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的提问(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件,课件资源
作文地带题目:浅谈语文课的提问(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浅谈语文课的提问(教师中心稿)
浅谈语文课的提问
论文提要: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备课时善于设置一些精彩的提问,可使学生揣摩到课文中难于领会的问题,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的用心。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提问设计
教学,贵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而提问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的思维交流过程。提问是教师输入信息、传递信息、达到师生交流、和谐共振的一条主要渠道。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了解。提问过程即课堂教学的信息反馈过程。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好的提问能揭示矛盾、辨别正误、唤起联想、引起思索,有利于当堂反馈,捕捉信息,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提问是教师和学生间经常使用的一种相互交流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是教师应当具备的一种教学基本功。有人说提问好比是教学中的常规武器,这话说得即形象又在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课堂的提问,力争在45分钟的课堂出效益。如果说
不利用提问反馈,收不到信息,或者说提问不当,信息反馈受阻,则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那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设计怎样的提问才能取得好的、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效果呢?
一、 课堂上的提问要有目的性、明确性。
课堂上的提问教师自己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渗透明确的教学意图,而不是为问而问,随心所欲。那些毫无联系的提问,单调、陈旧、八股式的提问,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提问,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学生的智能目标背道而驰。教师的提问与启导应有丰富的内容,从整体教学目标出发,考虑学生的全方位收益和教学的整体效益。那种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想在哪里问就在哪里问的做法是应当摒弃的。不然,就会节外生枝,脱离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而陶陷入盲目性。
课堂上的提问要提得明确,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问题的性质和要求,不然,学生就无从思考,无从作答了。首先,问域不能过大。如:《荔枝蜜》这篇课文,开头从不大喜欢蜜蜂写起,如果问“开头从什么情感写起?”就是明确的问;如果问“开头从哪里写起?”“哪里”这个问域过大,问题提得不明确,学生也是不知如何回答才符合要求。其次,问句中概念要明确,否则学生会作出答非所问的情况。如:《听潮》一课中问:“哪些词表现了大海的愤怒与凶猛,哪些词表现了大海巨大的力量与威严的气势?”这里问句概念相容,学生就不好回答了。再次,问句不能有歧义。如果问句有歧义,模棱两可,那就叫人不知如何回答了。
二、 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内容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高质量的问题只有在关键时候提出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课文内容而言,应围绕学习重点、课文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去提问,如关键处、含蓄处、精妙处,也只有这些地方才能导入佳境、诱发兴味。教师应选定这些触发学生思维的引爆点来设计精彩提问。如:《祝福》一文中,祥林嫂死后,“我”问短工,祥林嫂是怎么死的,短工说:“还不是穷死的。”这几个字似乎平平淡淡,无甚分量,但究其句意的容量来说,却不仅仅如此,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进一步追问:“祥林嫂的死在当时的百姓眼里意义大不大,有没有反响?”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大,也没有什么影响。”教师趁机点拔道:“是的,祥林嫂的死在当时人们心中是很正常的该死,正是这‘正常’的现实才构造了一幅完全的中国封建农村社会环境的画卷,揭示了人们不觉悟的根源。”这样使同学们对《祝福》的主题思想的认识深入了一步。
又如:《祝福》中有一句:“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教师可在这里故意念错成:“内中有一个空的破碗。”然后趁机问学生为什么把“空的”置后?这种激疑解疑的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体会到祥林嫂痛不欲生的心境,体会到鲁迅遣字造句的匠心。把握好提问时机需要教师去认真钻研教材,掌握重点难点,这样设计出来的提问才精彩,才容易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三、课堂提问设计的精要性。
提问设计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教师要紧扣教材学习目的和教材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性情况,力求设计的提问少而精,尽量避免满堂问,要加大提问的容量和质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中第三个故事,学生似乎一看就懂,但是在这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教材进行设疑讨论:“作者为什么三次描写志愿军‘笑’的表情?”然后引导讨论,让学生明白,第一次是微微的笑,表现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二次是爽朗的笑,表现战士对家乡、对祖国、对亲人的深切怀念;第三次是欲言又止、红着脸不好意思的笑,表现战士们不求名利的高尚思想。这正是作者对志愿军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提问数量少而容量大、思路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 课堂中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那些不假思索即可回答的提问或者说思考性很差的提问,如:“白杨树平凡不平凡?”“不平凡!”“双喜和阿发他们白天去看过戏没有?”“看过。”“车夫真是自讨苦吃吗?”“不是。”这类提问就没有什么启发性,同学们机械地回答“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课堂气氛活泼、热火朝天,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取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无论在教材中还是学生学习活动中,都存在许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这些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并培养他们独自发现矛盾、揭示问题的能力。如《故乡》中有一段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明白如话,似乎一看就懂。正因为如此,学生也就往往满足于此,而不去注意挖掘语句里所包含的深刻意义。但老师却在这个地方设计了一个提问:“闰土的第六个孩子几岁了?”学生原先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一听茫然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赶紧阅读课文,下文有交代,只有五岁。教师又追问:“连五岁的孩子也被迫参加劳动,却又总是吃不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过思考和议论,在学生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旧中国劳动人民苦不堪言的悲惨画面。这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更加认清了中外反动派残酷剥削压迫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五、 课堂上的提问要生动有趣。
提问的高明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提问要有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情趣而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如《愚公移山》中有一句“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孀”“遗”二字说明男孩的父亲死了,而老师不直说,却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孩子的父亲同意吗?”学生乍一听,傻了眼,再一想,恍然大悟。在愉快教育的气氛中,对“孀”“遗”二字的印象特别深刻,从而也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再如:《草船借箭》一文,讲的是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要他在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如果提问:“诸葛亮是怎样把箭造好的?”就没有什么趣味性,不如改为:“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太难了,那个同学能帮助诸葛亮完成这项任务?”这样一问非常有趣,学生也乐于回答,与此同时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六、 提问要有一定的梯度。
所谓梯度,就是提出的问题应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题目过易,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与轻视的心理,太难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无从回答,影响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像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的那样:先问一些较容易的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一点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渐渐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山峰,又有一个更高的山峰在自己的面前,于是他们登山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如:小学课文《月光曲》中“陶醉”一词可通过三个步骤来使学生理解、掌握、运用。
1、听着贝多芬弹奏的美妙乐曲,兄妹俩怎样了?——找出词语并要求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2、兄妹俩为什么会“陶醉”?——因为兄妹俩穷,又渴望聆听贝多芬的音乐,当偶然的机会听到贝多芬的音乐是那么的优美,所以沉浸其中。把“陶醉”一词放到课文具体语境中去体会。
3、除了课文中的用法外还能用“陶醉”造一句子吗?——运用陶醉”一词。
这一组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在语言、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都有所收获。总而言之,提问是一门艺术,目的是要“一石激起千层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效果。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提问设计要体现教材的内在联系,问题的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语文学科的特点。
参考资料:
1、《教师教学基本功》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03
2、《中学语文教育学》广西师大出版社1994.08
3、《语文教育职业技能训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5
4、《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纲要》广西师大出版社1995.08
5、《语文教学参考》 月刊杂志 2004.06
编辑:liuxuepaper.com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