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戏曲行头(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多彩的戏曲行头(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多彩的戏曲行头(教师中心稿)
多彩的戏曲行头
中国传统戏曲服装历史悠久,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就已记载了发生于春秋时代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到元杂剧时期,戏曲人物的服装已初具规模。杜仁杰在元曲《庄家不识勾阑》中写了一个庄稼汉在勾阑(宋元时百戏杂剧的演出场所)看戏,戏台上:“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殃)人货,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那时戏衣被称作“穿关”,在脉望馆所藏钞本元明杂剧中,属于“内府本”的,剧本后面都各附人物穿关。至明清时期,戏曲服装更趋完备。
戏曲服装通称“戏曲穿戴”,俗称“行头”,是塑造戏曲人物外部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以表现人物(角色)的性别、年龄、身份、个性、生活习俗等,还可显示戏曲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年代、民族等内容。其名目之多,形式之丰,实难一一备述。就其主要而言,大致可分为蟒、靠、帔、官衣、褶子等五大类。
蟒,指蟒袍,是帝王将相及女官的官服,分男女两式。男蟒为圆领、大襟、宽袖(带水袖),袍长及足,下摆绣水纹,缎底上绣有各式蟒形纹样,按人物年龄、性格、身份穿用。女蟒与男蟒大致相同。蟒源于明清时代的“蟒衣”。明代蟒衣本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赐服”。至清代,“蟒衣”被列为“吉服”。蟒纹与龙纹相似,只少一爪,遂名“蟒衣”。戏曲服装中的“蟒”是在明、清“蟒衣”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
靠是武将所穿的铠甲,又称甲衣。圆领,紧袖,全身分前后两片,用金银丝绣满鳞纹。前片腹部处略宽,绣有一大虎头,称“靠肚”。两肩成蝶翅状,胸前置护心镜,双腿外侧各有一块护腿靠牌(也称“下甲”)。靠还有硬软之分,背扎“背壶”插四面三角形靠旗的称硬靠,不插靠旗的叫软靠。女靠自靠肚下缀有2或3层彩色飘带,比男靠更具装饰性,充分显示女将的英武和阴柔之美。靠源于清代将官的绵甲戎服,以锦料为面,绸缎为里,内衬丝绵。
帔是帝王、达官显贵和富户人物所穿用的常服。对襟长领,宽袖(带水袖),左右胯下开衩 。缎底绣花,以服色和所绣图案区分年龄和身份。男帔长可及足,女帔一般衣仅及膝,内衬白裙。帔源于明代贵族妇女的礼服——大袖背子。背子原为窄袖,对襟,大领很长,直贯底摆 。至明末,其袖式逐渐演变为大袖,领式也由长大领缩为半长大领。戏曲服装中的帔即是在明代背子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后形成的。
官衣是文官的服式,通常用于中级文官,但新科状元、婚典新郎等也用之。官衣源于明代官服——盘领窄袖大袍。其与蟒袍近似,但素色不绣花,后有“摆头”两块。胸前背后缀有两方“补子”,上绣飞禽及旭日海水。明、清两代,以“补子”纹样区分官阶、身份,文绣飞禽,武绣走兽,所绣纹样都有严格规定,而戏曲服装官衣上的“补子”则仅起到艺术象征性作用。官衣以服色区别大致的官级:紫色、红色表示身份品位最高,蓝色次之,黑色最低。凡穿官衣均佩带玉带。
褶子是一种家常便服,既有男女之分,又有硬软面之别,品种较多,计有21种。大致为男褶大襟长领,衣长及足,左右胯下有开衩,宽袖(带水袖)。女褶对襟小立领,衣长仅过膝,内穿裙子。这种戏装褶子,男褶源于斜领大袖衫,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便服形制,自魏晋以来平民及士人皆用之。而女褶则是在明代小立领对襟窄袖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以上只是戏曲服装的大致分类,舞台上演员的穿戴实际上要丰富和复杂得多。戏曲服装在清代虽已基本定型,但一些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梅兰芳先生早年编演新剧时,就曾参考古代绘画、雕塑中人物造型特点,大胆创制了许多新颖别致的戏装,如《嫦娥奔月》中的“采花衣”、《木兰从军》中的“木兰甲”、《天女散花》中的“云台衣”等。后来,“云台衣”又与传统的戏装造型特色相融合,形成了一种适应面更广的通用戏装,并成为定式而保留下来,从而丰富了戏曲服装宝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通用的“古装”。
传统戏曲服装被称为中国服饰宝库中一朵奇葩,它以深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越来越受到中外人士的喜爱。
编辑:liuxuepaper.COM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