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训练的一个误区(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训练的一个误区(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整理 标题: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训练的一个误区(教师中心稿)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训练的一个误区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 程良焱(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名师)
一份高考试卷,往往是六七道大题,现代文学作品(近些年一般都是散文)阅读题是除了作文题以外分值最大的题,一般都在20分左右。因此,文学作品阅读题的应试性训练,是每届的高三教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视的。怎样进行高效率的文学作品阅读应试训练,师生们各有高招;但往往都有一个相同的做法,即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训练材料。这是因为,高考试题都是命题专家们的千锤百炼之作,质量很高;而且高考试题代表着近年高考命题的方向。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式,效果的确较好。
但是,万事万物总是以其复杂的状态存在于世的,高考试题也不例外。由于近几年国家考试中心命题权力下放,很多省市开始了自主命题,2006年高考,全国就有17套语文试题;而参加命题的专家,就不一定都是长期研究高考命题的专门人员了。这样一来,一份高考试卷,“白玉微瑕”的问题就比以前更加突出。而文学作品阅读题是公认的最难命制的试题,因此它也就成了“微瑕”的“重灾区”。这一问题的出现,不能归咎于某一种做法,更不能归咎于某一个或几个人;任何人参与其事,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笔者是很体谅这种情况,并且是持宽容态度的。如何应对这种状况,高考阅卷组的专家们自有办法。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当高三年级的教师和学生们拿出往年的高考试题作为训练材料时,应该怎样去做。据笔者所知,一般的情况是:归依较多,甄别不够;有些教学参考书籍对高考试题的解析也是如此。这样就陷入了一个误区:高考试题的命题都是没有问题的,答案都是准确无误的:学生的答案有出入(超出评分细则),就一定是学生的问题。教师评讲试卷,即使无中生有地牵强、“山回路转”地盘绕,也要归依到高考答案上面去,可怜的同学们,大多只能是“一头雾水”了。
为了具体说明这种情况,我们还是来研究一些试题和答案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笔者在一个60人的高三班级作过检测,下面的学生答案和有些试题的难度统计均来自于这个班级)下面是206年高考全国卷(I)文学作品阅读的两道试题和答案(限于篇幅,请另参见原文)。
14.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 ①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②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学生甲:声音本是听的,但“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是不存在的,听不到的,只是一种感觉,只能在心灵去感觉,因此作者要用“想着”。
学生乙:这种声音很细微,是不可能听到的,只能够想象。这样写把读者引入想象中,使读者犹如真的看到植物突破土地的样子,听到它成长的声音,富有感染力。
学生丙:因为“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并不能真正被人听到,是作者的想象,因而用“想着”。
这道题题干表述不是很严密。文章为什么要用“想着”?就是因为“想着”比“听着”好。按照常规,既然是“声音”,当然是“听到”;但“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则是一般“听”不到的,故而甩“想着”更准确,也更有意味。前面的向题已经覆盖了后面问题的内容,第二问就没有必要再问了。以上三个学生的答案,说明他们都解读出了“想着”的好处。但从答案结构看,甲、丙两项答案第二问都没有作答,说明学生不知第二问如何回答;只有乙答案是分为两层回答的,但他也没有答到“品味”上面去(答出这个词是非常困难的)本题难度为0.60,难度并不低,问题在于没有区分度,第一问一般都可以做出,第二问一般都没有做出。
这道题可以保留第一问,去掉第二问。答案可以从两个方面作:第一,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第二,用“想着”有想象、品味的意味,更有表现力。
16.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案】 ①夜来香、昙花夜间开放,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②“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③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学生甲:夜来香和昙花都开在夜里,开在黑暗中,而黑暗中隐藏了很多世俗的喧嚣和争斗,因此只是阴香,没有壮怀的,农夫之所以选择务农,便是都市让人们远离了阳光,变得世俗和功利。(有些牵强。)
学生乙:夜来香和昙花生长在室内,没有接受阳光充分的照射,不可能有阳光的味道,缺少一份自然的感觉,就如同生活在城市里,缺少与大自然全身心的接触,生活也就缺少了一份自然与恬适。(联系农夫务农内容不紧。)
学生丙:夜来香和昙花在夜间开放,没有经过阳光的曝晒,农夫认为缺乏阳刚之美。(联系农夫务农内容不紧。)
这道题的命制没有问题,但答案有点毛病。所谓“含意”是指言语含有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字面意思)。结合文意来看,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就是说长时间不接近阳光,不享受阳光下的生活,人就不会有阳刚之美。如果结合年轻农夫在家乡务农的选择来谈,那就要涉及到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即他欣赏和追求的是阳光下的生活和阳刚之美,而对夜来香、昙花的“阴香”和“没有壮怀”以及类似这样的生活是否定的。原答案①③两点是紧扣这一中心内容作答的,而答案②所谓“拟人的说法”,以及与什么“形成对比”等措辞,很明显不符合题干要求。三个学生的答案,虽然都有“联系农夫在家乡务农”不紧的问题,但他们都没有涉及“拟人”和“对比,这也说明题干不能给考生提供回答运用什么写法的信息。本题难度为0.42,主要问题是没有答出“拟人”和“对比”(答案②基本没人得分),部分学生“联系农夫在家乡务农的选择”不紧。
这道题的答案如果这样拟。可能更切合考生的答题实际:夜来香、昙花夜间开放,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说是阴香,没有阳刚之气。农夫欣赏和追求的是阳光下的生活和阳刚之美,所以对夜来香、昙花的“阴香”和“没有壮怀”以及类似这样的生活是持否定态度的。
我们再来看200 6年高考湖北卷文学作品(《从阿尔卑斯山归来》)阅读试题第16题。(限于篇幅,请另参见原文)
16.在羊群秋归的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4分)
【答案】 (1)期盼回家和回家后亲切温馨的感受。(2)生命(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或亲密交流的感受。
学生甲:文章主要传达了归来的羊群的感动、喜悦以及农庄在羊群秋归后活跃、欢腾的气氛。
学生乙:视觉与听觉方面的感受。
学生丙:羊群秋归前,人们对它们归来的热烈期盼;羊群归来后,人们激动、愉快、兴奋的心情。
这道题的主要问题是表述太空泛,不能引导考生进入命题者预设的思维轨道,因而也无法做出正确的答案。首先,“羊群秋归的描写”不明了,可以补上“归途中和归家后”。第二,“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既不明了,又不具体。“感受”是指人接触外界事物受到的影响,获得的体会。文章传达出的“感受”应该是指作者的“感受”,即作者观察(当然可以包括想象)羊群秋归情景之后产生并且通过文章描写所表达出来的感想和体会。试题要求考生再去感受作者的“感受”,而原文没有任何与“感受”相近的词语,也没有任何直接和间接表明作者“感受”的语句,考生难以把握这种“感受”是从哪个角度提出来的,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去思考,也就不知如何作答了。上面三个学生的答案分别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也说明了这一点。今年湖北省高考阅卷组提供的数据表明,这个题的难度是0.35。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个0.3 5不是说有3 5%的优秀考生答出了这道题;而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说到了“盼望归家”、“归家的感动”、“归家的喜悦、快乐”之类的话,都多少得了一点分。因此,这道题是没有什么区分度的。
原题可以改为:在羊群秋归(归途中和归家后)的描写中,文章表现了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怎样的关系?请作简要分析。答案可以是:亲密友好,和谐相处的关系。人们对羊群秋归的期盼,火鸡、竹鸡等对羊群归来的欢迎,狗对主人家园的守护和狗相互间的交流等等,都可以看出这种关系。
下面是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学作品(《绵绵土》)阅读试题第16题。(限于篇幅,请另参见原文)
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5分)
[答案] 母体——绵绵土一一故乡。
学生甲:梦——现实——梦
学生乙:向往——寻找——重逢
学生丙:向往沙漠一一踏上沙漠一一膜拜沙漠
这道题命得很有新意,但难度太大。一是“隐喻性的表达结构”在现行中学教材中并不多见,在一般学生的阅读视野中也较少出现,多数学生并不熟悉这一概念。二是这种表达结构在本文中并不是很容易看出来。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只有“望题兴叹”的份了。上面三个学生的答案就说明了这一点。从检测情况看,难度为0.2 1,部分学生写出了“故乡”,极少数学生写到了“母体”。
综上所:述,高考现代文学怍品阅读个别试题的白玉微瑕现象:庄往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试题表述不严密,影响考生思维,例如200 6年全国卷(1)14题;二是试题表述太空泛,考生难以具体把握,例如2006年湖北卷16题;三是试题难度太大,考生能力不及,例如200 6年全国卷(Ⅱ)l6题;四是答案有失斟酌,考生难以答准答全,例如2006年全国卷(1)16题。如果我们在利用高考试题进行应试性训练时不注意甄别,一味盲从,就会陷入误区,带来不良后果。首先是对学生解答试题能力的评估失准。学生解读文学作品水平不高也好,试题和答案本身有缺憾也好,统统都记在学生的“账”上,结果是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缺乏真实了解。其次是造成师生心理上的不自信。花了很多时间,作了很多训练,效果总是不理想,会导致信心丧失。第三,迷失复习方向。由于上述两个原因,有些老师和学生不知道文学作品阅读应试训练究竟该如何进行,怎样才能取得成效,陷人了迷茫。因此,高三年级的老师和同学们,要注意避开误区,跳出误区,在思想上形成意识,在行动上注意分析甄别,切实从实际出发,这样做对高考复习是会有好处的。
【此文刊发在光明日报集团《考试(高考•理科版)》2007年2月】
编辑:作文地带整理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