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村子在变。你若是问村上的菜农,还有什么在变,添上一句:“菜的行情在变”。说了这么多,菜的行情是越变越好还是在往下滑,从菜农那一脸哭相你大概就知道是什么行情。菜农每天晚上一个劲儿盯着“央视财经频道”看着蔬菜价格的走势,看着一个个向下的红箭头,菜农眼里满是失望。菜价下跌就意味着收购价将下跌,甚至出现滞销的危险。不出所料,今年的收购价果然一开始就走低,而且低得反常,往年可以卖上两三块一斤的辣椒和蕃茄,今年仅收六七毛,蕃茄更是出现了滞销,即使有个别菜商收购也和送给他差不多,六七块钱一件(一件40斤左右)那能算卖蕃茄吗?六七块钱一件,一亩地连个投资也卖不到。
菜价低,一些外地菜商都不愿进来收菜,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代收商搞代收。代收商大概是如今乡下最奸诈的商人,代收商在村子里算得上是“爷”(一般被骂为“狗大爷”),但缺了这些代收商又实在无其它路可走——卖菜要紧。代收商在路上开车,见有菜农在前,他绝不会停车让路,因为这个季节“菜商(亦代收商)优先”。这还不够,最得瑟的还是上菜农家收菜,菜农装烟(书面语敬烟)他爱理不理,好好的菜被他说得连狗屎都不如。每当这时菜农为了让代收商收菜会插肠刮肚的想他(代收商)的优势。直到拍马屁拍得代收商愿意收菜才停下来,当然拍马屁这一招有些菜农很可能用不上,只要破费一根猪蹄或一只大公鸡便可完事。因此很多人讽刺代收商在收菜的日子里总是富得嘴丫里流油,当然这些代收商全然不管菜农怎么说,只图一时风光。即使代收商今儿个顺心菜农也甭想卖个好价,代收商层层吃回扣,赚运费,转运给外地菜商往往还要代收费。代收商最喜欢和那些年长的人做生意,年长的人胆小,不敢问价(问价了代收商不收菜)还百依百顺,再者一些昧良心的代收商给付张把假钱,年长的菜农也不易发现,即使发现了也不会吱声,他们心里明白这些“爷”不是好惹的料儿,说得不好就老子长老子短。这些代收商若是遇上个不信邪的年轻菜农,说不定是不同的结局,指教(挨打)是自然免不了的,弄得不好就惊动村里的干部,说干部其实也就是村上的“官老爷”拿那些代收商根本无技可施。干部没办法,菜农们倒有辙,一个人领导发动菜动集体不将菜卖给那些代收商,时间一长菜坏了,代收商过不了多久也自然解散,代收生涯到此结束。流传的是一段段久传不衰的一段笑料,蔬菜正处于高峰期,菜急待销售,为了销售菜不得不又出现一班代收商。就这样,代收商一班又一班的轮换,就像竹笋一般,一代代生生不息。
幽静的大山深处,若大的村子里,上演着蔬菜(或是菜农)的喜剧和悲剧。菜兴民乐,菜衰民悲。菜农叹到:“老子一辈子就没走过田运(因田而发财)”。
谨以此文敬献给长期执力于
天河坪蔬菜发展的父老乡亲!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中心学校 九年级 田亚敏
联系电话;13872507215
QQ邮箱;1272266726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