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大爷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课件
作文地带题目:罗汉大爷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文章细节:liuxuepaper.com 标题:罗汉大爷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罗汉大爷教学建议
关于节选部分
一、节选部分前后的情节
《红高粱》的叙事呈现非常自由的时空结构,并不按照一般小说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情节。节选部分是小说的第二、三节。
节选部分前的情节(第一节):土匪司令余占鳌(我爷爷)带着儿子豆官和自己的队伍,在公路旁边高粱地里等待伏击日本鬼子的车队。
节选部分后的情节(第四节):余占鳌等人在公路边埋伏;追叙奶奶拉着余占鳌和另一支抗日武装(国民党系统)的冷支队长一起喝掺有罗汉大爷血的高粱酒,共同盟誓,为罗汉大爷报仇,打日本鬼子;再追叙罗汉大爷怎样被日本鬼子活活剥皮杀害。
二、节选部分赏析
选文描写的是罗汉大爷,虽然不是作为主人公的“奶奶”“爷爷”,但是作者对罗汉大爷的刻画,仍然是一丝不苟,很下功夫的。作者开篇即说“刘罗汉大爷是我们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人物”,而且扯出一段与“奶奶”暧昧不清的风流韵事,看似有些“无聊”的“闲笔”,其实是有伏笔的。随后作者写到县志,写到“农民刘罗汉”的“英雄事迹”:
农民刘罗汉,乘夜潜入,用铁锹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日,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示众。刘面无惧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
而在文本中,刘罗汉几乎没有反抗,被拉到工地干活;面对恶劣残酷的现实,他也忍气吞声;拉走黑骡,因为那是主人的财产(如果他真和女主人有染,足见他对女主人的感情)。由此可见,刘罗汉只是一般的饮食男女(和奶奶的一段韵事可佐证)。他铲黑骡的腿,也并不是“乘夜潜入”,有意抗敌,更没有“铲伤骡蹄马腿无数”(“无数”也有些夸张)。
小说的文本和“县志”(也是作者虚构的),哪个叙述是“事实”呢?作者虚构了两种“事实”让读者评判,为了什么目的呢?当然作者是偏向文本的“事实”的。“县志”的陈述,是对革命战争以及其中人物传统的“定义”,是历史教科书似的“事实”。而作者却要颠覆这样的“事实”,颠覆以往对“战争”“英雄”的“定义”,从战争的微观舞台──民间的视角,建构自己的叙述与评价体系,还“战争”“英雄”本来的面目(当然这样的“面目”也是作者自己的判断)。
这也是对历史的一种思考吧。
“思考”导引
一罗汉大爷只是普通的农民,日本人来了,打破了他惯常的生活。被抓去当苦力、被监工打骂,他想跑;看见别人跑了,他也跑了;跑了又挂念两头大黑骡,又回来拉骡子。可是骡子竟然不认他,踢他,这让罗汉大爷“心头火起”:“竟然不认主人啦”──“好两个畜生!”“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你这个里通外国的狗杂种!”至此,罗汉大爷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也爆发出来。
二参见“节选部分赏析”部分。
三总结罗汉大爷的性格,要注意他的质朴的农民形象。不求统一答案。
“扩展”导引
本单元的“扩展”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在形式,而重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活动。
教学建议
一、课时安排及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红高粱》的人物形象;
2.《红高粱》的叙事方法;
3.精心设计“扩展”活动,感受先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
建议用2课时。老师可灵活安排。
二、问题研究
阅读选文部分,建议研究下列问题:
1.结合“思考二”,研究作者对“战争”“英雄”的认识;
2.刘罗汉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在灾难来临时的反映,表现了中国农民怎样的群体性格。
建议课外阅读《红高粱》全文,研究以下问题:
1.小说的叙事视角;
2.小说人物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以及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生命意义;
3.小说对“革命战争”叙述的创新与突破;
4.体会小说的语言,重点研究小说对色彩感觉的表现。
扩展阅读
马占才
编辑:liuxuepaper.com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