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孙权劝学》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孙权劝学》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点
1、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2、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
二、自主学习(朗读课文)
1、结合注释梳理课文。
2、了解故事大意,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疏通文意(由学生自己提出有疑问的字词并回答)
三、品析课文
求学过程: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1、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要求不高,可行)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问: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想一想孙权说此话时的神态?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门传授经学的学官,而是别有目的。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恼怒的意味。
③.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
2、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3、鲁肃赞学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语言) 
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问: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
②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行动)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5、分角色朗读(小组及男女生分开等形式朗读后学生点评)
6、文中的人物,你喜欢谁?为什么?
孙权:严格要求  殷切期望
  以身作则  现身说法
  语重心长  言辞恳切
吕蒙:知错就改  虚心好学 
  才干谋略  大有长进
四、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1、学了课文你得到哪些启示?
开卷有益;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2、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吕蒙   年长乃学
学有所成
方仲永   少年不学
一事无成
3、请说说有关读书的格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五、作业
以“由《孙权劝学》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随笔。



 

许丽欣


编辑:liuxuepaper.COM

下一篇:

我要评论

站内搜索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