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导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语文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孔乙己》导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文章细节:liuxuepaper 标题:《孔乙己》导学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主备人 吕重刚 复备人 粟丁常 时间 2011年10月11日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感受作者对孔乙己的批判与同情;
3、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 1、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1、结合时代背景,深层体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手段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问题探究(班内交流展示)
教学过程
【知识链接】
一、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1、鲁迅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以后,鲁迅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鲁迅先生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
2、《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教育仍通过其他地方推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的战斗檄文。
【学习过程】
二、自主学习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舀( ) 蘸( ) 羼( ) 附和 ( )
笔砚( ) 绽出( ) 打折腿( ) 不屑置辩( )
2、解释下列词语
阔绰: 颓唐:
附和: 不屑置辩:
君子固穷:
三、合作交流,探究解难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理清思路,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课文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开端,介绍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第二部分:( )发展,刻画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交代他所处的社会地位。
第三部分:( )高潮,写孔乙己命运的转折,在别人的耻笑中,离开了生活舞台。
第四部分:( )结局,推测孔乙己的结局,留给人们想象空间。
3、阅读第一部分,请同学们回答在酒店喝酒的两种人有什么不同?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4、作者塑造“我”这个人物用第一人称“我”——小伙计的口吻来写的好处是什么?
5、研读第4段然后回答问题,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说明什么?
6、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仿佛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有什么思想特征?
7、孔乙己为什么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8、研读5-6段,为什么别人问孔乙己“你当真识字吗”,他“不屑置辩”,而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9什么原因使孔乙己如此好喝懒做、穷困潦倒而又迂腐不堪?
10、为什么说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以教师讲解为主)
研读7-9段然后回答问题:
1、 研讨世人对孔乙己的态度。酒客们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这说明什么?
2、不仅是酒客们笑孔乙己,掌柜,“我”,甚至连孩子们也都笑他,作者这样写众人的笑,目的何在?(教师点拨,学生研讨)
3、研读10-12段然后回答问题,作者在第10段中的环境描写和“我”的外貌描写与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什么用意?
4、“摸出四文大钱”的“摸”,与前文“便排出九文大钱”的排两种不同的动作说明了什么?
5、 “十九个钱”重复了几次?说明什么?后来不提了,为什么?
6、“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是相互矛盾的,这样写是否病句?应怎样理解?(以教师讲解为主)
四、课堂作业
1、孔乙己的性格矛盾不矛盾?从哪些具体描写中可以看出来?是什么原因造成他的这种性格悲剧?
【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想象如果孔乙己中举后,会象范进那样喜极而疯吗?
后来孔乙己也做官会清廉吗?
2、有人说孔乙己的悲剧是这样造成的──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戕害,二是冷漠世情的摧残,三是自身性格的缺陷。你是怎样认为的,用议论性的语言说说你的见解。
教学反思
吕重刚
编辑:liuxuepaper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