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liuxuepaper 标题: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
河北邢台八中 张国生
提要: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全面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课标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甚至是倡导“大语文教育观”。
新课标体现“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最突出的是下面几点。
1.关于联系生活。新课标特别强调“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一词在课标中竟出现了21次。
2.关于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语文教育”之“大”,突出地表现在“利用语文学习环境”,即利用生活实践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新课标也特别强调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课标要求树立这样的理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实施建议”中,专门有一节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它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新课标也特别重视“活动”。“活动”一词共出现26次。只是它去掉了“课外”二字。我觉得去得好,因为“活动”既可以在课外,也可以在课内,新课标这一主张比“大语文”还“大语文”。
此外还表现在识字,口语交际,综合性语文学习,自主、合作与探究……
为什么新课标与“大语文教育”有这么多相同的内容?根本的是,这些专家和张孝纯先生在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有共同的真知灼见,都处在高屋建瓴的地位,都掌握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其实,“大”不应是“大语文”所特有,这个“大”字完全可以去掉——“语文”本来就应该是“大语文”,“大语文”其实就是“语文”,只是古代的科举和现代的科举把“语文”搞“小”了,扭曲了,使之误入歧途。现在,是恢复“语文”的本来面目而“反之正”的时候了。恢复反正的最好办法,就是严格执行《语文课程标准》。
仔细研究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我得出一个结论:课标全面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近来查阅了许多研究和辅导新课标的文章后得知,原来有不少专家学者也认为课标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甚至是倡导“大语文教育”的观念。例如人教社小学语文室主任、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回答“课标倡导哪些课程理念”时就说:“《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语文课程标准〉问答》)再例如王锋《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一文说,课程标准尤其强调要营造大语文教育的氛围,无论是“前言”部分,还是“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部分,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个问题,强调要……努力构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语文教育体系。(《陕西教育》2002年第3期)持相同观点者还有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周慧霞(见人教社网站/课程标准/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比较》),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见《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8期《〈语文课程标准〉的新思路》)等。
我认为,课标体现“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最突出的是下面几点。
一,关于联系生活
“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联系生活。张孝纯先生最初把“大语文教育”概括为四句话,第一句便是“联系社会生活”。后来他更准确地表述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顾黄初、李杏葆两位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一书中认为,联系生活的问题在我国长期没有解决好,是张孝纯先生最早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新课标特别强调“与生活的联系”,有许多关于联系生活的规定。例如:
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课程目标”的“总目标”)
在各“阶段目标”和“实施建议”中,更有大量关于生活的规定。我利用电脑的“查找”功能,将新课标搜索了一遍,发现“生活”一词在课标中竟出现了21次,它强调与生活的联系超过历次教学大纲。所以山东师范大学的潘庆玉先生说:“‘标准’深刻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无论是对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教学过程建议的论述,还是对语文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说明,都体现了对社会生活所蕴涵的语文教育价值的关注,对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视。”(《开放•务实•创新——〈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特点刍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7卷第1期)
新课标还有一些要求虽然并没有用“联系生活”的字眼,但实际上也是要联系生活。例如它提出一个新观念叫做“体验”(“体验”一词共出现了19次)。什么叫做“体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据此我们可以说,“体验”是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要参加生活实践,然后是在此基础上感悟。因而没有生活,也就没有体验,没有感悟。生活的丰富与否,也决定了体验和感悟的多少。又例如,“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其实也是生活;没有生活,在哪里实践呢?此外,“活动”、“环境”、“资源”之类,其实也是生活或必须与生活联系。
联系生活,是语文教学最关键和要害的问题,而新课标对“生活”是如此重视——它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二,关于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大语文教育”之“大”,突出地表现在“利用语文学习环境”,即利用生活实践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这是“大语文教育”最突出的标志。张孝纯先生和我的许多文章都是谈这个问题。其他持“大语文观”的教师、学者似乎也特别看重这一点。
新课标也特别强调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课标要求树立这样的理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实施建议”中,专门有一节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它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它要求:“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标还有一句话:“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新课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高度重视”的,否则怎会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
看到新课标的这些规定,我感到特别欣慰。过去,老师们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可能被当作“不务正业”;现在,课标不但提出了这种要求,而且要求“高度重视”。历史的脚步是强劲的,“天行健”呀!更欣慰的是,早在20年前,张孝纯先生就提出这一主张,是具有怎样的超前意识,他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具有怎样的高屋建瓴之势!20年前,我在“泥沙俱下卷江河”的情况下没有错投师门,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三,关于积累
“积累”,本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项成功经验和优秀传统,但被不肖子孙们当作糟粕抛弃,只有那些具有真知灼见且不赶“潮流”的人才能认识到它的价值和意义,张孝纯先生就是其中一个。孝纯先生曾告诉我语文教学的“十五字诀”,其中三字便是“重积累”。这一点也写进“大语文教育”的各种规划、纲要和不少论文。
“重积累”也是孝纯先生从自己学语文和教语文的生涯中悟出的真谛。他从三岁起接受伯父(亦过继父亲)严格的家庭教育,5岁时背过“三百千”和《古唐诗合解》全部绝句,13岁学完《四书》和《诗经》并全能背诵,此后又开始更广泛的涉猎。因此,孝纯先生的国学功底,在他那个时代的中学语文教师中绝无人堪比。直到晚年,举凡四书、五经(易经除外),仍能滔滔不绝地背诵。有这样的功底,使他思想深刻、语言精辟,古代典籍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往往开口便语惊四座。因此,即使在“背”的“名声”最不好的时候,他也强调要积累,并多次告诫过我。可惜,先生的主张并不被时人理解。
但是,时代的发展很快就证明这是一种真知灼见,他去世还不到10年,“积累”成了新课标的一个高频词汇。“积累”一词在课标中出现了14次,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要求积累语言材料,包括词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二是要求积累生活素材。
当然,这未必是吸纳“大语文”的观点,因为“积累”本来就是传统教育的成功经验而非“大语文”所独具,只是张孝纯先生在“西风凋碧树”时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这个问题上新课标与张孝纯先生是英雄所见略同,也是新课标决心恢复传统教育的优秀传统,并对语文学习的真谛和现状有深切认识的表现。从《语文学习》记者温泽远先生的一篇访谈录得知,华东师大教授、新课标制定小组组长巢宗棋先生曾说:“如果说现在学生学习语文有缺陷的话,最大的缺陷就是积累太少。”他认为:“学好语言,必须有丰厚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他还批驳了有些人“诵读不重要”的观点,认为诵读的作用起码有以下几方面:
1.记住了优秀的语言材料。2.在头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3.能够形成从大脑到发音器官甚至连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良好的反应机制。4.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
这是多么精辟和深刻见解!
四,关于口语交际
“大语文教育”重视听和说的训练,它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把读写听说四方面训练结合起来”。新课标没有用“听说训练”之类的概念,而是用“口语交际”。我觉得,这比“大语文”站得更高,认识更深。对此我引用方智范先生《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来阐述,他的见解十分精辟:
关于口语交际,我们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过去的大纲,是把听和说分开的,所以才有“听说读写”的提法……在2000年公布的修订大纲中,虽然根据现代社会口语交际能力日益显得重要的认识,已将听和说合成“口语交际”,但在表述时仍是将听和说分开的。在制订课程标准时,我们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更为明确了,这就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其中核心的意思是“交际”二字,即必须重视口语交际的人际交往功能。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第二个要义是重在实践,在交际中学会交际。标准中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语文建设》)
读到这里,不由你不佩服新课标制定者思想的深刻和见解的精辟,还有立足点的高度。这使我这个搞了20年“大语文教育”的人相当惭愧!
五,关于识字
“大语文教育”很重视字的教学与训练,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张孝纯先生在世时曾编写了《字法教程》一书作为实验班学生的辅助教材,实践证明对打牢字的功底很有作用。二是孝纯先生去世后,我根据他生前关于传统教育中识字教学的见解,在小学低年级进行了集中识字和快速识字的实验,使一年级小学生平均识字1500以上。主要措施是:1.识字和写字分开,先求识,后求写。2.采用形象识字法,把象形字、指事字(字根字)和一些会意字的古文写法形象地画出来,作为从实物到文字的过渡。3.通过阅读浅易韵语读物识字,如《新三字经》和《三字经》选读,还有一些儿歌。4.在生活中识字。但当时不少领导和老师对此并不赞成,主要由于这些东西不考。
新课标制定的目标与此相同或相似。有两点我感触最深:
其一是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提高识字量,降低写字量。“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认识1600~1800个,这是建国以来低年级最高的识字量。而要求会写的只有800~1000个,比过去的1250还少450~250个。
这是十分符合儿童语文学习的规律的。因为:1.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识字量少,就不可能尽快阅读和写作。识字与写字相比,当然识字更是当务之急。2.写字比识字困难得多,而识字则容易得多,并且与笔画的多少难易没多大关系。难写的字不一定难认,甚至,越难写,笔画越多的字越好认,不好认的倒是笔画并不多的“己”、“已”、“巳”、“戊”、“戌”、“戍”之类。如果写字与识字同步进行,必然严重制约识字,制约阅读,成为语文能力形成的瓶颈。所以新课标建议:“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有专家解释,“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写,不默写,不考试。
这也是传统教育的宝贵经验。传统教育中,蒙童入塾先读“三百千”,“三百千”读完,就识约2000字。当时的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分开进行,先求识,后求写。而写字训练与书法训练结合进行,也有一套成功的训练方法。以上做法,使识字、写字教学效率比现在高得多。读完“三百千”一般只需一年,同时也懂得了一些初步的知识和义理,于是就可以较早地阅读浅近读物和进入写作训练。新课标以上规定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恢复和继承。
其二是“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还有“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这也类似于我们实验的做法。我们的体会,这确实是实用、有效的措施。
课标中还有许多与“大语文教育”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例如“大语文”的另一翼是“课外活动”,而新课标也特别重视“活动”,“活动”一词共出现26次。只是它去掉了“课外”二字。我觉得去得好,因为“活动”既可以在课外,也可以在课内,比“课外活动”范围更大,在教学中的地位更高。可以说,新课标这一主张比“大语文”还“大语文”。
“大语文教育”十分重视学生自己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工具书和图书馆的能力。用电脑辅助教学之后,这项工作更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新课标也非常重视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它要求,“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还有综合性语文学习,还有自主、合作与探究,还有……
为什么课标与“大语文教育”有这么多相同、相似的内容?我想,制定课标的专家们可能会吸纳“大语文”的一些主张,但即使的确如此也不是主要的、根本的。根本的是,这些专家和张孝纯先生在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有共同的真知灼见,都处在高屋建瓴的地位,都掌握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其实,“大”不应是“大语文”所特有,这个“大”字完全可以去掉——“语文”本来就应该是“大语文”,“大语文”其实就是“语文”,只是古代的科举和现代的科举把“语文”搞“小”了,扭曲了,使之误入歧途。现在,是恢复“语文”的本来面目而“反之正”的时候了。恢复反正的最好办法,就是严格执行《语文课程标准》。
编辑:liuxuepaper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