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精选17篇)

[作#文#地#带]整理的本篇文章,希望对网友学习英语写作有帮助!

【第1篇】

“双情陷”的巧果

刘玥希

中国最浪漫的节日是什么呢?那一定会是七夕节了。提到七夕节,你会想到什么?是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还是那首千古流传的“迢迢牵牛星”?我想到的,却是那胶东烟台的巧果。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会在每年暑假带我回老家烟台。为了迎接我,姥姥会在每个七夕节做巧果给我吃。这时,我总是会问题连篇。

“姥姥,你手里的面团是什么呀?”

“傻孩子,这叫巧果,是为了纪念织女而做的。吃了它,就能变得心灵手巧。”

如果真是这样,那姥姥一定是天天吃巧果了。我看着姥姥的双手在案板上上下翻飞,不禁恍然大悟。只见姥姥先把油、鸡蛋和蜂蜜和成甜汤,再加面粉和成面团,她那苍老而灵巧的双手把这些都做得一丝不苟;接着她又打开了橱柜,把手伸了进去。

“这可是件宝哟,看好了!”

“哇!”那是一套精致的模子——不多不少正好十二个,用深棕色的枣木制成,光滑如镜面,上面雕刻了各种吉祥的图案——有的是小人抱寿桃,那双逼真的眼睛里仿佛洋溢着幸福;有的是雄狮,鲜活地似乎再多看一眼,就能看见那精细的毛发在咆哮中震动;还有莲花、小鱼、花篮、叶子······个个都栩栩如生,鲜活灵动。姥姥把面团严丝合缝地塞入模子,轻轻一扣,模子上生动的图案就印在面团上了。

“最后烤一烤就行了。”姥姥用手抚摸着我的脑袋,笑眯眯地说。

事实证明,“烤一烤”的意思是烤两个小时。当我再也忍不住香味的诱惑时,姥姥终于宣布巧果出炉了。

原来这就是巧果啊!焦黄的外皮,精致的图案,外焦里软的口感。姥姥把巧果用红绳串成项链,给我戴在了脖子上。

当我边啃着巧果边蹦跳着出去玩时,正好遇见邻居姐姐。她一看见我便高兴起来:“呀!我们来比比谁的巧果更巧吧!”家乡的小孩子一般会互相分享自己的巧果,这样,到底谁的手更巧就暗中见分晓了。

“那就是我的花篮好啦!”

“桃子好!”

“花篮好!”

我赌气转过身,打算僵持这场为了姥姥的“战争”。突然,一个表面焦黄、桃子形状的巧果伸到了我的面前。我的鼻子充满了香气,忍不住,我咬了一口,暄软的面在我口中融化,混杂着鸡蛋的香和蜂蜜的甜,我朝小姐姐露出了笑容:“你尝尝我的篮子?”

后来,疫情来了,我没能回老家过七夕,在7月的某个日子,一个包裹寄来了,里边除了一包巧果,还有不多不少正好十二个模子。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眷恋的何止是那一盘巧果,更是那朋友的欢笑,还有那来自姥姥的爱抚。

我低头看向手中的巧果,虽然它的中心空空如也——没有豆沙,没有糖浆,我却认为那里面装着两种不可替代的馅料——亲情和友情

【第2篇】

立春

徐炜晽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万物复苏的春季。正可谓“和风拂面暖阳还,冻土僵川始解寒”。

在我们北京,立春日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炒合菜”。古人云:“咬春萝卜同梨脆,处处辛盘食韭菜。”将韭黄、肉丝、粉丝、豆芽菜,以及嫩菠菜炒在一起,便是“合菜”,上面若能再盖上一张摊鸡蛋饼,那就成了北京名吃“合菜盖帽儿”。北京人则称它为“金银满堂”。

春初,空气有点湿润,却仍带着些寒意。以往每逢立春,爷爷都会给我们做春饼,爷爷做的春饼薄且透明,包裹上我爱吃的各种蔬菜,卷成想要的形状,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回味无穷。春饼里红的、白的、绿的、黄的……缤纷的色彩,更时时觉得是盛宴。妈妈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春天的新鲜蔬菜,迎接新春彩头!”我也曾在市场见过做春饼皮的师傅,只见他一手拿锅、一手拿面,轻轻将面在锅上粘一下,不一会儿就成了一张春饼皮儿。但在家里,我屡试屡失败,最终还是买了现成的春饼皮儿。

对于我而言,每年的立春除了吃炒合菜,吊香穗就是最大的乐趣所在。小时候,每到立春,我便会追着妈妈问:“妈妈!你今年打算给我做一个什么样的香穗?一定要是最漂亮的!”在一年一年的盼望下,吊香穗成了我对立春最深的记忆。

立春代表着新的开始,同时代表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与希望。北京人在立春那天,是要吃炒合菜的,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舌尖上的美味,还带来了吉利幸福的美好寓意。

【第3篇】

家乡的风俗

高钰霖

到了大年三十,家家都会摆上满满一桌子的菜肴,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便是饺子了,今天就让我带大家领略一下北方特有的风俗:硬币饺子吧!

相传慈禧太后年间,大年三十那天慈禧太后会和后宫人员一起包饺子,每次包饺子的时候都会在里面挑四个饺子放上金元宝,谁吃到了代表谁有福气。这时,太监和宫女们就在有金元宝的饺子上做好记号,慈禧太后死后这种习俗便广泛流传到民间,寓意着来年能大富大贵。

大年三十到了,我们一家人围在大圆桌前包饺子,妈妈和面,爸爸剁馅儿,我和奶奶一起包饺子,一块块面饼随着擀面杖的滚动舒展着筋骨,伸展成一块筋道的饺皮,馅安安静静躺在皮中央,包起,封口,一个个金元宝样的饺子便呈现在眼前。我拿了一张最大的皮儿准备包一个“小老鼠”,可是馅儿放多了,捏面皮的时候,馅儿涌了出来,再包一个......终于在奶奶的指导下成功了!饺子包好了,爷爷娴熟地拿起一只只饺子,像丢沙包一样丢进锅里,溅起一朵朵美丽的水花,饺子犹如一个个跳跃的小精灵,时而窜入水中,时而挺着大白肚皮浮在水面上!

饺子出锅前,奶奶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她在饺子里包了一枚硬币,谁吃到来年就有福气!听到这个消息,我立马就两眼放光,饺子出锅后,我便迅速地夹了一个到碗中,一口咬下去,肉香四溢,汁水流入口中,冲着硬币,原本不饿的我,却吃了十个大饺子!奶奶看到我的猴急样,便又给我夹了一个,我把一整个儿塞进嘴里,一口咬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一想就知道那是硬币了!我疑惑地看着偷笑的奶奶:“奶奶怎么那么准呢?”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是奶奶早就在饺子上做好了记号,特意夹给我的。

这个习俗不仅寓意着来年大富大贵、平安团圆,也处处体现着长辈对后辈的爱。

【第4篇】

家乡的特色馍馍

许峻华

我的家乡是一个位于祖国西北的小县城,这里虽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却自有一番风味。尤其是家乡的特色馍馍,更是装点了家乡人民的每一个日子,让人回味无穷。

提起家乡的山丹馍馍,那可是家喻户晓。逢年过节,或是祭祖、嫁娶、新房上梁等每一个重要的日子,山丹馍馍都会盛装登场。什么炸的、蒸的、烙的,真是花样繁多,那浓浓的、诱人的香味更是扑面而来,金黄的烧盒子、酥脆的油果子、香甜的黑面饼、五彩的千层饼......每一种都让人欲罢不能。在群星璀璨的“馍馍圈中”,最为津津乐道的当属必不可少的年馍馍。

在我的家乡,腊八一过,年的序幕就拉开了,家家户户就张罗着开始做年馍馍了。说到做年馍馍,家家都有自己的做法,各家添加的食材不一样,切面的手法不一样,馍馍的花样和味道也各不相同。我最喜欢的年馍馍是窝酥子和炸糖花。每逢腊月,我早早就嚷嚷着奶奶做馍馍。奶奶也就早早做好准备,请左邻右舍那些做馍的好手过来帮忙。在热气腾腾的乡下小屋里,大人们有的揉面,有的擀饼,还有的专门看着火候。看,那面团在奶奶的手中翻飞,只见她把三张大小一样的面饼摞在一起,中间的那一层是糖面,切成长方形,然后再切成宽窄均匀的五等份,用无名指挑起两份,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起各一份,双手上下翻转,一个小巧可爱的油果就成功了。顺手放进旁边的油锅,捞馍的人不时翻看一下,不一会儿就出锅了。我忍不住拿起一个,慢慢地掰开,先舔一舔中间的那层糖,然后再迅速丢进嘴里一大块,顿时,那种甜香酥脆让人吃了还想吃。看着我的馋样,帮忙的邻居们开怀大笑。这样热闹、忙碌的场景会一直持续很久,各家的院子里经常会飘出那种独特的味道。

如今,家乡的馍馍更为人们所爱,精美的馍馍不仅象征着吉祥如意,也溢出了人们满满的幸福感,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情感。不管时代怎么变,山丹馍馍还是那个味道,那缕绵长醇香依旧在家乡的土地上久久地徘徊、回荡。

【第5篇】

敬天公

杨增怡

传说,明朝时倭寇在某个春节入侵了福建。逃难的人们正走投无路之际,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甘蔗林,大家因此躲过了一劫。这天恰好是正月初九,道教中“天公”的诞辰。福建人从此有了每年正月初九拜“天公”谢恩的传统。

“敬天公”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想,这是为了让出门在外的人赶回来,全家一起拜“天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得到这位神明的赐福。最重要的是,能与家人团圆。

在闽南,各家各户几乎都有一张祭祀用的小桌子。临近正月初九凌晨,长辈们会把这张小桌子从供奉土地公像的八仙桌下面拉出来,给它铺上桌布,在上面摆满烫熟的鸭子、香菇、木耳、红枣、腐竹、银耳、茶树菇、海蛎煎……每样食物上都盖了一张薄薄的红纸,以此表示这是专供神享用的祭品。如果你住在城里的套房,这张小桌子通常会放在阳台;要是住在乡下,这张小桌子大多支在家门口。但只要你身处闽南,“敬天公”时这张小桌子的左右两侧都必须点上崭新的红蜡烛。

除了供品和红烛,酒和茶也是“天公”喜欢的东西。大人们决不会忘记在小桌子中央摆一瓶酒和六个小酒杯,左侧的三个小酒杯里放上茶叶末,右侧三个则倒上酒。在全家人都三跪九叩之后,一家之主点燃三根香,将其插进天公灯灯座的弹簧之间。“敬天公”仪式到此告一段落,时间差不多也过了十二点,人们开始守岁、折金纸拿去烧化。

作为小孩,我每次都很期待烧金纸。不过,你们想想看,真的会有小孩超过午夜十二点不想睡觉的吗?还不是为了在一旁看遍八仙桌上的美食,找机会“顺”走几个大鸡腿。看着这些美食,我打心底羡慕“天公”。

虽然,“天公”可能并不存在,但这种民俗是我们闽南人对新一年的期盼,预示着开好头,我想没人不喜欢好运的吧!

【第6篇】

八月十五的火把

田欣然

一根成年人胳膊那么长的棍子,在它的一端系上铁丝,铁丝下面绑着油罐子,这就是中秋节不可替代的火把了。

八月十五的夜晚,明月当空。那晚,我们家乡里的人,虽不对月感叹亲人团聚,却也有自己的习俗——玩火把。

白天,大街上的货摊子都摆上了火把。有木杆的,铁杆的,竹杆的;有举着玩的,提着玩的;有用棉芯的,也有不用棉芯的。也有些人家,他们不买火把,而是自己做。有些是拿纸糊的,有些是用纱布制成的,有些是用家里废旧的铁罐子做的,还画上了别具一格的图案。

天色渐晚,那些被堆在角落,闲置着的火把子,也被人们拿出来,放在堂屋摆着。不一会儿,就有人拎半桶油过来,给火把添上。这油可不是普通的油,而是柴油!因为柴油不容易买,所以这小小的火把也愈显珍贵。只见添油的人,轻轻旋开油壶?a href='http://www.ppzuowen.com/s/xieren/muqin/' target='_blank'>母亲樱可硪恍薄S捅恪肮距洁健钡毓鼋颂拗小0鸦鸢阎芪У挠筒粮删唬退闶亲急负昧耍簿驳茸乓雇淼慕盗佟?/p>

天边的那一抹光亮刚一消失,整个小镇都笼罩在黑暗中,但转瞬即逝。几乎同一时刻,家家户户的火把都亮了起来,都燃了起来,小镇成了“不夜城”。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镇后的湖边。白天的火把好看是好看,但总没有夜晚的惊艳,火终究是它的灵魂。不同的火把,在晚上的效果也是不同的:铁杆的映着橘红色的火光,竹杆的最普通;用纸糊的,纸被烤成了焦黄色;围在外围的纱布,隐隐渗出火光,像极了红红的灯笼。更有人将罐子做成球体,在外面淋上一层油,形成一个大火球,一手提一个,好似哪吒登场。人们提着这么美的火把,排成长长的队伍,宛若红色的游龙,现身于湖边。每当这时,我也举着高高的竹火把,绕着清水塘边,一圈一圈地跑着,一会儿用火把照照墙头的黄石榴,一会儿看看岸边的紫花,一会儿与家人一起闲聊于湖边。

除了在岸上散步,也有人站在桥上观景。桥过半截有个小亭子,亭中有两排长椅。中秋的夜晚,总有许多老人家在这拉二胡。悠扬、委婉的旋律配着这一番盛景,真是中秋佳节最美的时刻。

两三个时辰之后,夜深了,大家伙都一一散去。一年只亮相一次的火把也回了家,中秋夜在这个时候结束了。虽然是在小镇上,但热闹的气氛却比城市还要浓烈。

【第7篇】

饱满幸福的粽子

徐诗媛

每一个地方有不同的节日,每一个地方有不同的习俗,每一个地方有不同的味道。端午节,是各个地方都很重视的节日;而粽子,是在这个节日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食物。

粽子,你是否听到这个词就立刻闻到一股糯米和粽叶特有的香味呢?是若隐若现的香味,这并不特别的食材却有着箬竹的意韵。

“过端午喽,小宝,跟婆婆去买材料吧!”“好!”在我的家乡,端午节从一大早就开始了。从早上六点半人们就纷纷赶去市场,买包粽子所需的应用之物。

七岁半的我跟着婆婆提着大包小包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买了粽叶、糯米、香油、葱和红毛线团。

到家后,我们开始加工材料。我帮着外婆打来一大盆水,妈妈把轻薄易碎的干粽叶从袋子中拿出,我抢着把粽叶放入盆中浸湿,叶子同小舟般浮在水面上,水中倒映出它们翠绿的身影。我猛地把它们压入水中,它们又浮上来,我又把它们压入水下,它们又浮出水面……就这样,顽皮的我溅了一身水花,一家人见我这副模样,都开心地笑了。接着,我见外婆放入了几块石头,轻松地把粽叶压入了水中。

解决完了粽叶,我们又开始加工另一样材料——糯米。爸爸把一瓶香油倾入盆中,然后,把买来的葱切成细碎状,这可是一个技巧活,爸爸刀影似飞,转瞬葱香四溢。然后,爸爸把葱放入香油中,搅拌几下,再用网将葱碎捞出,使香油中有葱之味而无茎叶。最后,把糯米放入其中,使其浸满香油。

终于,我们开始包粽子了。爸爸妈妈把粽叶挽成锥形,再把糯米放入其中,盖上盖头,用红毛线捆扎住,我也装模作样地学着大人样子,在挽好的粽叶中放入糯米。谁知,糯米粒从底下的一个小洞慢慢露出来,怎么放也放不满。全家人看我这个傻样儿,都哈哈大笑。就这样,在全家的欢笑中,一个个香气四溢的粽子出炉了!大家吃着一个个包满幸福的粽子,别提多开心了。

粽子,包入的是幸福,迎来的是希望,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粽子,一个与外面不一样的粽子!

【第8篇】

除夕的饺子

张瑞琪

雪在空中打着转儿,轻轻飘落在地上,不觉间便积了厚厚一层,到处炊烟缕缕……

北方过春节,要挂灯笼、放鞭炮、扭秧歌,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包饺子了。

除夕的下午,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爸爸和姑父揉着面。等把面团发酵得白白胖胖、松松软软,便揉成长条,如同一条长蛇,摆在洒满面粉的桌上。几个小妹笑嘻嘻地跑过去,拍着小手,唱着民谣,不时摸一下面团,大人们也不恼,反而跟着哈哈大笑。妈妈和姑姑准备好猪肉、酸菜,剁碎、切细,把馅儿调地均匀细腻,便把我们喊来。嘿!准备就绪,“开工!”爷爷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几个小孩儿也开始捣鼓“长蛇”,东拉一下,西扯一块,揉哇,搓呀,一只只小面团被“啪啪啪”地拍进面粉里。顿时,面粉四处飞扬,他们咧着嘴,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地欢呼:“下雪啦,下雪了!”我在欢闹声中捞起一只面团,如杂耍般的抛过头顶,稳稳地落在手里,引来几个小朋友的喝彩。我把面皮擀好,递给大人们:“现在就看你们大显神通了哦!”爷爷给我们讲着饺子的来历:“饺子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创,是为药用,现取‘更岁交子’之意,示意辞旧迎新……”一家人说说笑笑地把饺子包好了。

奶奶煮了一锅热水,把饺子“哗”地倒了进去,待白白胖胖的饺子浮了上来,便可捞起,摆在桌上。我们团团做好,每个人都笑意盈盈的。我夹起一只饺子,蘸了调料,塞进嘴里,齿尖咬着肉馅,鲜香的味道蔓延开来。肉馅鲜美有嚼劲,配合面皮的软糯,再加上调料的点缀,满嘴充盈着暖暖的味道。一家人个个笑容满面,品尝着年夜饭的饺子。

饺子,是团圆的象征,是一家人团聚的美好,是以美满的心愿为皮,亲人的团聚为馅,用丰满的幸福包裹在一起,缺一不可。

【第9篇】

元宵·板龙·故乡

徐彦

正月十五,黄昏,衢州的一个小村庄。

院里,旺儿早等不及了。他不住地跑出门去,又急急跑回屋,向娘要表看,不住地问娘:“娘,娘,怎么还不来呀?”

在衢州的正月十五元宵夜,这儿是兴舞板龙的。才八岁的旺儿今儿是第一次得以见到这大人口中的盛会,急切地恨不得将表调快一些。

大约又过了一刻钟,从旺儿家的院门口向远处眺望,隐隐从河的尽头出现了一闪一闪的灯光。旺儿一家同邻居们也纷纷走出了家门,纷纷站在家门口看着那点点灯光。灯光一晃一晃,若隐若现,渐渐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还隐隐能听到热闹的鼓乐之声,舞板龙的长队从河那边儿走过来了!龙灯的光亮,落在河里面,璀璨得如同满天星辰映在了碧蓝的幕中……

旺儿随着爹妈,随着周围的邻居们,跟在长龙的身后。那长长的板龙似乎有着某种魔力一般,四周的乡民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欢喜。到了村子中央,乡民围成一圈,中间出现了一片开阔的场地,旺儿坐在爹的肩头。呵!他总算看清楚了这长长的板龙儿。这是村里最长的板龙,有108段龙节。每个龙节之间都是厚实的木板相连接。旺儿似乎有点明白它为何叫“板龙”了。整条龙大概有200多米长,红绿相间,橙粉相配,内点小灯,极其精致。而龙头的制造更是让人叹为观止。那飘逸的龙须,那高扬的龙角,那威风凛凛的龙眼儿,引得人群赞叹不绝。舞龙开始了,180位朴实的乡亲们齐心协力舞起板龙。龙身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显得灵动而轻盈,清新而自然。栩栩如生的似乎要活过来,一飞冲上青天。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光中烛火璀璨的板龙显得愈加壮观,舞龙的村民一会儿围成一个华丽的圈,一会儿呈波浪形伏动,一会儿又灵活地在人群中左右穿梭。人影绰绰,锣鼓阵阵,鞭炮声声,花灯闪闪,看得人群惊呼之声不绝于耳,欢悦热闹的乐声一直传到了明亮的月儿上。舞龙的队伍行走于大街小巷,将新春的喜庆传到了千家万户,将朴实的村民对乡亲们的美好祝愿洒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十年后,旺儿走出了家乡。三十年后,当他再次回到这儿,再次看见家乡时隔多年依旧如此富有朝气的板龙儿时,烟花与泪水印在他的眸中,他喃喃道:“多好啊!”

故乡板龙闹元宵,龙灯盏盏寄乡情!

【第10篇】

端午粽叶香

孔德馨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伴随着这首童谣,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听大人们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了哀悼屈原先生,便将食物用叶子包住扔进江中,希望鱼虾不去啃食屈原的身体,后来就演变成了包粽子的习俗,听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屈原的古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每到端午节,妈妈都要包粽子。早晨的雾霭还未散去,阳光淡淡地洒在母亲的身上,柔和,清雅。母亲熟练地做着准备工作,我像尾巴一样跟着她进进出出,如过年一般,喜滋滋的心态不言而喻。

一切准备就绪,妈妈终于坐下了,她先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放半勺米,再夹两块五花肉,撒上些绿豆,最后在中间塞颗蛋黄,简简单单的一套动作一气呵成,我看得入了神,这几个动作是我端午记忆里最鲜明的画面。

整个程序精细,繁琐。母亲做得那样专注却又得心应手,我蹲在母亲身边,如痴如醉地看着。母亲的嘴角往上轻轻扬着,浅浅的笑容在眉眼里铺展,流溢。脸颊上已经涔满了细密的汗珠。在微光的照耀下,宛如一粒粒玛瑙。

粽子的香味很快就在屋子里沸腾了,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的粽香。来不及等到它冷却,捡肥实的捞起一个,我小心翼翼地剥开嫩绿色的粽叶,一股甜腻腻的糯米香扑鼻而来,乳白色的糯米镶嵌着各色宝石,令人陶醉。再蘸点白糖,轻轻地咬上一口,令人回味无穷。小小的粽子注入许多感动,承载很大的满足。

粽叶的清香还在梦中萦绕,无意的穿堂风沁入胸膛,昔日一缕香,化作难以泯灭的情愫。哦,那难忘的端午故事!

【第11篇】

庆丰篝火晚会

曹家樂

我老家近海,家家户户都以捕鱼、放牛为生。所以每年秋天都会按照风俗,举行一次庆祝丰收的篝火晚会,在外地生活上学的我,也有幸参加过一次。

夕阳西下,当害羞的白云脸蛋红得宛如火烧的时候,退潮的序幕拉开了,我们全村总动员,来了一次集体大赶潮。落日的余晖照耀在大地上,在沙滩上的阴影中,许多“不怀好意”的身影在蠢蠢欲动,那些浑浑噩噩的海鲜们并没有任何提防,仍按往常那样出来觅食。霎时间,那群身影一拥而上,手拎一只桶或一个盆子和一个夹子,各种五爪金龙、八仙过海般,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各种虾蟹、贝壳统统收入桶中。

女孩子们则专门去寻找那些色泽鲜艳,如同天上繁星的海螺和贝壳;男孩一看见活物,不由分说就大呼小叫地夹进了桶里,若是遇到想反抗的,更是欢呼雀跃,纷纷上前去一阵逗弄。但有些比较迟钝的男孩就会被螃蟹夹到,我也差点被一只性情凶猛又灵活的大螃蟹夹到脚趾,但我后来吃掉他的时候,它不知道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鲁莽行为。

大人们搬来一根根木柴和一些枯草,由今年捕鱼最多的人浇上气油,拿着火把来点燃。一时间火光冲天,火焰在热情中尽情跳跃、舞蹈。待火势缓下来,便有人装来一盆海水,在场的人要一个接一个跳过去,据说可以洗去上一年一身的霉运,带来新一年的好运。我觉得这很有趣,还趁他们不注意,调皮地多蹦了几下。火光映照在每个人脸上,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我也被他们所感染,整个人都变得兴致勃勃。

这边,姑妈她们手脚麻利地串起一串串海鲜,在篝火旁临时用砖搭起一个炉灶,放上烧烤架。一望无际的夜幕笼罩着天空,但是“噼里啪啦”燃烧的火焰给这个黑夜增添了无限欢乐,海鲜们在烧烤架上随着调味料滋滋作响,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叫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串烤鱼,一口接一口,吃得津津有味,满脸是油也并不介意。大人们边吃边喝酒,乘着酒兴放声歌唱,歌声虽然一言难尽,但却雄壮浑厚,像是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发出新的挑战,又像给海里的生物发出新一轮警报。

无论如何,大海永远会欢迎这些乘风破浪、坚持不懈的渔民们,渔民也会时刻敬畏大海,索取有度,永远保护……

【第12篇】

看皮影戏

王诗月

在我的家乡陕西,每到春节,人们都相约去看上一场皮影戏。我对这一习俗尤为喜爱,每年我都会央求爸妈带我去庙会,只为看一场精彩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听爸爸说,皮影戏可大有来历呢!相传,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病去世,汉武帝十分思念她,整日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外出,路上见一童孩拿布偶玩耍,影子倒映在地上栩栩如生。他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景象,涂上色彩,并在手脚上装上木杆。入夜方帷,张灯烛,请皇上观看,皇上看后十分高兴,就这样爱不释手。

其实,制作一个皮影也不容易呢!首先将选好的皮,放在清水中浸泡两到三天。然后用刀刮去皮上的毛,和皮里的肉渣,每刮一次都要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把皮刮到薄如蝉翼、能映出人影为止。接着,将其晾干,画上图稿画稿。过稿后将刮好的皮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稍加油汁逐次推磨,使牛皮更加光滑平展,这样一个皮影就做好了。

了解到皮影的来历和其做工的复杂,我更加喜欢观看皮影戏了。记得有一次,我看以一场名叫《鹤与龟》的皮影戏,虽然是寒冬腊月,但是人们热情不减,把舞台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故事讲述的是,仙鹤有一个尖利的嘴,想制服乌龟,但最后强大的仙鹤却被拥有坚硬外壳的乌龟所击败。看完之后我十分震惊,幕布后的演员,把仙鹤和乌龟演得栩栩如生,仿佛真的一般,那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唱腔,跌宕起伏的情节,寓意深刻的故事,都让现场观众沉浸在一场试听盛宴中。表演结束后,场上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人们久久不愿离开。

皮影戏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虽然现在的科技发达了,我们能通过网络观看各种视频,但是皮影戏始终凭借它那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吸引着家乡人。今年春节,我还要再去看一场精彩的皮影戏。

【第13篇】

冬至搓丸子

杨思莹

在北方,冬至吃饺子,而我们南方吃的却是糯米丸子。小时候我只管吃,并不明白其中寓意,后来我知道了,这是祈盼全家团圆,也预示着小小的孩童又长大了一岁。

今年冬至,妈妈拿了一碗水和一小包糯米粉,说要教我搓糯米丸子。糯米丸子谁都吃过,但究竟是怎么做的,我还真没见过。好奇心驱使下,我放下电视遥控器,洗了手,乖乖坐到她面前,认真观察起来。

妈妈先是往不锈钢盆里倒了半包糯米粉,再把水一点点淋在糯米粉上。待到盆中的糯米粉足够湿润,她便用手在盆里使劲揉搓起来,直到糯米粉完全变成一团为止。“要不要戳戳看?”妈妈笑眯眯地问我。我伸出一根手指,在糯米团上一戳,呀!软软的,说是小婴儿的脸也不过如此吧!

接着,妈妈掰下一小块糯米团,麻利地在掌心轻轻搓成长条,又分成差不多大小的小剂子。我的手心也被她放了一个剂子,妈妈要我像玩橡皮泥一样,帮忙把小剂子搓成球,然后放到干糯米粉里稍微滚一下,防止几个挨得近的丸子下锅时粘在一起。

在我搓丸子的空当,妈妈取来花生和白芝麻,分别用小火煸香。加工后的花生还得去壳,才能放进搅拌机里,和白芝麻一起被搅成碎末。这种碎末不是丸子馅,而是糯米丸子汤的配料。每户人家的做法都有些不同,有人加红糖煮,有人加桂花和冰糖,唯独我家是在汤里加花生芝麻提香。

我心急火燎地催着妈妈把丸子下锅,好不容易等到丸子煮熟,妈妈一掀锅盖,空气里弥漫的那种糯米、花生、芝麻的混合香气,是爱吃甜食的我最期待的味道。妈妈帮我盛了一碗,我马上舀起一勺,放进嘴里一咬。初时只觉得甜,牙齿一扯,满是糯叽叽的口感。

“我小时候,你外婆说咱们这里的冬至,要趁天还没亮,早起在家里的床、窗、灶台等地方粘糯米丸子,请求老鼠在新的一年里不要搞破坏。” 妈妈也给自己盛了一碗,边吃边笑我,“我今天是见识到你这个‘小老鼠’的馋样了!吃了丸子,长一岁要懂事哦!”

我有些难为情,不过,这颗美味滚烫的小小糯米丸,将成为我最美好的冬至回忆。

【第14篇】

一剪一裁是真情

王迦仪

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中绽放出一枝“红梅”?又是谁经过剪刀的裁剪,给家中增添一团喜气洋洋的期待?——哦,那是窗花。

我的家乡,最有名的习俗就是剪窗花了。每年一到腊月,城镇的集市上就会挂满一张张鲜艳的、精美绝伦的窗花。那是用手工剪出的窗花,每一张都经由一双灵巧的手抚摸过,充满了智慧和耐心。剪刀裁剪出的线条流畅而精美,沁着淡淡的人间烟火气。

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回忆。小时候,我总喜欢缠着奶奶,看奶奶剪窗花。她戴着老花镜,盘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她的指尖下轻盈地舞蹈。左右旋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就在她的指尖绽放。牡丹花硕大,华丽富贵;荷花清新淡雅,出淤泥而不染;菊花谦虚且淡泊名利。还有那可爱的白胖胖的小娃娃,双手紧紧地抱着一条大鲤鱼开心地笑着……剪着剪着,奶奶笑了,她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羞涩而俊美,低着头,嘴角微微翘起,静静地舞动着手中的窗花……

奶奶会把那些剪好的窗花整齐地平铺在一个大筐里,大年三十再将它们贴到窗户上。小时候,这个活儿,通常由我一个人全包。当时我还小,那小小的个头,抬头望着高高的窗户,遥不可及。可是我并不甘心,踮起脚尖,拿着窗花在窗户上来回比划。可还是够不到。我又吃力地爬上窗前那张大理石小桌,站在高高的桌上,终于可以触到窗户了。胶带将那一张张精美的窗花固定到明窗净几的玻璃上,蔚蓝的天空,衬着窗花更美了。窗花装饰着窗户,为它增添了一丝美和别样的浪漫。

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以及美好的寓意都搬了上来,把所有的念想与美好的期盼都凝聚在了窗上。它们是永不熄灭的炬火,是代代相传的薪火。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大后的我也学着剪窗花。从最简单的花样开始学起,慢慢地手不再那么笨拙了,动作也娴熟了许多。

在剪窗花的过程中,我发现那一剪一裁融入了真情,把我的心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浮躁的心也逐渐平静了下来。

戏台、窗花、热闹的灶火,乡土风俗意蕴深厚,源远流长。那一剪一裁也融入了无限的真情,这才是窗花美的原因。

【第15篇】

碰蛋

李奕涵

阳光渐渐攀爬到耸立的杨树枝头,蝉鸣叫醒了个夏天的生机。随着夏日一起被唤醒的,还有渐渐临近的端午节。端午节的诸多习俗中,孩子们最爱的就是碰蛋。

相传天上有个瘟神,每年端午总要溜到民间祸害孩子。女娲十分心疼,便告诫瘟神:“凡是胸前挂着蛋袋的孩子都不许伤害。”来年端午,每个孩子的胸前都挂着一只蛋袋来躲避瘟神的伤害。于是,这个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年复一年,碰蛋的活动也流行起来。碰蛋就是将两个煮熟的鸡蛋相碰,看谁能把对方的鸡蛋碰破,碰破了就算输,不得不把破了的鸡蛋送给对方。这个习俗可追溯至六朝,唐代诗人元稹在诗歌“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中也载录了这一民俗,可见“碰蛋”历史悠久。

端午节的前一天,便是孩子们为碰蛋做准备的日子。孩子们把整盒的鸡蛋摆在沙发上,凑近仔细打量,观察每一个鸡蛋,生怕出了什么差错而导致明天的失败。鸡蛋们仿佛在参加选美比赛,只有品相最好、外壳最硬的鸡蛋才能脱颖而出。选好了鸡蛋,用红纸包上放在水里,把鸡蛋染成红色,预示明天的成功。上了床,孩子们仍然对红纸包着的鸡蛋心心念念,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心想着明天的“赛事”。

端午当天,平时爱睡懒觉的我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便缠着姥姥织蛋袋,姥姥拿起针线就开始了。我则趴在姥姥腿上,看着针在眼前穿梭着。很快,蛋袋织好了,红鸡蛋也煮熟了,我便拉着姥姥到街上去和小伙伴们碰蛋。凭借着姥姥教我的绝杀技,用最坚硬的鸡蛋头快速撞击别人鸡蛋的“屁股”,没费多大功夫就赢下了一颗鸡蛋。想到姥姥说过谁吃的鸡蛋多,这一年谁的身体就会最健康,我手里攥着热乎乎的鸡蛋,边吃边向下一个赛场走去。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每个孩子都玩得不亦乐乎。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碰蛋活动也将接近尾声。看着手中赢来的鸡蛋,我默默期待着明年的端午节。

端午节碰蛋,碰出了欢声,碰出了祝福,碰出了健康。只可惜碰蛋已成为儿时的美好,渐行渐远,唯有心底的记忆,依然温暖如初。

【第16篇】

忆年糕节

金忆萱

我的家乡,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叫做年糕节,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每一年的春节,我就会回家乡参加这个喜庆的节日。

所谓年糕节,自然和年糕有关。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节日呢?听爸爸说,一百多年前,老百姓们常常会饿肚子。有一天,有个聪明人把米饭溶在水里,变成固状的米糊,然后放在锅或石臼里敲打,再在锅里蒸就变成了年糕,既好吃,又很有饱腹感。百姓们学会了这种做法,后来便把这一天定为年糕节了。

去年的年糕节令我印象最深。人们提前好几天就准备好了食材。那天清早,就有许多人开始敲锣打鼓。人们都拿出备好的槌子、石臼,开始打年糕。大家都各司其职,一般安排内行的兑水搅拌好上笼蒸的米粉,这就叫打糕花。有的专门烧火,有的专门司管蒸笼……打年糕时,约五六十岁的老师傅拿着木槌,嘴里喊着:“嗨呦,嗨呦!”一下一下的,多么富有节奏感呐!敲一下,蹲在旁边的老师傅便翻一下年糕。年糕是刚出炉的,翻的人要不怕烫,这样打好的年糕才会又香又糯。我很好奇,怎么老师傅敲着这样一把小木槌就汗流浃背了呢?我也想试试看,哪知道一举起木槌,木槌就“咚”的一下掉在地上,原来它有整整20斤呢!果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一旁还有人欢呼,舞龙,锣鼓喧天,多么喜庆、热闹。

捶打好的年糕,经过奶奶、婶婶们的巧手,就变成了各种美味,有炸年糕、糖年糕、煎年糕等,在桌上冒着腾腾的热气。一排排长桌,一排排年糕,让你觉得这漫长的等待是值得的。有一些外地来的人也坐下来,敞开肚皮吃,村里人也十分热情,像蒙古族人那样,客人吃的越多就越开心。我坐在位子上,鼻腔里满溢着幸福的味道,夹起最爱的糖煎年糕,一口下去,香甜可口,糯糯的。这美味的年糕还寓意着万事如意年年高,这也是为什么年糕节要在春节后几天举行。

家乡的年糕,家乡的味道。

【第17篇】

腊八火

徐彦

在我的故乡,有一种特别的民俗,它就是腊八火。

或许许多人都知道腊八粥,但未必人人都听说过腊八火。腊八火,是在腊八节这天点燃的巨大篝火,人们围着篝火,谈笑玩乐,期盼美好的新春新年

腊八火从中午就开始筹备。一个村子或几个联络在一起,走街串巷,收集燃料,随着人们的脚步走过千家万户,新春的喜庆浓浓地散入了大街小巷。在村里空阔的地方,人们动手用砖头围成一个圆,圆的中央放好木柴,圆上再建好一个塔。约莫下午五点的样子,煤塔搭好了,焚上柏香,点燃木柴,一阵浓浓的烟雾过后,腊八火燃起来了!

腊八火从下午燃到黄昏。日渐西落,明月东升,腊八火愈加燃出了它的风采,在夜幕的衬映下,火光是火红火红的,通透得如夏天里的烈日;那跳动的火苗好似有生命一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其中似乎隐藏着一种别样的䪨律,将人们的心勾得痒痒的,新的生机在每个人的心田间涌动。

故乡的腊八火属于夜晚,明月当空,火光照亮了大半条街巷。乡亲们都纷纷走出家门,纷纷来到腊八火的周围。无论是大人还是孩童,无论是相识的还是不相识的,都在腊八火旁共庆新春的欢乐。男人们燃放炮竹,女人们分享糖果,火光消除了大家之间的隔阂。有人拿起吉他唱民歌,有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家长里短,谈论古今兴衰。孩童们围着腊八火游戏玩耍,嬉戏之声不绝于耳,最热闹时,大家围成一圈,手拉着手,载歌载舞,火光映在乡亲们的脸上,大家醉了,被这红彤彤的腊八火映醉了,被这新年钟声里的节日陶醉了。所有人都惬意地享受着这属于自己的狂欢夜,腊八火一直燃到了天明。

我想,故乡走出再远的游子心中也会永远有一团熊熊燃烧的腊八火吧,以及在火光旁围绕着相依相偎守夜长谈的乡亲们。那是家的味道,是灵魂的归处。

来源:作文地带整理

编辑:Liuxuepaper.Com

作文地带知识拓展:

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精选17篇)
《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精选17篇)》
建议您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精选17篇)
免费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