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引路]
秋来查干湖
查干湖美,美在秋天。秋日的湖泽,天空极为疏朗。站在环湖上,可以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依稀看见天宇的穹顶与湖水交割的弧线。惊鸿照影,间或掠过 几朵祥云。夜幕乍落,伫立在湖岸高坡上的妙因寺,不时传出阵阵晚课的钟鼓和颂经的吟唱,剪影里,空气也凝固了一般。到了晓夜当空,繁星拱月,天上湖中,已 辨不出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虚幻的。
查干湖美,美在秋水。秋水如娴静而又落落大方的少妇,深邃的眼睛定定地盯着你。早晨到湖边,会看到薄如轻纱的晓雾,悬浮于广袤的湖面之上。从松 花江引入湖中的百里运河,已放慢了流速,使得这时的湖水,波澜不惊,清彻见底。泥沙已经淘尽,水中的游鱼和水草,都分明可见。夏日肥得如油的湖水,已经显 得很清瘦。是湖水中的鱼虾和硕健的蒲苇把它的营养几乎吸吮殆尽。湖水从暑热变为秋温,鱼儿多半已经向湖的纵深游去,垂钓的人们已懒于来此蹲守。随着秋一天 天走向肃穆,湖中的游人也稀疏了许多,老人,情侣,画家,摄影家,迁客骚人,诚宜此时来湖小住。与其是游湖,莫若作为人生的一次悄然回眸。
秋湖中的蒲苇已经成熟。轻露染过,蒲草依然葱郁滴翠,有很深的一截还在水里,然而怀中的蒲棒却透出橙黄。听渔民介绍,蒲棒采摘下来,可以作为驱 赶蚊蝇的柱香,一支蒲棒,可以点燃几个小时。有些地方现在用蒲草做床垫,销路很好。但已不是过去手工编织的草垫子,而是经过机械切割、炮制、压缩后,罩上 面料的床垫,铺在下面暖暖的,还散发着蒲香。秋苇比起蒲草来,要更美些,更张扬些,一枝枝、一簇簇,泛着轻黄,舒展的苇叶就像藏族舞蹈中女演员张开双臂, 躬起腰肢,献出哈达的样子。而洁白的芦苇花,在风中柔软地散落开,烈火呼蒸般地舞出汪洋大海。修长的苇杆,接踵摩肩,竹林般地森然列阵。待到湖上结冰时, 这些凝霜涂蜡的蒲草和芦苇都要被渔民割掉。它们已经完成了生命的一个轮回,割去固然是可惜,但为了拼将此身一腔热血,为了让明年春天新生命的再一次萌发, 想一想,也就释然了。湖中还有铺天盖地的菱角与荷花。花期过后,在菱角,尚有一片片圆得可人的叶子浮在湖面,新绿里透着油一般的光泽。露珠在上边滑来滚 去。圆叶的下面,是一枝细蔓连到湖床。这时,肥硕的菱角,黑黝黝的已经成熟。只是现在渔民太忙,湖周边的农民也没有闲暇,人们已不愿意或是想不起来采摘这 些菱角。记得在小时候,开那达慕大会时,总有一些小商贩,煮熟后对半切开的菱角,用粗瓷碗盛着叫卖,孩子们用菱角那略朝里边弯曲的锋利的尖,把果肉从菱角 壳里抠出来,送到嘴里,吃起来满香的。莲子也成熟了,连同泥里鲜嫩稚白的藕,渔民们都不舍得去拣拾,任由它们原生态般地在湖中自在地散落和肆意地蔓延。
秋天,湖中的鱼也肥了。南湖,由于湖中的水草茂密,那里的草根鱼、青根鱼长得特别快,品位极高,市面上很难见到。夏天到南湖垂钓,听到"咔 吃"、"咔吃"的声音,就是草根鱼在贪吃时发出的;而听到"戈崩"、"戈崩"的动静,则是青根鱼在进食。青根鱼被渔民叫作牙鱼,它们非常爱吃田螺、河蚌等 贝类,因此青根鱼的牙床后面有个冲压床一样的凸凹糟,骨头自然是极硬的。渔民在食用青根鱼时,都要先把这块骨头取出来,做成小饰件,据说是可以避邪的。青 根鱼的肉雪白、细腻,口感极爽,是湖中上佳之品。
秋天的查干湖,最美的还是渔民。从春天投放鱼苗,夏天的管护,到了秋天,眼见着湖里的鱼肥了、大了,以致整个湖都被鱼虾胀满了。渔民这时开始收 拾冬网,作着冬捕的准备。干活累了,几杯酒落肚儿,你听渔民在一起海吹神聊,是很有意思的。什么泥鳅用皮肤、肠道呼吸啦,胡罗鱼要在河蚌里产卵啦,老头鱼 会冬眠啦......一些表现他们的影视作品,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作品等,也已进入收获的季节。文化的开发,使查干湖独特的美逐渐为更多的世人所知晓。
【阅读手记】
本文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查干湖,同享查干湖的惬意。作者把湖水比作"少妇",写出了湖水的平静与美丽。秋苇"像 藏族舞蹈中女演员张开双臂,躬起腰肢,献出哈达的样子",形象生动使静态的景物产生了动感。文章并没有用华丽的词语,语言简洁朴实,却让人留恋于查干湖的 美景。
[精彩示例]
家乡的桃花涧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最令人流连忘返的,要数桃花涧了。
桃花涧在大青山的南麓,一条银白的山涧像绸带似的镶嵌在翠绿的群山之中。传说,老早的时候,有一个姓谢的医生住在这山涧的南坡,他种了许多桃 树。用桃树和桃核配制药,给穷人治病,常常不收诊费。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精心护理他留下的桃树。于是,野生的、栽种的桃树就越来越多,从此,这 个山涧就叫"桃花涧"了。
现在,随着乡村农家游的兴起,桃花涧正以美丽的姿态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
春天,温暖的风吹来的时候,那便是桃花盛开的季节。一朵朵桃花露出笑脸,迎接着远方的朋友。微风拂过,桃花散发着醉人的清香,引来勤劳的小蜜蜂 和翩翩起舞的蝴蝶。那些正含苞欲放的桃花,仿佛是含羞姑娘,飞霞满颊!整个桃花涧成了桃花的世界。每逢三月十五桃花盛会,人们便会从四面八方涌来,聚集在 桃花涧。弹着古琴的老人,载歌载舞的姑娘和小伙子,欢天喜地的孩子,在这儿忘情地享受着桃花涧仙境般的美。
夏天,桃花涧的流水清澈见底,成了孩子们的天地。逮小虾、捉小鱼、打水仗,涧水洗去了疲劳,洗去了忧虑,银铃般的笑声落到溪里惊动了水里的游鱼,落到树上引来了小鸟的啁(zhōu)鸣。躺在桃树下乘凉,望着树上一个个长得胖胖的桃子,肚里有馋虫蠕蠕而动。
秋天,我们可以去桃花涧山坡看将军岩画。巨大的岩石上有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字。有的像太阳,有的像月亮,有的像禾苗,真可谓是"东方天书"。最重要的是,桃子红了,摘一颗尝尝鲜,酸中藏甜,甜里带酸。遥想当年孙猴儿偷食仙果,大概也缘于桃花涧的桃子太美。
冬天,大雪过后,桃花涧披上了一件雪白的绒衣。落光了叶子的桃树挂满了亮晶晶的银条儿,阳光一照,五光十色,好似置身琼树瑶枝的世界。
朋友,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请到我的家乡来做客,我一定会领你去桃花涧,再游当年孙悟空的花果山水帘洞。
【阅读手记】
人在景中,景为人设。本文写桃花涧,总不离"人"的活动:春天,桃花的盛会,有人赏花;夏天,桃子在长,有孩子涧中戏水的热闹:秋天,品尝鲜 桃,还可以看画;冬天踏雪观景看玉树琼枝......一年四季,花、水、果、色。抓住不同的景物特征,给我们展现了桃花涧的自然之美。写景手法变化多样:有实有 虚,有正面描摹、有侧面烘托......又给读者展现了桃花涧的图画之美。
文章句式活泼自然:或比喻、或排比,长句短句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
[病文分析]
秋雨
今天早晨,秋的使者——秋雨,便从昏暗的空中,自遥远的云端,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将雨水一往情深地挥洒在大地万物之上。秋姑娘从云朵里抽出 雨丝,千缕、万缕;风婆婆打开了她的风口袋,不一会儿,楼房、街道,都被雨笼罩着。此刻,举着各种雨伞的人们,在湿漉漉的马路上川流不息。如果从楼上往下 看,你会发现,繁多的雨伞多么像一只只小船啊!(比喻不恰当,应改为"多么像漂浮在水面上的荷叶呀!")从伞上滴下的水珠,又多么像从荷叶上滚下来的晶莹 小露珠呀!路旁树上的枯叶,也被一个个圆溜溜的雨珠压得垂下了脑袋,随风一吹,飘落下来。好个秋雨啊!
放学后,走在路上,你会看到雨花开在路面上,洋溢着美丽,寄寓着欢乐,汇聚在一起,滋润着大地。伴随着风雨的簌簌声,你会嗅到那清新空气的味 儿,(应该有具体的"味",可以改成"你会嗅到那清新空气里的阵阵硕果的芳香",这样才符合秋天的特征。)让你情不自禁地伸出舌头,吸吮着它,品尝着它的 清甜,陶醉在它的迷蒙之中。
看看那秋雨,听听那秋雨,嗅嗅那秋雨,尝尝那秋雨。徜徉在秋雨中,它的那份清新,那份飘逸,那份诗情画意,让你心驰神往。
【阅读手记】
作为一篇写景的文章,本文在写法上的确有亮点让人品味:观察景物时并没有停留在"看"上,而是全方位的观察——有听,听雨的声音;有嗅,嗅出秋 的芳香;有尝,尝出雨的甘甜。于是,一幅立体的"秋雨"图便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文章的语言仍缺乏斟酌:雨中的伞和水中的船,它们中间也没有相似点,这样 的比喻,就谈不上"形象生动"。再有,景物的特征,应该处处体现出来,比如,在写秋的气味时,就应该描写果实的芳香,这才是秋的特征之一。
来源:作文地带整理。编辑:Liuxuepaper.Com
作文地带知识拓展:
- 英语(English)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最早被中世纪的英国使用,并因其广阔的殖民地而成为世界使用面积最广的语言。英国人的祖先盎格鲁部落是后来迁移到大不列颠岛地区的日耳曼部落之一,称为英格兰。这两个名字都来自波罗地海半岛的Anglia。该语言与弗里斯兰语和下撒克森语密切相关,其词汇受到其他日耳曼语族语言的影响,尤其是北欧语(北日耳曼语),并在很大程度上由拉丁文和法文撰写。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