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上册)

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上册)

课件资源
作文地带题目: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上册)
文章细节:作文地带 标题:长亭送别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上册)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中国元代戏剧家。编撰杂剧 14 种 ,现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为、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
王实甫和《西厢记》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贾仲明续编《录鬼簿》
第六才子书——金圣叹
赏析《长亭送别》
故事之美  人物之美  意境之美 曲词之美
唐德宗贞元末年,约公元802一804年之间,名诗人元稹(唐德宗贞元末年,约公元802一804年之间,字微之)写了传奇小说 《莺莺传》,说的便是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这是《西厢记》情节的源始。传中有莺莺的诗《明月三五夜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也就是《西厢记》命名的由来。故事中的张生,有诗人元稹自己的影子,同时代人杨巨源也写过《崔娘诗》,李公垂写过《莺莺歌》。
张生到普救寺游玩,巧遇姨母崔氏孀妇携女也寄居此寺,值当地驻军将领去世,军士四出骚扰。崔氏因家财较多,颇见惶骇。张生与蒲将有交情,设法护卫,使崔家幸免于难。崔氏酬谢设宴,让女儿莺莺拜见张生,张生迷上莺莺。张生私求莺莺的婢女红娘,为他献策。张生,写了《春词》两首,让红娘转交莺莺。莺莺则写了引用《明月三五夜》作答。张生猜出含义,于十五日晚上逾墙赴约到了莺莺所住的西厢房。不料莺莺“端服严容”将张生训了一通。张生绝望之余,却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被红娘推醒,原来莺莺主动来了。此后张、崔二人经常“朝隐而出,暮隐而入”,直到张生到长安赴考,终于诀别。张生科举未中,留在长安,曾寄信莺莺。莺莺回信凄婉,并捎来玉环、青丝等物—— “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但张生却将信拿给朋友们看,还发了一通议论,认为女色是祸水,自称“予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为自己抛弃莺莺造舆论,朋友也都说张生“善于补过”。一年后,莺莺嫁了人,张生也别娶。
原始故事与王实甫《西厢记》
《西厢记》和以前的《西厢记诸宫调》等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崔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崔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崔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崔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根据情节划分送别场景,写出人物情感:
长亭路上------抒别离之苦   长亭离筵------叙恐弃之忧
长亭分别------写别后之痛   长亭目送------表功名之怨
离愁别恨 情景交融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赏析【端正好 】:  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征?艺术效果如何?你认为“晓来谁染霜林醉”这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情景交融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凄迷悱恻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曲词中描写秋景的组合意象
[端正好]长亭路上——斜晖霜林图:
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
[脱布衫]筵席之中——黄叶衰草图:
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
[一煞][收尾]分手之时——古道烟霭图:
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
意境之美
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
斜晖霜林 黄叶衰草 古道烟霭 萧瑟凄冷
依恋、痛苦 怨恨、忧虑  离愁别绪
【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 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到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赏析【滚绣球】:  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这支曲子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
柳丝   玉骢  疏林   斜晖   马儿   车儿  恨   怨
【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别的怨恨。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心理描写  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是先有这样的的情,才有那样的景。 
夸张手法的使用: “松了金钏,减了玉肌”表现了在感情的折磨下的莺莺身心交瘁。
松了金钏,减了玉肌
曲词之美
清丽华美,生动活泼  词句警人,满口余香
多种修辞寄心情,声情并茂诉衷肠 融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和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为一体
“读《西厢记》,必焚香读之;必对花读之;必与美人并坐读之;必与道人对坐读之”。(金圣叹)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古戏必以《西厢》称首”。(明王骥德《曲律•杂论三十九》) 
“《西厢》无所不工,《西厢》之妙,以神以韵”。
———(明王骥德《新注古本西厢记附评语》
曲词之美效果诠释
意美: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性格、意境。
形美:
1.句式对称的整齐美与不对称的参差美达成建筑之美
2.声韵格律的音乐美(句式、节奏、平仄、四声、压韵、衬字、叠词等)神美: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文采与表现力)
请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 [滚绣球] [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
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杨璐璐


编辑:作文地带

下一篇:

我要评论

站内搜索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