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草除根的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2022-03-11

  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包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同时成语又受到它产生时所处的民族文化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下面是作文地带网作文地带小编为您整理的斩草除根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斩草除根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陈桓公:即妫鲍,为春秋诸侯国陈国君主之一,他为陈文公儿子,承袭陈文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期间为前744年—前720xx年,共在位38年。

  陈桓公二十六年 (前719)卫公子州吁弑杀国君卫桓公自立,陈桓公协助卫众大夫杀死州吁。

斩草除根的成语故事的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次卫国与陈国合兵一处,进攻郑国。郑庄公吃了败仗,就向陈桓公提出两国讲和。陈桓公说什么也不答应,他的弟弟陈五父对他说:与善良的人亲近,与邻国和睦相处,是最宝贵的东西,不可失去。我看郑国既然服软了,就跟他们讲和吧!

  听了弟弟的话,陈桓公很生气,说:宋国和卫国国势强盛,我对它们有几分畏惧,恐怕它们为难我;可郑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我去攻打它,它还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命令本国军队继续攻打郑国。

  两年以后,郑国终于强大起来,派遣军队攻打陈国,大获全胜。陈国的邻国眼看陈国吃亏,却不来救助。

  人们纷纷议论,说:陈国国君真是自找苦吃,他长期做恶事不知改悔,当然会有这个结果。古书有言,做恶事容易,但恶事如同燎原的烈火一样,无法扑灭,最后还会将大祸引到自己头上。

斩草除根的成语故事的启示

  周朝的大夫周任讲过这样的道理:作为一个国君,对待恶事应像农夫对待杂草一样,将它们铲除干净,连根拔掉,从而使它们不再生长出来,只有这样做,善事才会渐渐多起来。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件事,一定要拼尽全力做到最好,要彻底成事。

斩草除根的成语故事的延伸

  【注音】 zhǎn cǎo chú gēn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解释】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彻底成事

  【近义词】 寸草不留、养虎遗患、鸡犬不留

  【反义词】放虎归山

  【年代】古代

  【例句】消灭蚊蝇要打扫、清理蚊蝇孳生地,做到~。

  1.经典的成语小故事

  2.养虎遗患的成语故事

  3.形容残忍的成语大全

  4.历史故事的成语 有

  5.成语故事3则

  6.中华成语大全

编辑:Liuxuepaper.Com

斩草除根的成语故事
《斩草除根的成语故事》
建议您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斩草除根的成语故事
免费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