稳定学生的情绪等。研究表明,每当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减少时,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就会增加。
4、体态。体态对学生注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雅、大方、庄重、稳健的体态不但能增加教师讲课的吸引力和可信度,而且能给学生以美的陶冶,使学生心理舒适,有利于注意的集中;而任何形态及动作上的扭捏造作,矫情招摇,都有害于教师的形象和威望,分散或误导学生的注意。
注:[1]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4页。[2][5][6][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84、86、84、85页。[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98页。[4]张大均:《我国教学心理研究的基本走向》,《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第65页。[8]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44页。
编辑:作文地带整理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