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坤简介

王梓坤简介

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王梓坤简介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 标题:王梓坤简介


王梓坤,1929年4月生,江西吉安县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5年考入苏联莫斯科(Moscow)大学数学力学系做研究生,师从于数学大师A.N. Kolmogorov和R.L. Dobrushin,1958年毕业获苏联副博士学位。1988年获澳大利亚麦克里(Macquarie)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52年至1984年先后任南开大学讲师、教授。1984年以来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84年至198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93年至1998年任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转自中国科普)



王梓坤教授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数学物理学报》编委、《数学教育学报》主编等职。业余从事科学方法论及科普写作,发表数学专著、数学论文及方法论论文、科普作品等许多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982)、“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1985)、“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1981)、“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等。



王梓坤教授是一位对我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我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在数学理论方面,致力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五、六十年代研究生灭过程,首创了极限过渡的构造方法,彻底解决了生灭过程的构造问题,并将差分方法应用于生灭过程的泛函和首达时分布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深刻结果。这些成果均居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在数学应用方面,提出了地震随机迁移的统计预报方法及供舰艇导航的数学方法。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权威学者的高度评价。



王梓坤教授在概率论方面著书7部,发表论文数十篇。他重视科普工作和对治学方法论的研究,在这方面出版了《科学发现纵横谈》、《科海泛舟》等名著及论文数十篇。其中《科学发现纵横谈》社会影响很大,1981年曾获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和团中央联合推荐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此书被选中。1990年被全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称号。



《科学发现纵横谈》是一本漫谈科学发现的书,篇幅虽然不算大,但作者王梓坤同志纵览古今,横观中外,从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挑选出不少有意义的发现和事实,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总结,阐明有关科学发现的一些基本规律,并探求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应该力求具备一些怎样的品质。这些内容,作者是在“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横行的情况下写成的,尤其难能可贵。今天,党中央率领我们进行新的长征,努力赶超世界科学作者是一位数学家,能在研讨数学的同时,写成这样的作品,同样是难能可贵的。



王梓坤在《科学发现纵横谈》中强调科学精神的问题,他写到:“但是,对具体的科学方法的研究还不足以回答一个问题,王院士写《科学发现纵横谈》时还表达了另外一个独到的见解,“为什么是牛顿,而不是别人,在万有引力问题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呢?这是因为各人的科学素养不同,各方面的修养、理论上储备的深浅不同。”他认为,研究具体方法是从纵的方面来看;研究一个科学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养,则是从横的方面着手。过去对科学方法的研究,从纵的方面谈得多,横的方面注意得不够,现在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了。顾名思义,《科学发现纵横谈》书名本身就包含了突出“横”这层含义。贯穿作者的这一意图,本书第一篇就不惜重墨大谈“德”、“识”、“才”、”学”。一连串中外科学家的成功之路一再告知我们: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应该兼备德识才学,四者缺一不可。专门谈论科研中德才问题的科普书籍并不多见。本书不仅把德才问题放在显著的位置,而且对科学家应具备的“才”又有更深刻的理解。才,指才干,它还可以细分为识、才、学三个方面。欧几里得几何学雄视科学界两千年,没有超人的胆识和大无畏的怀疑精神,非欧几何不可能诞生;科研需要多种才能,观察实验之才,抽象思维之才,洞察力和善于猜想等等;学无止境,勤学苦读,在长期的艰辛探索中不断积累资料和经验,厚积薄发,才可以一鸣惊人。科学家也是人,他们也有与文学大师相同之处,尤其在德识才学方面。正是基于这一点,王梓坤在写作手法上大胆创新,借它山之石以攻玉。他把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德识才学兼备的文人视为横轴,把世界科技史上重大科学发现的始作俑者视为纵轴,在这个坐标系中,作者巧妙地借用大家比较熟悉的文人的德识才学来说明科学家也具有这些素养。



王梓坤认为机遇也是成材的一个因素。因为人生活在客观世界中,有不少偶然机遇是难以预料的。人人都可碰上好机遇,问题在于会不会和能不能充分利用,否定机遇并不是唯物主义。在《科海泛舟》一书中,王梓坤结合法拉第的经历,中肯地论述了主观努力和客观机遇的关系:"平日不努力,有好的机遇也利用不上。机遇只照顾勤奋、勇敢而又有准备的人。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极其有害的。另一方面,放弃一切好机遇,也不一定明智。主观努力加上好的机遇,正如优良的种子遇上肥沃的土壤必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科海泛舟》是一部分谈科学研究方法与成才之路;另一部分谈数学学习方法及数学趣话,读来饶有兴致。


编辑:作文地带

下一篇:

您可能也喜欢

我要评论

站内搜索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