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则坚信: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
小时候,身边的人,经常跟我说:
"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
"世界很大,努力读书,长大后才可以出去看看。"
"只有读书,以后才能找到好工作。"
"不读书、不学习,会被社会淘汰。"
……
于是,我人生的前二十多年,都行走于读书的路上,沉浸于学习的海洋中。
对比身边相同出身的小伙伴,毕业后的我如今有着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见识到了大城市形形色色的事物,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因此,我更加坚信——读书是能够改变人生道路的唯一途径。在成为一名教师后,我也理所当然的认为只有认真读书、努力学习的孩子才是妈妈的好宝宝,老师的好学生,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所以,我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初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好"每一位学生。
当班主任的第一年,我努力"照顾好"每一个学生,希望他们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但是总有几个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上课不认真听讲,交头接耳,作业不做……诸如此类。
我人生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放弃"两个字,我不想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我有义务引导他们回归"正途",成为他们人生道路的灯塔。于是,在"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路上,我时常被折磨的"遍体鳞伤"、"欲哭无泪",但我始终坚守"初心",不言放弃。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我改变了最初坚持的方向。
学生期中考试后的某一天,我跟班级几个表现比较好的学生私下交流。我们约定在班会课上给他们预留时间,以演讲的方式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激励学习劲头不足的学生努力学习,从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和谐与美好,可当我满心期待他们的优秀表现时,分享经验的学生站在讲台上一动不动,扭扭捏捏,演讲前言不搭后语,并且边说边不好意思的笑!难以想象地是,私下交流有多主动,班会现场就有多被动。
班会课的效果与最初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
我当时是既生气又担心。生气的是:私下交流的时候,明明都答应的好好的,怎么做不到!担心的是:这次演讲活动不仅起不到模范作用,还可能会有负面效果。
事后,我冷静下来,与他们又进行了一番交谈。
"老师,我们之所以爽快答应,也是想试试这种方法对他们能不能有效。但是,站在讲台上,看着L同学搞怪的样子,就讲不出来了。"
"老师,咱们班M同学,管他也没有用的。"
"老师,说实话,咱们班N同学,他的心思都没在学习上。"
"老师,我其实不认同这种做法的,因为想学的学生,自己会去学,不想学的,讲了他们也不会听。"
……
我何尝不知道这些学生在校的真实状态,但以前的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是学生,就要想办法让他去学习,这样才是对学生的负责,但是却忽略了学生自身的需求。一味的引导学生做不适合他们的事情,不仅帮不了学生,自己也会筋疲力尽。
很庆幸,在我教师生涯的初期,这样的一件事情,让我有了反思:努力学习——考高中、考大学,并不是学生唯一的出路,尤其是对于目前的孩子来说,他们从小衣食无忧,是在家长的宠爱中长大的一代。教师的职责也不是简单的引导他们学习,严师不一定出高徒,过于严格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我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适合他们的才是最好的。这样,在教育的过程中,既放过了自己,也成就了他人。
文档为doc格式