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传说

发布时间:2022-01-10

  传说既不是真实人物的传记,也不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其中可能包含着真实历史的某些因素),而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作文地带网作文地带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民间互传的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吕洞宾与绍兴香糕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杭州西湖边的城隍山下住着一个姓孟的绍兴人。由于他年纪轻,大家便叫他小绍兴。小绍兴每天半夜就起床,磨米粉,蒸松糕,天亮后再挑起糕担沿衔叫卖,以此来养活自己和瞎眼的母亲。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由于杭州有春节登山的习惯,以讨步步登高的吉利,城隍山上山下,游人如织。小绍兴的松糕卖得很快,不大一会儿功夫,就卖得仅剩了一小块破碎的松糕了。小绍兴想起母亲还未吃饭,便留下了这块破角糕,准备带回去给母亲吃。当他走到城隍庙时,只见一个白发银须的老人,头枕在口对口地对在一起的两只破碗上,伸手向他乞讨。原来这是上八洞仙吕洞宾,因见人间闹,便下凡来看看。当时,小绍兴并不知道这就是吕洞宾。他见老人衣衫褴褛,瘦骨嶙峋,非常同情,便摸出几文铜钱给老人。谁知老人不要铜钱,却要讨块松糕吃。小绍兴便拿出留给母亲的破角糕,递给了老人。老人不客气地吃了下去。

  民间传说

  小绍兴回到家里以后,把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十分赞许。从此,小绍兴天天走过庙门口,只要看见那老人,便送给他一块松糕。

  有一天,老人见小绍兴愁眉不展地递给他一块糕,便问道:你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吗?

  小绍兴答道:连日阴雨,生意清淡,松糕卖不出去。我娘吃了卖剩的糕,得了重病,茶饭不思。

  老头听了哈哈大笑:别着急,要吃的没有,良药我可有。说着,从怀里掏出个葫芦,交给小绍兴。吩咐他做松糕时,将葫芦里的药放到松糕里,他娘吃了这种糕病就会好。说完话,一阵风起,老人就不见了。小绍兴方知遇到了神仙,想到老人那口对口对在一起的破碗,猛然醒悟到这就是吕洞宾。于是高高兴兴地回到家,按照吕洞宾指点的方法制松糕。他先把葫芦里的药倒出一点儿,放进糕粉里,制成糕胚,放到旺火上蒸熟蒸透。待糕冷却后再一块一块地排放在炭火上,烘成金黄色。烘烤出来的松糕散发出一股奇香。三天三夜水米末进的老母亲闻到这股异香,顿时觉得腹中饥饿,即叫小绍兴把糕拿来吃。老母亲吃下糕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从此,小绍兴就一直用这个办法制糕。由于这种糕奇香扑鼻,食之松甜可口,大家都赞不绝日。于是改松糕名为香糕。因为香糕是小绍兴做出来的,又被称做绍兴香糕。

  后来,人们才明白,香糕里放进去的药,原来是中药里的砂仁。砂仁性温,能理气宽胸,健脾和胃,增进食欲,适用于脾胃气滞以及消化不良等症。作为一种疗效食品,香糕更受人欢迎了。

  《**民间故事 花的传说》

  在**维吾尔族民间流传玉是美丽而善良的姑娘的化身。

  相传古代于田国的玉河畔,居住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带了一个徒弟。

  在六十岁生日那天,于玉河中拾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精心琢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玉美人。

  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有这样一个女儿多好啊!

  果然,这玉美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拜老石匠为父,取名叫塔什古丽(玉花)。

  不久老石匠去世,塔什古丽与小石匠相亲相爱。

  可是,当地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抢走塔什古丽,妄图强迫成亲。

  塔什古丽不从,恶霸用刀砍她。

  她身上发出了耀眼的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府第,而自己化成一缕白烟,向故乡昆仑山飞去。

  小石匠得知后,骑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为后人找玉的矿苗。

  维吾尔族人民历来崇玉爱玉,谚语说: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地主)堂上的地毯。

编辑:Liuxuepaper.Com

作文地带知识拓展:

  • ‌“故事”的英文翻译是“Story”‌。‌

    Story是一个英语单词,主要用作名词、动词,作名词时翻译为“故事;小说;描述;新闻报道;来历;假话;层;一种测量单位(1 story 等于 3.3 米);(Story) 斯托里(人名)”,作动词时翻译为“用历史故事画装饰;说谎”。

    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适合口头讲述。‌故事可以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虚构的情节。它们通常与人类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通过记忆和传播,影响着社会的性格形成和文化形态。‌

民间故事传说
《民间故事传说》
建议您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民间故事传说
免费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