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词人李清照(网友来稿)

婉约词人李清照(网友来稿)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婉约词人李清照(网友来稿)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 标题:婉约词人李清照(网友来稿)


四川 陈琼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在士大夫大力提倡的封建礼教、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宋代,她并没有被驯服。她不仅掌握了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敢于干预闺房以外的事情。她的词主要继承了婉约派词家的道路发展。由于她一生的经历比晏几道、秦观等更加艰苦曲折,加以她对艺术的力求专精和在文艺上的多方面才能,词的成就也超过了他们。她后期的词有时还兼有豪放之长,使她能够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的影响也较大。

一、 李清照的生平和思想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她和大学士赵明诚结婚后,双方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或鉴赏书画鼎彝,生活比较美满。靖康二年,她和赵明诚相继避兵江南,丧失了向来珍藏的大部分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又病死在建康,这对她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她就辗转漂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最后死在金华。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她早年写的《词论》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一系列作家。她认为“词别是一家”,在艺术上有它的特点,要求协音律,有情致,这是对的。问题是她看不到欧阳修、苏轼在词创作上的革新精神,这就未免保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的创作成就。

二、 李清照的代表作品

(一)李清照在宋代刊行的《漱玉词》已经失传,现在辑录的也只有七十多首,其中还有一些不可靠。她的词以南度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描写了她在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首记游赏之作,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过了她早年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把读都带到了一个美好的文学天地。“常记”两句自然和谐,好像在面对一位知已娓娓叙述。“常记”二字表示追述,地点是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透露出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地传达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误入”一句,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出了荷花丛中一叶扁舟摇荡的美景。一连两个“争渡”,表达出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到正确路径的焦灼心情。正是“争渡”的快捷,所以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作者只是择要叙述了这次游赏活动中的几个片断,侧重写景,融情于景,让读者去分享她对自然美的感受。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也是一首记游赏之作,也写了醉酒、花美。同样也是以她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这是女词人自“编”自“演”的一幅美好的图画。她上来先交待了昨夜雨狂风猛的背景。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得借酒消忧,赖以排遣。酒喝多了,觉也睡得浓了——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这时她已听得外间的侍女收拾房屋,启户卷帘,于是她急忙问: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看回答说:“还好还好,一夜又是风又是雨,可海棠花没动。“女主人听了,叹道:“傻瓜孩子,你可知道什么!你再细看,难道看不出红的见少了,绿的见多了吗!?”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有这样的记载:李清照把重阳《醉花阴》词寄给赵明诚。明诚非常赞赏,自认为自己赶不上她。于是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了五十首词,把李清照的《醉花阴》混在一起,给友人陆德夫看。德夫仔细玩味,说只有三句最好。明诚问他哪三句最好,回答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正是李清照作的。这个故事未必可信,但说明这首词是颇有艺术特色的。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她所表现的是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先从天气写起,“薄雾浓云愁永昼”是说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阴沉沉的。这天气让人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呆在屋里。“瑞脑消金兽”转写室内的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呀!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然变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和夫妇团聚时的温馨真不可相比呀。上片寥寥数句就把一个闺中少妇的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摩出来了。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呆在家里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捱;坐不住,睡不宁,真是最难将息。究竟有什么心事呢?原来是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下片词人回过头来写重阳那天赏菊饮酒的一幕。她在家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她边饮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香,也不能送给那劳燕纷飞的远人。“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于是离开东篱,回到闺房,晚来风急,把帘子掀起来了,人感到了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些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此词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着我之色彩。”在结构上,都是铺叙笔法。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作于丈夫远离后。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作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这叹。又可知是无人寄。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中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黑夜,也不论在舟中还是在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的心头的。“花自漂零水自流”承上启下,它既是即景,又是比兴。它所展示的是花落水流之景,而所喻的是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有“水流无限似侬愁”之恨。词的下片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一处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已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正因为人已分为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独上心头”了。



(二)、从靖康元年起,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写出了更其动人的词篇。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此词写出了对故乡的深沉的怀念,是作者晚年流寓越中的作品。当人们渡过严冬。迎来温暖的春天,骤然脱去笨重的冬装,穿上轻便的夹衫,会觉得浑身轻快,心情是愉悦的。这里所写出的是南方,若在北方,天气还相当地冷。这里暗含了乡思。刚刚睡起之后,觉得有点冷,鬓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然而早春带给了作者欢欣是瞬间即逝的。这时作者的丈夫赵明诚在宋室南渡初时已逝世,她孤身流寓浙江绍兴,金华等处,形单影只,东西漂泊,乡关之思,无日无之。“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暗含着“望乡”的动作。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领北向,遥望故乡。只有在醉中才能把故乡忘掉。可见清醒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忘”正表明了不能忘。结句两句具体地描写了“醉”字。睡卧时燃的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没有醒,可见醉得之深,醉深说明了愁重,愁重说明了思乡之深强烈。此时上片写喜,下片写悲,上片的喜更是反衬下片的悲;写喜是宾,抒恨是主;悲喜对照,把主题表现得更加突出。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风住尘香花尽”它告诉我们在此以前曾是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日子。在此期间,词人肯定被这无情风雨锁在家中,其心情之苦闷是可想而知的。“尘香”它不仅说明天已晴朗多时,落花已化为尘土,而且寓有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和对自身“流荡无依”的深沉感慨。“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和她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离开人世,自已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以及赵明诚留下来的《金石录》和别的一些文物。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水夺眶而出。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而出,具有一股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闻说双溪春尚好”是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可是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正明媚、游人如织的时候,她这个平时喜爱游玩的人遂起了出游之兴,可是又担心双溪的舟载不动她的许多愁。可见愁之深之广。作者将愁搬上了船。

附:

人们在激动时,往往借助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古代写眼泪的名句:

“泪眼高楼频独倚。”(冯延已《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欧阳修《蝶恋花》)

“停棱垂泪忆征人。”(温庭筠《杨柳枝》)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李煜的《菩萨蛮》)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泪洗残妆无一半。”(朱淑真《减字木兰花》)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

词史上有不少写“愁”和“恨”的名句: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雨时。”(贺铸《横塘路》)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休问闲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董解元《西厢记》)

“遍人间烦恼真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漂流到海洋中的人要抓住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一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的“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除一种孤寂冷清的气氛袭来,使自已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刚暖还寒的时候,最不知如何是好。几杯酒怎敌得地早上的急风呢?雁过,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过的。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面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写自已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不是指菊花。正由于自已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已写出了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出惜花将谢的情怀。从“守着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又进一层。作者将极多的愁化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得淋漓尽致。











作者邮箱: a5521805@liuxuepaper.com

编辑:作文地带

下一篇:

我要评论

站内搜索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