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花孰憔悴(教师中心稿)
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人花孰憔悴(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liuxuepaper 标题:人花孰憔悴(教师中心稿)
人花孰憔悴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语文组 方丹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后期词作《声声慢》中有这样一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课文下的注释将“憔悴损”解释为“枯萎凋谢”。《词作精品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中亦明确解释“憔悴损”为“枯萎得不成样子”,说“秋风秋雨摧残了黄花,枝头仅存的花朵也已憔悴不堪,再也无人理会了”。这与苏教版教材相契合。然而,打开颇具权威的《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我们不难发现,这句的鉴赏为“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更把“憔悴损”强调说明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显然,这与前两者相悖。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干脆避开这个问题,将“憔悴损”简单地解释为“憔悴得很”。但是,到底“憔悴损”的是人还是花?到底是菊花繁盛还是枯萎凋零?似有争议。
笔者认为,以上诸种解释看似矛盾,其实有内在的统一性。认为“黄花枯萎凋谢”,则是“以哀景写哀情”,词人眼前是受到西风摧残的菊花残骸,心里则满是倍受时代命运折磨的悲哀,由眼前景联想到心中事,虽不着一个“悲”字,读来却感受到十分的“悲怆凄凉”。没有感情的菊花尚且敌不过“晚来风急”,有血有肉的人能经受得起岁月的风雨,命运的波折吗?睹物思人,人何以堪?作者此时心中大概也倍受煎熬,不堪忍受了,看到菊花憔悴满地碎屑,几朵残花挂在枝头也无心去打理,更添愁绪和悲凉。而认为“人瘦损而黄花盛开”,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前词人和丈夫恩爱有加,很有生活情趣,想必家中庭院一定种植了不少花卉,现在秋意正浓,庭院中的菊花开得正盛,是赏菊摘菊的好时节,但是女词人此时心中有千般愁,万般哀,根本没有心情去欣赏眼前的盛景,也没有心思去摘菊。眼前的乐景盛景反而会带给词人深深的悲感,以前也许都是和心爱的丈夫一同赏菊的,而如今物是人非,那个从前陪同赏菊的人已经不在了,菊花开得再胜再美,人身已经瘦损,人心已经憔悴,“如今有谁堪摘”!
然而,无论怎样的景,情总是哀的。只不过前者映衬,运用比喻强调哀情,现在菊花是“憔悴损”的,这是景语也是情语。作者以黄花自比,这“憔悴损”的是花更是人了。其实作者用黄花自比也不是这首词中仅有的,《醉花阴》里的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们可以理解为“黄花”即是词人对自身境遇的生动写照,以之作比,就不足为奇。这里“憔悴损”的是菊花也是词人自己。后者反衬,凸现哀情。词人身心俱疲,“憔悴损”的正是词人自己,而此时黄花“不解风情”地开得正盛,以至“满地堆积”徒感慨“有谁堪摘”。花荣秋浓之景只能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哀伤,在一盛一衰,一乐一哀的对比反衬当中将愁情充分表达。“憔悴损”的是人,开得正好的是花,人无心赏花摘花,花开也无用。如此说来,这种理解便与归有光《项脊轩》怀念亡妻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时的情感类似:世事沧桑,人已“憔悴损”,物是人非,物盛人衰。
总之,诗无达沽,无论“憔悴损”的是花是人,只要能充分体会到作者的愁情哀情即不为错解。
编辑:liuxuepaper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