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无意阅读为有意阅读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变无意阅读为有意阅读(教师中心稿)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变无意阅读为有意阅读(教师中心稿)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语文组 刘忠诚 417000 0738—8223618 lzcxx68@liuxuepaper.com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要变无意阅读(随意阅读,凭感觉读)为有意阅读(带着某种目的去读)。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是在阅读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力。
关于联想,我们先来看《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在眼睛向外看着。谢安乘机问道:“你们看这飘飘的雪花象什么?”他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这里谢朗把飘飘而落的雪花比作盐粒,谢道韫则把它比作柳絮。无论是盐粒还是柳絮,都是他们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这就是联想,即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
阅读古代诗词,联想意识特别重要。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非常出色的的怀古诗《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由眼前乌衣巷的破败联想到豪贵的王谢家族早已凋零败落,(因为在历史上,东晋时乌衣巷是王、谢等贵族居住的地方),再由此联想到沧海桑田变幻无常的社会人生。全诗悲凉凄清,充满感伤的情绪。
现代散文中也特别注重联想,如冰心《往事》:
窗外的雷声炸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左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作者在写作时运用了联想,我们在阅读时基本上就是作者思维的逆向。如果我们只是随便读读,那是欣赏不到什么的;我们必须有意去读,必须由诗中的景物联想到历史的兴亡变迁、人生的沧桑感叹,这样才能读有所得。
联想的方法有很多,比如 :
对比联想
这是由所写人、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反的人、事、物。截然相反的事物会给人留下强烈鲜明的印象,可以使我们容易看到各种事物之间的差异,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如《故乡》中写到中年闰土的贫困、衰老、精神麻木,与少年闰土的健康、活泼、天真烂熳的小英雄形象,形成对比,突出闰土变化之大;我们在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以由齐威王的下令求谏联想到周厉王的防民之口,联想到听不进意见的人,联想到进谏难,纳谏尤难等,这样就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
类比联想
这是由所写人、事、物联想与之有相同或相似特点的人、事、物。如陶铸《松树的风格》,写到松树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松树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甚多的风格,由此联想到共产主义的风格;《琐忆》中把国民党政权依赖美国主持“公”道结果被人抛弃了,还大吹大擂,自我宣传,与要饭的攀附阔佬结果被人家赶了出来,还要不知羞耻地奔走告人相类比;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由秋风萧瑟中日见凋零的菊花联想到消魂失魄的主人公的憔悴,等等。 通过这样的类比联想,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形象、诙谐风趣,或者是构筑优美的意境。
象征联想
象征联想的特点是用所写的具体事物代替某种人或某种精神。这种联想是一种“半透明式的反映”,外层与所联想到的内层同时双层显现。如孙犁的《荷花淀》,写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表面上它是描绘荷花优美挺拔的形态,其实它同时还暗示了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都成了保卫白洋淀的战士。我们熟悉的茅盾的《白杨礼赞》也是这样,作者既实写黄土高原上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又用它来象征不屈不挠的抗敌军民。
事理联想
即由事到理的联想。比如说下象棋,过河的卒子顶个车,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过河卒子一步步逼向对方的老帅,以至把对方将死,取得全局的胜利。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很多道理,比如学习也应当象卒子那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循序渐进;比如做一件事情应当下定决心,勇往直前,永不回头等等。我们应从阅读到的材料中去联想它在日常生活中所包含的道理。这里就不多举例了。
充分发挥想象也是在阅读时必不可少的。
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人的创造力中最宝贵的品质。想象力越丰富活跃,所受的限制越小,对生活的理解就越深刻,精感体验就越强烈,审美体验就越丰富,创造力就越大(当然不是胡思乱想)。高尔基说:“想象和推测可以补充事实的链条中不足的还没有发现环节。”阅读中充分运用想象,有利于拓展思路,使我们“看”得更广远、更深细,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飞扬,使普通的形象耐人寻味。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独自饮酒,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诗中作者通过奇特的想象,用与月共醉的“热闹”把心中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只要去努力想象其中情景,就能领略其中美妙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我们可以从情境方面进行想象,如: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 客》 赵师秀
作者约客客不来,久久等待,直到夜半,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作者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又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我们也可以对原作品进行扩展性的想象,如:
我们阅读《项链》时,可以想象它的结尾;阅读《勾践灭吴》时,可以从“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 ,曰:‘子苟赦越国之罪,有美于此者将进之’中想象太宰 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
总之,阅读时是离不开联想与想象的。只要我们平时树立这种意识,变无意阅读为有意阅读,经常坚持,我们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编辑:liuxuepaper.COM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