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怎样过节
课件资源
作文地带题目:唐代诗人怎样过节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整理 标题:唐代诗人怎样过节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也是人文情怀的一种倾诉,更是古代诗人生命情趣的一种展示。从节日入手解读唐诗,可以使我们对那个繁华富丽而又自由奔放的时代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意气风发、个性张扬的诗人有一个全新的了解。
(一)、韩愈:惊喜的春节。《春雪》绘景传情,虚实相生,抒写春色初来乍到的惊讶和欣喜。“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时不见百花盛开,不闻芳香四溢,“都”见诗人于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迫切。时至二月亦无花开,“初”见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不满。即便如此,春草吐绿,万象将新亦令作者惊喜不已。“惊”字写活了诗人摆脱寒冬,迎来新绿的新奇、惊讶和欣喜。一二两句亦无亦有,绘色摹态,状芳华迟来,草芽先到的春色之喜。三四两句触景生情,妙想成趣。一个盼望春天的诗人,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可以给它幻化出一片春色来。白雪似通性灵,嫌迟恨晚,竟然按奈不住,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装点出一片“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大好春色来。透过漫天飞舞、热闹缤纷的雪花,诗人似乎看到了一个姹紫嫣红、绚丽多彩的春天,我们也不难体会到诗人手舞足蹈,欢呼春天的愉悦之情。全诗描草绘雪,亦虚亦实,亦动亦静,于冷落中见热闹,于平常中翻新奇,别开生面,意韵悠长。
(二)、苏味道:热闹的元霄。《正月十五日夜》描写长安城里欢度元宵的热闹景象。“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一二句从大处落笔,鸟瞰全城。大路两旁,园林深处,只见处处张灯结彩,万紫千红,简直就象明艳耀眼的朵朵奇葩,花团锦簇,灿烂辉煌。平日黑影沉沉的桥,今天也换上节日的盛装,上面点缀着无数的明灯,灯光闪烁,波光鳞鳞,城池犹如天上银河,熠熠生辉,壮丽辉煌。中间四句绘月写人,绘声绘色,点面结合,动静相衬,凸现出世俗生活的情趣。皓月银辉之下,灯火灿烂之中,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马蹄声声,尘土飞扬;佳丽如云,浓妆艳抹,彩绣辉煌;歌声如雨,婉转动听,酣畅淋漓。结尾两句写军不禁夜,时莫相催,表达了一种沉醉不归,欢娱日短的感觉,具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功效。通观全诗,不难看出,这个元霄是全城同庆,万众同歌,军民同乐,灯月同辉,显示出盛唐繁华富丽,蒸蒸日上的豪华气象,我们也可由此窥知诗人置身其中欢欣鼓舞的豪迈情怀。
(三)、杜牧:断魂的清明。《清明》抒写羁旅愁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歌以意境的凄迷而美丽取胜。清明节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的节日,可是诗人却漂泊在外,孤身赶路,触景伤怀,百感交集,再加上细雨蒙蒙春衫尽湿,又平添了一层愁绪。这添愁惹恨的纷纷细雨,分明就是诗人凄迷纷乱心境的形象写照。“断魂”写尽了离愁苦恨和莫名惆怅。诗人想找一处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春衫。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愁绪,于是,诗人问路边的牧童,“哪里有酒家?”牧童以指代答,不言不语,给诗人也给读者留下了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想象空间。遥而可及,望而心动,红杏枝头,酒旗飘飘,结尾一句借牧童指点写古朴人家,流露出诗人如获至宝,喜出望外的情怀。这也就从一个侧面反衬出辗转漂泊的艰辛不易。四句诗绘景绘情,以景映情,以喜衬悲,悲喜相生,巧妙地烘托出清明时节行旅之人的断魂愁思。
(四)、王驾:欢庆的社日。《社日》略去正面,落笔侧面,通过典型细节和形象暗示反映农村社日人们欢庆丰收,兴高采烈的情景。“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前两句明写村居风光,暗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鹅湖山下鹅鸭成群,鱼虾满塘,山明水秀,风光迷人。纵目远眺,只见田间郊外,稻梁肥熟,长势喜人。走进村内,只见家家户户,肥猪满圈,群鸡满埘。村外村内,到处是一片丰收富庶的景象。“半掩扉“暗示全家出动,人去屋空,一者见出社日欢庆的热闹缤纷,引人入胜,二者显示民风淳朴,丰年富足。三四两句不写春社表演的热闹场面,单写春社散后醉人归家的情景,意蕴深长,耐人回味。夕阳西下,树影斜长,一些为庆祝社日而喝得伶仃大醉的村民,在家人邻里的搀扶下,歪歪斜斜,摇摇晃晃地回家,他们心里高兴,才狂歌纵饮,而这种高兴又是与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密不可分的。全诗无论是写稻梁肥熟还是写树影横斜,无论是写鸡飞猪叫还是写村民醉归,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一种欢庆丰收,陶醉生活的情绪。
(五)、杜牧:祈盼的七夕。在我国,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传每年这个夜晚,喜鹊搭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杜牧的《秋夕》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前两句描绘宫女的孤独寂寞,凄清无聊。深宫高墙大院屋内,流萤飞舞,秋意寒凉,银烛泛黄,秋光暗淡,女主人公正用轻罗小扇扑打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围绕在她周围的是挥之不去的孤单落寞。“轻罗小扇”暗示了她被遗弃,遭冷落的悲苦命运。三四两句将描写视角从室内转移到室外。秋夜深沉,寒意袭人,本该进屋休息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举首仰望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也许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情怀,使她想起了自己的不幸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举首仰望之中,饱含了多少祈盼,多少悲凉啊!七夕节留给她的有伤痛,也有憧憬。
(六)、张久龄:怀思的中秋。张久龄的《望月怀远》是望月怀思的名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涯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全诗意境清幽而美丽,语言明快玲珑,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味无穷。
(七)王维:思亲的重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当初,他大概在长安谋取功名,帝都的繁华热闹、人海茫茫使王维倍感孤独无亲,重阳节触发了他这种思亲怀乡的情绪,挥笔写下了这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前两句直抒胸臆,用“倍”表现出思亲念家的深切、强烈。第一句两个“异”字,极富暗示性,让人联想到诗人异地谋生,诸多不适,辗转漂泊,孤孑无靠,也烘托出诗人思亲的急切、窘迫。后两句不写自己思念兄弟,而是遥想兄弟登高望远,佩戴茱萸的时候少了一人。这种写法给人的感觉是,好象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们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对面落笔,行文曲折,出乎常情,却更见韵致。以人思己写己思人,则更见思人之深也。这个重阳节,王维过得很艰难。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410007邮箱:xccwxx@163.net)
作者邮箱: xccwxx@163.net
编辑:作文地带整理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