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上册)

《老人与海》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上册)

语文课件,语文教案
作文地带题目:《老人与海》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上册)
文章细节:liuxuepaper 标题:《老人与海》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上册)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
《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1952)

今年是海明威逝世50周年。
老人与海:如何对待失败?如何面对劳而无功?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得而复失?人的灵魂的尊严,能否成为生命伦理的底线?
海明威在小说里张扬了另一种人生经验:即使是失败,也是像狮子一样的失败。人生的历程充满艰辛,对理想的追求——宗教意义上就是“天路历程”(班扬)——特别是处于逆境中,要不放弃,才能出现生命(或精神)的奇迹。
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讲,是在一所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这也许是世界演讲史上最简短而不简单的一次演讲。不知是当时丘吉尔太过年迈,还是他将人生的最大体会进行了浓缩,20分钟的演讲过程,只讲了一句话,而且还是重复的,那就是:
“永不放弃……绝不……绝不……绝不!”
当时台下的学生们都被他这句简单而有力的话深深地震撼了。因为,人们记忆犹新:二战最惨烈的时候,就是靠这种精神去激励英国人民奋勇抗战,否则,大不列颠可能早已变成纳粹铁蹄下的一片焦土。德军空袭伦敦,炸掉了图书馆的屋顶,爱读书的伦敦照样衣着整齐地在瓦砾堆中,翻阅书籍,毫不畏惧,以这种精神抵抗法西斯的淫威。这是一种坚毅的民族精神,宁死不屈,犹如海明威笔下的硬汉精神。英国的这种“犟劲”,又被称为“约翰牛精神(John Bull)”,也是一种绅士风度的体现。英国人这种“干到底”(fight to the death)、至死不屈、打不垮的精神,在英国狗的身上,也可表现。它们打起架来,既不像法国狗那样狂吠,也不像比利时狗那样乱咬,打到死也不出一声。英王查理二世时,一只狗就咬死了一头狮子。以弱胜强,靠的是坚毅、不屈、勇敢和拼命。

1935年,身为记者的海明威曾听一个古巴老渔夫讲自己捕到的鱼怎样被鲨鱼吃掉的经历。翌年,海明威将此事写入一篇通讯,交《老爷》杂志发表。此后他总想以此事为基础,好好的写一部小说。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在古巴海边长期生活之后,终于在1951年初,用8周时间,海明威写成了《老人与海》,先是在1952年《生活》(LIFE)周刊全文发表,得到好评,销量达530多万份。紧接着又该书单行本也高居全美畅销书榜首达26个星期之久,销量很快达到10多万册。
海明威因此书获得1953年的普利策奖,又在1954年主要因此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安德斯·奥斯特林在颁奖时所念的授奖词中还特别提到,说海明威得此殊荣,是为了表彰“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这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作《老人与海》之中”,还说在这部作品中,“他的艺术风格达到极致。《老人与海》正是体现他这种叙事技巧的典范。这篇故事讲一个年迈的古巴渔夫在大西洋里和一条大鱼搏斗,给人以难忘的印象。作家在一篇渔猎故事的框架中,生动地展现出人的命运。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故事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在我们眼前渐渐展开,一个个富有活力的细节积累起来,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位常务秘书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与意旨。

小说故事简单,是否有象征意义?
海明威于1952年9月写给美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伯纳德·贝瑞逊的信说:“没有什么象征主义的东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孩子就是孩子,鱼就是鱼。鲨鱼就是鲨鱼……人们说什么象征主义,全是胡说。”
但是,海明威于1954年12月《时代》周刊载文又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
我们总能从经典名著那具体逼真的描写中,提炼出一些抽象的哲理内涵,来体味人生的悲喜剧。这部经典就是一则写人的普遍命运的哲理性寓言:人生在世,必定会遇到挫折与苦难,经过奋斗,总会不无收获,得到愉悦、满足和友情,但最终还必然得走向失败与死亡。不过总的来说,在整体上,人类还是在朝前蹒跚行进的。
基于作家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和他的写作生涯,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根据《老人与海》的文本,我们说,《老人与海》集中反映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一个人在与大自然,与外界势力相对抗时,是注定到失败的,但要表现出非凡的毅力和“硬汉”精神,勇敢地面对失败,不失人的尊严,保持“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这就是老人桑提亚哥的那句豪言壮语:“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老人(软弱无力)——大海(波澜壮阔)。在大海面前,人(何况是老人)是柔弱的,是一根纤细的、随风飘荡的苇草。但,又毕竟是能思想的人,在精神上又能战胜与利用似乎不可战胜的大海。
老人与大自然(大海)搏斗的故事,有多重寓意,否则不会成为人们竞相解读的名著。下面分别从五个方面来看:
(一)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又带有悲剧性的冒险故事,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那个坚毅而自信的硬汉桑提亚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着实让人敬佩。桑提亚哥形象,也是海明威自身的精神自传。海明威不断思考着人的能力和命运,不断体验并证明着人的意义、价值和力量,证明着自己是一个永远不败的强者。他就是生活在动荡与混乱世界中的一个行动的而且不言败的硬汉和英雄。
海明威晚年因在非洲打猎时所乘飞机多次出事,伤痛久治不愈,极端痛苦,加之丧失了创作能力(朋友马尔康姆·考利曾见到他在桌前站上半天,却连一个句子都写不出来),得了严重的抑郁症,终于在1961年7月2日清晨,将一支打霰弹的镶嵌了银饰的猎枪对准自己口腔,以大脚趾扣动双膛的两个扳机,半个脑袋就打飞了,自杀身亡。他或许想以这种方式最后一次证明“一个人可以被毁灭”。而且此时,他该写的作品都已写出,基本上完成了他的人生使命,面临死神,他丝毫不畏惧,所以也能算是“没有被打败”。
17世纪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多恩(John Donne)有一组题为《神学冥想》的十四行诗,其中第十首《死神,别得意》:
死神,别得意,虽然有些人曾称道你
强大而可怕,因为,你其实并非如此,
因为,那些你以为打到的人们并不死,
可怜的死神,同样你也无法把我杀死;
休息和睡眠,只是你的影像,从中却
流出许多快乐,那么,你那里定流出
更多;很快我们的优秀人士随你而去,
他们的骸骨得以休息,灵魂得到解脱。
你是命运、机遇、帝王和亡命之徒的
奴隶,与毒药、战争和疾病同居做伴,
而罂粟或符咒同样能使我们入睡安眠,
比你的打击更有效;那你为何自负呢?
一次短暂的睡眠过后,我们长醒不寐,
死亡将不再存在,死神,必死的是你。

海明威不畏惧死神,或许受这首十四行诗的鼓励,因为他熟悉多恩的作品。他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篇前引用过多恩的一篇布道文中的句子:“每个人都不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岛都是大陆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角。每个消逝的生命都是我的损伤,因为我与整个人类相通。因此,不必派人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是为你敲的。” 

(二)精神胜利者的寓言
这是一则寓言,是能够在灾难和失败中得到精神胜利的寓言,展示了人类不可征服的精神——人是伟大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老人在第一条鲨鱼咬去了大约四十磅鱼肉后所想的,道出了小说的主题。
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这本书描写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而又没有把灵魂两字用大写字母标出来。”老人形象,展现了人与自然抗衡的昂然气概,象征地表达了人生的种种磨难以及人对待磨难的勇敢不屈的态度。
小说开头,海明威这样形容老人的船帆:
The sail was patched with flour sacks and, furled, it looked like the flag of permanent defeat.”(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紧接着,他又如此描绘老人的双眼:
Everything about him was old except his eyes and they were the same color as the sea and were cheerful and undefeated.”
(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显得喜气洋洋而不言输。)

此二句虽然很简单,但它们用一对反义词(defeat和undefeated)奠定了全书的基调:老人尽管一贫如洗,关于他的外表的一切(由船帆象征),无不表明他是个失败者,但他的精神(由眼睛象征)却是永不言败、不可战胜的。
实际上,海明威能够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人与海》;而《老人与海》能够得到斯德哥尔摩那些评委的青睐,又很大程度上因为它一扫二战后欧美文坛衰糜颓唐的悲观主义风气,用雄壮阳刚的音调发出乐观主义的呼声:“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提倡哪怕结果一无所得也永不屈服的奋斗精神,赞扬失败之中的道德凯旋。
《老人与海》中,上述两个反义词体现的二元对立在书中无处不在,它是海明威在构建这种乐观主义倾向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最明显的是老人在海上捕鱼时似乎化为两个分身,他自言自语说出的话和心里默默的思考,甚至完全是相反的。

体现老人精神胜利的,还有狮子所代表的旺盛的生命力与青春气息。
桑提亚哥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早年丧偶,无儿无女,全凭自己打鱼维持生计。总是一个驾着小舟飘荡在大海上。他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关系。但,他又是坚强的,是一个硬汉。俗话说,狮子总是独来独往,只有土狼才是成群结队的。
在《老人与海》里,老人先后五次梦到狮子。可以说,狮子这一意象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它存在于老人的潜意识之中,形影不离;它也活现在读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第一次梦见狮子:
“我像你这样年纪的时候,就在一条去非洲的方帆船上当普通水手了,我还见过狮子在傍晚到海滩上来。”
“我知道。你跟我谈起过。”
第一次是在老人出海前的头一天晚上,老人与孩子谈话时提到的。从这两句对话中,我们得知老人不止一次谈起过他年轻时当水手去非洲见过狮子。此对话的弦外之音是,年轻时去非洲见过狮子,这对老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件往事,更是深深埋藏在他心中的一个值得骄傲的情结。在老人的内心深处,已把自己和男孩、狮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合三为一。

第二次梦见狮子:
他不多久就睡熟了,梦见小时候见到的非洲,长长的金色沙滩和白色沙滩,白得耀眼,还有高耸的海岬和褐色的大山。他如今每天夜里都回到那道海岸边,在梦中听见拍岸海浪的隆隆声,看见土人驾船穿浪而行。他睡着时闻到甲板上柏油和填絮的气味,还闻到早晨陆地上刮来的风带来的非洲气息。
通常一闻到陆地上刮来的风,他就醒来,穿上衣裳去叫醒那孩子。然而今夜陆地上刮来的风的气息来得很早,他在梦中知道时间尚早,就继续把梦做下去,看见群岛的白色顶峰从海面上升起,随后梦见了加那利群岛的各个港湾和锚泊地。
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妇女们,不再梦见伟大的事件,不再梦见大鱼,不再梦见打架,不再梦见角力,不再梦见他的妻子。他如今只梦见一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它们在暮色中像小猫一般嬉耍着,他爱它们,如同爱这孩子一样。

第二次出现是紧接着第一次的,老人和孩子谈完话后,相互道了晚安,孩子走了,老人睡了,于是狮子便进入了老人的梦乡。梦中,他看到了少年时代见过的非洲。他不再梦见风暴、女人、大事、大鱼、打架、角力、妻子,如今只梦见一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这是老人远航前夜的梦,也就是说,这是他迎接考验、历险受难前夜的梦。此时的他是多么需要狮子般的力量和勇气,来增强自己的决心与信心啊!

第三次梦见狮子:
“可是我要把它宰了,”他说,“不管它多么了不起,多么神气。”
然而这是不公平的,他想。不过我要让它知道人有多少能耐,人能忍受多少磨难。
“我跟那孩子说过来着,我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儿,”他说,“现在是证实这话的时候了。”
他已经证实过上千回了,这算不上什么。眼下他正要再证实一回。每一回都是重新开始,他这样做的时候,从来不去想过去。
但愿它睡去,这样我也能睡去,梦见狮子,他想。为什么如今梦中主要只剩下了狮子?别想了,老头儿,他对自己说。眼下且轻轻地靠着木船舷歇息,什么都不要想。它正忙碌着。你越少忙碌越好。

第三次出现狮子,是老人在海上第二天的午后,大鱼已经上钩,并露出水面,显示了它的威力。为了增强决心和信心,老人念起了祈祷文,祷告结束后,他又想起了狮子。他要让大鱼知道“人有多少能耐,人能忍受多少磨难”,他要再证实一次他对孩子说过的“我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儿”这句话,他愿大鱼睡去,他也能睡去,好梦见狮子。并且和读者一样,不知不觉地问自己为什么如今梦中只剩下了狮子?

第四次梦见狮子:
他没有梦见狮子,却梦见了一大群海豚,伸展八到十英里长,这时正是他们交配的季节,它们会高高地跳到半空中,然后掉回到它们跳跃时在水里形成的水涡里。
接着他梦见他在村子里,躺在自己的床上,正在刮北风,他感到很冷,他的右臂麻木了,因为他的头枕在它上面,而不是枕头上。
在这以后,他梦见那道长长的黄色海滩,看见第一头狮子在傍晚时分来到海滩上,接着其他狮子也来了,于是他把下巴搁在船头的木板上,船抛下了锚停泊在那里,晚风吹向海面,他等着看有没有更多的狮子来,感到很快乐。
狮子第四次出现,是在老人海上的第二天深夜,老人与大鱼已经过了一个半昼夜的周旋和较量,相持阶段已经过去,决战即将拉开帏幕。在他经受了严峻考验后,在这决战前夕,老人又设法睡去,积蓄力量,抖擞精神,以便决一死战。

第五次梦见狮子:
在大路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经过三天三夜的苦难历程,老人返航回到他村庄上的窝棚里,狮子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老人的梦中,还有男孩坐在他的身旁,老人已经完成了他的人生使命,把他的“硬汉”精神传给男孩。我们仿佛听见老人在对男孩说,只要我们还有梦,只要梦中还有狮子,这世界上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这是小说的最后一个段落,老人与海的故事也就到此结束。狮子从不轻易露面,亮相便是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处所,这就引发了读者的深思。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几乎赋予所有的人与物以象征意义。“狮子”意象的涵义,尽管不同的评论家和读者各有自己的解释,但有一点是一致的:与男孩一样,狮子是青春和力量的象征,也是勇气和希望的象征。在老迈的桑提亚哥遭受危难的日子里,他靠对自己年轻时代所具有的力量的回忆支撑着,靠想着男孩和他首次出航非洲见到的幼狮的力量支撑着。所有这些,组成一股合力,才使老人坚强地挺下去,与马林鱼、鲨鱼搏斗到底。如同在男孩身上发现了自己一样,老人在狮子这一意象里找回了他年轻时代的经历与勇气。男孩与狮子以一种显著的方式帮助老人,张弛有度,交替行动。男孩振奋起来时,狮子便放松下来,就像人的心脏的收缩、扩张运动。而且,狮子总是以复数的形式出现在老人的梦中,意味着老人并不是孤军作战,他还有着众多的狮子,团结协作,走上最终的胜利。
小说始于男孩离老人而去,终于男孩奔老人而来;小说始于老人在狮子梦中醒来,终于老人在狮子梦中睡去。结构布局,别出心裁。故事结束,意犹未尽。可以想见,老人还会醒来,带着雄狮的力量和勇气,与男孩一起重新扬帆起航;或则老人永远睡去,雄狮陪伴他走向另一个世界,男孩接过他手中的桨,登上他的小船,沿着他的航线继续远航,完成老人未竟之业,实现他的远大理想。


(三)带有宗教意义的预言
这是一个带有宗教意义的预言,主题建立在作者对基督教象征和隐喻的不露声色的处理上。老人是人类、耶稣基督的象征。小说开头交待了老人以前曾出海87天,一无所获,眼下又出海84天一无所获,加上后面的三天,正好87天。这两个87天与耶稣的经历有暗合。据《新约》,耶稣曾被引到一个不毛之地经受魔鬼的考验,40天无点滴进食,备受饥渴的折磨;后来40天又受尽各种各样的苦难,最后的7天即复活节前的一周,更是磨难重重。
桑提亚哥在海上奋斗的3天,也可看作耶稣受难被钉在十字架的前3天。当老人看到第二条大鱼时:“呀!他嚷了一声,这个声音是没法表达出来的,或许这就像人在觉得钉子穿过他的手钉进骨头里的时候不自主地发出的喊声吧。”作者以耶稣受难、复活,与桑提亚哥的失败与成功联系,象征人在经受磨难后将获得精神上的再生——老人经过大磨难,最后获得精神胜利。
另外,小说的文体风格主要是圣经体式的,简单而神圣:he-does-something(主-谓-宾)——此句型的基本意义是动作的执行者做一件事,并使其行为产生预期的结果。
桑提亚哥(Santiago),这个名字是圣雅各(James)在西班牙语中的拼法。圣雅各原是个渔夫,是耶稣在加利利海滨最早收的四门徒之一。他与弟弟约翰(John)一起跟随耶稣,成为最亲密的三门徒之一,曾与彼得(Peter)[ 彼得,渔民,与弟弟安德烈(Andrew)是最早跟随耶稣的使徒,在门徒中威信最高,公认为十二门徒之首,创立罗马教会,天主教会称彼得为第一任教皇。公元67年,罗马皇帝尼禄迫害基督教,把他钉十字架。临刑前彼得说:“我不配像我主耶稣基督那样钉在十字架上。”因此,被倒钉死在十字架上。]、约翰[ 约翰,耶稣最喜欢的门徒。耶稣受害时十二门徒中,只有他一个人守在十字架下。耶稣即把母亲玛利亚托付给他照料。]一起目睹了耶稣改变了圣容。

所以,老人同时也具有耶稣的门徒的身份。在钓鱼过程中,一再吃生鱼肉,指基督的肉体。
早期基督教曾受到罗马教皇的残酷迫害和镇压。处于地下活动的教徒曾以“鱼”作为象征与标志。希腊文中,基督的头衔是“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救世主”,这几个词的首字母就合成希腊文的“鱼”字,所以“鱼”成为基督教的象征符号。
旧教(天主教)斋日(周五,耶稣受难日)吃“鱼”,与神(基督)同在。(宗教仪礼:吃面饼、喝葡萄酒)。

小说中,他把老人睡觉的姿态写成耶稣受难的姿势(“他脸朝下躺在报纸上,手心朝上,两只胳膊伸得挺直的”。(第191页)
耐人寻味的是,海明威没有写明这两臂是朝上伸出(这是教士领受圣职时的姿势),还是向旁伸出(这是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姿势)。——作者分明暗示主人公是人,又是神,兼有人性和神性的双重身份。
另外,把老人被鱼线勒出血的疼痛,形容为钉子钉入一般,就隐含着只有基督精神可以负起拯救的责任。
(四)对人所犯错误的惩罚
这是对人所犯错误的惩罚。海明威在赞赏桑提亚哥与自然搏斗之硬汉精神的同时,深刻地反思这种英雄的行为,甚至有所批判。
从小说一无所获的失败结尾来看,就表达了这样的观念——
“这一回它们可把我打败了”;
“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
“可是,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他又想。”。
“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啦。” 
“我很抱歉,我出海太远了。我把你(大马林鱼)我都毁了。”——以有限抗拒无限,遭致失败。

从不轻易称赞别人的威廉·福克纳,在为《老人与海》写了一篇书评中,如此赞誉:“这是他最优秀的作品。时间会显示这是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我指的是他和我的同时代人)所能写出的最优秀的单篇作品。这一次,他发现了上帝,发现了一个造物主。迄今为止,他笔下的男男女女都是自己形成的,是用自己的泥土自我捏塑成的;他们的胜利与失败也都掌握在每一个对手的手里,仅仅为了向自己、向对手证明他们能做到何等样的坚强。可是这一回,他写到了怜悯,写到了存在于某处的某种力量,是这种力量创造出了他们全体:那个老人——他一定要逮住那条鱼然后又失去它,那条鱼——它命定要被逮住然后又消失,那些鲨鱼——它们命定要把鱼从老人的手里夺走;是这个力量创造出这一切,爱这一切,又怜悯这一切。这是很对的。赞美上帝,但愿创造出爱与怜悯的那种力量——不管那是什么——约束住海明威,千万可别让他再改动这篇作品了。”
老人与海——永不满足、永不言败的浮士德精神及浮士德难题(反思,怜悯,忏悔):老人与马林鱼;老人与鲨鱼;老人与自己(克服自己的孤独、忧虑,靠的是回忆与想象)的对位呈现。

所以说,这是一部希腊古典悲剧类型的小说。亚里斯士多德认为:悲剧主人公“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老人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常说的“我出海太远了。”因为出海远,才能钓上大鱼,因为鱼过分大,才被它拖上三天,杀死后无法放在小船中,只能把它绑在一边船舷上,长途归程中被鲨鱼嗅到血腥味,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向死鱼袭击,导致马林鱼只剩一副鱼骨。这就是古典悲剧主人公必然的报应。老人杀死了大鱼,把它绑在船边时,看来他是胜利了,但他知道要有报应。“光景太好了,不可能持久的,他想。但愿这是一场梦,我根本没有钓到这条鱼,正独自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
在自言自语地说出“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经典名言后,紧接着的是这样的焦虑:“不过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刻要来了,可我连鱼叉也没有。”所以,他说:“如果有鲨鱼来,愿上帝怜悯它(大鱼)和我吧。”鲨鱼是复仇之神,老人先制造了悲剧。

海明威《老人与海》有一段描写,很好地展示出这种悲剧是如何引发的。
He saw the phosphorescence of the Gulf weed in the water as he rowed over the part of the ocean that the fishman called the great well because there was a sudden deep of seven hundred fathoms where all sorts of fish congregated because of the swirl the current made against the steep walls of the floor of the ocean. (原著,第28页)
这个句子可这样译成中文:“他看见磷光闪闪,那是水中的马尾藻,此时他划到的这片海面,被渔夫称为‘大井’,因为这里突然变得很深,有七百英寻,各种各样的鱼儿因为水流冲击海底陡峭的岩壁形成的漩涡而聚集在这里。”
文学大师和寻常作家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无不是仔细推敲的结果,译者往往必须经过殚精竭虑的思考才能彻底理解其写作意图。老人出海时天尚未亮,所以他不可能看到Gulf weed(马尾藻),只能看到phosphorescence(磷光)。身为当地久经风浪的渔夫,老人看到磷光,当然知道是马尾藻发出来的,而马尾藻的出现,则意味着他把船划到了“大井”这片海域。老人知道“大井”有许多鱼,但他却决意到远海去抓大鱼,这强化了全书的悲剧色彩。简单来说,phosphorescence、 Gulf weed、 great well(大井)和all sorts of fish(各种各样的鱼儿)这四个关键词的次序是不容更改的,否则就会与书中构建的现实相悖。
另外,我们发现这个句子很长,明显不符海明威标志性的“电报体”(圣经体)风格。事实上,《老人与海》原著每个句子的平均长度为约14.7个单词,而此句长达60个单词,为平均长度的四倍。
原著典型的句子如
“The old man went out the door and the boy came after him.”
(老人走出门去,孩子跟在他背后。)
这个长句所处那一段开头两个句子则更短:
“Sometimes someone would speak in a boat. But most of the boats were silent except for the dip of the oars.”
(偶尔船上有人说话。但除了桨声外,大多数船只寂静无声。)
这种写作技巧在文体学上被称为“局部变异”(internal deviation),其功能是通过文体的突变来强化作品中的某种氛围或者人物的情绪。海明威在此并未描写老人的心情,但这个复杂的、信息密集的句子如同一阵急促的战鼓,成功地传达出大战在即的紧张氛围,真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由于语言结构的本体差异,现代汉语缺乏相同的表达形式,译者很难找到恰当的长句来传达这种文体上的微妙之处,不得不用若干短句来转换原文这个没有标点的长句。

(五)海明威式的“准则英雄”
最早对海明威创作作出正面评价的艾德蒙·威尔逊(Edmund Wlison,1895-1972)在评价《太阳照常升起》时,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准则”(code)概念,试图寻找一种能够在痛苦中坚守个人操行准则、留住人性尊严的生活方式的解读理论。后来的评论家菲利普·扬(Philip Young)发展了威尔逊的“准则”说,将海明威笔下的男主人公界定为海明威式的“准则英雄”,这些英雄都是坚守准则,反抗到底的人。
桑提亚哥的本质特征就是坚毅和自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小说开篇即写——下了地狱,不顺利的挫折感:“他是个独立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84天,一条鱼也没有逮住。”接着,以前跟他打鱼的小孩马诺林在父母的强迫下离开了他;他从别的渔民眼里看到的是自己的软弱、无能和失败;本该温馨的家也陋室空空、无限凄凉;就连他的船帆“看来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一股浓烈的失败气氛笼罩着桑提亚哥周围。然后,处于这种境地的老人并未绝望,他那双“像海水一般蓝”的眼睛,透露的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神情。在他心灵深处,从未有失败和自卑的阴影。相反,他经常梦见狮子,经常谈论棒球冠军狄马吉奥,表明其内心世界是刚毅和自信的。他不放弃,内心中有成为狮子、成为冠军、成为英雄,是他一生的光荣与梦想。他不甘于自己失败的处境,拼尽全身力气“要跟它们(鲨鱼)斗争到底”。最后只获得大马林鱼的骨架,但他的精神赢得其他渔民的尊敬,被迫离开的小男孩又回到他的身边。
——西方文化中英雄价值观念——力量的崇拜。古希腊斯巴达人尚武,即便崇文的雅典人也会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裸体运动员身上的肌肉体现出来——那是一个阳刚之美。古罗马的角斗场更是力量崇拜的象征。这种角斗精神在中世纪演变为“骑士精神”。中世纪骑士文学中无尽的冒险、打斗、征服,本质上就是力量的崇拜。《老人与海》之所以在西方引起巨大反响,根本原因是它触及了西方人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本质上就是集体无意识中力量崇拜又一次找到了显现形式。
如何成为英雄?常言道:视死如归。死之痛是人类最深刻的生命体验。能否战胜和超越死亡的恐惧,则是英雄最本质的价值体现。英雄的意义,就在于承受痛苦,蔑视死亡。老人孤独地漂流在大海上,潜在的自然威胁可想而知。老人的渔猎过程仿佛是人类发展的缩影:如果把宇宙看成大海,地球看成一叶小舟,那人类不就是孤独的老人?我们面对浩瀚宇宙在内心泛起的莫名恐惧,与茫茫大海上的老人心中的恐惧何其相似。
自人类诞生那天起,恐惧就像影子一样追随人类,是人类最独特的生命体验。海明威小说中,对死的恐惧随处可见。《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的死亡挣扎,《丧钟为谁而鸣》的死亡独白等。海明威的伟大之处在于寻找战胜死亡的答案。人类不能克服死亡,但在拼搏之中可以超然于死亡恐惧。他说:“我们都欠上帝一死,今年死的明年就不必等死了。”他用超然态度,以主动赴死的行为,完成了对死亡的恐惧的终极挑战。人只有这样以理性把握生命,便会变成无畏。
老人就是这样一个正面死亡的人。老人的捕鱼过程就是生命的进程,大马林鱼就是生命本身,一块块夺走鱼肉的鲨鱼,象征掠夺我们生命的时间。“骨头”的结局,一方面说明我们无法超越死亡,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人类可以用无畏来回应死亡的威胁。桑提亚哥正是以自己的力量维持了人的尊严,成为拯救生命的英雄。拯救应对死亡的恐惧,是西方文化传统的本质体现。
种下龙种,可收获的可能是跳蚤。人类在精神上取得胜利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重创和灾难。“骨头”的寓意更在于此。以小说的深刻寓意来对照当今西方社会和整个地球,这一反思和批判更为深刻。解放的出路何在?海明威企图寄予宗教精神。
事实上,西方文化中的理性精神从诞生起,就是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统一。随着科学的发展,“上帝死了”(尼采)。科学理性精神和人类中心主义日益现象出其可怕的一面。西方文化中的英雄不单单是进步的力量,也可能变成毁灭的魔鬼。从这个意义上解读《老人与海》则倍感这部作品的伟大。
 

杜曼


编辑:liuxuepaper

下一篇:

我要评论

站内搜索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