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

语文课件,课件资源
作文地带题目:明代文学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明代文学



主讲教师:朱瑜章
授课班级:01级1、2班
授课时间:03-04学年第2学期
课时计划:30课时
使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2004、2


第七编 明代文学(1368—1644)

绪 论


主讲:朱瑜章 授课班级:01级1、2班
时间: 2004年2月至7月 课时:2
【教学设想】
1、绪论的教学重点有二:①明代文学发展的社会因素;②长篇章回体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2、用多媒体授课。

第一节 明代社会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明王朝(1368—1644)历16帝,有国277年。可以嘉靖为界分前后两期。
明初 “重农抑商”,影响了城市繁荣。明中叶工商势力活跃,市民阶层迅速扩大。作品内容市民化,艺术趣味趋向世俗化 。文学商品化,带来晚明文坛的污秽浊流。

第二节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一、明代文学分期。明代文学以嘉靖时期为界分前后两期:
明前期:文学名作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戏曲、小说成就较高, 《三国》、《水浒》问世。
明后期:小说、戏曲再现辉煌:徐渭《四声猿》、汤显祖《临川四梦》、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冯梦龙《三言》、凌濛初“二拍”等皆为大家大作。诗文最突出的是“公安派”
二、 俗文学地位的提高和繁荣
传统文学观念向视诗、文等雅文学为正宗,而视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为鄙野、淫邪。
承平日久,帝王对小说、戏曲兴趣越来越浓,朝臣、文人也开始喜好。
从前期李梦阳到后期李贽、袁宏道、汤显祖、冯梦龙等,都为俗文学大声疾呼。李贽称《西厢》《水浒》:“古今之至文”(《童心说》)。
袁宏道将词、曲、小说与庄、骚、史、汉并提,称《水浒》《金瓶梅》是“逸典”(《觞政》)。
冯梦龙认为小说比《论语》《孝经》的感染力 “捷且深”。
明代俗文学的繁荣:
首先是小说勃兴:长篇章回体小说以《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这“四大奇书”为标志。短篇以“三言”“二拍”为代表。
其次是戏曲兴盛:嘉靖后,“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问世;“四大声腔”的昆山、弋阳腔火爆。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和曲论家,汤显祖《牡丹亭》、徐渭 《四声猿》标志了明代戏剧的最高水平。

第三节 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崛起和兴盛

一、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点
¡ 分章叙事
¡ 分回标目
¡ 每回故事相对独立
¡ 前后勾连,首尾相接
¡ 全书构成统一整体
二、章回体小说崛起和兴盛的原因
¡ 外因:市民阶层迅速扩大,作品内容市民化,艺术趣味趋向世俗化 ,文学商品化,理论上的支持等等;
¡ 内因:小说文体本身的发展所致的必然结果
三、古代小说发展概说
(一)先秦
¡ 《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 《论语·子张》引子夏云: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
¡ 《荀子·正名》:知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
¡ 先秦寓言及一些杂家著作(如《山海经》、《吕氏春秋》、《晏子春秋》)中的片断描写可看作是最早的微型小说
¡ 先秦诸子重道而菲薄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汉代 
¡ 桓谭《新论》: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 班固《汉书•艺文志》列九流十家,小说家附列于诸子之末。“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诸子之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 在汉代,小说的地位略有提升
汉代小说

¡ 无名氏《燕丹子》,叙荆轲刺秦王之事;
¡ 刘安等《淮南子》,神话传说;
¡ 刘向《列女传》、《新序》、《说苑》,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集;
¡ 赵晔《吴越春秋》,叙吴、越两国史事;
¡ 袁康《越绝书》,叙吴越史地及伍子胥、范蠡等人活动;
¡ 司马迁《史记》,有些情节描写可当小说来读
(三)魏晋南北朝
¡ 曹植《与杨祖德书》:街谈巷语,必有可采。
¡ 刘勰《文心雕龙》:盖稗官所采,以广视听。
¡ 志怪小说 干宝《搜神记》;
¡ 志人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
(四)唐代小说—传奇
传奇,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元稹的《莺莺传》初名《传奇》,裴铏的小说集也称《传奇》,所以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称为“传奇”。宋金时期,传奇成为说话的“小说”及诸宫调中一类的名称。元代以后,则将敷衍奇闻异事题材的小说、戏曲(先是杂剧,后是南戏)称为传奇。今则专以传奇指唐宋文人的文言短篇小说及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以别于北杂剧。
历代史传文学、六朝志怪志人小说,是唐传奇的文学渊源。但唐传奇又同它们有明显区别。六朝志怪小说,意在证明神道不诬;志人小说,旨在记述事实;称不上现代意义的小说。史传文学,必须在真人真事基础上作艺术加工,有小说因素,却非小说。而唐人“始有意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传奇自觉的追求艺术美,运用想象,虚构和曲折情节,注重人物形象塑造,构思巧妙,结构完整,篇幅增长,叙述宛转,文辞华美,基本上摆脱了史传文学真人真事的框架,标志着中国小说发展具有了独立的文学品格,进入到成熟阶段。
唐传奇的代表作
¡ 元稹《莺莺传》
¡ 白行简《李娃传》
¡ 蒋防《霍小玉传》
¡ 陈玄佑《李魂记》
¡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 陈鸿《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
¡ 李朝威《柳毅传》
(五)宋元话本
¡ 宋代以后,古典小说分为文言、白话两支。
¡ 宋元白话小说叫话本,话本由“说话”而来。话本即说书艺人(宋代称为“说话人”)“说话”时所使用的底本。话本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 “说话”的题材主要有“讲史”,当时有“说韩信”、“说楚汉”、“说三分”等。它的许多形式为章回体小说所继承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路线图:
先秦寓言 → 汉代杂记、史传→魏晋志人志怪小说 → 唐传奇 → 宋元话本 → 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
四、以明代“四大奇书”为代表的章回体小说艺术发展历程
¡ 成书过程从集体编著到个人独创
¡ 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
¡ 表现题材从兴废争战等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人情世俗
¡ 描写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平民百姓
¡ 塑造的典型从类型化到个性化
¡ 情节结构从单一线性流动到网状的交叉
¡ 语言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


第一章 《三国演义》

主讲:朱瑜章 课时:8
【教学设想】
1、《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不单是一部史诗性的文学名著,而且是一部人才学、军事战略学、智谋学的百科全书。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本章的重要地位。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一节 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崛起和兴盛

一、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发展:
先秦寓言 → 汉代杂记、史传 → 魏晋志人志怪小说 → 唐传奇 → 宋元话本 → 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
二、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点:
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全书构成统一整体。
三、章回体小说崛起和兴盛的原因
外因:市民阶层迅速扩大,作品内容市民化,艺术趣味趋向世俗化 ,文学商品化,理论上的支持等等;
内因:小说文体本身的发展所致的必然结果
四、以明代“四大奇书”为代表的章回体小说艺术发展历程:
1、成书过程从集体编著到个人独创
2、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
3、表现题材从兴废争战等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人情世俗
4、描写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平民百姓
5、塑造的典型从类型化到个性化
6、情节结构从单一线性流动到网状的交叉
7、语言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关于“演义”(参袁行霈本《中国文学史·三国演义》注释1)
历史演义: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
1、西晋陈寿《三国志》、南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 。
2、李商隐《骄儿诗》:“或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三国故事晚唐已众口喧腾。
3、宋元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戏曲舞台的三国戏。
4、作者“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明高儒《百川书志》),写成小说。
《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
1、成书于宋代乃至以前;
2、成书于元代中后期;
3、成书于元末;
4、成书于明初;
5、成书于明中叶。
二、《三国演义》作者
早期版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
1、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有太原、东原、杭州、庐陵多种说法。有人说他是“有志图王者”(明王圻《稗史汇编》),有人说他是施耐庵“门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2、罗贯中著作:《录鬼簿续编》录其杂剧三种:现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五种。
三、《三国演义》主要版本
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单题。为现存最早版本。
2、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评本”。此本不分卷,将240则合并为120回,目录由单题变双题。有眉批、总批,系叶昼假托,故后人称“伪李评本”。
3、毛本:《三国演义》,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刊本,对“李评本”回目、正文多有修改、增删,正统道德色彩更浓,评点多精辟见解,是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本。

第三节 《三国演义》内容和思想

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三国演义》主题纷争):
1、“正统”说 ;2、“忠义”说 ;3、“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4、“反映三国兴亡”说; 5、“歌颂理想英雄”说; 6、“赞美智慧”说; 7、“天下归一”说;8、“讴歌封建贤才”说;9、“悲剧”说 ;10、“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11、“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 ;12、“宣扬用兵之道”说;13、“人才学教科书”说;14、“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15、“总结历史经验”说;16、“无固定主题”说等。
《三国演义》主题概括:
《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一)明君贤臣理想
1、政治上行“仁政
”刘备 ——“仁君”典范:
“仁”为赢得民心手段:
理政新野:“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当阳撤退:携民渡江:“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兵进西川:“秋毫无犯”,百姓“焚香礼拜”。
“仁”为安身立命准则:宁失军师不强徐庶所难;不顾幼子唯恐赵云有失;三让徐州而不受,出入荆州而不夺,兵临西川不忍取。
《三国演义》第60回刘备说:今与吾水火相攻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
2、人格上重“忠义”
诸葛亮 ——“忠”的楷模 对蜀汉“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卷2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辅佐刘备:忠心耿耿,克尽臣职守。辅佐刘禅:力撑危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关云长——“义”的化身

3、才能上尚“智勇”
(二)“拥刘反曹”倾向
1、“拥刘反曹”的具体表现:
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将曹操写成“奸雄”。
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
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
2、“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
(1)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
(2)从民间文艺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
(3)从《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
(三)道德悲剧意识
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利益”,决定了蜀汉悲剧的不可避免。
刘备悲剧:“仁”辞荆州而备受困扰;“践义”伐吴而造成彝陵惨败。
关羽悲剧:“义”释曹操,认敌为友,贻误战机;傲视东吴,化友为敌,酿成失荆州、走麦城、被擒俘、遭杀戮悲剧。
诸葛亮悲剧:“才”与“德”矛盾而以“德”为先,使事业受阻;“生命”与“奉献”、“天命”与“人事”矛盾而选择后者,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积劳成疾, “出师未捷身先死”。
庞统说:“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
道德仁义,只会到处碰壁。
“君不仁,臣不忠,则可以霸王矣!”(《韩非子·六反》)

第四节 《三国演义》的人物刻画

“三绝”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
一、诸葛亮——智绝(“智”的代表)
第35回水镜曰:“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若孙 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寻章摘句之流,非经纶济世之才也。”这经纶济世之才就是诸葛亮。
(一)诸葛出山
1、第34回蔡瑁捏造刘备反诗:“数 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2、第35回引苏轼古风一篇, 单咏跃马檀溪事。诗曰: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 零落飘红絮。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马蹄蹄碎青玻 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 两相遇。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 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3、水镜曰:公闻荆襄诸郡小儿谣言乎?其谣曰:八九 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
毛宗岗评:“泥中龙”、“池中龙”、“波中龙”,凡写无数“龙”字,总只为引起“伏龙”一人而已。
毛宗岗:读《三国志》者,必贪看孔明之事,乃阅过三十五回,尚不见孔明出现,令人心痒难熬。(至36回“元直走马荐诸葛”中才由徐庶亲口说出“伏龙”即诸葛孔明。)
(二)三顾茅庐
见单福作歌而以为孔明;
闻报水镜来而以为孔明;
见崔州平而以为孔明;
见石广元、孟公威而以为孔明;
见诸葛均、黄承彦而以为孔明;
毛评:正如永夜望曙者,见灯光而以为曙也,见月光而以为曙也,见星光而又以为曙也。又如旱夜望雨者,听风声而以为雨也,听泉声而以为雨也,听漏声而又以为雨也。《西厢》曲云:“风动竹声,只道金珮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玄德求贤如渴之情,有类此者!孔明即欲不出,安得而不出乎?
此卷极写孔明,而篇中却无孔明。盖善写妙人者,不于有处写,正于无处写。写其人如闲云、野鹤之不可定,而其人始远;写其人如威凤、祥麟之不易睹,而其人始尊;且孔明虽未得一遇,而见孔明之居,则极其幽秀;见孔明之童,则极其古淡;见孔明之友,则极其高超;见孔明之弟,则极其旷逸;见孔明之丈人,则极其清韵;见孔明之题咏,则极其俊妙。不待接席言欢,而孔明之为孔明,于此领略过半矣。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毛评: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身本领。淡泊,则其人之冷可知;宁静,则其人之闲可知。天下非极闲极冷之人,做不得极忙极热之事。后来自博望烧屯,以至六出祁山,无数极忙极热文字,皆从极闲极冷中积蓄得来。
(三)隆中对——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 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 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 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 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 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将军欲 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 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后人有诗赞曰:“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四)赤壁之战
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到第50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小说用了8回的篇幅写“赤壁之战”。这既是为了充分的表现这场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突出这场战役在“三国鼎立”中的关键作用;也是为了充分展示诸葛亮的“智绝”。
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和周瑜,草船借箭,定计火攻,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
周瑜只是诸葛亮的侧面陪衬,蒋干中计、苦肉计都被诸葛亮识破,此后三气周瑜,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
(五)七擒孟获
毛宗岗评:孙权之兵,曹丕所欲借以攻蜀者也;孟获之兵,亦曹丕所欲借以攻蜀者也。孔明之通吴,非注意于东,而注意在北;孔明之征南蛮;以非注意于南,而注意在北也。
“七擒孟获”是北伐的前奏。
(六)六出祁山
骂死王朗;空城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造木牛流马;上方谷地雷阵;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等。
司马懿屡屡称诸葛亮是“天下奇才”,“吾不如孔明也”。
诸葛亮临终前说: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
作者的理想是仁政、明主、贤相、英才相结合的理想社会。但这个理想在强大的“天意”面前被击得粉碎,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诸葛亮最后壮志未酬,饮恨而终,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在诸葛亮身上,寄予了作者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演义》也是一部悲剧。


二、关云长——义绝( “义”的化身)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
下邳降曹:曹操赞曰:“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
华容释曹:后人诗赞:“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如日,名誉震乾坤”;“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功名”。

三、曹操——奸绝
曹操“奸绝”表现之一:政治上玩弄权术
• 黜袁术僭(jian)号之非而愿为曹侯,则有似乎顺;
• 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则有似乎宽;
• 不追关公而全其志,则有似乎义;
• 窃国家之柄而姑存其号,异于王莽之显然弑君;
• 留改革之事以俟其儿,胜于刘裕之急于篡晋;
曹操“奸绝”表现之二:奸诈残暴、嗜杀成性:
• 坑杀降卒;血洗徐州;“衣带诏”株连家族,勒死孕妇;恩将仇报杀吕伯奢;
• ○疑而杀人: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 ○梦中杀人:贴身侍卫
• ○佯醉杀人:乐官师旷。
• ○借刀杀人:名士祢衡
• ○伺机杀人:行军主簿杨修
○借“物”杀人:管粮官王垕

第四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评《三国演义》的14种“妙”处:
1、《三国》一书,有追本穷源之妙
2、《三国》一书,有巧收幻结之妙。
3、《三国》一书,有以宾衬主之妙。
4、《三国》一书,有同树异枝、同枝异叶、同叶异花、同花异果之妙。
5、《三国》一书,有星移斗转、雨覆风翻 之妙。
6、《三国》一书,有横云断岭、横桥锁溪之妙
7、《三国》一书,有将雪见霰、将雨闻雷之妙。
8、《三国》一书,有浪后波纹、雨后霡霂之妙。
9、《三国》一书,有寒冰破热、凉风扫尘之妙。
10、《三国》一书,有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妙。
11、《三国》一书,有隔年下种、先时伏着之妙。
12、《三国》一书,有添丝补锦、移针匀绣之妙。
13、《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
14、《三国》一书,有奇峰对插、锦屏对峙之妙。

《三国演义》出色的战争描写:
1、犯中求避,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三大战役都是以弱胜强的火攻,但官渡之战是烧粮草;赤壁之战是烧战船;彝陵之战是烧营盘。烧粮草在平原,烧战船在水上,烧营盘在山林。
2、注重表现战争中的“智谋” 。官渡之战,袁绍败于无智;赤壁之战,孙、刘胜于斗智;彝陵之战,东吴显是智胜。
3、注重在战争中写人。详写战前谋划;详写主动、得胜方。
4、注重场面气氛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手法。

第五节 《三国演义》的影响和糟粕

“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奇书”之一;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历史演义开山之作。
• 人才学,军事战略学,智谋策略学百科全书。

• 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明清历史演义极盛,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统计有163部。较有特色的作品:
• (1)列国系统:明代余邵鱼《列国志传》,冯梦龙《新列国志》;清代蔡元放《东周列国志》。
• (2)隋唐系统:明代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袁于令《隋史遗文》。
《三国演义》的不足与糟粕:
1、人物描写有过分夸张失实之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2、书中有不少的迷信情节;
3、男人的世界;女人是陪衬;
4、《三国》之“国骂”。













第二章 《水浒传》

主讲:朱瑜章 课时:10
【教学设想】
1、了解《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水浒传》的思想,《水浒传》的艺术成就(重点是宋江与林冲的形象分析)。最后将《三国》与《水浒》作比较。
2、尽量提供原始资料,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3、用多媒体教学。

四大名著之一  四大奇书之一  英雄传奇代表作
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
1、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一样,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2、英雄传奇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历史演义则比较注重依傍史实;
3、英雄传奇以塑造一个或多个英雄人物为重点,而历史演义着眼于全面描写一代兴废或几朝历史;
4、英雄传奇一般是由宋元小说话本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而历史演义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

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1、《水浒传》是作家自己的创作吗?
2、《水浒传》在成书过程中依据了哪些现实素材?
3、《水浒传》和史实中的宋江起义有无联系?
4、从历史上宋江36人太行山起义到梁山泊大规模的水上军事对抗,难道是作家的虚构?
5、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成型于何时?
6、《大宋宣和遗事》和元杂剧水浒戏对《水浒传》的贡献在哪里?
7、《水浒传》中为何会出现地理位置混乱现象?
8、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活动于太行山脉与水不曾有任何联系,那么《水浒传》中的“水”从何而来?
9、洞庭湖钟相、杨幺大起义给了水浒作者以什么启发?《水浒传》的描写接近钟相、杨幺大起义而远离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其依据是什么?其中哪些因素被作者吸收进了小说?

小结:《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几部书有的学者称之为累积型的作品。它前边应该有一个作家群,进行了关于《水浒传》故事的前期的创作,提供了《水浒传》故事的一个大致的框架,提供了大量的、初级的水浒故事,最后施耐庵、罗贯中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加工、再创作,完成这部大书。

一、史书素材:
1、《宋史》中《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均有简略记载
2、南宋王偁《东都事略》等。
《宋史·徽宗本纪》:宣和三年(1121)二月,甲戌,降诏招抚方腊。癸巳……是月方腊陷处州。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宋史·张叔夜传》:(叔夜)以徽酋阁待制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缨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滨,劫巨舟十余,载掳获。(叔夜)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近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宋史·侯蒙传》: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清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
南宋王偁《东都事略》载,宣和三年四月童贯擒获方腊之后,“五月丙申,宋江就擒”。
徐直之《忠义彦通方公传》载,宣和三年八月丙辰“腊被腰斩于市”后,宋江等“未几亦就擒”。
宋·洪迈《夷坚志》:宣和七年,……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据此认为宋江等人的结局是“杀降”。

二、民间流传:
1、罗烨《醉翁谈录》录说话名目;
2、南宋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录36人姓名、绰号;
3、宋末元初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有“梁山泊聚义本末”。
《大宋宣和遗事》 全书76000余言,按年编述历史故事,分子目条。叙事到宣和年间则有了水浒故事,如杨志等押花石纲违限配卫州、孙立等夺杨志往太行山落草、宋江因杀阎婆惜往寻晁盖、宋江得天书三十六将名、宋江三十六将共反、张叔夜招宋江三十六将降等。

《大宋宣和遗事》:
孙立、李进义……兄弟十一人往黄河岸上。等待杨志过来,将防送军人杀了,同往太行山落草为寇去也。
晁盖八人,劫了蔡太师生日礼物,不是寻常小可公事,不免邀约杨志等十二人,结为兄弟,前往太行山梁山泊落草为寇。
忽一日……宋江回家,见了吴伟两个,正在偎依,便一条忿气,怒发冲冠,将起一柄刀,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及到梁山泊时分,晁盖已死。……吴加亮等那几个弟兄,共推让宋江做强人首领。
三、元代水浒戏
今存剧目20种,剧本全存4种。
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
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
李文尉的《燕青薄鱼》;
李志远的《还牢陌》;
只有名目而无剧本全存的:《征豹恩》、《黄花玉》、《五虎大劫牢》、《七虎闹同台》、《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双献功武松大报仇》,《折担儿武松打虎》。

四、各种材料的拼凑、组装
1、王伦之事;
2、方腊、田虎、王庆起义的故事;
3、南宋初年的洞庭湖钟相、杨幺大起义。
总之,《水浒传》这部书是以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作为一个框架,宋江作为一个符号存在,那么具体的内容吸收了大量的农民战争、民族战争史料。在创作过程当中,洞庭湖起义的史料和传说给《水浒传》作者以极大的启发。深入研究洞庭湖起义的素材,是解开《水浒传》成书之谜的一把钥匙。

第二节 《水浒传》的作者和版本

一、关于作者,明代说法有四:
1、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间高儒《百川书志》、郎英《七修类稿》)
2、罗贯中作(见于万历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王圻《稗史汇编》)
3、施耐庵作(见于万历间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4、施作罗续(见于明末清初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
目前一般从1说:施耐庵作,门人罗贯中在施“的本”(即真本)基础上,又作了一定的加工。

二、《水浒传》的版本
施耐庵编撰的《水浒传》祖本,早已不存。明清以来出现的多种《水浒传》版本,一般可分为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繁、简之分,不在情节、人物本身而是指叙述、描写的文字有粗略和细腻之不同。
繁本系统
(一)百回本:
1、明正德、嘉靖年间坊刻残页本;
2、嘉靖年间刊印的《忠义水浒传》残本(8回)
3、万历十七年乙丑(1589)刊印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因卷首有署名“天都外臣”(汪道昆)的一篇序文,故称之为“天都外臣本”;
4、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刊印的《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分为有序本和无序本两种。这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百回繁本;
5、明芥子园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李玄伯藏明刻本《忠义水浒传》、《钟敬伯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等。
(二)百二十回本:
1、明袁无涯刊本《新镌李氏藏本忠义水浒传》,增加了百回本所没有的宋江征讨田虎、王庆的情节。
(三)七十回本:金圣叹腰斩水浒传,砍掉七十二回以后的内容,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形成新的版本,即《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简本:万历年间双峰堂刊印《全像增添田虎王庆忠义水浒传》。

第三节 《水浒传》的内容和思想

一、《水浒传》的内容:
小说主要描写梁山起义全过程。120回本可分六部分:
一(1--71回),起义的发生和发展。
二(72--82回),义军同官军对抗、受招安。
三(83--90回),奉命征辽。
四(91--100回),征田虎。
五(101--110回)征王庆。
六(111--120回),征方腊及凄惨结局。
二、《水浒传》的思想
1、“忠义”说
A、忠义的赞歌
李贽《忠义水浒传序》:谓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然未有忠义如宋公明者也。今观一百单八人者,同功同过,同死同生,其忠义之心,犹之乎宋公明也。独宋公明者,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
B、忠义的悲剧
(参袁行霈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册第49页)
金圣叹《水浒传序》不同意“忠义”说:
观物者审名,论人者辨志。施耐庵传宋江,而题其书曰《水浒》,恶之至,迸之至。而后世不知何等好乱之徒,乃谬加以"忠义"之目。
王土之滨则有水,又在水外则曰浒,远之也。远之也者,天下之凶物,天下之所共击也;天下之恶物,天下之所共弃也。若使忠义而在水浒,忠义为天下之凶物、恶物乎哉?
宋江等一百八人,其幼,皆豺狼虎豹之姿也;其壮,皆杀人夺货之行也;其后,皆敲朴劓刖之余也;其卒,皆揭竿斩木之贼也。有王者作,比而诛之,则千人亦快,万人亦快者也!
2、“发愤”说
《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竞,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是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李贽《忠义水浒传序》)
3、“诲盗”说
李青山诸贼啸聚梁山,破城焚漕,咽喉梗塞,……其说始于《水浒传》一书(是书)不但邪说乱世,以做贼为无伤,而如何聚众树旗,如何破城劫狱,如何杀人放火,如何讲招安,明明开载,且预为逆贼策算矣。臣故曰:此贼书也。《水浒传》一书,贻害人心,岂不可恨哉!(《崇祯十五年四月十七日刑科给事中左懋第为陈情焚毁水浒传题本》,引自《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
4、“农民起义”说
解放后一直到现在,杨绍萱、王利器、冯雪峰、等学者先后提出“农民起义”说或“农民运动”、“农民革命”说。称《水浒传》是“农民起义的教科书”;是“无数次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以文学形象为手段所作出的一个总结”;“雄伟的农民战争史诗”;“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小说”等。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郭豫衡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等采纳了这种观点。但也有人不同意“农民起义”说(参明代文学研究)。
5、“投降主义”说
毛泽东:《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0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鲁迅论《水浒》
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隶。(《三闲集·流氓的变迁》)
6、“为市井细民写心”说
理由之一:《水浒》中的主人公是大批非农民化的人物,起义军没有农民的生活方式,没有对土地的要求,作品中没有一处真正的农村景象。
理由之二:梁山英雄的价值观和个性,更多的反映着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例如“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盘分金银”,“图个一世快活”,“疏财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该出手时就出手”等等,都表现出市井细民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人生观,是小说蒙上了一层特殊的江湖豪侠气息。
7、“忠奸斗争”说
金圣叹: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则是乱自上作也。
官逼民反,奸逼民反;真正的忠臣义士在“水浒”,而权奸却在“中央”,把持朝政,为所欲为;宋江是忠义的代表,高俅是奸佞的代表,以宋江为代表的梁山英雄与以高俅为代表的四大奸臣的斗争,贯串全书,是全书的主线;写农民起义意在借助钟馗打鬼,目的是揭露赃官奸臣害国误民,从而劝谕皇帝开张圣听,亲贤臣,远小人。
小说主题出现多元融合,与几种基本事实有关:
1、北宋末年宋江起义是农民起义,作品揭示了它的基本规律和客观意义。
2、水浒故事长期在都市流传,既有对市民生活的描写,又有市民阶层感情的渗透。
3、小说成书时经过封建文人加工改造,成书后又有不少修饰评点,所以儒家忠义思想贯穿全书并不奇怪。

第四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一、人物形象刻画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金圣叹《水浒传序三》: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水浒传》只是写人粗鲁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绊,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处说,焦庭粗鲁是气质不好。
明批评家叶昼说:《水浒传》文字,绝妙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辩。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性急的,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身份,各有家数,各有光景,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容与堂本第3回评)
林冲、杨志和鲁达
相同:军官身份;被逼造反经历。
不同:林冲保官,表现为软弱性;
杨志求官,表现为奴才性;
鲁达既不保也不求,表现为彻底反抗性。
李逵与鲁达
相同:粗中有细。
不同:李逵粗中有野气,是“粗野”。
鲁达粗中有豪气,是“粗豪”。
同是打虎
写武松打虎,纯是精细;
写李逵杀虎,纯是大胆。
同是杀嫂
武松杀潘金莲,全是为兄报仇,而己“不曾与焉”,表现为义烈;
石秀杀潘巧云,不过“为己明冤而已,并与杨雄无与也”,显示出狠毒。

(一)、宋江形象分析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宋江的绰号
《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宋江却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而他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水浒传》第18回: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住,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
呼保义 第四个绰号就是“呼保义”。呼保义这个词,一直到今天,大家都无法把它解释清楚。有一种解释说,保义是南宋时候武官的一个称呼,叫保义郎。另外一种解释,说“保”,就是保持的保;“义”就是忠义的义,“保义”即保持忠义,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样叫他。大体上说,呼保义这个词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朝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态度。

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对宋江的第二个角度的理解:
第二,宋江到底是仗义的英雄?还是国家的忠臣?我们可以从他上梁山之前和上梁山之后的几件事来分析一下。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我们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二)、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般的小说,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写一个正面人物,往往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林冲与鲁智深此时的比较: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忍”之三:
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


“忍”之四:
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小结: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

几个梁山人物“上山”的比较: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水浒传》写人物,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

(三)、《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
1、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
2、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
3、《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

孙二娘 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这样也算好汉吗?是农民起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说到底,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读者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但她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是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嫁给王矮虎已经是她的人生大不幸,最后又死于非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轻蔑态度。她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一个哑美人。这个符号就是:能征惯战,美貌佳人。
潘金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加之后来有了《金瓶梅》,于是“潘金莲”就成了“淫妇”的典型、代名词。其实这是不公平的。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想过平安日子的女人。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张大户垂涎她,她本来可以弄一个小妾的名分,她不干,被财主报复嫁了“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好一块羊肉倒落在了狗嘴里”(也就是现在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心中不满意,又经了外人的挑唆,一步一步走向深渊。中间还描写她有一个追求,看到了武松,遭到了武松的拒绝。在潘金莲那里,应该说是她欲望膨胀大于道德。在她那里是没有道德观念的,当然一个使女出身,大概也不识几个字,没有什么见识,可能是自然属性高于她的社会属性,本能压倒了理智,所以走向了毁灭。
《水浒传》中一段绝妙文字 小说第23回写武松见嫂。
金圣叹评:凡叫过三十九遍“叔叔”,忽然改作“你”字,真欲绝倒人也!
金圣叹评:上篇写武二遇虎,真乃山摇地撼,使人毛发倒卓;忽然接入此篇,写武二遇嫂,真又丝柳花朵,使人心魄荡漾也。

《水浒传》中,为什么如此塑造安排这些女性形象?作者的女性观为什么如此落后?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第一,《水浒传》同《三国演义》一样,写的是男人的世界,基本上是“男性文学”。打家劫舍,南征北战,这是男人的事情,女人是没有份的。但为了突出不近女色的男性英雄本色(如武松),就得有淫荡的女性作为陪衬(如潘金莲);另外,从话本演变而来的小说,为了招徕听众和读者,还得配些“荤料”才对市井细民的胃口。
第二,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文化和“女人祸水论”的投射。潘金莲淫荡到了可怕的地步。我们文化中为什么会塑造潘金莲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恶女人和淫荡女人的形象呢?说到底还是男性作家对自己欲望的一种恐惧投射到女人身上。所以这种有欲望的女人她特别可怕。她就没有善终的,那她的这种命运结局是作家的一种道德理念在这里起作用。就是有欲望的女人,尤其是自己要把握自己欲望的女人,我们文化就要给她判死刑。告诫现实生活中的女人,你们还是温顺一点的好,回去做贤妻良母的好。
第三,是“江湖观念”作祟。《水浒传》描写的是江湖绿林的故事。那么江湖绿林中的准则,他们的观念,跟一般社会上的普通平民是不同的,这是强人的一种观念。比如杀人越货,开黑店,实际上就是江湖黑道。为什么走江湖黑道的他们会如此轻蔑女人呢?因为江湖中自有江湖中的准则,他们是亡命之徒,啸聚山林,打家劫舍。他们认为女人妻小是个累赘。生理需要可临时去抢占。所以在《水浒传》中描写很多,小霸王周通抢压寨夫人,王矮虎也做这样的事情。所谓压寨夫人可不是真正的“夫人”,实际上就是性工具。如果等到官兵来剿,那么这压寨夫人一个都难逃做刀下鬼,要么被自己的男人杀掉,要么被俘以后,作为匪人家眷也都会死于一些官法。
历史可以证实,比如说李自成,张献忠,他们都做过这样类似的事情。崇祯十二年,李自成在潼关园大败,逃到商洛山中,当时觉得穷途末路,几次要自杀。养子李双喜劝阻了,他的大将刘宗敏为了辅佐李自成东山再起,回去就把自己两个妻子杀掉。然后其他的一些壮士,也就是李自成的死党们,一看大将军刘宗敏如此做事,也回去把自己的妻子杀掉。这些妻子实际上都是压寨夫人一类的,都是掳掠来的女人。杀掉以后表示死心塌地跟朝廷再战。李自成这样才轻骑突围,终于东山再起。这样一种观念,视女人为累赘,视女人为物品,他们把女人处死,就好像烧掉山寨一样。那些女人是没有人格地位的,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水浒传》的作者,他也是这样一种心态,轻视妇女,视妇女于草芥,如虫蚁。
第四,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如:扈三娘的出现以及王矮虎大战扈三娘的情节,是要与第31回宋江许愿给王矮虎找一个夫人的情节相扣;潘金莲与武大、武松以及西门庆的种种纠葛,是武松一步步走上梁山的必然过程。
第五、错误的“养生”观念作祟。比如说晁盖,他是个财主,有钱,东溪村保正,仗义疏财,结交天下好汉。书中宋江出场大约是三十四五岁年纪。他跟晁盖两人见面的时候,说晁兄长我十岁,那晁盖就是四十余岁。小说中专门写晁盖,不娶妻子,只爱使枪弄棒,整日打熬筋骨。也就是说,当时的这些绿林中人,认为练武艺跟近女色是矛盾的。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养生学里边的理论,古人认为练武首先要保先天元气。所以对女性的轻视也是意中之事。

二、《水浒传》的艺术结构
第一部分:
71回以前,以人为单元。写诸多英雄先后造反,像众虎归山、百川聚海。
第二部分:
71回以后,以事为顺序。写义军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接受招安。北征辽,南打方腊,以悲剧告终。
整体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俱备,结构完整。
分开说:多有如“林冲传”、“鲁达传”、“武松传”、“杨志传”、“宋江传”、“三阮传”等精彩片断。
全书结构:珠串式链式结构。
结构线索:梁山起义由分散反抗到联合聚义、最后接受招安的全部过程。

三、成熟的白话语体
娴熟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
吸取民间说唱文学的成就,带有浓烈的民间文学色彩,生动泼辣,酣畅淋漓。
人物语言个性化。从对话中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四、《水浒传》的影响
• 明代有三大系列英雄传奇:
• (1)说唐系列:《大唐秦王词话》、《隋唐两朝志传》和《唐书志传》三种,均以李世民为中心,写隋末群雄逐鹿故事。艺术粗糙,形象单薄,但对《隋唐演义》、《说唐全传》有奠基作用。
• (2)说岳系列:明代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英烈传》、《岳武穆精忠传》)是首部岳飞题材长篇。清代有钱采、金丰的《说岳全传》。
• (3)说杨系列:
• 明代两种最著:
• 熊大木《北宋志传》(《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两书虽冠以“志传”、“演义”,实多无史料根据,并非历史小说,而是英雄传奇。
• 清代《水浒》的三部续书:
《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结水浒传》

第五节 《三国演义》与《水浒》的比较

比较之一: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

1、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一样,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历史演义则比较注重依傍史实;英雄传奇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
2、历史演义着眼于全面描写一代兴废或几朝历史;英雄传奇则以塑造一个或多个英雄人物为重点。
3、英雄传奇一般是由宋元小说话本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而历史演义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

比较之二: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

《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一、《三国演义》 以文运事:
“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陈叙百年,概括万事”(明·高儒《百川书志》);
“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 (章学诚《丙辰札记》)“七实三虚”的说法尽管不完全准确,但也道出了《三国》是成功的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辩证关系。
1、正史无,纯属虚构,如“桃园结义”、“舌战群儒”、“诸葛祭风”、“卧龙吊孝”、“蒋干中计”等;
2、正史略,小说夸张渲染,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街亭之战”等;
3、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如“怒鞭督邮”(本刘备事)、“温酒斩华雄”(本孙坚事)等。

二、《水浒传》因文生事:
所谓“因文生事”,就是说,《水浒》中那些有声有色的“事”(故事情节)是因“文”(艺术创作的需要)而“生”(艺术虚构)出来的,是作者顺着“笔性”(循着艺术创作的规律和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进行“削高补低”(选择、整理、加工、虚构)而创作出来的。
比较《三国》与《水浒》,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可以看出,《三国》因为过分倚傍史实,“以文运事”,终究限制了作者更多的艺术创造;而《水浒》虽袭用了一点点历史的来头,却循着“因文生事”,把小说虚构艺术推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比较之三:从特征类型化到个性典型化

一、《三国演义》特征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塑造: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塑造特征类型化的表现之一:单一性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塑造特征类型化的表现之二:稳定性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塑造特征类型化的表现之三:和谐性
《三国》塑造特征类型化人物的手法:
1、出场定型;2、反复渲染;3、多用传奇故事;4、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
二、《水浒》个性化、典型化的人物塑造:
关于《水浒》个性化、典型化人物的塑造,金圣叹早有定论:
•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 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比较之四:辫式结构和链式结构

《三国演义》的辫式结构:
魏、蜀、吴三国的历史,犹如三股头发梳理成的一条辫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在一起,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来结构全书。从开头的“合久必分”到最后的“分久必合”,这是“经”;之中又以三方斗争为纬,经纬交织。
三条线索中,尤以魏、蜀两大集团的斗争为全书的主干;在魏、蜀两方中,又以蜀汉的故事为重点;在写蜀汉时,则以诸葛亮为中心;在写诸葛亮时,则以“隆中决策”为关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隆中决策”就是全书的主脑。
《水浒传》的链式结构:
前七十回以人物为单位,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各个好汉故事连接在一个链条上,环环相扣。
一般是每三、四回写一个人物,将其上梁山的事写完,然后引出另一个或另一组人物,而上一个或上一组人物则退居其次;以聚义梁山为目标,百川归海,将一个个好汉故事串连起来。七十一回以后的结构,以事件为单位,以时间为顺序,将故事贯串始终。
前半部犹长江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后半部则如长江主流奔腾而下,直泻东海。

链式结构的艺术效果:
每一个人物的故事是“环”,众好汉聚义梁山的线索是“链”,这种链式结构,便于集中笔墨,酣畅淋漓的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好汉,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

比较之五:粗线条的勾勒与精致的细节描写

《三国》写人写事,多粗线条的勾勒,很少精致的细节描写。如写关羽“温酒斩华雄”。
《水浒》中的英雄好汉与《三国》中的帝王将相一样,都有一种“超人”气息,作者在将英雄理想化时,往往把他们渲染、放大到超越常态的地步,如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武松“景阳刚打虎”等等,都带有传奇色彩。但与此同时,作者又把超凡的人物放置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上,让他们在李小二、牛二、武大郎、潘金莲、郓哥、王婆、阎婆惜等市井细民中周旋,在用浓笔重彩描绘高度夸张、惊心动魄的故事时,也注意在细节故事上精雕细刻,逼近生活,这样就使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在细节描写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如写林冲。

比较之六:“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书面语言
与生动活泼的市井口语

《三国》的语言特点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嘉靖本蒋大器序)。读《三国》,一般的读者都感到语言典雅而不生涩,通俗而不鄙陋。而《水浒》却用的是生动活泼的市井口语。

第三章 《西游记》

主讲:朱瑜章 课时:8
【教学设想】
1、继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充分提供《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孙悟空形象的来源的原始资料,让学生在归纳、辨析中推理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2、运用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 《西游记》成书、作者、版本

一、《西游记》的成书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取经本事;
(二)向俗讲、民间故事的演变;
(三)《西游记》成书。

(一)历史上的“唐僧取经”本事
高僧玄奘(602-664,俗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人,,13岁出家)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去研究教义,取回真经。唐太宗贞观初年,玄奘在没取得朝廷同意的情况下,只身离开长安,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过吐鲁番,历经艰辛,到达天竺,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此行历时19年,行程五万里,取回佛经657部。回到长安后,在慈恩寺又以19年时间译出佛经75部,创立了佛经的重要宗派法相宗。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玄奘圆寂。
玄奘回京后,奉诏口述取经路上的所见所闻,由弟子辨机记录,并编辑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书中介绍了途径西域各国的山川地貌、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状况。
其后,玄奘门徒惠立、彦琮撰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虽称“皆存实录,非敢雕华”,但还是穿插了不少神奇传说,演绎了许多佛经故事,如狮子王劫女产子,西女国生男不举等,为后世想象取经途中光怪陆离的神魔传说开了先河。

(二)向俗讲、民间故事的演变:
南宋出现了“中瓦子张家印”的 “话本”《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文字粗略,情节简单,出现了“来助和尚取经”的猴行者(白衣秀士)形象,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因偷了西王母池十颗蟠桃,“被王母捉下,……配在花果山紫云洞”。他神通广大,能伏魔降妖,这标志着西游故事的主角已由唐僧向猴行者转变,也标志着取经的真人真事向神魔故事的演变。书中还出现了一个脖挂骷髅项链的“深沙神”,但还没有猪八戒。
成书于明初的《永乐大典》中,保存了一段“梦斩泾河龙”的残文,约1200字,文字粗率,其标题为“西游记”。
朝鲜古代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里,选收了一段汉文“车迟国斗圣”,内容大抵相当于今本《西游记》第46回的一部分,而且还有8条注释,或介绍这段选文依据的是《西游记》,或直书“《西游记》云”、“详见《西游记》”。 《永乐大典》、 《朴通事谚解》成书皆早于今本《西游记》,因此学者推断在今本《西游记》之前,就已有一本失传的旧本《西游记》(或者是《西游记平话》)问世。
《西游记》故事在金元及明初,被搬上戏剧舞台。金院本名目中有《唐三藏》一种,已失传;元代的“西游”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和杨景贤的《西游记》两种。吴剧已佚,杨作犹存。在杨剧中,猴行者已变为孙悟空,深沙神也改为沙和尚,并首次出现猪八戒形象。

河西走廊的《西游记》文化遗迹:
从大唐玄奘赴天竺取经到《西游记》问世,期间经历了五、六百年的历史。原先三藏法师取经时曾留下足迹的丝绸古道上的许多地方,便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故事和“遗迹”。其中有的可能产生于《西游记》成书之前,属于《西游记》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素材;有的显然产生于《西游记》成书之后,属于《西游记》传播过程中的衍生物。
“唐僧取经故事遗迹”大多分布在玄奘法师当初西行求法时所经过的路途或邻近地带,其内容全为唐僧师徒西行或返回路上发生的故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两处“西游记壁画”:
第一处,现存最有价值的玄奘取经故事壁画,相对集中于甘肃安西县境内属于敦煌石窟艺术系统的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的六幅取经壁画,分别绘于榆林窟第2、3、29窟和东千佛洞第2窟内。
玄奘取经图共有6幅。分别绘于榆林窟第2、3、29窟和东千佛洞第2窟内。绘于东千佛洞第2窟中心柱两侧甬道的2幅“水月观音图”中的取经图与绘于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图”左下方的1幅取经图,人身、马背上均不见经包、经盒之类的东西,应为玄奘西行求法图。榆林窟第3窟西壁门南边“普贤变”南侧的取经图和同窟东壁北侧“十一面观音图”右下的取经图,前者马背鞍桥上有仰莲一朵,上置经包,光芒四射;后者画面上,行者腰系经包,肩荷锡杖,上挑经盒,应为玄奘、行者取得真经后拜别观音、普贤菩萨的东归图。榆林窟第29窟北壁东侧“水月观音图”下方,则是一幅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内容大体相近的横幅连环画。其中玄奘、猴行者、白马、大梵天及偷桃情节,与《诗话》部分内容有某些相似之处。
第二处,《西游记》连环画壁画。这一组壁画残迹现保存于张掖大佛寺释迦牟尼涅槃巨型塑像屏壁背面的南侧。图上绘有“大闹天宫”、“活人参果树”、“火云洞之战”、“唐僧逐悟空”、“路阻火焰山”、“四众西行”等情节。其人物活动多与《西游记》吻合而略有差异,孙悟空三兄弟所持器械则与《西游记》多所不同。此图绘制时间有元末明初和清代二说,迄今尚无定论。但它属于“唐僧取经”故事发展演变过程中《西游记》阶段颇具权威性的形象资料则确凿无疑。

(三)《西游记》的问世
“西游”故事经过《诗话》、《平话》、壁画、金元戏曲的积累,其故事框架,人物形象均已相当成熟。到明代中叶,出现了神魔小说《西游记》。所以,《西游记》也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小说。

二、《西游记》的作者
1、丘处机
《西游记》的最后写定者是谁,迄今无定论。明刊本均无作者署名,清初刊本始署名为丘处机,以后的清刊本沿用此说。
关于丘处机,见文学史教材165页注释8
2、吴承恩
乾隆年间始有作者是吴承恩的提法。直到上世纪20年代,经鲁迅、胡适等人的认定,《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说法几乎成为定论。但近十几年里,质疑、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的声音较多。(见文学史教材165页注释9、10)
认定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主要证据:明天启年间《淮安府志·淮贤文目》: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主要理由:
①、《淮贤文目》是文章或文集的辑目,不是书目;其《西游记》可能只是一篇游记散文,不是小说;就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丘处机弟子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的《西游录》等。另,与吴承恩同时的杭州人张瀚也写过一篇《西游记》,记载他的巴蜀之行;他还有一篇《东游记》,记载他的金陵之行。张瀚的文章尚存,而吴承恩的文章已佚,把吴承恩定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冒名顶替。
②、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是明代书籍著作的书目集,其卷八《舆地类》中明确的将吴承恩的《西游记》名目收入,说明吴的《西游记》是山水游记之类的文章或文集,而非小说。
③、最早的《西游记》金陵世德堂本刊印距离吴承恩去世仅10年,其卷首的陈元之序已不知作者是谁。
④、鲁迅认为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理由之一是书中的淮安方言较多,而吴承恩是淮安人。但据现在许多学者考证,书中的吴方言多于淮安方言。
⑤、《西游记》中有大量的佛道术语,如属于道教的金丹学的金公木母、姹女婴儿、黄婆丁老、离火坎水,属于佛教的明心见性、即心即佛,属于儒教的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属于医学的奇经八脉、周天穴位等知识学问,吴承恩的经历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知识学问。
3、无名氏
有的学者(如李安纲)认为丘处机、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的证据都不足,所以认为暂定其作者是“无名氏”。

三、《西游记》的版本
繁本:为百回本。最早刻本是明万历20年(1592)金陵世德堂刻本,20卷。
清代刻本:汪象旭《西游证道书》,陈士斌《西游真诠》,张书绅《西游记》,刘一明《西游原旨》。均补唐僧出身为第九回。
简本:有两种。《唐三藏西游释厄传》10卷,共69则,1/4百回本篇幅,朱鼎臣编辑,万历间刻,有唐僧出身故事;《四游记》中杨志和的《西游记传》,共4卷41回,篇幅与朱本相近,无唐僧出身故事。一般认为简本是繁本的删节本。

第二节 孙悟空的形象来源

1、“无支祁”说 (“国产说”)鲁迅认为孙悟空原型主要采自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古岳渎经》中的无支祁。无支祁是“淮涡水神”,“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趠疾奔,轻利倏忽”。被大禹制服后,颈锁大索,置于淮阴之龟山下。其形态、神通、命运均与孙悟空有相似之处。
2、“哈奴曼”说(“进口说”) 胡适、郑振铎、陈寅恪等人认为孙悟空形象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子国大将哈奴曼。他能在空中飞行,拔起并背走喜马拉雅山,在被吞进老母怪肚中后,伸缩变化,又从耳朵中钻出。其神通更与孙悟空接近。
3、石磐陀说 张锦池先生从取经故事流变系统中亦得出结论,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弟子石磐陀。理由是:孙悟空之于唐僧和石磐陀和石磐陀之于玄奘,(1)向导作用相类;(2)解厄作用相若;(3)行者身份相同;(4)师徒间微妙关系相似;(5)石磐陀乃胡僧,胡僧与“猢狲”音近,在宗教思想指引下,“唐僧取经,胡僧帮忙”易传为“唐僧取经,猢狲帮忙”,从而也就为玄奘取经故事的神魔化提供了契机(详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故事源流考论》,《求是学刊》1990年第1期)。作为“一说”,张锦池先生的结论是否颠扑不破,还有待于学界的继续研讨。
4、释悟空说
五十年代起流行至今的唐代高僧释悟空说。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天宝十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贞元五年回到京师,在章敬寺修行。释悟空较玄奘晚了四十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并且回来时在龟兹、于阗等地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在当时的西域地区影响很大,亦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由此,多有学者认为,在“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后来《西游记》故事里的“孙悟空”艺术形象,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参见孟繁仁《西游记故事与西夏人的童话》)。目前,此说还留有进一步研究和发现的空间。
5、“混血”说 八十年代后,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鲁迅和胡适的观点开始受到质疑。其中,风行于八十年代中期的所谓“混血说”影响最大。“混血说”的首倡者是持“进口说”的季羡林先生。他在《罗摩衍那初探》中指出:“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这样看恐怕比较接近事实。”这是“混血说”的滥觞。之后,蔡国梁、萧兵等先生的论述(详见蔡国梁《论孙悟空的血统》、萧兵《无支祁哈奴曼孙悟空通考》)明确阐述了孙悟空形象原型与无支祁和哈奴曼的承继关系。混血说渐具形态。

第三节 《西游记》的主旨

(一)《西游》“幻”之内涵
[1]、“幻中有理”:
明谢肇浙《五杂俎》:“虽极幻无当,然亦有至理存焉。”
清刘一明《西游原旨序》: “《西游》一记,阐三教一家之理,传性命双修之道,俗语常言中,暗藏天机;戏谑笑谈处,显露心法。” “悟之者在儒可成圣,在释可成佛,在道可成仙。”认为它是“修道奇书”。
梁启超称《西》是一部“哲理小说”(《告小说家》)
[2]、“幻中有趣”:
胡适《西游记考证》 :《西》“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它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此书则出于游戏”
[3]、“幻中有实”:
张天翼《西游记札记》: “借妖怪们的造反来描写农民起义。”
李希凡《漫谈〈西游记〉主题和孙悟空形象》:“大闹天宫”是写农民起义,“西天取经”是写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前后主题不同。

(二)《西游记》与心学
[1]明代心学:融儒教“存心养性”、道教“修心炼性”和佛教“明心见性”,其主旨是“求放心”,“致良知”,以此维护封建秩序 。
[2]书中“心猿”:比喻躁动心灵的宗教语。用作孙悟空别称,意在表明把悟空作为人心幻相来刻画。
[3]、孙悟空形象的隐喻:
孙悟空大闹天宫——隐喻放心
被压于五行山下——隐喻定心
西天取经成正果——隐喻修心
[4]、小说回目、诗赞的暗示: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4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7回);
“心猿归正,六贼无踪”(14回)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7回)
[5]人物表白:
悟空:“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24回)
悟空:“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85回)
[6]、众家评述:
《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
“灵台方寸,心也。”
“一部《西游》,此是宗旨。”
“一部《西游》,只是如此,别无些子剩却矣”。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如果我们一定要问他的大旨,则我觉得明人谢肇浙说的‘《西游记》……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至死靡他,该亦求放心之喻’这几句话,已经很足以说尽了”。

(三)、对人性自由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镇压的结局,表明作者主观上是想以此谴责野蛮心性的放纵与宣泄。
孙悟空冲决羁绊,蔑视权威,大闹天宫,斗争不懈,客观上表现出一种与明代文化思潮合拍的追求个性自由、肯定自我价值的精神。

(四)呼唤有理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性美
孙悟空协助唐僧西天取经,一路翻山越岭、擒妖捉怪、排除万难、百折不挠,首先表现了他的理想和毅力。
作为降妖伏魔能手、排险除难英雄,孙悟空神通广大,战无不胜,突出表现了他的本领和能力。
孙悟空前期闹天宫所表现的桀骜不驯、勇于斗争的个性精神,在后期取经途中仍是一如既往。

(五)、整体性寓意与局部性象征
因《西》属世代累积型长篇,故内涵甚丰。除整体具宣扬“心学”寓意外,它还与封建社会、特别是明代中后期社会有千丝万缕联系,许多情节都折射出现实的光芒。
首先,对天宫、地府、西天等神权机构和西行途中人间国度的描写,都形象地影射现实中皇权统治的种种丑恶:
玉帝天宫,黑暗腐败;佛祖西天,贿赂公行;
阎罗地府,营私舞弊;人间国度,君昏臣佞;
国王昏庸,道士作恶。
其次,取经路上形形色色的妖魔,虽总体象征“修心”过程的种种障碍,局部上显然还是现实社会地方恶势力的影子。
再次,上界神佛与下界妖魔的相互勾结、残害生灵,正是现实社会中统治阶级上下一体、沆瀣一气、欺压百姓的一种变形写照。佛下凡可以为妖魔,妖魔升天可以成神佛。妖魔神佛勾结联络,形成一张笼天盖日、残害生灵的关系网。

第四节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一、极幻与极真
袁于令《西游记题词》:“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
《西》用超凡想象和极度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使全书从环境到人物、到情节都充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西》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因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影子,或含生活真理,奇幻得都入情入理。

二、 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物性”:指形象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所保持的原有的形貌和习性。
“神性”:这里指动物植物一旦成精变怪,就带有的神奇本领。
“人性”:这里指作者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神佛妖魔,将其人化。
孙悟空形象既有猴子的外貌、习性等“物性”,又有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等超凡 “神性”,同时还有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等“人性”。

三、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
《西》已开始打破人物性格单一,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倾向,注意多角度、多色调塑造人物。
理想型形象孙悟空, 带有明显的英雄化,但也有争强好胜、爱戴高帽、喜欢奉承等缺点;世俗型形象猪八戒,带有浓厚的人情味儿,尤其是既讨喜爱、又多缺点的角色。
猪八戒:号为佛家“八戒”,实是凡夫俗子:贪吃、贪睡、贪财、贪色;憨厚纯朴、吃苦耐劳、斗争顽强。

四、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1、《西》虽不是讽刺小说,却“以戏言寓诸幻笔”(任蛟《西游记叙言》),具嬉笑讽刺、幽默诙谐风格。
2、《西游记》的幽默诙谐有一定的世情情调。
胡适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有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把那神话‘人化’过了。”(《西游记考证》)
鲁迅说:“又作者秉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
《西》幽默诙谐的突出表现:
首先,主人公孙悟空被赋予幽默诙谐的个性,其言其行无不具有轻松的幽默感。他蔑视权威、桀骜不驯、乐观自信的性格,常常通过揶揄玉帝、打趣如来、诅咒观音、嘲弄妖魔来表现。
对八戒贪吃、贪睡、贪财、贪色等漫画式的描绘,构成幽默诙谐的讽刺。
其次,许多情节“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把可恨可耻可笑可怜的社会现象和世相脸谱撕裂,化成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笑料。
五、曲折巧妙的结构
《西游记》共100回,在结构上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序幕:前7回,大闹天宫
过度:中5回,取经缘起
主体:后88回,西天取经
各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特别是主体部分的取经故事所包括的41个小故事,几乎都可独立成篇。
整部《西游记》可以说是许多短篇小说的连缀与组合,属“短篇加短篇”的线性结构。
六、《西游记》的影响
在《西游记》影响下,明代神魔小说有:
由宗教故事演化的《续西游记》、《后西游记》和清代《后西游记》等续书;《西游补》、《天女散花》借续补针砭时事,《西游补》最受称道;《四游记》(杨志和《西游记》、吴元泰《东游记》、余象斗《南游记》和《北游记》);由讲史故事分化的《三遂平妖传》、《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封神演义》最为出色;
由民间传说演化的有朱名世《牛郎织女传》、杨尔曾《韩湘子全传》。

第四章 《金瓶梅》

主讲:朱瑜章 课时:4
【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阅读《金瓶梅》;
2、了解其思想及艺术特点,尤其是明确其在长篇章回体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3、运用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 《金瓶梅》创作、作者、版本

1、《金瓶梅》的创作:
“四大奇书”中,《金瓶梅》的创作唯一没有世代积累过程,它是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四大奇书”之一 ,“世情小说”代表作
《金》虽借用《水浒》片段情节,但其所写世俗人情,却有鲜明的晚明时代特征。一般认为它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
2、《金瓶梅》的作者:
《金瓶梅词话序》称“兰陵笑笑生”作。
两个兰陵:一在山东峄县,一在江苏武进。
“笑笑生” 之谜:有王世贞、李开先、贾三近、屠龙、汤显祖、王稚登、李渔等种种推测。

3、《金瓶梅》的版本:
⑴万历本:《金瓶梅词话》,又称“词话本” ,是今见最早刊本。回目不对仗,方言土语较多。
⑵ 崇祯本:《原本金瓶梅》,把“万历本”首回的《景阳岗武松打虎》改为《西门庆热结十兄弟》,回目对仗、方言土语多有删改。
⑶ 张评本:《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第一奇书》,又称“第一奇书本”,评语多有价值。
⑷ 洁本:《真本金瓶梅》,又称《古本金瓶梅》,民国15年(1926)存宝斋刊刻,将“张评本”的秽笔删除,首次以“洁本”面世。
⑸ 通行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排印。

第二节 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

一、由一家而写及天下国家
1、西门一家兴衰:
1-10回从《水浒》“武松杀嫂”敷衍,潘金莲与西门庆均未被杀死,潘嫁给西门为妾;
10—79回主要写西门庆暴发暴亡和金、瓶妻妾简的争宠妒恨;
最后21回西门死后妻妾流散,全家败落。
2、晚明社会时尚:
张竹坡《金瓶梅读法》:“因西门庆一分人家,写好几分人家,……因一人写及全县。”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
《金瓶梅》实是从西门“一家”,写及“天下国家”。尤其揭出晚明农本势力没落、资本势力崛起时,去朴尚华的城市风尚,拜金享乐的人生追求;趋炎附势的价值取向。
二、从暴露社会矛盾到剖视扭曲的人性
1、通过西门庆贿赂太师、交通官吏、包揽诉讼、霸道横行,深刻暴露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西门庆
编辑:liuxuepaper.COM

下一篇:

您可能也喜欢

我要评论

站内搜索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