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梭罗同赴孤独

与梭罗同赴孤独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与梭罗同赴孤独
文章细节:liuxuepaper 标题:与梭罗同赴孤独


何山 石

在瓦尔登湖,梭罗能听到孤独在空气中燃烧时的“毕剥”声,梭罗很迷恋这种声音。这种声音于梭罗,是一种美妙无比的伴奏乐,他的思维只有在这种伴奏乐的旋律里才会翩翩起舞!

  1845年,梭罗以绝对孤独的姿态,来到瓦尔登湖畔,林中筑屋,汲水负薪,播种张网,宛如一隐者,悄然无迹地融身山林,过起了他心仪已久的林中生活。他的背影浸润在山林升腾的白雾里,他的心也渐渐远离那日渐喧嚣的都市。梭罗身心俱往,是要赶赴一个孤独的约会,这个约会是他与大自然独有的,外人无法重复。

  一般人都认为,梭罗来到瓦尔登湖,是隐居避世。其实,梭罗是隐居,但不是避世,恰恰相反,梭罗的隐居是入世。梭罗是为了完成一种叙述而来,在爱默生给他提供的这片天地里,他要完成他思索已久的有关自然、人性、文明等诸多问题的叙述,他觉得只有在这片天地里,他的相关论述才能清晰呈现。

  在瓦尔登湖的两年时间内,梭罗虽然孤独,可这是一种忙碌而又充实的孤独。梭罗因为来到了瓦尔登湖而有机会真正进行一次贴近大地的飞翔。一汪湖,一片林,加上一个人,这才是风神流动的景致。梭罗与自然的零距离接触,让他能真正深入自然的肌理,倾听来自自然最深处的声音。梭罗看到的自然,都是细节化的,因而都是有血有肉的。他主张“简朴生活”,就是反拨人类对自然的饕取;他对自己林中生活的叙述不避琐碎,甚至将日用开销都列成表,呈视于读者面前,都是在细细地解读人对自然的索取底线;他在林中翻阅书卷,听蛙鸣鸡唱鹰叫,赏玩青青豆叶,这折射出他与自然相厮相磨时那种令人神往的怡然自得……人与自然,这茫茫宇宙中的两极,应该是和谐共处而非对峙相存,这就是梭罗的态度!

  《瓦尔登湖》揭示了当代人一个最具特征性的生存样态:“无尽的苦役!”梭罗觉得,人性是欲望的,诸多的欲望叠加起来,就成为了人行走过程中的重负。而这种重负在人的肩头上生根,融入流淌的血液之中,永远拔除不掉,成为无尽的苦役。人性带着欲望的镣铐跳着沉重的舞蹈时,肯定会偏离正常的轨道,因而会有战争,有掠夺,有杀人放火违法犯罪……更有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这都是人性的变态,对生命的极端不敬!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剖析人性,虽然用的文字和缓有致,留给人的致思空间却有着巨大的张力。梭罗说,要拭除人类“心灵上的尘埃”,震撼着人性中最阴暗的角落。

  梭罗在林中孤独地触摸着人类“文明的溃烂处”。“文明的溃烂”有血腥味十足的贫富不均:“一个阶级的奢华全有赖于另一个阶级的贫困来得以维持。一边是富丽堂皇的王宫,另一边则是救济院和‘沉默寡言的穷苦人’”;有野蛮地将文明定义为优劣高下不同的档次,对印第安等异族文明不分清红皂白的歧视,当然,“文明的溃烂”也直接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的戗害!何谓野蛮人,又何谓文明人?在这个世界里还有界限与准则吗?

  读《瓦尔登湖》,要将其置于当下社会这个大背景,才见真义。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是无法回避的大问题:森林被毁、核威慑、淡水资源短缺、全球气温变暖……我们不得不反问自己:“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哪个环节出了错?”《瓦尔登湖》能提供最直接的回答。

  在生态文学研究热浪高涨的当代学界,《瓦尔登湖》成了生态文学的经典。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解读这本书,又是一重天地。其实,梭罗的智慧就是生态智慧,他在林中的思索,正是从自然生态、人性生态、文明生态所组成的大生态这个角度出发的。梭罗孤独的思索,应该是直至当代,才真正合上了时代的节拍,这样看来,梭罗的思维超前了一百多年!

  著名文学批评家苏珊·桑塔格说:“伟大的作品是分泌出来的,而不是被挤出来的。”《瓦尔登湖》是梭罗精神深处分泌出来的文字,只有这样的文字才会经受时光的洗汰而熠熠闪光。

  《瓦尔登湖》是一本非常安静的经典,文字如江南五月的天气,和风细雨的;同时,《瓦尔登湖》又是一本沉重的经典,因为它让我们在当代背景的映照下沉重地追问:“我们活在何处,我们为何而活?”

  因此,在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个人、国家、世界都要与梭罗同赴孤独,一起思索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编辑:liuxuepaper

下一篇:

您可能也喜欢

我要评论

站内搜索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