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成功的历史典范性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有着丰富和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早在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传入我国被中国化之后,以艾思奇、李达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就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运动。
蒋介石称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击溃了国民党‘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可见其对于中国革命成功在思想上所起的作用之大。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之所以能够推广,因为他迎合了革命群众的需要,结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和面临的问题,采取了通俗易的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不是枯燥乏味抽象晦涩的论述,他把深奥的哲学道理以具体生动的鲜活事例展现在读者面前,像“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牛角尖旅行记”、“卓别林和希特勒”、“天晓得”、“笑里藏刀”、“七十二变”等小标题,就别开生面,引人入胜,把深刻的哲理融化在生动的故事里,用群众的语言表现出来,从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易于为大众所了解和接受;
李达同志在《<实践论>解说》中也采取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你的文章通俗易懂,这是很好的。在再写文章时,建议对一些哲学的基本概念,利用适当的场合,加以说明,使一般干部都能看懂。要利用这个机会,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主席在给李达同志的信中这样称赞说。其实,毛泽东同志自己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大众化的一个典范。他的著名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重要哲学著作,都是用很通俗易懂的形式写成的,他的哲学具有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鲜明特点。他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学观点。如一分为二、实事求是、波浪式前进等,这是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和哲学谈话具有魅力,使人感到亲切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他还善于运用谚语、成语、歇后语、寓言、神话故事等等来揭示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闭上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 “枪杆子里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愚公移山”、“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等等无不蕴藏着历史唯物和辩证法的智慧奥妙,这些富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大众化的理论观点在当时对于调动国民积极参加革命、建设和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都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当代的现实基础性
当前,我们国家基本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各项大政方针和战略性政策的出台,都为我们宣传和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夯实了坚定的基础。在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这为我们开展哲学大众化运动提供了最根本的和最可靠的法律保障;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的章程,我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制定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项战略性任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崭新命题等等这些都为我们顺利开展哲学大众化运动提供了方针和政策依据。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