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小闹 放学后,教室后面传来争吵声,声音越来越高,都快考试了,真悠闲! 哦,原来他们是在争论中国姓什么的最多。 最初,是李甲、李乙同王某争吵。 “姓李的最多!” “姓王的最多!” “电视上讲的,姓李的最多。”李甲、李乙有根有据。 “姓王的最多……”王某说不出根据,可并不罢休:“你忘了?咱们刚学的古诗作者还有几位姓王的呢。” “那么,李白呢?著名的大诗人呢。” “……”王某哑口无言,“咱们去问问同学。” 于是,他们找到了张甲。 “喂,张甲。”王某首先搭腔,“中国姓什么的最多?是姓王的吧?”他想首先取得张甲的帮助,张甲终于开了金口: “当然是……”王某听到这里,简直有些沾沾自喜,他得意地斜眼看着李甲和李乙。 “当然是姓张的了。”张甲终于慢吞吞的说完了话。 “啊?”王某顿时满脸的不高兴,李甲和李乙不约而同的超王某丢去幸灾乐祸的一瞥。 于是,形成了三国鼎立。 “姓李的多。电视上讲的,古代中国的鼎盛时期——唐朝,皇帝全姓李。”李甲和李乙什么都往外搬,理直气也壮。 “姓张的多,我从报纸上看来的,全中国姓张的人都加起来顶世界第八大国。”张甲语气中透着骄傲:“不信,找人问问。”张某远不像王某那么傻,他找的当然是姓张的。 “张乙,普天下姓什么的最多?”张甲问。 “姓张的呗。” 姓李的也不示弱,马上招呼李丙:“喂,天底下……” “姓李的最多!”不等李甲说完,李丙急忙回答,“就连新加坡的总理都姓李。”原来他早就在注视这场口舌之争了,随时准备上阵,终于“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了。 王某找不到证据和战友,急得直叫:“找一个外姓人问!” 其他几位也觉得有必要找个“中立国”评评理。于是,我冉某人便成了他们的目标。 “喂,冉某,全中国姓什么的最多?” 我虽然知道挨不上冉姓的,但还是一本正经、一字一顿地说:“姓冉的呀!” 他们失望地走了,有去找贺某,可回答也是:“姓贺的。” 结果…… 半张一元钱 课间休息,吃过面包,口渴,于是想买水喝。经过对全身各部的搜索,发现,口袋比脸还干净,想起来了,最近总丢钱,所以把所有的财产,都放在家了。没办法,只好“厚颜无耻”了:借钱。 第一目标,“地主”,听着名字就不像是“贫农”。可他说没钱,至于真假我不知道,但我也不能强迫,因为我是借钱不是抢钱。 我又盯上了挺着将军肚的群龙先生,可仍一无所获。 突然,我看见了他——周园铎。他可是我们班最有钱的主。够意思,他飞快地掏出一元钱。我心一喜,接过一看,“半张?”我心一沉,一抬眼,他不等我说话又飞快地把裤兜翻过来,以示没有了。 我一下捏成一团,扔掉了这半张一元钱。再借。又问了几个同学。仍一无所获。突然,何谐也掏出一元钱,慷慨地递过来。“啊!也是半张的?”大概是那半张的另一半,赶忙回身去找那被我扔掉的另一半。结果没找到。 唉,天公不作美,就是不让我喝水。一气之下,我把这半张一元钱撕了个粉碎,跑到水管那儿,打开水龙头一顿猛灌【虽然有些不雅】。灌足了,又吐了一口。呸!但愿我不会再看到早扔的那半张。
版权声明:本栏目内容均从网络上收集,供仅参考,这些资料可能并不完整,有效性和正确性也无法保证。本站并不拥有这些资料的版权,版权属于原版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