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德育论文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德育论文

语文,教案
作文地带题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德育论文
文章细节:liuxuepaper 标题: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德育论文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我的一点关于师德建设的感受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教师道德素养和道德建设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重视。作为教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水平。本文拟从职业理想、问题学生和细节潜移默化等方面略谈一点自己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关于师德建设的感受。
关键词:职业理想、问题学生、学生问题、学生需要、细节
引 言
上一世纪中,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这里,我们可以明确而深刻的感知:怎样的教师才配称做“教师”,教师又该以怎样的情绪和方式对待自己的学生——在今天,教师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建设问题越来越多的被社会所关注、所重视。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就应该真正的去加强自己的师德建设,践行师范院校的校训:“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由传统的“经师”变成新形势下的“人师”,赋予自己的教师生涯全新的内容、形式和理想追求,用时代要求的“师德”铸就平凡灵魂的伟大与崇高。
一、融教师的社会理想于职业理想中,铸就生命课堂。
所谓教师职业理想,就是教师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全部构想和希望;教师社会理想是教师对未来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它人是最基本的,起主要作用的,决定和制约着教师的职业理想,而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教师应该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以促进社会理想。
孟子曾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乃人生一大快事也。”是的,教师最大的乐事莫过于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即通过自己学生对社会的贡献而带来的理想延伸的骄傲和快乐。实践证明,学生所取得的成就越大,教师的骄傲感也会越大,因为在学生身上,教师找到了自己曾经的理想,感觉到了自己对社会的意义,或许,这也是许多教师甘守清贫、视三尺讲台为生命的价值所在。
有人曾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四大支柱——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在这里,远大的职业境界是教师建立自己诗意的栖居的关键所在。
笔者从教三年以来,在平日的理论学习中,一直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传授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能力,同时还要拥有高尚人格的魅力(职业境界),并由此整合成一股张力:用基础知识掌握技能,用人格魅力形成语文素养,升华为更高意义上的生命律动和人文关怀。
其实,在语文课堂生成中,语文是一种感动,是心灵与心灵碰撞后产生的火花;语文是一种创造,是生命与生命对话后绽放的花朵。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保护学生的这种感动,激发学生的这种创造力,让他们始终保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易于感动的心灵、一份富有创新的激情;语文课堂就是让作者、教师、学生三者对生命的理解撞出火花的场所。语文教育的实质就是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积极实现生命价值,就是促进学生生命智慧的发展。增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对生命的体验,催生出新的思想,撞击出生命的火花,使语文课堂显得有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灵动。
惟其如此,语文课堂才是充满活力与智慧的课堂,学生受到教师智慧的点拨,从学习上得到的是知识技能的提升,从生命感动中得到语文课堂的人性教育,爱的实现以及纵深的人文陶冶和关怀。
作为一介布衣教师,只有把生命融入了语文教学,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充实、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和理想——这种生命和理想是对社会而言的,即是一个教师从自己的职业理想中升华而成的社会理想。
二、把问题学生变成学生的问题,把学生的问题变成学生的需要。
近年来,“问题学生”日益增加,这让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感到头痛,在笔者短暂的执教岁月中,也经常为此感到困惑:明明这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需要知识来改变现状和命运,但他们却给你的是一次次无奈与失望,有时给你的感觉甚至是“特意作践老师”,真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而在我们国家,已经颁布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给以明文规定,要求教师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作为学习和教育生活的主体;同时又要保证义务教育的真正贯彻实施,切实提高国民素质教育。这似乎使教师戴上了“紧箍咒”,该怎样对待这些淘气的孩子呢?
近日看到中国教师报上的两篇文章《从问题学生到学生问题》、《把学生的问题变成学生的需要》,笔者有了豁然开朗的感受:如果我们这些做教师的能真正把“问题学生”变成学生的问题,能把学生的问题变成学生的需要,这些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在提法上只是换了语序和词语,但意义却发生了相反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无不体现的是教师的道德素养问题。“问题学生”的提法会有把青少年标签化、污名化的可能,它针对的是人,而不是问题,这是对人的一种否定。而当一个人被贴上负面标签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学生问题”则认为学生本身发生了某种心里或行为问题,把学生与问题剥离开来,针对的是学生所做的事(错误的事),而不是学生这个独立的人的主体(品行);而“学生需要”则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变化的主体,这更肯定了他们需求中的积极成分,认为他们能通过自己认知的增多而会产生抗体,产生“自我免疫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从而自觉防范“错误意识”的侵蚀,做出符合社会发展和道德规范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这些思想还不成熟的孩子们,“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他们的行为得到某种肯定,就更会做出更有意义的事情来。因此,从提法上,这三个词语虽是递进关系,但从实质上,体现的正是教师认知上的提高,而教师一旦形成并养成这种科学的思想意识习惯,就会积极面对这些头疼的难题,从而合法、合理、高效的解决他们(从前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和需要。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新形势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是“平等、民主、合作”,教师的道德素养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合作、对话的主体。从人际关系上来说,师生间应当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从教育过程来说,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的;从教育方法来说,应当是服务的、全面负责的,而不是只管“教”的;从工作目标来说,应当是着眼与未来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人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主体的独特个性及其自由、创造和选择,从而理解、尊重学生,真正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这是笔者亲历的一个案例:在2007年高考中,笔者在郑州市金水区做主县监考老师,在第一场的语文考试中,笔者就发现有几个同学老是要求上厕所;有几个同学在考场中一直在不断地擦汗(当时天气是半阴天、气温偏低且考场有两部空调);更让笔者感到惊奇的是,这一年的语文考试是第一次采用全部答题卡的形式答题的,答案只有在答题卡上的才有效,而一个同学竟一直把答案写在试卷上,笔者几次提醒却只是唯唯诺诺,在收卷子时,这位学生的答题卡上依然是一字未填,交卷铃声响起,这位学生“扑通”一声跪在笔者和另一位客县监考老师面前,哭泣说准许他把答案誊抄在答题卡上。但高考是公平的,它不会额外给哪个考生更多一些时间……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孩子们患有“考试焦虑症”,对于他们,教师更应该努力树立他们的自信意识,在教学和生活中应拚弃嘲讽挖苦,转而多加鼓励、支持,梳理他们面对问题的坚强信心。其实有很多“问题”孩子都是这样,因为生活中的某种缺失(尤其是爱与教育的失衡)导致对生活的“刻意要求”,又因为这些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的被忽略、被嘲讽、被冷漠,从而导致对生活的变相追求,形成后来的“问题学生”,而在教育中,若能对症下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三、用细节传递关爱,潜移默化。
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 慕贤》中这样说道:“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李岚清副总理也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
其实,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例子,“有其师,必有其弟子”。在青年励志剧《恰同学少年》中,袁仲谦老师的“倔强”可以说影响了后来的毛泽东,在党内思想左右倾中,在对敌的战略战术上,毛泽东的百折不回有其影子;而另一个老师杨昌济的“修学储能,先博后渊”的劝诫及做人做事的态度都给毛泽东一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这样的老师,就不可能有后来伟大的毛主席。
对于学生,教师又该做到那些细节呢?以下是笔者的感受:
1、做自己的第一责任人,不把所有的责任都归于客观、环境与体制,让自己凝视孩子的目光更柔和一些,对待孩子的心思更细致一些。
2、耐心地等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抵达自己的彼岸,不急躁冒进,更不可越俎代庖,做孩子生活、学习的“灌输者”。
3、培植孩子对生命的珍爱、环境意识和与人协作的能力,尊重每一个孩子独特的生命。让他们在看到自己的同时,也放眼看到世界。
4、及时赞美孩子,注意采用恰当的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爱学、好学、乐学。
5、增进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价每一个孩子,引导孩子塑造将抗健全的人格品行。
总之,教师的定义是由执教者的境界来写就的,教师淡泊名利,保持冲淡平和的心境和扎实的业务素质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而用充盈精神世界给学生以性格,给教学以生命,完成对学生心灵的雕塑,更需要教师用积极的姿态拥抱世界,用高尚的师德去砥砺品行,用崇高的教育理想去完成党的教育任务,为四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教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楚廷,1999年7月第1版,2006年5月第9次印刷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苏霍姆林斯基,1984年6月第2版,2007年9月第19次印刷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倪文锦,2004年11月第1版,2006年8月第3次印刷
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张行涛、郭东岐,200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中学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6月刊
 

刘颂


编辑:liuxuepaper

下一篇:

我要评论

站内搜索

编辑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