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册析疑八例(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高中语文第三册析疑八例(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整理 标题:高中语文第三册析疑八例(教师中心稿)
高中语文第三册析疑八例
湖北省保康县第一中学 赵孝云 王先海 王远志
1988年修订出版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材,是一套好教材。但也有一些问题。一些错字且不说,一些知识性的问题却值得商榷。现仅就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举八例:
①《谈谈虚和实的关系》第一段中有这样一句:“但是你要观察它,才能认识它”,这是一个简单的条件复句,其关联词是“要……才……”我们认为,关联词“要”应改为“只有”。从语法角度看,“要”可与“就”搭配,而不能与“才”搭配。“才”常常与“只有”搭配使用。从逻辑角度看,原句把“观察”当作“认识”的充分条件,其实,“观察”应该是“认识”的必要条件。因为不“观察”就不能“认识”,而做了“观察”未必就能“认识”。“除非……才……”等来表示。
②《义理•考据和辞章》结构表中间最上一框内第二个括号,“正面论证”应改为“反面论证”。一是原文第二段没有正面发表议论,提出见解,而是从相反的角度加以论证,得出“没有观点的文章就是没有灵魂的文章”的结论,二是结构表中标明:第三段是正面论证,而且与第二段形成对照结构。假如第二段是“正面论证”的话,那么它与第三段在结构上形成对照就矛盾了。
③《为了忘却的记念》“预习提示”第二段“文章以记事为主……是一篇叙述、抒情、议论结合得极完美的文字。”其中的“文字”应改为“文章”。从词的概念看,“文字”是指文章的词句,而“文章”是指用文字表达一定内容的成篇的作品。句中的“叙述”、“抒情”“议论”是三种表达方式,三种表达方式结合构成的是作品,而不是词句,从评论的着眼点看,本段评论的是“文章”,而不是文字。从语法角度看,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义章”与“篇”搭配,“文字”一宇“段”搭配,既然句前有“篇”,那么句后就应该用“文章”来搭配。
④第240页“比较下面这两首咏梅诗,想想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其中的两个“诗”,严格地说,都应改为“词”。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都是词,而不是诗,因为都是用“卜算子”这一词牌。再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有“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这句话,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既然文中有“咏梅词”这概念,题目就应该与之呼应。
⑤《五蠹》“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其中“地方百里”课本注为“占有之区域,方形每面百里。”原句把“方”作“方形每面”讲,我们认为欠妥。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方”有八个义项,但没有一项作“方形每面”讲。根据课文的意思。“方”在句中强调的是文王占有土地的范围(方圆),而不是文王占有土地的形状(方形每面)。因此,“地方百里”应解作“土地方圆百里”。
⑥第385页“被动句”的例句“不能得之于王”,不是被动句,而是一个介宾结构作补语的否定句,此句出自本册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原句是“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得之于王”,课本注为“从魏王那里得到帮助”。我们认为课文注释符合原文的意思,即“于,应理解为介词“从”,而不能理解为“被”。假如把“于”理解为表被动的介词“被”,那么原句就可译为“魏公子自己估计最终不能被魏王得到帮助”。显然,句不达意。
⑦《左忠毅公逸事》“思考和练习”第一大题第四组应换掉,因为“扣之寺僧”中的“扣”根据原文应改为“叩”,但改后与“扣而聆之”中的“扣”不同字,而题目设计的意图是辨析一字多义。若不换掉就不合题意。
⑧《送东阳马生序》“自读提示”第三段,“适当加分析议论”一句,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应在“加”的后面添“以”,当加以分忻议论”。
(此文刊发在华中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1989年7月第22页)
编辑:作文地带整理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